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孔乙己(原卷版)_第1页
第5课 孔乙己(原卷版)_第2页
第5课 孔乙己(原卷版)_第3页
第5课 孔乙己(原卷版)_第4页
第5课 孔乙己(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孔乙己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

1.理解积累“阔绰、颓废、间或、营生、格局、不屑置辩”等词语及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

作家作品。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

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抓住孔乙己的人物特征,感知人物形象。法。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2.理解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

1.能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会小说的艺术手法及小

2.学习欣赏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说的思想意义。

3.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的揭露和批判,树

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体会作品以笑写悲刻画主人翁的方法,理解作者对主人翁、对国民

寄予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

交流、合作的意识。

知识精讲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

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

《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

《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小说以清朝末年为社会背景,当

时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已揭开序幕,新文化与复古逆流斗争激烈。当时,北洋军阀出于统治的需要,教育上

推行复古主义。鲁迅针对这一现状,写作了这篇小说,声讨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

毒害,具有较为深远的批判和教育意义。

【基础知识】

第1页共18页.

(1)读准字音

茴香豆(huí)阔绰(chuò)踱(duó)羼水(chàn)荐头(jiàn)涨红(zhànɡ)

绽出(zhàn)哄笑(hōnɡ)笔砚(yàn)间或(jiàn)颓唐(tuí)附和(hè)

蘸酒(zhàn)蒲包(pú)咸亨(xiánhēnɡ)缠夹(jiā)门槛(kǎn)拭(shì)

(2)辨清字形

踱(duó)踱步绰(chuò)绰号渡(dù)渡船掉(diào)掉下

镀(dù)镀金淖(nào)泥淖绽(zhàn)绽放锭(dìnɡ)银锭淀(diàn)沉淀

(3)词语释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

唠唠叨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大抵:大多。

阔绰:阔气。

羼:混合,掺杂。

重点梳理

【重点01】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理清小说三要素:

人物:孔乙己

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段至第9段);②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③结局(第12段至第13段)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基本内容呢?

本文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重点02】分析人物

孔乙己履历表

第2页共18页.

典型的人物形象需要生动传神的描写来刻画,而本文孔乙己典型性格特征的刻画是通过肖像、语言、

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现出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划出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语句,并深入理解

这些语句,说说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1)肖像描写

概括介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

特征。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

又不肯劳动;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

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的经济状况、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痩,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祅”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

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断腿前后肖

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第3页共18页.

(2)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唯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不要取笑!”“跌断,跌,跌……”说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以“跌断”来遮掩,他遭遇悲惨,但仍死要

面子。

(3)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

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③“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说明他虽然境遇悲惨,已近末路,但仍然好喝。

④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了他的热心善良。

(4)归纳总结:孔乙己是一个热衷功名、轻视劳动、好喝懒做、死要面子、饱受凌辱、迂腐可笑而又

诚实善良的没落的读书人。

【重点03】深层探究

探讨孔乙己的命运

孔乙己从笑声中来,在笑声中被嘲弄,又在笑声中带着被摧残的身躯和被侮辱的灵魂离开酒店。造成

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阅读课文,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去探究孔乙己悲剧性命运的原因。

1.要了解孔乙己的命运,首先了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认真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在读

的过程中注意:(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思考:这个环境有什么特征呢?

A.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由“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和小说创作的时间“1919年3月”,推算出来。

借助“预习提示”,还可以知道当时封建科举制度尚未废除。

B.从人们喝酒的方式和衣着,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阶级状况?

小说开头部分对两种不同身份的顾客的描写,含蓄地暗示了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具体是

“短衣帮和长衫”,他们的服饰不同,喝酒方式不同:一“里”一“外”,一“长”一“短”,一“坐”一

“站”。这些描写构成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短衣帮的辛苦劳累、生活贫困,长衫主顾的悠闲自在,

有钱有势。

C.从酒客、掌柜、伙计等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世态人情?

总体来说,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

第4页共18页.

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从酒客对孔乙己的态度可看出:短衣帮酒客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丁

举人之类的豪强者充满敬畏,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又肆意嘲弄,在劳苦无聊的生活中,拿不幸者的痛苦

作为笑料来寻求一时的快乐。

从孔乙己对伙计及孩子的态度可看出:孔乙己在成人社会中找不到丝毫温暖,便迫切希望从孩子们中

间获得一些温暖和谅解。他诚意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给孩子们每人一颗茴香豆。可是即使在孩

子们中间,他同样还是找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D.从孔乙己读书的经历,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但没有“进学”,须发花白的年纪了,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还是个“童

生”,却只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满口“诗云子曰”,自得其乐,既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却始终放

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早已成了一钱不值的废物了。

丁举人却是沿着封建科举制度爬上去的人。爬上去了,就可以行凶作恶,作威作福。孔乙己已经写了

“服辩”,但仍然要打,以致“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两个人物,两种地位。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的

