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3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汉字书写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锃亮(zèng)长髯(rán)胆怯(què)震聋发聩(zhèn)B.佃户(diàn)胡髭(zì)解剖(pōu)藏污纳诟(gòu)C.翘首(qiáo)瞥见(piē)炽热(chì)骤雨猝至(zhòu)D.脸颊(xiá)蛮横(hèng)差役(chāi)正襟威坐(wēi)【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胆怯(què)——qiè,震聋发聩——振聋发聩;B.胡髭(zì)——zī,藏污纳诟——藏污纳垢;D.脸颊(xiá)——jiá,正襟威坐——正襟危坐;故选C。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________人生,心系百姓。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________形势千钧一发,________,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________着大道从容。A.叩问虽然生死与共解释 B.叩问纵然生死攸关诠释C.发问虽然生死攸关解释 D.发问纵然生死与共诠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叩问:打听,询问;发问:提出问题。第一空,根据语境“胸存大道就是叩问生”应选“叩问”,是“打听、询问”老百姓生活的怎么样,体现对老百姓的关心,并非“提出问题”。虽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却是”等词呼应;纵然:连词,即使。第二空,根据语境“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________形势千钧一发”可知,这里表示假设,即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故填“纵然”;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第三空,根据语境“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________形势千钧一发,________,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可知,这里指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应该怎么做,并非表示生死在一起;解释: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诠释:说明,解释。第四空,根据“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________着大道从容”可知,这里并非是说明原因、理由等,而是中华儿女在用生命和激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大道从容的含义。所以用“诠释”。故选B。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它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香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记忆,而且五彩纷呈的形式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A.“绽放”“是”都是动词;“在”“着”都是介词;“不仅……而且”是连词。B.“锣鼓铿锵”“赏心悦目”都是并列短语,“岁月印痕”是偏正短语。C.“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是夸张的修辞方法。D.句子“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将“保护”和“了解”两个词调换位置。【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A.有误,“着”是助词,而非介词;B.有误,“锣鼓铿锵”是主谓短语,由名词“锣鼓”和形容词“铿锵”构成,表示“锣鼓发出铿锵的声音”;C.有误,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三个相似的句式结构,表达了传统文化在多个方面的展现,而非夸张;故选D。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带着坚定地信念出发去采访,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该书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就是出自这本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作者带着坚定地信念出发去采访”错误,斯诺是带着疑虑去采访的,但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可以说是事实改变和说服了他。故选A。5.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班级宣传组要绘制一期“革命领袖画廊”,同学们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处外貌描写画了三幅画,请分别写出每幅画对应的革命领袖的名字。A.他看起来像个林肯式的人物,身材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背有点驼,体态偏瘦,留着又长又浓密的黑发,一双大眼睛,目光如炬,高鼻梁,颧骨饱满。B.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C.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答案】①.毛泽东②.周恩来③.贺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A.在著作第三篇第一章“苏维埃掌权人物”中,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他真诚老实、当机立断、生活俭朴,故该人物为毛泽东;B.在著作第二篇第二章“造反者”中,斯诺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周恩来。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周恩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有突出的文学天赋,由此可知,该人物为周恩来;C.在著作第二篇第三章“贺龙二三事”中,斯诺在去保安的途中,从李长林口中了解贺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贺龙性格急躁,但是却很谦虚,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由此可知,该人物为贺龙。6.默写填空。(1)夕日欲颓,______。(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4)走过岁月,清风白云,自然的一切总是那么美好。初春有白居易“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清新美;深冬有刘桢的“______?松柏有本性”的刚劲美。感受自然的美好,就是感受生命的美好。【答案】①.沉鳞竞跃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山随平野尽④.江入大荒流⑤.乱花渐欲迷人眼⑥.岂不罹凝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鳞、竞、萋萋、荒、罹。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江汉①(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②。古来存老马③,不必取长途。【注释】①此时杜甫自夔州出峡,途经湖北江陵(仅荆州市)、公安等地,时年56岁。②苏:一作“疏”,这里指病情好转。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老马识途”的故事: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归途迷路之时,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果然找到了正确道路。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B.