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模拟卷(六)科学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B.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答案】C【解答】A.氧气性质活泼,能够支持燃烧但自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故A错误;
B.氮气性质很不活泼,但是可以合成氨气,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故B错误;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但是酸性极弱且不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才是导致酸雨形成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化学反应中,分子数目保持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保持不变D.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答案】A【解答】A.反应前共有4个分子,反应后只有2个分子,因此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肯定是化合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反应前共有8个原子,反应后还是8个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成分子的过程,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3.下表中关于疾病的分类和预防的归纳,正确的是()编号疾病分类预防措施措施的作用A脊髄灰质炎呼吸道传染病室内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B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液传染病注射疫苗控制传染源C细菌性痢疾消化道传染病保证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D脚气病体表传染病服用维生素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解答】A、脊髓灰质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食和食物传播,要保证饮食卫生,A错误.B、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血液传染病,可通过注射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C、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食和食物传播,要保证饮食卫生,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少维生素B1造成的,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五谷类的果皮中,不属于传染病,D错误.故选:C4.2018年6月26日,湖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答案】D【解答】A、毒品对于人体内部器官会造成较大的伤害;故A正确;
B、吸食毒品后会对人的情绪和性格造成较大的改变;故B正确;
C、吸毒、贩毒对社会的治安和环境都有巨大的破坏;故C正确;
D、对于毒品要远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吸食毒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D。5.在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中,小兰想要在网上买一双运动鞋。网上买鞋没法试穿判断是否合适,只能通过鞋码对照。因此,小兰用一把皮卷尺去量自己脚的长度。若在测量过程中,小兰拉紧了尺子量出自己的脚长为230毫米。请对照下面的表格,她应该选择哪个尺码的鞋子?()女鞋尺码对照表(国际尺码)鞋码33.5343535.5363737.5383939.54041脚长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A.37码 B.36码 C.37.5码 D.36.5码【答案】A【解答】小兰拉紧了尺子量出自己的脚长为230毫米,根据表格脚长对应的230mm,可知鞋子码数应该为37码。
故答案为:A.6.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美味的草莓。据图可知,草莓繁殖靠它的()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援茎 D.匍匐茎【答案】D【解答】草莓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
故答案为:D7.下列植物中只有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答案】B【解答】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B8.种子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动物传播、风力传播等。根据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特点,推测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A.槭树 B.苍耳C.苹果 D.椰子【答案】A【解答】根据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特点,槭树的种子符合风力传播的特点。
故选A。9.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C.板块构造学说 D.大爆炸宇宙论【答案】C【解答】火山、地震的地壳变动是地球板块的碰撞、张裂导致的,所以能解释的只有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C。10.2021年12月4-5日,宁波市初三学生进行了科学实验操作模拟测试,部分实验中,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 B.取液后倒置C.滴加液体 D.使用后归位【答案】D【解答】A、滴管吸液时要提出液体外挤压胶头,然后伸入液体松手吸取液体,不能在液体中挤出气泡,不符合题意;
B、滴管取液后不能倒置,以防止腐蚀胶头,不符合题意;
C、滴加液体不能将滴管伸入容器中,要在容器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符合题意;
D、滴管使用后需归位,符合题意;
故选D。11.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则ρA:ρB为()A.3︰2 B.1︰3 C.2︰9 D.9︰4【答案】D【解答】A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1=F1S1=GA+GBSB=ρAgVA12.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答】A、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A不符合题意;
B、②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B正确;
C、③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所以,C不符合题意;
D、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1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答案】C【解答】Aa点时,锌粉只和CuCl2反应,而且反应正在进行,根据Zn+CuCl2=FeCl2+Cu,溶液中含有氯化锌、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三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点时,锌粉和CuCl2反应,由Zn+FeCl2=ZnCl2+Fe,而且反应在进行,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c点时固体中有生成的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d点时氯化铜、氯化亚铁都已经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Cl2,该选项说法正确;
D、e点时,反应已经结束,Zn过量,所以固体中含有3种物质,分别是铜、铁和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14.动车组列车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电动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速发电过程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B.列车停止供电后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C.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D.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比摩擦力大【答案】A【解答】A.列车减速发电过程和发电机相似,即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A正确;
B.列车停止供电后,会首先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当速度达到90km/h以下时,机械能才全部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故C错误;
