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北京市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北京市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北京市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北京市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昌平初三(上)期末化学一、选择题(共25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Fe B.Al C.O D.Si3.(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食物腐烂C.燃放礼花D.切割玻璃4.(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 B.碘酒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5.(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CO2 C.KMnO4 D.Ca(OH)26.(1分)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镁条 C.氢气 D.铁丝7.(1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 B.H2 C.O2 D.N28.(1分)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为()A.N2 B.CO C.CO2 D.O29.(1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0.(1分)“富硒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硒”是指()A.硒原子 B.硒分子 C.硒元素 D.硒单质11.(1分)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骑自行车出行 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12.(1分)如图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13.(1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14.(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15.(1分)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16.(1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17.(1分)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18.(1分)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A.元素种类不同 B.原子种类不同 C.分子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19.(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做钻头 B.氧气用于气焊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做霓虹灯20.(1分)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21.(1分)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2H B.2个氮分子2N2 C.2个钠离子2Na+ D.氧化镁MgO222.(1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 B.2HgO2Hg+O2↑ C.3Fe+2O2Fe3O4 D.C2H5OH+3O22CO2+3H2O23.(1分)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 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24.(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软化硬水过滤B除去CO2中的CO点燃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分别向等体积的冷水与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A.A B.B C.C D.D25.(1分)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空1分。【生活现象解释】26.(3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爰国主义。(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2)《天工开物》记载了“火法”冶炼锌,原料是碳酸锌(ZnCO3)和木炭。计算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计算式);该反应有两种产物锌和气体X,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27.(4分)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科普阅读理解】28.(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为解决传统塑料污染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类。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全淀粉基、纤维素等;石化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二氧化碳共聚物(PPC)等。表:几种生物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产品熔点/℃拉伸强度/MPa降解速率商品化程度价格/(万元/t)PLA18060适中高2~4PBS12040快高2~3PBAT12018适中高2~3LDPE11012不超高0.5~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将不同材料共聚或共混应用于医用材料、3D打印、地膜、包装材料、一次性用品、发泡材料等领域。(原文作者陶怡、柯彦、李俊彪等,有删减)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其原因是。(2)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塑料属于(填字母序号)。A.生物基塑料B.石化基塑料(3)聚乳酸降解生成乳酸,乳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3H6O3+3O23+3H2O(4)根据表分析,PBAT和PBS基本可替代LDPE,主要依据是。(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广泛B.将CO2转化为PPC,实现了“低碳”C.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价格将来可能会降低【生产实际分析】29.(3分)空间站用水、气整合系统为宇航员提供水和氧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系统1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系统2的作用是。(3)“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2分)硝酸(H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生产流程简图如图所示:(1)氧化炉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收集器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已知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推断除NO、H2O外,另一种反应物是。【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1.(3分)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2.(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3)将燃着的木炭放入球形玻璃管口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33.(3分)如图所示为净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2)图中还有一处错误,这样操作会出现的结果是。(3)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还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34.(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1)该反应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35.(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36.(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37.(5分)完成下列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3)B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能说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5)实验结束,关闭K,A中的现象是。【科学探究】38.(5分)为优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条件,用氧化铜和木炭粉的干燥混合物(质量比为11.5:1)进行了探究,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实验记录如下。【查阅资料】①化学试剂有分析纯、化学纯、工业纯等级别,纯度依次降低。②通常状况下,Cu为紫红色,CuO为砖红色。【进行实验】实验1:取不同纯度的氧化铜和同种木炭粉的混合物5g,研磨相同的时间,进行实验。序号1﹣11﹣21﹣3氧化铜试剂等级分析纯化学纯工业纯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黑色变为紫红色黑色变为暗红色黑色变为砖红色实验2:取同纯度氧化铜和同种木炭粉的混合物5g,研磨不同的时间,进行实验。序号2﹣12﹣22﹣3研磨混合物时间/min51015反应时间/s767470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黑色变为紫红色黑色变为紫红色黑色变为紫红色【解释与结论】(1)配平下列方程式CuO+CCu2O+CO2↑(2)实验1的目的是。(3)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4)还可以从方面优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条件。(5)一般实验中加热固体药品都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这个实验中是竖直加热试管底部,分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实际应用定量计算】39.(3分)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可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计算40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分析】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去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A。【点评】记忆空气成分是可以这样记忆:氧二一,氮七八,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2.(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Fe B.Al C.O D.Si【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3.(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燃放礼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切割玻璃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 B.碘酒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酱油中含有氯化钠、色素、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B错;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5.(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CO2 C.KMnO4 D.Ca(OH)2【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O2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B、CO2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KMnO4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C错误。