全过程,不仅揭露了举人的阴险狠毒,冷酷凶残,也告诉人们科举制度造成了知识分子的两种命运:或爬

上去,作威作福;或跌下来,任人欺压、凌辱。孔乙己则是后一种人。他在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

精神受到摧残,肉体上也成了残废,这说明孔乙己的悲剧主要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造成的,这是造成孔

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E.思考从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节,分析其自身的原因。

孔乙己初次出现时,“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还穿着那件表明“读书人”身份的“破长衫”。而他最

后一次到酒店,则是“盘着两腿”,脸“黑而且瘦”,穿着一件“破夹袄”,用一双泥手走来走去。这一强烈

对比,表明他生活更加贫困,精神更加颓唐,肉体成了残废,已经处在死亡的边缘。但他依旧用仅有的四

文钱来温酒喝,依旧死要面子,不敢正视现实,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他潦倒终生的原因,可见他深受封

建教育的毒害之深,这也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地方。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五个问题的分析,造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社会原因:

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成为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

牲品,迂腐不堪,成为废物和笑料,任人践踏。第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

以嘲笑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为乐趣。第三,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

孔乙己,最后将他推上了死路。

(二)个人原因:

孔乙己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为此耗尽了年华,落到即将乞讨的境地。但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

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鄙视体力劳动,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

不会营生,又不能正视现实,同劳动人民为伍。直至最后因偷窃打折腿,仍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重点04】探究主题

第5页共18页.

1.“鲁迅文学集人物画像”中有孔乙己的画像,但缺少了解说词,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吗?要求简短、

精炼、优美。

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漠视的、潦倒的、不幸的苦命人。

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处在落后时代的、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处在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人物。

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是一个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人格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吞

噬的下层读书人。

2.这篇课文的主题应怎样理解?

《孔乙己》主要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穷苦人的凉薄。

揭露和讽剌病态社会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观念。

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

制度。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国

民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冷漠麻木,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能力拓展

创意表达

我们已经学习过《范进中举》,范进也是一个读书人,试着比较两篇文章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范进中举》一文所表达的情感:吴敬梓写范进,庄中有谐,哀而不伤,既写出了他的猥琐懦弱,

又刻画了他的世故虚伪,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个“丑”字的标签。字里行间更多的是嘲讽。

《孔乙己》一文所表达的情感:孔乙己也热衷于功名利禄,鲁迅对他既有“怒而不争”的否定和批判,

又或多或少有“哀其不幸”的同情,与范进比起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游浮着几丝悲惨凄凉。

分层提分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绰(chuò)号羼(càn)水颤(chàn)抖

B.踱(duó)进砚(yàn)台夹(jiá)袄

C.颓(tuí)唐不屑(xuè)折(shé)本

D.绽(ding)出哄(hōng)笑涨(zhàng)红

2.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又好笑,又不奈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第6页共18页.

B.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

偷么?”

C.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D.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

3.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A.荤菜颓唐涨红聚集

B.荐头伤痕格局惋惜

C.伤疤阔绰附和破绽

D.棉袄矜持失踪书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网红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B.他坚决不屑置辩地说:“说什么我也要跟你学,就算我是你的累赘也罢。”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缠夹不清了。

D.小区业委会作用大,但万万别让这8种人混入,否则君子固穷!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将在成都举办的西部国际博览会,给弘扬成都精神和成都形象带来良机。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

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中“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组织文章的感

情线索。

B.《海燕》作者高尔基。这篇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最能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鲁迅的《孔乙己》,通过自己在咸亨酒店的所见所闻,深刻的

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对人的毒害以及世人的冷漠,麻木。

7.下列对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8.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第7页共18页.

A.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B.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C.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D.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9.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10.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

取了四幅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李白《上阳台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毛泽东《七律·长征》

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

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

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

D.从《七律·长征》豪迈的草书中,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

11.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

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

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路,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痛,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

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1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___

b.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___

c.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第8页共18页.

你知道么?”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涓滴都在努力

向着大海涌流。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一个民族的成就感。成就更美好的明天,遇

见更好的自己,无不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

在波斓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唯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能永bǎo青春的朝气。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涓滴()浇灌()永bǎo()青春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不骛于虚声”中“骛”的意思是()

A.纵横奔驰B.追求C.迅速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14.鲁迅先生在小说中用简朴清晰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刻绘细腻传神的细节。如写孔乙己的脸色,最先

是“青白脸色”,临终是“黑而且瘦”,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命运悲惨的老书生形象。

请你仔细观察父亲的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题组B能力提升练

阅读《孔乙己》(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

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

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

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②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

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

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

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

第9页共18页.