D.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大,故D错误。
故选A。
15.下面有关声和光的现象及对应的连线中,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B.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折射C.月球上寂静无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答】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折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月球上寂静无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最大,为78%,氧气的为21%B.蜡烛熄灭后,灯芯部位冒出一股白烟,此白烟为蜡烛小颗粒C.向等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后者最先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D.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答案】A【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条件分数最大,为78%,氧气的为21%,错误;B、蜡烛熄灭后,灯芯部位冒出一股白烟,此白烟为蜡烛小颗粒,正确;C、向等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后者最先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正确;D、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正确;故选A17.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F2B.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F2'C.两次拉力分别在10s内对木板做功为W1、W2,则W1<W2D.两次拉力分别在10s内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为P1、P2,则P1>P2【答案】D【解答】同一木块,它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木块两次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摩擦力相等,所以两次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根据公式W=Fs可知,当拉力相等时,功的大小与距离成正比。根据乙图可知,10s第一次前进50cm,第二次前进20cm,因此s1>s2,那么做功W1>W2,故C错误;
根据公式P=Wt可知,当时间相等时,功率与功的大小成正比。因为W1>W2,所以P1>P2,故D正确。18.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答案】D【解答】解:淡淡的白雾是液化现象,因为河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选:D.19.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3反应后的质量/g23X246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解答】A选项,乙质量不变,正确;
B选项,甲为分解反应反应物,必须是化合物,正确;
C选项,丙的质量变化为24g,丁的质量变化为3g,比为8:1,正确;
D选项,反应为分解反应,错误。
故答案为:D20.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答】A.温度不变,则食盐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食盐的溶解度不变,则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正确;
DC.饱和食盐水析出晶体,则溶质质量减小,同时溶液质量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2020年11月29日,小金参加了2020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请回答问题。(1)比赛前一天,小金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小金的体温变化曲线。(2)比赛当天,小金听到枪声起跑,这属于(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3)在比赛中小金出现了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身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答案】(1)甲(2)条件(3)骨骼肌【解答】(1)甲图中温度随时间是不变化的,乙随时间温度变化比较明显,人是恒温动物,温度不发生变化,故为甲;
(2)听到枪声气跑,是经过大脑皮层,学习的基础,属于条件反射;
(3)运动过程中产热器官为骨骼肌,静止时是内脏。
故答案为:(1)甲;(2)条件;(3)骨骼肌。22.年初发生在武汉的肺炎疾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针对此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引起这一疾病的病原体是。(2)一旦发现有人感染这一疾病,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并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种措施属于。(3)为了预防全国更多人感染疾病,国家科研人员加紧研发疫苗,1月24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成功分离了第一株病毒毒种,不久疫苗就能批量生产。从免疫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免疫。【答案】(1)新型冠状病毒(2)控制传染源(3)特异性/人工【解答】(1)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
(2)感染肺炎的病人就是病毒的携带者,而对其隔离治疗,可以防止病毒的扩散,属于控制传染源;
(3)通过研制疫苗,让健康的人群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这种方式属于人工免疫,也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新型冠状病毒;(2)控制传染源;(3)特异性/人工。23.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答案】2H2O2H2↑+O2↑;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原子;数目;化合反应(合理即可)【解答】(1)图②表示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单质,是电解水的过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如图②的分子数目增加、图③的分子数目不变;故答案为:原子;数目;(4)图③还可以看出该变化是两种分子变成一种分子,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合理即可).2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2)滤液B中的溶质有。(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填序号)。①NaOH②Na2CO3③MgCl2④CaCl2【答案】(1)过滤(2)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钙(3)①②
【解答】(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过滤。
(2)滤液B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钙;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故选①②。25.如图是小科设计的家庭电路图以及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图甲的方框内需要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开关应该填在(填“X”或“Y”)处;乙图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时,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铃没有报警。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可能是因为(任写一种)导致工作电路没有接通。【答案】X;控制电路电压太小或线圈匝数太少或线圈电阻太大或弹簧片阻力太大【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b点与保险丝相连,应该为火线。因为X与b点直接相连,所以X为开关,而Y为电灯。
(2)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导致工作电路没有接通的原因为:控制电路电压太小或线圈匝数太少或线圈电阻太大或弹簧片阻力太大。2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丙所示.(1)当t=5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N,方向是.(2)根据图乙、丙有关信息,6秒~10秒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J.【答案】(1)8;水平向左(2)96