D、Ca(OH)2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6.(1分)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镁条 C.氢气 D.铁丝【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镁条在氧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液体,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1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 B.H2 C.O2 D.N2【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而不是其他气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8.(1分)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为()A.N2 B.CO C.CO2 D.O2【分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死亡。而CO2、O2、N2不具毒性。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有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1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项正确。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0.(1分)“富硒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硒”是指()A.硒原子 B.硒分子 C.硒元素 D.硒单质【分析】“富硒大米”中“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元素的定义。11.(1分)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骑自行车出行 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分析】“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节约资源,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外出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B、减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C、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1分)如图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13.(1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分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为氢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氢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取用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回答;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回答;C、根据液体物质的加热方法回答;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回答。【解答】解: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中,故错;B、取用固体粉末时,应先将试管倾斜,然后用药匙将其送入试管底部,故正确;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故错;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需积累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15.(1分)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的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1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1分)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所以观察颜色的方法不可行。B、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C、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故闻气味无法鉴别三种气体。D、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方法可以鉴别三种气体。故选:D。【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18.(1分)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A.元素种类不同 B.原子种类不同 C.分子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分析】根据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种类不同;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做钻头 B.氧气用于气焊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做霓虹灯【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用做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用做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有颜色的光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0.(1分)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氯元素显﹣1价,设Pd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x+(﹣1)×2=0,则x=+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21.(1分)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2H B.2个氮分子2N2 C.2个钠离子2Na+ D.氧化镁MgO2【分析】A、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D、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正确;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B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故C正确;D、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MgO,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1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 B.2HgO2Hg+O2↑ C.3Fe+2O2Fe3O4 D.C2H5OH+3O22CO2+3H2O【分析】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解答】解:A、碳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错误;B、氧化汞一种物质生成汞、氧气二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正确;C、铁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四氧化三铁,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错误;D、乙醇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错误。故选:B。【点评】判断分解反应,根据“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不能只看是不是生成多种物质,还要看是不是只有一种物质反应。23.(1分)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 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A、2CO+O22CO2,可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2CO+O22CO2,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2CO+O22CO2,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7:4,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2CO+O22CO2,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4.(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软化硬水过滤B除去CO2中的CO点燃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分别向等体积的冷水与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A.A B.B C.C D.D【分析】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软化硬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分别向等体积的冷水与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速率快,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5.(1分)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解:A、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最终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该选项正确;B、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不正确;C、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该选项不正确;D、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钾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空1分。【生活现象解释】26.(3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爰国主义。(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天工开物》记载了“火法”冶炼锌,原料是碳酸锌(ZnCO3)和木炭。计算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只写计算式);该反应有两种产物锌和气体X,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反应物中含有的碳元素和氧元素转化到气体X中。【分析】(1)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2)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分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花气袭人,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该反应有两种产物锌和气体X,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是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的碳元素和氧元素转化到气体X中。故答案为:×100%;反应物中含有的碳元素和氧元素转化到气体X中。【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7.