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全5册】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_第1页
部编版【全5册】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_第2页
部编版【全5册】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_第3页
部编版【全5册】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_第4页
部编版【全5册】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全5册】

高中语文教材散文完全梳理

《故都的秋》

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文学活动

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

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

分精神面貌。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

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

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

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

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主旨探究

文章《故都的秋》,描写的地点是“故都”,描写的景物是“秋”的景色。所

谓故都,即原来的都城,也就是北平,这篇文章描绘的就是北平的秋,但作者却没

有用北平二字,而是用了故都,则更具有感情色彩,饱含了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

也一下子把题目赋予了情感,而不是空洞洞的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主要是突出对

故都的秋的无限的喜爱与眷恋,也是对祖国的喜爱,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结构特点

《故都的秋》采用了总分总的格式,虽说是散文,但却不乱。本文共14个自然段。

第一段总写了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的特点,且清,且静,且悲凉。作者不远万里来

体会这秋味。从第二段开始一直到第十三段,这是分着写的北国的秋的特点,通过

南北之秋的对比,通过意象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和对它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段则是对作者感情的一个综述,通过这一抒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的喜爱

之情。

对比手法

整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整体上北国的秋与南方的秋的对比,到细节

上甚至于北国的雨与南方的雨的对比,运用的十分突出。

语言特色

语言用的及其朴实自然,所抒发的隋感也格外的真实。虽然作者极力渲染了一

种悲凉的意境,但这却丝毫没有颓废之感,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作者浓浓的喜爱和

深深的眷恋之情。

意象构成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

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秋声、秋色、秋味、秋姿、

秋形,凸现的是“秋味”O从整体上看其意象营构的手法:历历在目一层层浸染一

声声入心f点点关情。并且拟人拟态拟物,一幅南北情侣秋天对话图。

《荷塘由

知人论世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

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

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

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

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

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

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

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结构严谨

《荷塘月色》一文,从“颇不宁静”的心情落笔,表明往观荷塘月色乃是于烦

忙绪乱中追求片刻逍遥。作者娓娓谈来,十分自然。文中第二部分写景,在这里作

者顺“我”一路行来的线索,层层表现:由小路到荷塘,由背着手独步到伫立环顾,

再到精心赏阅,无限神往,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从而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荷塘月色

的美妙景象,也流露出“难得片刻逍遥”时的淡淡喜悦的心情。最后部分是即景生

情,于浮想联翩中表达出思乡的淡淡哀愁。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信笔写来,看似不

费功夫,实际上正表现出缜密而不拘泥,严谨而又极其自然的结构谋篇的艺术。

描写精细

1、善用修辞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荷塘的景物。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

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一旦翩翩起舞那种婆娑婀娜的丰姿;打着朵儿的花

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贴切传神;月光如“流水”一

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流动而明净的特点。有生动的拟人。袅娜地开着的荷

花,“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也写出了叶子诱人的风致。

有深邃的通感。通感是感觉之间互相沟通、移用的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

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幽微的香气比作是渺茫的歌声,

可见这香气飘忽不定,忽浓忽淡,时断时续。又因为楼高且远,微风在吹动,所以

楼上的歌声有渺茫的感觉,听起来似有似无,很不连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

小提琴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收到很好

的艺术效果。

2、锤炼动词

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浮”,点活

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

碧的波痕”,这个“挨”字,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

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

位淡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3、点缀数■词

数量词被一般人所忽略,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为被

修饰的成分增添丰富的审美内涵,成为语言中的一个亮点。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

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一丝”、

“一道”、“一带”、“一两点”,写出了淡淡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特有的风韵,起

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的作用,渲染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4、使用叠词

作者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到,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

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又如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翁蓊郁郁的”,“翁蓊郁郁”不但说明树林之多,而且

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这种例子很多,比比即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音

韵和谐的美感。

情景交融。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

幽幽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匆行色,水乡风光。情与景互通。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

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

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舫……,都能招人入

内,心生身临其境之感。

5.语言特色

语言华美而又质朴,精巧而又缜密。他善用华美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

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得质朴,美得自然。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

韵律感,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

美感。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品通过

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

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

和苦难,探询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

的生生不息,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情景交剧

本文景与情的自然融合令人拍案叫绝。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

诠释。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

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在这样一幅古旧荒凉的画面之中,双腿残疾、心灰意冷

的作者走进了地坛,其心情的绝望,神情的灰暗,意志的消沉,似乎已经让我们从

地坛之景中感受到了。此景近乎完美地烘托了此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文字。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

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

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

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

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

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

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

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

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作者用

个六个“譬如”组成了排比句,写了石门落日,雨燕高歌,孩子脚印,苍黑古柏,

暴雨骤临以及秋风忽至六种情景。这六种充满激情的情景,正是作者对生命拾回信

心,充满热情和探索的写照。

风格独特

《我与地坛》风格独特,向人们提供了散文写作的新的可能性,它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创作

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它打破了抒情、

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辩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从容地辟出专

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要容纳这么多的内

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但偏偏在这一点上,史铁生显示出大将风度,写得相当

自由洒脱,他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全文分章而列,各章之间难得见到起承

转合的过程,好多章节开端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嵌入而组合进

去的,但是整篇作品读过去又让我们感到生气灌注。史铁生是从大处着眼的,他抓

住的是文章的氛围和情调,不管各章的笔法如何,不管是思辩,还是写事记人,全

都透出一股情深思沉的味道,显得和谐而毫无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主旨探讨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探讨“人与自然”的诗化审智散文,作者以跨越

时空的独特诗意手法表达了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对于时空变幻、物是

人非的哀叹以及珍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呼唤。

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

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

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

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富含哲理

在文章中,作者从眼前之景,回溯历史,观照现实,获得了跨越时空的独特感受,

表达了对生死存亡的思考,使文章充满了哲理。

画面清新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现代诗人冯至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诗入文,细致地描

写了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运用精美的语言,展现了鲜活生动的画面,反映了不同

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给人一种自然灵动的感觉。

语言特点

冯至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是诗化的散文。季

羡林称誉冯至的散文“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诗意盎然”。李广田曾对冯至

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

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

是散文中的精品。”

《秦腔》

主旨探讨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

际关系

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