【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6s~10s时,物体A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此时受到的摩擦力f=F;
根据乙图可知,6s~10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8N,
因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8N;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8N。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因为物体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2)6s~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vt计=3m/s×4s=12m;
拉力对物体做功:W=Fs=8N×12m=96J。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27.台州人喜欢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莓变质。同学王萌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材料处理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第1组第2组第3组第二步实验操作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第二步恒温培养(1周)25℃25℃5℃第四步实验结果年糕出现大量菌落年糕无菌落年糕出现少量菌落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2)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3)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杀死玻璃瓶中原有的微生物(2)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3)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解答】(1)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中原有的微生物。
(2)第1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恒温25℃培养,年糕出现大量菌落;第2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恒温25℃培养,年糕无菌落。分析第1组与第2组实验结果得知,引起年糕发霉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基于的假设是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
(3)第1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恒温25℃培养,年糕出现大量菌落;第3组: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恒温5℃培养,年糕出现少量菌落。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
故答案为:(1)杀死玻璃瓶中原有的微生物(2)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3)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28.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答案】(1)Na2CO3(2)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3)>
【解答】(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Na2CO3和水。
(2)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由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那么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肯定大于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又因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而稀硫酸的质量肯定小于200g,根据公式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9.学习KClO3的分解反应后,小徐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产生了疑问:除了MnO2,其他物质能做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吗?催化效果与MnO2比较有差异吗?他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放入KClO3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编号KClO3质量/g加入物质加入物质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Fe2O3_________58实验35MnO20.549实验45KCl0.5154请据此分析:(1)对如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2)实验2所用催化剂的质量是g。(3)表中所列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理由是。(4)通过实验小徐提出的两个问题有了答案:,。【答案】(1)将橡胶塞塞住试管,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0.5(3)MnO2;收集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最短(4)Fe2O3和KCl也能做KClO3分解的催化剂;Fe2O3的催化效果相对好一些。【解答】(1)对如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将橡胶塞塞住试管,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时,需要控制氯酸钾的质量和催化剂的质量相同,因此实验2中催化剂的质量应该是0.5g。
(3)根据表格可知,表中所列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2,理由是:收集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最短。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①Fe2O3和KCl也能做KClO3分解的催化剂;
②Fe2O3的催化效果相对好一些。30.小科到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老师只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个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0、导线若干。他根据所给定的器材经过认真思考后设计了正确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是该电路的不完整电路图。(1)闭合开关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V,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2)他还进一步设计出了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0=5Ω,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1)2.5;1.2(2)0.5【解答】(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则:闭合开关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
根据图甲可知,灯泡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的电压,V2测R0的电压。
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2.4V;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I0=U0R0=2.4V5Ω=0.48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L=ULIL=2.5V×0.48A=1.2W。
31.小金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红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松开后小球弹开,钻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纸盒,从而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下列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B.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C.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D.用小磁针判断磁场是否存在【答案】(1)不同;移动的距离(2)不能(3)A;D【解答】(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纸盒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纸盒在滑动过程中不受力,纸盒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纸盒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
