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柏林》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

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

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

取战争后方列车上的一个生活小镜头,平实而缓慢地切入,寥寥数语引出了故事

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描

绘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二、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

的基础。对于小说这种文体,学生已初步了解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

象的作用,而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人手,反思结尾环境描

写的深意。

处于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对战争没有多少认知,需要补充一些资料来加深他

们对战争环境的认识,对战争带来灾难的了解。以此来感受本篇小说中描写的战

争带来的悲痛,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梳理情节,留心环境描写,

感受人物形象。努力还原真实、自然的阅读状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

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为阅读整本小说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战争给普通民主造成的深重苦难以及人物的悲剧形象。

2.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

妙。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

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木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

要是学生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尽量避免

逐句逐段的细品分析。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

习策略,教师在学生需要处适时点拨与启发。

板块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回顾小说《桥》和《穷人》,并结合交流平台的提示,举例说说读小说时,

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预设1: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环境及小说中的人物。

预设2:通过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预设3: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2.引出新课:这两篇课文都刻画的是人物在面临困境或存亡做抉择时闪现出

人性的光辉,战争中普通人物又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小小说《在柏林》,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看看从中我

们能读出什么?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

要顺利实现“行”,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这就需要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阅读

方法、小说的文本特点,这样使精读与略读课文混为一体,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

体性,系统性。

板块二、明确目标,自主阅读

1.自读提示,圈出要求。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导语提示,用笔圈画出学习要求:

(1)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文章结尾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

2.围绕问题,学生自学。

提示:借助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填写学习单。文

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学生围绕导学中的问题,展开自学,完成自主学习单,组内交流,并准备进

行全班汇报。

学习单

1.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可以参考《桥》这一课的楠理方法。

2.文中给你留卜.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略读课文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

运用精读时所学的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感知文本。

板块三、紧扣问题,体会表达

紧扣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文中给你留卜印象最

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结合前两篇精读课文对于小说文体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三

要素作深入的交流与感悟。

1.关注情节,抓住语言、神态等描写,感悟主题表现方法。

(1)当学生找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在•节车闹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

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

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预设1:老妇人数着“一、一、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老妇人柔弱的声音,却盖过了响亮的车轮声,两处声音的对比,凸显了老妇人失

去三个儿子的悲痛一一这是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预设2:战争给老人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妻“疯〃子“亡”,自己年事已高,

本应安享晚年,但却不得不奔赴前线。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

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

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

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阿k姆疯人院啊」

追问:老人是后备役士兵,三个儿子都在战争中死去,妻子“虚弱多病”“神

志不清”,他为什么还要“上前线”?他能不去吗?

学生们讨论:不能,年轻力壮的男子已经战死沙场,只能他们去了。如果他

们不去,只剩下了妇孺……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2)当学生找到情节冲突的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妻子被小姑娘嘲笑,老人第一次没有吱声,为什么第二次却“挺了挺身板,

开口了”?

预设L抓住内容谈体会

面对两个小姑娘的无知,第二次老人才“挺了挺身板”开口,仿佛在叙述着

一件“很平常”的事:三个儿子战死,自己还得上战场,相依为命的妻子在疯人

院度过残生。老兵那份“平静”,却在众人心中掀起狂澜一一这样的悲剧,不正

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预设2:关注写法谈体会

小说的情节冲突,陡然从平静的叙述发生波折,老兵忍不住道出了让人意外

的答案,前面常规情节的叙述和铺垫在这里显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一一这样的悲

剧,不正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2.关注环境,尤其是结尾的巧妙构思,体会表达效果。

出示小说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1)引导学生思考:“健壮的男子”都哪里去了?这样的场景是偶然现象吗?

寥寥数语,简短的一句环境描写引出了故事的开始,又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

残酷:健壮男子都上战场打仗去了。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2)引发思考:这里的“静”仅仅是环境安静吗?与前面“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的“静”有什么不同?

自主阅读两个部分的情节,进行自我思考,内容补白,小组交流。

预设1:前面的“静”是人们看到老人的威严,受到了震慑,从而不敢出声

音。

预设2:结尾处的“静”,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一一是战

争导致家庭失去了儿子,急疯了亲人,还要继续赶赴战场.反思战争的罪恶,反

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

【设计意图】学生读小说时,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对一个

独特文本“例子”的剖析,走进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去,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表

达效果,突出学习重点。

板块四、关注标题,感悟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

何深意呢?

此时,补充资料,加深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引导学生从文章背景

去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

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

影下普通民众家庭的缩影。

板书设计

在柏林

环境人物情节

--”

老妇人“_.、—*■、

一节车厢小姑娘嗤笑

“挣”老头扫

老兵挺身板开口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首先,课文明确了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某件事情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其次,

课文创设了情境:假如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

助。在情境中,教材提示了三点:第一,做到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把办报纸的

设想讲清楚,尤其是办报纸的目的,以及可能给同学带来的好处;设想老师可能

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疑虑。通过分角色扮演,模拟交流过程。最后,提供

三个可能的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任务和同学交流并思考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

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小贴士明确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

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本次交际活动的任务情景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重

在表达学生的内心诉求,所以学生很愿意参与,主动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从教材安排来看,统编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口语交际一一商量。旨在训

练学生能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在这样的练习基础上,大部分学生

能在说服时讲清楚想法和理由,但是如何应对对方可能的反应这一点存在困难。

本次的提升点更着重于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三、教学目标

1.能根据任务情境说服别人,在说服时讲清楚想法和理由。

2.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说服别人时,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了解课本上的三个任务,了解相关内容,准备好相关材料,如“生物角”

的知识、组织义卖活动的流程等。

2.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口语交际情境,设想在说服对方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并想好应对的措施。

3.做好预案,可以列提纲,或者做好口语交际的思维导图等。

(一)唤醒生活经验激发交流表达兴趣

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

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如何顺利地争取别人的支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营造说的

氛围,为本节课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带着疑问学习,明确口语交际的目的。

(二)体验模拟情境,了解如何说服他人

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

交际双方可以先在纸上列出提纲,请求支持者列出具体的理由,同时要设想

对方可能的反应,想好应对的话;被说服对象列出可能反对的理由,或想知道的

各种细节,如: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

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

(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

(2)温馨提示:

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设想,说明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