《江汉》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C.《使至塞上》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D.《江汉》颈联写诗人晚景暮年,漂泊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禁生出沦落之感、悲伤之叹。【答案】D【解析】【导语】《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江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诗人漂泊在江汉一带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集中地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全诗虽委婉含蓄地表意,但十分感人。【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由诗歌颈联“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可知,诗人在这里表述的意思是:虽然是夕阳西下(在这里暗指诗人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心中仍有壮志,秋风吹来,反而不是悲秋,而是病情会好转,所以这一联其实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不减壮志,希望能够报效国家,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而非“不禁生出沦落之感、悲伤之叹”;故选D。(二)(13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①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节选自白居易《三游洞序》,有改动)[注释]①[乙]文创作背景:公元819年三月十二日,白居易跟好友元稹、弟弟白行简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岩洞,洞因名为三游洞。这篇序文就是为此次游览时所作。8.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其怪者如引臂B.庭下如积水空明初见石,如叠如削C.月色入户策步入缺岸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惊动耳目9.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虽有敏口,不能名状。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甲】【乙】两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甲】文用________(原文词语)来表达作者心境;【乙】文则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原文句子)来表达复杂情感。【答案】8.B9.(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即便是口舌敏捷的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形容。10.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①.闲人②.将别未忍③.爱不能去【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辨析。A.……的人/……的地方;B.相同,都表示“像”的意思;C.动词,照进/动词,进入;D.句末语气词,罢了/名词,耳朵;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2)“虽”:即使。“敏口”:指口才敏捷。“名状”:说出,形容。【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到了第二天,想到将要分别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又翌日”表时间,“将别未忍”是离别时的情态,“引舟上下者久之”是动作和结果。故断为: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第一空,结合甲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意思“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可知“闲人”一词表达了作者心境:既指作者和张怀民此时清闲无事,又包含了作者被贬后虽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但仍能乐观旷达、安闲自适的心境;第二、三空,结合乙文“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可知,“将别未忍”体现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此次同游即将结束的不舍。由“自未讫戌,爱不能去”可知,从未时到戌时,喜爱得舍不得离开,“爱不能去”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里景色的喜爱痴迷,不舍离去。【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到了第二天,想到将要分别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酒喝得很畅快,听到石间有泉水声,于是放下船桨,(上岸)拄着拐杖走进缺岸。刚看到石头,有的像重叠,有的像刀削,那些奇怪的石头像伸开的手臂,像下垂的旗帜。接着看到泉水,有的像泻下,有的像洒出,那些奇特的泉水像悬挂的白绢,像不断的线。抬头看,低头察,绝对没有人的踪迹,只有水和石头相互冲击,发出磷磷凿凿的声音,水珠飞溅,如玉珠迸溅,让人耳清目明。从未时到戌时,喜爱得舍不得离开。不久,峡谷的山变得昏暗了,云散开月亮出来,月光和云气交互吞吐,忽明忽暗,光彩闪烁,奇妙的景象在眼前出现。即使有敏捷的口才,也不能描绘出(眼前的景象)。三、现代文阅读(37分)(一)(9分)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趣味飞花令[材料一]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它是指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有猜拳类、口头文字类、骰子类、牙牌类、筹子类等,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现场创作诗文,第二种是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第三种是将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唐宋人更喜欢玩第一种,明清人更喜欢玩后两种。(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我国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明清以来,“雅令”中玩得最多的就是飞花令和顶针续麻。顶针续麻就是我们现在玩的诗词接龙,这里暂且不表。“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一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按顺序“花”字落在何处,何人便须饮酒,依次相传,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提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这样依次类推,“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则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中说:“六么檀句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三]飞花令确实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有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以“飞”单字为主,以“飞”常见字为主,且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比如有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再如升级并更名的飞花令,即: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2.