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0/32/wKhkGWds_DqAE4oQAAKEEKDvJoA767.jpg)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0/32/wKhkGWds_DqAE4oQAAKEEKDvJoA7672.jpg)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0/32/wKhkGWds_DqAE4oQAAKEEKDvJoA7673.jpg)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0/32/wKhkGWds_DqAE4oQAAKEEKDvJoA7674.jpg)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0/32/wKhkGWds_DqAE4oQAAKEEKDvJoA7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分子质量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体积小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A
B.
B
C.
C
D.
D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运动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烟中有害气体的分子可以不断地运动扩散开来5.下列各组粒子中,每一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的是(
)A.
He、Ne、Ar
B.
Na+、Mg2+、Al3+
C.
Ca、Mg、Al
D.
Ne、H2O、NH3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同种元素的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
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氧
B.
空气
C.
纯净水
D.
硫8.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氮9.一壶水烧开后,水溢到壶外,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B.
水分子变大引起水总体积增大
C.
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
D.
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寒冷的干冰
B.
清澈的泉水
C.
清新的空气
D.
坚硬的大理石11.氧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变化是(
)A.
S+O2SO2
B.
2H2O2H2↑+O2↑
C.
CaO+2HCl→CaCl2+H2O
D.
CO2+H2O→H2CO312.生活处处彰显低碳,环保时时记挂心间。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
B.
不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
C.
开发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D.
为了方便处理,就地焚烧垃圾二、填空题1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________A.6个中子
B.8个质子
C.6个电子
D.________.
14.填表:元素名称氧________碳硫________氯铁元素符号________
H________
________
Na________
________
15.在糖水、二氧化碳、碘、水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1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
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21%.1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_不能再分.三、解答题18.室内装置产生甲醛(HCHO)可用活性炭吸附.将吸收了甲醛的活性炭拿到室外,甲醛会扩散到空气中,阳光下扩散得更快,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
(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四、综合题19.根据如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较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20.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水银温度计受热后水银柱会升高?________(2)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________(3)水电解后变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无关,故C错误;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地无规则运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氚原子中有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3.【答案】D【解析】【解答】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花香分子通过运动而挥发,散发气味.4.【答案】A【解析】【解答】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间隔变大,A符合题意;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烟中有害气体的分子可以不断地运动扩散开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来解答。5.【答案】D【解析】【分析】A、He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Ne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Ar质子数为18,电子数为18;不合题意;
B、Na+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Mg2+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Al3+
质子数为13,电子数为10,不合题意;
C、Ca质子数为20,电子数为20;Mg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2;Al质子数为13,电子数为13,不合题意;
D、
Ne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
H2O质子数为2+8=10,电子数为10;NH3
质子数为7+3=10,电子数为10,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明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及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答】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不是中子数,A不符合题意;
B、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等,如H2O和Ne中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不符合题意;
C、如Mg和Mg2+为同元素的粒子,但电子数却不同,C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且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数是不同的,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因为粒子可包括分子、原子、粒子。7.【答案】B【解析】【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纯净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B.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8.【答案】A【解析】【分析】煤燃烧会产生CO、CO2、SO2及烟尘等污染物,具体选哪一个要抓住题干来分析.【解答】根据题干可知政府强调使用的是低硫煤,而煤中硫燃烧的反应是:S+O2点燃SO2,产生有毒的SO2,故使用低硫煤是为了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选故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硫燃烧产生对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硫燃烧方程式的掌握,及同学们的审题能力9.【答案】C【解析】【解答】解:A、水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此说法错误.B、水的总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C、水受热后,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水就会溢出,此说法正确.
D、水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不会变小,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体积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一壶水烧开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增大了.10.【答案】A【解析】【分析】干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泉水、空气、大理石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A、干冰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11.【答案】B【解析】【解答】A、SO2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的,故选项错误;
B、O2中的氧元素是以游离态的形态存在的,故选项正确;
C、H2O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的,故选项错误;
D、H2CO3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游离态,以化合物存在的叫化合态.12.【答案】D【解析】【解答】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废旧电池是危险垃圾,将其回收集中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正确;
B.含铅汽油的使用会造成铅污染,不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可有效减少大气铅污染,正确;
C.开发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碳的排放,正确;
D.为了方便处理,就地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故错误。
【分析】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二、填空题13.【答案】C;6个质子【解析】【解答】解: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为6;核内中子数为8.A、核内中子数为8,不是6,故错误;
B、核内质子数为6,不是8,故错误;
C、核外电子数为6,故正确.
D、6个质子或8个中子.
答案:C;6个质子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解答.14.【答案】;氢;;;钠;;【解析】【解答】氧的元素符号为:O;H表示氢元素;碳的元素符号为:C;硫的元素符号为:S;Na表示钠元素;氯的元素符号为:Cl;铁的元素符号为:Fe;
故答案为:元素名称氧氢碳硫钠氯铁元素符号OHCSNaClFe【分析】利用常见符号的书写记忆及对元素符号的认识解决此题,要注意只要元素符号含有两个字母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15.【答案】糖水;二氧化碳;水银;碘.【解析】【解答】解:糖水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碘是非金属单质、水银是金属单质,
故答案为:糖水;二氧化碳;水银;碘.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据以上概念分析判断.16.【答案】氮气;氧气【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答案为:氮气;氧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17.【答案】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分子;原子【解析】【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因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填: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分子,原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因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据此解答.三、解答题18.【答案】(1)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的间隔,甲醛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碳原子间的间隔中
(2)阳光下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甲醛分子能更快从碳原子间的间隔中逸出【解析】【解答】解:(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原因是: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的间隔),甲醛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碳原子间的间隔中).
(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原因是:阳光下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甲醛分子能更快从碳原子间的间隔中逸出.
故答为:(1)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的间隔),甲醛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碳原子间的间隔中).
(2)阳光下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甲醛分子能更快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环己基甲醛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CVD基座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讲解
- 防盗门产品购销合同
- 2025打桩机租赁合同
- 香菇菌棒销售合同样本
- 2025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 海盐县二手房买卖合同
- 钢琴销售合同范本
- 鱼池转包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 财政学论文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探究水垢的主要成份
- 2022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SRE Google运维解密(中文版)
- 幼儿剪纸-打印版
- 如何提高和加强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