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

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

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

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

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③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

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5.“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孔乙己先前在咸亨酒店喝酒是“排出九文大钱”,选文中“他从破衣供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请结合“排”来

赏析“摸”运用的好处。

17.“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否矛盾?

18.你认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

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

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

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

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

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

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

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

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

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

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第10页共18页.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

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

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

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

19.探究短衣帮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③“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④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⑤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

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20.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就选文所用的艺术手法作赏析。(写出两种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

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

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

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

③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④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

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

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

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

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

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第11页共18页.

⑤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

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21.对孔乙己给酒客所带来的欢笑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性格随和,人们喜欢和他开玩笑。

B.孔乙己迂腐不堪,是人们生活中的笑料。

C.孔乙己的言谈举止引人瞩目,令人感到新奇。

D.孔乙己有幽默感,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22.“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23.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

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

24.“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用意。

题组C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甲]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

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

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

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

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

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

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

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

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

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

第12页共18页.

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

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

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范

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

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

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

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

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

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

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

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

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

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

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

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

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

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25.请各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26.甲文中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却置孔乙己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情节有什么用意?

27.乙文中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马上就来拜访,并且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

送房子。张老爷这样做的目的是()

A.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

B.为的是结交新贵,拉拢范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C.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28.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该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29.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甲文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2)乙文中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

30.甲选文中多次写酒店人对孔乙己“笑”有什么作用?

第13页共18页.

31.乙选文中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胡屠户,并对张乡绅拜会进行了详细描写,有何用意?

32.阅读下面节选内容,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

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

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

脸上又添上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

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

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

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

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已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

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

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已没有法,便免

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

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鲁迅《孔乙己》(节选)】

【材料二】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①,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

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

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

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

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②,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

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要,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

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

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

第14页共18页.

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

眼泪,伤心不止。

【吴敬梓《儒林外史》(节选)】

【注释】①贡院:科举时代考试士子的场所。②号板:科举考试时,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

学习戏剧单元时,语文老师组织了改编剧本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改编前,为了加深对以上备选文学作品(片段)的理解,确定了下面两个角度进行探究讨论。请结合两

则材料任选一个说说你的理解。探究一:作者对封建科举制的揭露和批判;探究二:讽刺手法对人物形象

塑造的艺术效果。

(2)请将材料一中画横线的部分改写为剧本片段。(不少于150字)提示:①进行必要的舞台说明;②台词

符合人物形象的特点。

阅读肖曙光的《还债》,完成下面小题。

①驴蹄声由远及近响起,常公子知道宁掌柜来了,他心里一阵发慌,连忙迎出门去。矮瘦的宁掌柜撇

脚从草驴上下来,定定地看着常公子,看得他面红耳赤。

②宁掌柜,能不能再宽恕几天?

③又去赌了?有钱赌博,无钱还债?

④常公子低着头,一脸窘态。

⑤常家先前是大户人家,在都梁城里有十余间绸缎铺。常公子参加过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就淡了

心,不再考取功名。无所事事的常公子爱上赌博。常老爷多次劝说无效,一怒之下把他从赌场绑回来,吊

在屋梁上一顿毒打。伤好之后,常公子又偷偷去赌博。常老爷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家道

从此败落。

⑥船漏偏遇顶头风,宁掌柜偏偏在这时候上门讨债。虽说宁掌柜在都梁城开了几间饭铺,但比起常家

还是小生意人,常家何曾欠他的银子?宁掌柜拿出张字据晃了晃,说是常老爷欠下的。常公子想起父亲临

终前,交代要他还宁掌柜的银子,那这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常公子认了,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一百两银

子搁过去根本不算事儿,但现在就像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⑦常公子昨晚又去赌了一把,把家里仅有的十两银子输光了。面对宁掌柜,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没

有了,都没有了,连买米的钱也没有了。

⑧也罢,再宽恕你几天。宁掌柜说完,掏出几枚铜钱撒在地上,拿去,免得饿死没人还债。

第15页共18页.

⑨嫌少?看着像木桩样戳在那里的常公子,宁掌柜阴着脸呵斥道。常公子按捺住心里的怒火,蹲下身

子,将铜钱一枚枚捡起。一枚铜钱滚到宁掌柜脚边,常公子想上去捡,宁掌柜一脚把枚铜钱踩住。常公子

想捡又捡不了。常公子被戏弄了一番,灰头土脸地蹲在那里。街坊们指指点点,常公子的颜面丢尽了。

⑩常公子一咬牙,不再去赌博。他脱了长衫,换上短褂。当了家里仅有的一根银簪子,在十字街头开

了家烧饼铺。生意不温不火,常公子焦灼不已。

一天,驴蹄声再次响起,宁掌柜又来。

宁掌柜不说话,径直走进铺子。拿起一个烧饼,闻了闻,说,香。又撕下一块,送进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