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玩飞花令时,唐宋人喜欢现场创作诗文,明清人更喜欢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和将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B.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与现在的玩法有不同之处。C.在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又有美好寓意的字,容易成为飞花令的“令字”。D.专家团队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目的是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13.奥运健儿伦敦喜创佳绩、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洲际导弹再次成功发射……各条战线上的华夏儿女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的七十五华诞献礼。盖州某校文学社于2024年9月30日举行以“爱国报国”为主题的“飞花令”活动,活动上午9:00开始,11:00结束,全校18个班每班各派一名参赛选手.评委由语文组老师担任.主持人由文学社社长担任,最后按得分高低评出冠亚季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请你以本校记者的身份根据以上信息为此事件写一则消息。(记者名字用×××代替)14.下面是活动结束后小盖与小州关于“飞花令”一段对话。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补全对话。小盖:飞花令是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难度大且无积极意义,不适合在我们中学生之间推广。小州:__________小盖:这么说来,我们确实能玩转新式飞花令。那我们继续飞一个“爱国”,试试吧!小州:我想到一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聪明的你接下去吧!考场里的“我”:______,_________。【答案】12.D13.示例:盖州某校举行“飞花令”活动盖州某校记者×××报9月30日上午,盖州某校举行了以“爱国报国”为主题的“飞花令”活动。活动在上午9:00开始,11:00结束,历时两个小时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主持人由校文学社社长担任,评委由语文组老师担任。参赛队员来自全校18个班,每班各一名。最终,按分数高低决出了冠亚季军。14.①.小州:新式飞花令,是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是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诗词的魅力。(符合语境,意对即可。)②.人生自古谁无死③.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导语】这组材料详细介绍了飞花令作为一种传统酒令游戏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和现代改造,使其更具时代趣味。材料一概述了古代雅令的三种基本形式和其文化价值。材料二具体介绍了飞花令的玩法及其字词选择的美好寓意。材料三则着重分析了现代对飞花令的三项创新改造,降低参与门槛,使其大众化、趣味化和层次化。这些变革和创新使飞花令不仅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大众文化娱乐的一部分。【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D.有误,结合材料三第一段原文“有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可知目的是“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消息。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几个部分。标题是消息的“眼睛”,需要简洁明了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根据题目信息,可以提炼出如:“盖州某校文学社成功举办‘爱国报国’主题飞花令活动”。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用简短的语言概述消息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结果。可以这样写:“2024年9月30日,盖州某校文学社成功举办了以‘爱国报国’为主题的飞花令活动,全校18个班级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主体部分详细叙述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活动流程、评选方式等。可以这样组织内容: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于上午9:00准时开始,持续至11:00,地点设在学校礼堂。”参与人员:“全校18个班级,每班各派出一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活动。评委由语文组的老师们担任,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活动由文学社社长担任主持人,他(她)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引导着整个活动的进行。”活动流程与形式:“活动以‘飞花令’的形式展开,参赛选手们围绕‘爱国报国’这一主题,轮流背诵含有特定字的古诗词,展现了学生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评选与结果:“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按得分高低评选出了冠亚季军,并颁发了相应的奖品和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结语部分可以对活动进行总结,表达对未来活动的期待或祝愿。可以简单写为:“此次飞花令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在校园内开展。”最后,不要忘记在消息加上电头,署上单位、记者的名字和日期,如:“(盖州某校记者:×××2024年9月30日报道)”。示例:盖州某校文学社成功举办“爱国报国”主题飞花令活动(盖州某校记者记者:×××2024年9月30日报道)2024年9月30日,盖州某校文学社成功举办了以“爱国报国”为主题的飞花令活动,全校18个班级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于上午9:00准时开始,持续至11:00,地点设在学校礼堂。全校18个班级,每班各派出一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活动。评委由语文组的老师们担任,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活动由文学社社长担任主持人,他(她)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引导着整个活动的进行。活动以“飞花令”的形式展开,参赛选手们围绕“爱国报国”这一主题,轮流背诵含有特定字的古诗词,展现了学生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按得分高低评选出了冠亚季军,并颁发了相应的奖品和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此次飞花令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在校园内开展。【14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全对话。针对“难度大且无积极意义”反驳,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第一空,阅读文本三可知,飞花令适合在我们中学生之间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自从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的回归,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首先,降低难度,让飞花令大众化。……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等级的玩法。