(4分)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层数范围内,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2)根据甲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4)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解答】解:(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故答案为:石油;(2)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见“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重复使用,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答案为:ABC;(4)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随着石墨烯层数的增加,导热能力先变小后变大;三层石墨烯的导热能力最小,一层石墨烯导热能力最强;故答案为:在实验研究的层数范围内,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能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科普阅读理解】28.(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为解决传统塑料污染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类。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全淀粉基、纤维素等;石化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二氧化碳共聚物(PPC)等。表:几种生物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产品熔点/℃拉伸强度/MPa降解速率商品化程度价格/(万元/t)PLA18060适中高2~4PBS12040快高2~3PBAT12018适中高2~3LDPE11012不超高0.5~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将不同材料共聚或共混应用于医用材料、3D打印、地膜、包装材料、一次性用品、发泡材料等领域。(原文作者陶怡、柯彦、李俊彪等,有删减)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其原因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2)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塑料属于A(填字母序号)。A.生物基塑料B.石化基塑料(3)聚乳酸降解生成乳酸,乳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3H6O3+3O23CO2+3H2O(4)根据表分析,PBAT和PBS基本可替代LDPE,主要依据是可以降解,缓解白色污染。(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广泛B.将CO2转化为PPC,实现了“低碳”C.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价格将来可能会降低【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2)根据题干信息以及物质的分类来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4)根据题干中的表格信息来分析;(5)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解:(1)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故答案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2)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全淀粉基、纤维素等;故答案为:A;(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则空格处应填写CO2;故答案为:CO2;(4)根据表分析,PBAT和PBS基本可替代LDPE,主要依据是可以降解,缓解白色污染;故答案为:可以降解,缓解白色污染;(5)A.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因此其应用广泛,说法正确;B.将CO2转化为PPC,实现了“低碳”,说法正确;C.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价格将来可能会降低,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以及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生产实际分析】29.(3分)空间站用水、气整合系统为宇航员提供水和氧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系统1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系统2的作用是捕捉二氧化碳。(3)“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CH4+2H2O。【分析】(1)根据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来分析;(2)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3)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1)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2H2O2H2↑+O2↑;(2)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2的作用是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捕捉二氧化碳;(3)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CH4+2H2O;故答案为:4H2+CO2CH4+2H2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化石燃料与环境的知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0.(2分)硝酸(H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生产流程简图如图所示:(1)氧化炉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2)收集器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已知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推断除NO、H2O外,另一种反应物是氧气(或O2)。【分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氧化炉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分析;(2)根据图中中的信息分析氧化炉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结合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氧化炉中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答案为:2:3;(2)从图中可以看出,硝酸中只有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反应前后均为+1价,因此应是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故还有氧气参加反应,收集器中是一氧化氮、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O+3O2+2H2O=4HNO3;故答案为:氧气(或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1.(3分)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或E(填字母序号)。【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或E收集。故答案为:(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D或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将燃着的木炭放入球形玻璃管口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支持燃烧。【解答】解:(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3)将燃着的木炭放入球形玻璃管口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故答案为:木条燃烧更剧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3.(3分)如图所示为净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引流。(2)图中还有一处错误,这样操作会出现的结果是液滴飞溅。(3)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还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分析】(1)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漏斗末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以防止液滴飞溅。(3)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解答】解:(1)图中缺少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2)图中还有一处错误,即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这样操作会出现的结果是液滴飞溅。故答案为:液滴飞溅。(3)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还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是因为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故答案为:蒸馏。【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34.(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1)该反应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或H2)。(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进行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1)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观察图中左管产生的气体与右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则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氢气(或H2)。(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氢元素和氧元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利用“负氢正氧,氢二氧一”来解题。35.(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2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分析】(1)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根据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解答】解:(1)试管2能够观察到白磷燃烧,试管1中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2号试管中的白磷能够接触氧气,水中的白磷不能接触氧气,通过观察到2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答案为:2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点评】本题对燃烧所需要的的条件进行了探究,题目较简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燃烧必需的三个条件,且三者“缺一不可”。36.(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答】解:(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故答案为:4P+5O22P2O5。(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7.(5分)完成下列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B装置中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3)B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CO2═CaCO3↓+H2O。(4)能说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红,湿润石蕊纸条变红。(5)实验结束,关闭K,A中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下降,反应停止,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2)根据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4)根据湿润石蕊纸条变红分析。(5)根据装置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