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教案(表格形式)课题荷塘月色时间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2、3周班级20班、23班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学生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春》,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受美的心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教学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又无法忘记的矛盾情绪。2、语言运用的技巧。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举例: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举例: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回顾知识补充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中“月”和“荷花”的内涵二介绍作者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5、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最后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调动学生的知识记忆了解朱自清的民主战士精神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三预习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幽僻(pì)蓊蓊郁郁(wěng)弥望(mí)袅娜(nuó)妖童媛女(yuàn)羞涩(sè)倩影(qìng)鷁首徐回(yì)梵婀铃(ē)敛裾(jū)独处(chǔ)2、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序号。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4、找出文中能表现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明确】例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例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比较自由。说明作者出了门独处时的心态。例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字表现出作者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例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字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什么也没有”极写内心的失落与空虚。例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反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作者的无奈和悲哀。例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表明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无奈,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板书】(圆形结构)游踪:家—————小路————荷塘————家情感:颇不宁静——求宁静——暂得宁静——不宁静或: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月色—忆江南—回家不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思乡—不宁静利用工具书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写景抒情散文方法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分析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三预习指导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四整体感知课文《荷塘月色》描绘出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笼罩中的荷塘,荷塘月色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形成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和美丽与伤感交融的意蕴。第1段,点明心里“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文章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愁绪,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出荷塘的轮廓,抒发了内心的感触。幽静的环境、独处的身影、淡淡的月光、落寞的心绪交融在一起,因情入景,因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缓缓释放。第4、5、6段,具体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田田的叶子、白色的荷花构成了静态的景色,微风、荷香、荷波、流水组合成一幅动态的图画;动与静相互映衬,展现出月光下荷塘的幽静、优雅的美。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光。先从正面直接描写“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的月光,接着,从“叶子和花”等景物角度衬托出月光的朦胧、纯净,从“树”“灌木”角度写出月光投射出的“黑影”“倩影”,写出了荷塘上月光的不均匀。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写出了月色梦幻般的美,也让人隐隐感觉到作者梦幻般的心理。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各种各样的树、透露出月光的树隙、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远山、无精打采的一点路灯光,作者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写出了以树为重点的荷塘周围的景色,突出了荷塘的寂静。最后,曾是听而不闻的蛙叫、蝉鸣惊扰了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第7、8段,作者由眼前情景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表达对古人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向往,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在现实中收回了作者的遐想,心情还是难以超脱世外。结构上和内容上都与开篇自然呼应。整体感知宏观把握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板书【板书】全文分三大段: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五讲读第一部分【提问】1、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提问】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解析】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补充】《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陷入血海中。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那里走》),从他自己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原因。“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理状态,反映出作者作为丈夫、父亲、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多重角色的冲突。《荷塘月色》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也必然要反映出作者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问题设疑引发思考水到渠,成介绍背景知识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一感知第二部分【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解析】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板书】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回顾上节知识二讲读第2、3小节1、讲读第2节【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2、讲读第3小节:【提问】这一段是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心情:“淡淡的哀愁”设疑提问理解写景特点感悟作者的心情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三讲读第4小节【提问】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明确】月光下的荷塘。【提问】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提问】3、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明确】荷叶,荷花,荷香,流水。4、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多。用叠字既强调出荷塘与叶子的形状,也更具有音韵性。5、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解析】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6、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解析】拟人,比喻。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了解写景顺序品味修辞的效果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三讲读第4小节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明确】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把嗅觉上的“清香”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极其传神地表现出这香气飘忽不定、时断时续、清淡飘渺,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举例:1、“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2、“风来花底鸟声香”3、“松风落叶水声凉”4、“鸟抛软语丸丸落”5、她笑得很甜。(视觉→味觉)6、人靓歌甜。(听觉→味觉)7、李贺《蝴蝶飞》中的“杨花扑帐春云热”,由“春云”这一视觉形象引起了“热”的触觉感受;8、贾岛《客思》中的“促织声尖尖似针”,将属于听觉的“促织声”转换成了视觉形象的“针”;品味修辞的效果重点了解通感的修辞效果四讲第5小节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提问】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解答]:运用大量形象的动词。【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解答]泻、浮、洗。【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了解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四讲解第5小节【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有倾斜意,与“静静”配合,准确描绘出月光有形无声的特点,写出了其幽静之美。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牛乳”给人一种洁白鲜艳欲滴的感觉,“梦”写出了荷花轻飘柔美的姿态。“浮”表现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薄薄”用叠字强调出雾的形态,与“浮”结合更形象地写出其质感。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动。“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又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小提琴演奏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描绘出“光与影”的和谐、温馨、悠扬。通感的运用,促使读者调动所有感官投入到文中的美妙意境中,感受其深远的意蕴。心情:“淡淡的喜悦”了解动词的表达效果了解通感的修辞效果五作业1.学会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背诵第四、五段。六板书设计教学流程(第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一讲读第6节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解析】这一节重点在写树,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解析]:(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板书】总结:这三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分析作者的心情体味以动衬静的写法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二讲读第7、8小节讲读第三部分[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热闹场面的描绘。《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鷁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西洲曲》译文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人头。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莲子=怜子)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那无法排除的烦闷,作者依旧“不宁静”。心情:“淡淡的哀愁”感悟作者的心情变化三小结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探讨主旨四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2、景物描写训练,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运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课下完成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五拓展思维深入理解作者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写作的切入点,可以见出作者内心的郁闷由来已久,郁结之深且难以释怀。“不平静”只是作者夜晚漫步荷塘的来由,是作者写作的背景与导因。至于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一个荷塘,我们切入文章的真正的“文眼”应该是在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文章看,我们知道作者在文中所要抒发的是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的自由感,以及对此的体认。正因为如此,才有月下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才有其朦胧绰约的风情,才有其雅淡和谐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在作者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其实,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展示。他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毫无尘世的羁绊,并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摆脱内心连日不得安宁的状况,哪怕是刹那间的心宁与神安。那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无不让人倾心与沉静。在这样的气氛里,作者感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快乐。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既要感受他沉重的烦恼,也要体会他这种暂得的“自由”,这样,才能与他一道分享他所体验到的内心的喜悦,以及他心灵里那微妙的律动。短暂的超然物外之后,总要回到现实中,所以体会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作者不无怅惘地写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孤寂与失落之痛呢?正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说的“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物”。短暂的独处之后,作者还是要回到令人憋闷的现实中来,正因为如此,月下荷塘式的暂时之美就显得分外的锥心刺骨而令人感伤了。这是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