……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第二、三空,写出两句表现爱国情怀古诗句即可。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二)(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消息一则矫阳①科技日报讯5月1日,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艺紧密连接大连湾两岸,打造了城市内部跨海跨江连接、服务城市发展的典范,有效破解了大连湾的C字形构造,构建起大连湾南北5分钟“便民生活圈”。②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也是全国首条自主设计施工的柔性节段式管节沉管隧道。项目建设中,中交一航局项目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技术难题多等困难,成功破解寒冷地区海工混凝土结构百年耐久性难题,实现了大型船舶、水下电缆插座等核心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并首次将“顶进节段式”最终接头、透水式接岸结构、碎石基床全漂浮整平等新结构、新技术应用于沉管隧道工程中,创下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多项“第一”和“之最”。同时,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创造了12小时安装一节沉管、20个月安装18节沉管等一系列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新纪录。③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是贯彻落实“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工程南起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向北以沉管隧道下穿大连湾海域,连接北岸城市主干道,并延伸至201国道。工程主线全长约12.1公里,其中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工程建设标准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使用年限为100年。15.请为这则消息重新拟写一个简洁醒目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16.文章开头段属于消息中的导语部分,请结合这则消息分析导语的作用。17.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工程主线全长约12.1公里,其中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18.大连湾海底隧道通车的消息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频频聚焦,阅读量秒破10万+,大连湾海底隧道一度成为“网红隧道”。新闻评论区中网友讨论热烈、点赞不断。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在评论区写一则留言,致敬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者们,不少于50个字。【答案】15.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通车。16.交代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成功通车及其现实意义;为整篇消息奠定情感基调,抒发对我国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自豪之情;引出下文对跨海沉管隧道工程的相关介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7.“约”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在文中表明工程主线和海底隧道的长度是约数,而不是正好是12.1公里和5.1公里,语言不绝对化,体现了消息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8.示例: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成功通车,离不开默默耕耘的建设者们。是你们攻克难关,创造了新纪录;是你们夜以继日,展现了中国速度;是你们奉献智慧,用汗水浇灌出成功之花。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者们,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解析】【导语】文章通过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的报道,展现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卓越成就。采用沉管法建造的北方首条跨海隧道,不仅破解了复杂地质和技术挑战,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凸显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实力。同时,工程作为“交通强国”战略的一部分,连接城市主干道,提升城市交通便捷度,体现出国家对东北振兴的重视和对现代化交通建设的推动。在评论区致敬建设者,表达对工程技术突破和实际利民效果的赞赏。【15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时,可按照“人物(对象)+事件”的格式,且新闻的主要内容往往在导语部分。根据导语部分第①段“科技日报讯5月1日,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可知,新闻对象: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事件:该隧道正式通车。故标题可拟写为: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通车。【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导语作用。内容上,根据第①段“5月1日,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构建起大连湾南北5分钟‘便民生活圈’”可知,导语部分首先交代了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成功通车这一重要事件,并明确指出其打造了城市内部跨海跨江连接的典范,构建了“便民生活圈”,从而交代了该隧道的现实意义。情感上,导语部分提及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正式通车,这一重大成果为整篇消息奠定了积极向上、自豪的情感基调,让读者能感受到我国在先进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结构上,根据下文第二段“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创下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多项‘第一’和‘之最’”以及建设者创造的一系列新纪录等内容可知,导语部分引出了下文对跨海沉管隧道工程的详细介绍。同时,导语中提到的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这一独特之处,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让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该隧道的建设情况和技术创新之处。【1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词语表达效果。作答时,定性:“约”,指大概,表示猜测语气。带词解句:联系语句“工程主线全长约12.1公里,其中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可知,在此表明工程主线和海底隧道的长度是约数,不是刚好12.1公里和5.1公里,是一个近似值,不是精确的数值。消息语言特点:“约”一词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写留言。作答时,结合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成果,表达对建设者们的敬意,注意感情真挚。