(3)下列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AD,用的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不同;移动的距离(2)不能(3)AD32.小明学习了盐的性质,通过参阅资料得知氯化铵(NH4Cl)溶液是呈酸性的,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想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是因为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H+。那么是NH4Cl溶液中的哪种粒子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呢?于是他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1)通过实验Ⅰ可以发现石蕊试液不变色,则此实验证明。(2)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的理由是。(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NH4Cl溶液中的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小明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H4Cl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H+。“于是小明继续探究……【答案】(1)不是NH4Cl中Cl-使石蕊试液变红(2)石蕊试液或NaCl溶液中已经含有水(3)NH4+【解答】(1)氯化钠中含有氯离子,但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不是NH4Cl中Cl-使石蕊试液变红;
(2)石蕊试液或NaCl溶液中已经含有水,所以实验II不需再进行水不能使石蕊变色的实验;
(3)前两个实验可排除氯离子和水分子使石蕊变红的可能,加入氯化铵溶液后石蕊变红,说明是铵根离子使石蕊变红;
故答案为:(1)不是NH4Cl中Cl-使石蕊试液变红;(2)石蕊试液或NaCl溶液中已经含有水;(3)NH4+。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小敏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重力的“托盘秤”,如图1是其原理示意图,其中的托盘用来放置被测物体,OBA是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R1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表),R0为定值电阻,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已知OB:OA=1:2,R0=100Ω,电源电压恒为3V(忽略托盘、杠杆及压杆的重力)压力F/N050100150200250300电阻R1/Ω300250200150100500(1)若物体重力增加,电压表的读数将;(2)当托盘上放被测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被测物体的重力是.【答案】(1)变大(2)500N【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1)由F1L1=F2L2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变,当物体重力增加时,R1受到压力增大,由表格数据可知,压力增大时,传感器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2)电压表量程为0~3V,则最小分度为0.1V,则示数U0=2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U1=U﹣U0=3V﹣2V=1V;电路中的电流为I1=I0=U0R0压力传感器R1上的阻值为R1=U1I1查表得:F=250N;由杠杆的平衡可得:GLOB=FLOA,G=FlOAl故答案为:(1)变大;(2)500N.34.如图所示是建设时所用的汽车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O为吊臂的转动轴,吊臂OA前端装有滑轮组,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支撑点为B,图中OB:OA=1:4,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可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现起重机30秒内将质量为2.5吨的重物匀速提升5米,电动机牵引力为F=1×104牛,求:(1)D杆对吊臂的支持力为牛(本小题吊臂相对于重物的质量可不计,滑轮及绳重不计);(2)重物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有用功;(3)重物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牵引力的功率。【答案】(1)解:1×105(2)解:W有用=Gh=2.5×104N×5m=1.25×105J(3)解:v=st=5mP=FV=F×3v=1×104N×3×16m/s=5×103【解答】(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
F×L1=G×L2;
即:FG=L2L1;
因为OAOB=L2L135.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接有一边长为10厘米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底部有一阀门B控制出水口,此时木块A恰好浸没在水中。随后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的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D点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DE段弹簧处于(填“压缩”或“伸长”)状态。(3)若木块A密度为0.6×103kg/m3求c和d的值。【答案】(1)等于(2)压缩(3)①木块的体积V=(0.1m)3=0.001m3;
木块的重力G=ρVg=0.6×103kg/m3×10N/kg×0.001m3=6N;
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液V排g=1×103kg/m3×10N/kg×0.001m3=10N;
则此时弹簧的拉力为:F=G-F浮=10N-6N=4N;
即c点的值是4N。
②D点时弹簧的弹力为0,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液g=6N1×103kg/m3×10N/kg=6×10−4【解答】(1)D点时,弹簧的弹力F=0N,即此时木块不受弹力,此时木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2)DE段,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继续增大,它受到的浮力继续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科技守护家人-医用器械在家庭环境中的运用及其价值研究
- 创新药物研发的科技力量与市场潜力
- 大学生团队管理答辩
-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口算计算共3023道题
- 直播带货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
- 2025年西安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试答案
- 创新驱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课程设计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服务与关系管理体系构建探讨
- 教育培训机构招生计划
- 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附答案)
- 【MOOC】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山东师范大学《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VR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合同
- 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形考任务二-国开(FJ)-参考资料
- 第五单元有趣的立体图形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 202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省市卷)
- 设备基础(土建)施工方案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全册)复习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陶艺课程课件
- 王卓 企业数智化能力成熟度模型(EDMM)标准体系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