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七年级上册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1.(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图片解读】胡床

椅子

方凳【表格解读】表为鲜卑族改用汉姓情况表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2)“胡”是魏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并指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3)表中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除改汉姓外,还有哪些具体改革的内容?2.(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南方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出现的社会问题,并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图1

图2(1)在处理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图1给我们展示了秦朝的哪一重要举措?根据图2指出西晋时期内迁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任意两个)。材料二

“(苻)坚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二相关的战役及进行战争双方政权的名称;并根据材料指出少数民族首领苻坚战败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民族交往的意义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4.(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图1

图2(1)指出图1这一劳动场景所反映的耕作方式和作用;图2这一科技著作的作者又是谁?材料二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三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均摘选《汉书·食货志》(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秦汉统治者对农业政策的不同,并指出汉初农业发展措施促进了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工具得到了改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水利设施的兴建,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摘编自《中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指出“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得益于哪一水利设施的修建。材料二:上(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史记•孝文本纪》(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视什么?由此,汉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材料三:

A.苹果

B.葡萄

C.核桃

D.石榴

E.樱桃(3)材料三中,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经济作物有、、(填写字母代号)。材料四:东晋南朝对北方流民最初给予减免租役的优待;农民垦荒,给予若干年的赋税优待。南朝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地方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是大教育家。(1)如果我们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借阅哪本书来阅读?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体现“教育公平”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二

张仲景

华佗(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医学家的医学成就。材料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张骞“凿空”的勇气,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壮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史事及其历史地位,并分析张骞“凿空”壮举的历史意义和霍去病的壮志情怀。(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7.(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2)结合所学,举一典型历史事件说明材料二中“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8.(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同姓姻亲,建立诸侯国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2)请你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的观点。并分析他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3)综上分析,谈谈你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认识。9.(2023秋·安徽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材料二

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①;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②。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哪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2)材料二中①和②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0.(2023秋·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邦规定税收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又减其半,成为三十税一,此后又于公元前167年下令“其除田之租税”,连免税收十三年。…,文帝的轻税收和无为而治的传统…被汉景帝继承下来,终于使得东亚大陆被秦帝国和秦末战争严重斫伤的社会元气得以恢复。——摘编自《文景之治:帝国失去的好时代》材料三

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晋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剧增,市场需求剧增,要求南方广大地区加快开发。南方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其发展速度加快。——摘编自何炼成《中国经济史》(1)材料一所示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该变化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文景时期延续了汉初哪一政策?经过长期的努力,西汉出现了哪一治世?(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4)回顾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借鉴?11.(2023秋·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创新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材料二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起兵反叛。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材料四

古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这条路,中国将丝绸、瓷器等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葡萄、石榴等。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首创的什么制度?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3)针对材料三描述的现象,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建议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应该填写什么?图中A处是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的出发点,A处应该填写哪一地名?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12.(2023秋·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堇鼎

堇鼎腹内铭文董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鼎腹内壁铭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的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制度。燕地是东北方民族南下的交通要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镇抚边鄙、捍卫王室的重要地区,所以周天子将同姓宗亲的召公封在这里。—摘编自《北京通史》材料二当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之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秦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历史由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进入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秦的统一,对于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三——数据整理自《中国人口发展史》等(1)将材料一画线处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中《北京通史》的记述,分析周天子把召公封到燕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人口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13.(2023秋·安徽马鞍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入。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材料一中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全盘整合”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摘编自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鲜卑族的改革”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其意义。(3)综上所述,谈谈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14.(2023秋·安徽马鞍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对农态度的具体表现。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实行“初算缗钱”“告缗”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除这些举措外,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一问题?(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5.(2023秋·安徽宣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铁制农具

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

——《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建设农业强国谈谈自己的感想?16.(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异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材料二:(太和)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违者免所居官。……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魏书·高帝纪下》(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17.(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概括其实施的目的。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为“求其宁息”实行的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材料三:元朔二年,“上”下诏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的实行“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3)指出材料三的“上”指的是谁,概括其巩固统治的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8.(2023秋·安徽宣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侯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材料三

如图材料四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魏书》卷七《高祖纪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诸侯国”和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有关?(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3)指出材料三中的民族迁徙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4)材料四中的“高祖”是谁?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有何作用?(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19.(2023秋·安徽宣城·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材料二

秦始皇根据李斯的建议,当时只有《秦记》和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以及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可以保存,其余的各种书籍,特别是诸侯国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下令焚烧。后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郡兴立地方学校。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史实反映了秦始皇统治的特点是什么?“焚书坑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0.(2023秋·安徽·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与秦朝的政治形势图周初分封诸侯示意图

秦朝形势图(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秦朝政治形势图所反映的地方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初期所起的共同作用。材料二