根据第②段“项目建设中,中交一航局项目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技术难题多等困难”可知,建设者们攻克了重重难关,为隧道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第②段“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创造了12小时安装一节沉管、20个月安装18节沉管等一系列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新纪录”可知,他们用实际行动创造了新纪录。从整个工程来看,他们日夜奋战,争分夺秒,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同时,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将多项新结构、新技术应用于沉管隧道工程中,这无疑是奉献智慧的体现。示例:大连湾海底隧道的通车,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你们勇挑重担,突破技术难题;你们不畏艰难,战胜复杂地质条件。你们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打造出这一世纪工程,为城市发展添彩,向你们致敬!(三)(13分)阅读课文《春》语段,完成小题。秋天的黄昏丁立梅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19.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20.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2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22.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答案】19.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20.“吞”有“遮掩、遮盖”之意,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21.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22.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解析】【19题详解】考查学生对写景顺序的理解能力。通常写景顺序有两类:一是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来写;二是空间顺序,采用该种顺序写景的较多,空间顺序写景时,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写景,如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也可以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景,如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等。本题从文章中可筛选出“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村庄在田野尽头”这些语句,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景的。据此理解概括作答。【20题详解】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吞”的本意是“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和“兼并,侵占”。句中说城里的灯光“吞”了城里的黄昏,显然是要说城里的灯光亮得早,把黄昏遮盖了,让人感受不到黄昏的存在了。结合下文,“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显然作者写灯光“吞”了黄昏,是为了对比突出乡下的黄昏是能让人清晰感受到的。【21题详解】考查对写作顺序(插叙)理解。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往往有补充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情感;丰富人物形象;对事件解释说明。结构上,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上下勾连,使文章浑然一体等。从文章插入内容看,主要描写了棉花及摘棉人摘棉的场面,采用了细节描写,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作者还说它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明显带有赞美的意味。之后,作者由棉花写到母亲灯下“捻”棉籽,是对那时生活的回忆,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从插叙内容对文中主旨表达的作用看,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第⑨段“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的议论作铺垫,使文章更加紧凑。据此理解作答。【22题详解】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归纳。文章第③段是一个过渡段,引出下文描写的乡村秋天黄昏,所以答案可从下文的写景段中寻找,答题时要仅仅抓住“安详”“丰满”两个词语,从下文中寻找最能体现这一秋天黄昏特征的景物即可。结合“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是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四、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3.成长岁月,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时光,打动了你我,照亮了前行的路。请以“温暖我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温暖我的瞬间那一瞬,他的微笑,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内心,给予了我无比的温暖。那天,我放学回家。来到了家门前却发现没有带钥匙。联系妈妈后得知我必须独自等上一个小时。已是深秋,风很大,很冷。我站在铁门外,身子微微颤抖着,只能靠搓手来获取一些温暖。可风却还是毫不留情地从衣缝里钻了进来,让本来就穿得单薄的我更加冰冷。“小朋友,你怎么了?”一抬头,发现是小区的车棚管理员。好像从我搬到这里,他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熟了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严”。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后,老严主动邀我去车棚坐坐,避避风。第一次近距离看他的“家”,其实也只是一间不到几平方的小房间,而其余的生活用品则都摆放在车库的一角。他拿出了一个小板凳邀我坐下。那是一个很旧的木板凳,上面还有着许多划痕,似乎也正映现了他坎坷的生活。待我坐下后,他又转身忙着什么。车棚里面很温暖,没有外面那猛烈的风。手指渐渐温柔起来,身体也放松下来了。我发起呆来,想着若这时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该有多好啊!肚子也附和着咕咕叫了几声。“给,干净的,吃吧。”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抬头,便看到一个阳光般的笑容。这一瞬,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手上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烘山芋,展现出了那大大的,阳光般的笑容。我一时没缓过神来,断断续续地说:“谢谢爷爷。”他又转身去忙着什么,没有再回头。我捧着手中那个热乎乎的烘山芋,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幸福与感动涌上心头。那一个瞬间,像一个小太阳,永远藏在我的心底,照亮我的希望,给予我温暖与幸福。那一刻,便是温暖的瞬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瞬间”刹那;顷刻间。“温暖”暖和。“我”指现实中的自己,不是虚拟的自己,更不是他人。“温暖我”是使我感到温暖的意思。“瞬间”,可考虑家庭温暖的瞬间,如生病时妈妈手搭我额头的瞬间;可考虑学校温暖的瞬间,如焦虑时老师投来鼓励眼神的瞬间;可考虑社会温暖的瞬间,如疲惫时陌生人说出鼓励话语的瞬间;还可考虑自然温暖的瞬间,如看到砖缝中小草顽强生长的瞬间;等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