历史上,黄河之水时常泛滥,酿成大灾。因此,治理黄河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关注点。以下为关于历代治理黄河的史事两则。公元前651年,周王室治理黄河力不能及,齐桓公于是召集诸侯会盟,约定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但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汉武帝尤其重视兴修水利。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他曾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终于成功。——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王室与汉武帝治理黄河的效果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原因。21.(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众多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瑰宝。【遗产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遗产二

万里长城】【遗产三

曲阜孔庙】【遗产四

丝绸之路】“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二十五史解析》

丝绸之路示意图(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复原头像和山顶洞人复原头像的比较观察,你认为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确定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理由是什么?(2)认真观察以上两幅地图,秦统一后,将战国时期哪几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成万里长城?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将孔子的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精神支柱的君主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22.(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材料二战国时期,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儒家A“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礼治”墨家墨子B选贤任能,提倡节俭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C韩非子以法治国(3)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的影响。23.(2023秋·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二

睡虎地秦简记载“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简译“书到皆为报”指家书到了后请都要回复;“相家爵”指的是军功爵的一种)——摘编自《现存最早的家书之——睡虎地4号墓木牍》材料三

魏主(孝文帝)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横线部分应该是哪位历史人物?(2)材料二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3)材料三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4.(2023秋·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材料二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根据材料一,指出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位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皇帝除外)。丝绸之路的终点在哪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朝有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4)史为鉴,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25.(2023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统一帝国建立】材料一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朝为消除分裂因素所推行的措施,并简析秦统一的作用。【科技成就发达】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二人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思想文化璀璨】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使我们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始终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博大能容。——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两千多年始终能维持大一统局面的原因,并列出汉代文化繁荣的其他表现。(4)你还认为秦汉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请从对外交往方面予以说明。26.(2023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华夏族的形成发展历史中,炎帝和黄帝作为神话历史人物起了彪炳千古的作用。炎帝、黄帝时期,大小战役数次。正是由于这诸多的战役促使更多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开始在同一地域内结合起来,为多元的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摘编自姜义华《何谓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关的战役,并简析其在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材料二

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摘编自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名称,并列出相关汉化措施。(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共同主题。27.(2023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统一后,秦朝的执政措施更为偏重兴建大型工程,其中筑长城用40万人,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达70余万人,加上其他劳役,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秦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摘编自周荣《秦朝兴亡的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材料二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统治者实行的政策,并简析其结果。(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从以上王朝的兴衰中得到的启示。28.(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是指什么制度?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2)材料二中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举措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司马光《资治通鉴》(3)材料三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29.(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仔细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刻写在图一文物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由此文物可以推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2)2002年1月18日,图二作为一级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请写出此文物的名称。并根据你的理解分析此文物会被列入该名录的原因有哪些?(3)概括图三中人物的政治和教育主张。(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祖国传统文化?30.(2023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也促进我国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秦朝统一……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地方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三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了纸,东汉对造纸术进行改进,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摘编自刘燕华主编《生存与科技》(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地方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体制”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简答西汉开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3)依据材料三,指出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历史人物。指出张仲景在我国古代医药学方面的历史地位。(4)综合上述材料,从秦汉时期的发展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1.(2023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民勤本业,一岁丰收(丰收之年),使数郡忘饥。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带海傍湖,良田亦数十万顷。荆城(荆州).扬部(扬州)丝绵布帛之饶,厦衣天下。——《宋书》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写出这一时期A.B.C政权的建立者。(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魏主“移风易俗”的具体措施以及作用。(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32.(2023秋·江西宜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盐、铁、铸币由私人掌握,一些大商人由此垄断了这些对于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行业,不但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这些行业收归国家经营。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北方黄河流域不断遭受战争的灾难,社会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减少。在北方城市经济和交换经济因破坏而衰落的时候,南方随着土地垦殖,人口增长,靠着长江水上交通的便利,商业交换也有相应的发展。——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2)依据材料二,指出“黄河流域土地荒芜,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南方发展对后来经济格局有何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3.(2023秋·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史简易年代尺示意图(部分)(1)请将示意图中①②处填写完整(朝代)。(2)计算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年)。【史料实证】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

采纳李斯的建议,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县以下设乡。——摘自《秦汉史》(3)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历史解释】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实质。【家国情怀】(5)通过上述活动,你认为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追求是什么。34.(2023秋·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翻车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举景(汉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处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与黄河流域相比较,发展起步较晚。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晋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剧增,市场需求剧增,要求南方广大地区加快开发。南方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其发展速度加快。——摘编自何炼成《中国经济史》(1)生产工具的改进,极大促进了农业发展,材料一中图一:时期,图二:时期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2)材料二说明西汉初期实行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农业方面,汉高祖和汉文帝、景帝时期分别采取哪些具体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35.(2023秋·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改革与创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某校课外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文帝的全面汉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匈奴控制了西域大多数国家,在战略上对西汉形成三面央击态势,威胁汉朝的统治。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月氏与匈奴有宿仇,于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张骞为使者出使西域……汉宣帝时期,西汉将西域有效纳入中央的管理体系,有效稳定了西域局势,实现了对西域的统一。——胡志磊《汉代西域经略的影响及当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改革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进步性”。(3)依据材料三、归纳张骞通西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将西域有效纳入中央的管理体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6.(2023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1)《论语》主要反映了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和言行?为了将他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1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字”,它被叫做什么?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图2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部作品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材料三

东汉时有人改进了造纸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原料领域,使得纸的产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因此被誉为“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纸与造纸术的流传,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尤其是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摘编自袁行露《中华文明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汉出现的“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该“技术革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4)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37.(2023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2)根据材料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形式。人口迁徙对南方经济有何影响?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学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3)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影响。(4)总结以上材料,哪些因素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38.(2023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认为,农、战是富国强兵的基石。为此,他实行“分户令”,把劳动力全部挖掘出来以投身农、战;依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予以免除徭役的奖励。此外,他还招揽移民,开发秦国土地。——摘编自袁方《商鞅的“强秦之计”与秦国的政治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强秦之计”所采取的措施,并概括其影响。材料二

魏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帝”的名称,并说明其“汉化”的根本目的。(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上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共同作用。39.(2023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交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摘编自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并概括华夏族形成的特点。材料二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并简析其意义。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习近平(3)由古及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原则?40.(2023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天子“授民授疆土”,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这一制度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材料一所述的西周实行怎样的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周天子实行该制度的重要影响。材料二

图1

战国形势

图2秦朝形势图——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图1是何时期的形势图依据图2,指出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大趋势。材料三

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则异曲同工,“不行黜,而藩国自析”。在一系列分化、打击措施下,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基本解除。——摘编自李天石《中国古代史教程》(3)“主父偃之策”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主父偃之策”的重要作用。

七年级上册高频材料解析题40题1.(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图片解读】胡床

椅子

方凳【表格解读】表为鲜卑族改用汉姓情况表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2)“胡”是魏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并指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3)表中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除改汉姓外,还有哪些具体改革的内容?【答案】(1)由多民族融合而成(2)匈奴、鲜卑;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3)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讲汉话、通婚姻。【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由多民族融合而成(2)少数民族名称:根据所学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相关知识可知包括匈奴、鲜卑;影响:结合所学少数民族内迁相关知识可知促进了民族交融。(3)改革:根据材料中“鲜卑”“拓跋”可知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的内容可知迁都洛阳、讲汉话、通婚姻。2.(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南方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出现的社会问题,并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现象:农民弃农从商现象严重;措施:实行抑商政策,如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2)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迁人民给南方带来充足劳动力;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3)因素:生产工具革新、经济交流、安定的局面、先进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解析】(1)现象:根据“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可得出农民弃农从商现象严重;措施: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经济方面实行盐铁专卖,由于富商大贾私人铸币、经营盐铁,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在经济方面,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2)原因:根据“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得出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根据“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南方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得出南迁人民给南方带来充足劳动力;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3)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主要有生产工具革新、经济交流、安定的局面、先进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3.(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图1

图2(1)在处理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图1给我们展示了秦朝的哪一重要举措?根据图2指出西晋时期内迁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任意两个)。材料二

“(苻)坚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二相关的战役及进行战争双方政权的名称;并根据材料指出少数民族首领苻坚战败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民族交往的意义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答案】(1)举措:修筑长城;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任意两个即可)(2)战役:淝水之战;政权:前秦和东晋;原因:苻坚骄傲的心理(意思相近即可)(3)意义: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启示: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民族之间应该以和为贵;加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举措:根据材料一图1可知,图1是秦朝的形势图,当时秦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时,从图示可看出秦朝修筑了长城进行防御。少数民族:根据图2可得出,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2)战役及交战双方的名称:根据材料二“(苻)坚”“以吾之众,投鞭于江”结合所学可知,383年,前秦苻坚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故战役的名称是淝水之战,双方政权的名称是前秦和东晋。原因:根据材料二“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可得出,苻坚骄傲自大的思想,认为东晋不堪一击。故少数民族首领苻坚战败的原因是苻坚骄傲的心理。(3)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民族交往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等。启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围绕民族交往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如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民族之间应该以和为贵;加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4.(2023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图1

图2(1)指出图1这一劳动场景所反映的耕作方式和作用;图2这一科技著作的作者又是谁?材料二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三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均摘选《汉书·食货志》(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秦汉统治者对农业政策的不同,并指出汉初农业发展措施促进了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铁犁;牛耕;(任意一点即可)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意思相近即可)贾思勰。(2)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汉朝:轻徭薄赋;重视农业发展;(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文景之治。(3)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统治者重视;稳定社会环境;人民辛勤劳作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耕作方式: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可知,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和牛耕。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作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2)不同:根据材料二“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可知,秦朝的赋税十分繁重,还大力征发徭役兵役,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根据材料二“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可知,西汉初年到文景时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采取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的到来。所以,秦汉统治者对农业政策的不同,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汉朝:轻徭薄赋,重视农业发展。局面:根据材料二“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为增强,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3)因素:根据材料一图片曲辕犁和《齐民要术》可知,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根据材料二秦汉统治者对农业政策的不同,可知统治者的重视和发展农业的政策能推动农业的发展,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还有稳定社会环境,人民辛勤劳作等。5.(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工具得到了改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水利设施的兴建,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摘编自《中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指出“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得益于哪一水利设施的修建。材料二:上(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史记•孝文本纪》(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视什么?由此,汉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材料三:

A.苹果

B.葡萄

C.核桃

D.石榴

E.樱桃(3)材料三中,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经济作物有、、(填写字母代号)。材料四:东晋南朝对北方流民最初给予减免租役的优待;农民垦荒,给予若干年的赋税优待。南朝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地方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都江堰。(2)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以农为本;局面:文景之治。(3)BCD(4)原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政府鼓励垦荒﹐减免租税;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南方社会稳定等。(答出2点即可)(5)因素:统治者的政策;加强对外交流;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答出2点即可)【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工具得到了改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根据材料一“水利设施的兴建,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得益于都江堰的修建。(2)重视:根据材料二“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得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以农为本。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3)填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经济作物有①B、②C、③D。(4)原因:根据材料四“东晋南朝对北方流民最初给予减免租役的优待;农民垦荒,给予若干年的赋税优待。南朝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地方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政府鼓励垦荒﹐减免租税;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南方社会稳定等。(答出2点即可)(5)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农具的改进、水利兴修;材料二重视农业发展;材料三引入作物新品种;材料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得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统治者的政策;加强对外交流;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答出2点即可)6.(2023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是大教育家。(1)如果我们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借阅哪本书来阅读?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体现“教育公平”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二

张仲景

华佗(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医学家的医学成就。材料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张骞“凿空”的勇气,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壮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史事及其历史地位,并分析张骞“凿空”壮举的历史意义和霍去病的壮志情怀。(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答案】(1)哪本书:《论语》;主张:有教无类。(2)成就: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3)史事:《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意义: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情怀:霍去病率军北击匈奴,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4)做法: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创新创造等。(答出1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哪本书:结合所学可知,如果我们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借阅《论语》来阅读。主张: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体现“教育公平”的主张是有教无类。(2)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的医学成就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3)史事:根据材料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地位:根据材料三“成一家之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意义:根据材料三“张骞‘凿空’的勇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凿空”指的是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意义是促进了汉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情怀:根据材料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霍去病率军北击匈奴,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4)做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创新创造等。7.(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2)结合所学,举一典型历史事件说明材料二中“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答案】(1)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促进民族交融;为秦汉统一奠定基础。(答出2点即可)(2)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方式多样:友好交往、战争冲突并存;统治者主动政策与各族人民交往兼具。内容以汉族影响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任答2点,意思对即可)(3)我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既有矛盾冲突,更有和平交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答到一点即可)【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可知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由“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可知促进民族交融;由“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知为秦汉统一奠定基础。因此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是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促进民族交融;为秦汉统一奠定基础。(2)事件说明: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根据材料二“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方式多样:友好交往、战争冲突并存;统治者主动政策与各族人民交往兼具;由“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内容以汉族影响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是方式多样:友好交往、战争冲突并存;统治者主动政策与各族人民交往兼具。内容以汉族影响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3)认识: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从我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既有矛盾冲突,更有和平交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等角度作答。8.(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同姓姻亲,建立诸侯国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2)请你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的观点。并分析他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3)综上分析,谈谈你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认识。【答案】(1)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观点:“周之败端”是因为分封制的实行;“秦之大坏”是因为秦的暴政而不是实行郡县制。理由: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危害了国家统一。秦朝的暴政导致民心散尽,最终使得国家灭亡。(3)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要与时俱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可知西周分封同姓姻亲,建立诸侯国的原因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是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观点:根据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可知“周之败端”是因为分封制的实行;由“……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可知“秦之大坏”是因为秦的暴政而不是实行郡县制。因此柳宗元的观点在于“周之败端”是因为分封制的实行;“秦之大坏”是因为秦的暴政而不是实行郡县制。理由:根据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可知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危害了国家统一;由“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可知秦朝的暴政导致民心散尽,最终使得国家灭亡。因此他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危害了国家统一。秦朝的暴政导致民心散尽,最终使得国家灭亡。(3)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要与时俱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利于皇权集中,郡县制是中央政府任命,而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9.(2023秋·安徽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材料二

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①;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②。韩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