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20CCSR8045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程2022-08-25发布IDB45/T2565—2022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隐患排查 26隐患等级 57隐患报告与告知 78隐患治理 79档案管理 910统计分析 9附录A(资料性)隐患排查目录 11附录B(资料性)隐患整改通知单 附录C(资料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 13参考文献 DB45/T2565—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西智慧交通安全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梅、王伟、李政、胡华平、姚凤金、蓝日彦、李迎春、吴小流、卢达聪、王景哲、黄耀国、覃淇锋、冯学茂、陆山风、潘荣建、何廷全、莫昕、钟和君、刘卫、阮学程、李春来、杨莉婕、莫振辉、蒋峰、朱雪梅。1DB45/T2565—2022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程本文件界定了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给出了事故隐患等级判定方法,规定了隐患报告与告知的程序,规范了档案管理和统计分析的工作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公路工程建设和水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交通运输行业其他领域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事故隐患accidenthazard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管理制度等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3.2重大事故隐患majoraccidenthazard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3.3一般事故隐患generalaccidenthazard除重大事故隐患外,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4基本要求4.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坚持“单位负责、全员参与、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4.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4.3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4.4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4.5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2DB45/T2565—20224.6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符合生产经营实际的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4.7生产经营单位宜结合本单位风险清单,在生产经营初期对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作业程序、人员、设施设备、危险物品、作业环境、基础管理等开展首次分析,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目录。风险清单和排查目录应根据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动态更新。排查目录格式参见附录A。4.8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宜按照工作准备、隐患排查、评估核定、报告与告知、防范治理、验收销号、归档等程序实施闭环管理。4.9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排查计划开展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工作可与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4.10各级、各类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可合并开展,多类型多层级的合并检查应遵循统一领导、全面覆盖、高效协同、突出重点的原则。5隐患排查5.1排查方案5.1.1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和政府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分别制定相应排查方案,排查方案宜包括以下内容:a)排查目标和任务;b)排查级别和排查类型;c)排查责任部门、人员组成及其职责;d)排查范围与排查重点;e)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f)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g)排查清单附表(可选)。5.1.2生产经营单位宜参考事故隐患排查目录,根据实际排查工作从目录中选取相应排查项目编制排查清单。5.2排查小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前应组建隐患排查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排查级别由各级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相关岗位技术人员组成。5.3排查组织级别5.3.1分级5.3.1.1事故隐患排查遵循“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原则,排查组织级别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机构实际组成情况设置,一般可分为公司级、分公司(项目)级、部门(车间、工区)级、班组(车队、船舶)级、岗位级等级别。5.3.1.2生产经营单位直接管理的或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艺、设施设备、电气系统、储运系统、消防系统等专项性隐患排查可设置专业级排查组织级别,必要时可聘请相关经验技术专家或技术服务机构指导。5.3.1.3跨部门、跨区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或本级排查技术力量、装备能力不足时,应由上一级排查组织级别进行事故隐患排查。5.3.2公司级3DB45/T2565—20225.3.2.1公司级事故隐患排查应由公司法人或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排查小组可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3.2.2公司级事故隐患排查以综合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为主,重点排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管辖范围内较大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5.3.3分公司(项目)级5.3.3.1分公司(项目)级事故隐患排查应由分公司(项目)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排查小组可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3.3.2分公司(项目)级事故隐患排查以综合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为主,重点排查分公司(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管辖范围内较大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5.3.4部门(车间、工区)级5.3.4.1部门(车间、工区)级事故隐患排查应由部门(车间、工区)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排查小组成员可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3.4.2部门(车间、工区)级事故隐患排查分为综合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和日常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本部门(车间、工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和管辖范围内一般及以上风险点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5.3.5班组(车队、船舶)级5.3.5.1班组(车队、船舶)级事故隐患排查应由班组(车队、船)长组织实施,排查小组成员可由班组(车队、船)长和专业技术人员、基层人员组成。5.3.5.2班组(车队、船舶)级事故隐患排查以专项隐患排查和日常隐患排查为主,应排查本班组(车队、船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和管辖范围内全部风险点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5.3.6岗位级岗位级事故隐患排查由从业人员自主实施,以本岗位事故隐患日常排查为主,应排查本岗位全部风险点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5.4排查类型及内容5.4.1综合隐患排查5.4.1.1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综合隐患排查应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较大及重大风险点的安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为排查重点。5.4.1.2综合隐患排查可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5.4.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宜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资质和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术、从业人员资格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生产投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与技术交底、应急救援管理、事故报告和档案管理等内容。5.4.1.4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宜包括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技术安全控制、危险作业环节安全控制、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状况、电气系统安全状况、监控或仪表系统安全状况、消防系统现场管理、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相关方人员安全管理、储运系统现场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安全状况、应急设备与物资管理等内容。4DB45/T2565—20225.4.2专项隐患排查5.4.2.1生产经营单位宜针对特定隐患在一定范围、领域内组织开展专项隐患排查。5.4.2.2专项隐患排查宜分为专业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其他专项隐患排查。5.4.2.3专业性隐患排查主要针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监控或仪表、储运、消防等专业性较强的系统。5.4.2.4季节性隐患排查宜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主要包括:a)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潮、防解冻泄露、防解冻坍塌为重点;b)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暴雨、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c)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为重点;d)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静电、防一氧化碳中毒为重点。5.4.2.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隐患排查宜对安全生产值班带班情况,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运行状况,停产停工后设施设备存放及维护保养、物料储存条件、结构物安全性,保运力量安排,生产和应急物资储备,保卫和应急工作等进行检查。5.4.2.6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单位内部和外部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开展事故类比隐患排查。5.4.2.7其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包括:——根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开展的针对性排查;——组织机构及人员、生产工艺、装置、设施设备、物料、实施方案等安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或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的针对性排查;——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实施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时开展的针对性排查;——对事故或安全生产条件有新的认识时开展的针对性性排查;——天气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开展的针对性排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后开展的专项排查等。5.4.3日常隐患排查5.4.3.1安全管理人员、部门(车间、工区)、班组(车队、船舶)、岗位员工应结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日常隐患排查。5.4.3.2日常隐患排查宜以工艺技术安全控制、危险作业环节安全控制、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状况、电气系统现场安全状况、监控或仪表系统现场安全状况、消防系统现场管理、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相关方人员安全管理、储运系统现场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安全状况等内容为主。5.5排查周期5.5.1事故隐患排查周期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活动特点确定,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主管部门相关规定。隐患排查工作周期可参照表1实施。5.5.2班中巡查宜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特点选择采用现场巡检或视频监控网络巡检等方式,巡检间隔根据班组生产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活动特点自行确定。5.5.3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或片区负责的原则,对负责的专业或片区每天至少开展一次日常检查。5.5.4区域位置环境、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其排查周期,如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排查。5DB45/T2565—2022表1排查周期表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节假日前组织开展,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应在发生事故后组织开展,其他专6隐患等级6.1划分事故隐患宜按照整改难易程度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来确定,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及重大事故隐患。6.2判定方法6.2.1方法选取6.2.1.1重大事故隐患可通过直接判定法、综合判定法、指标体系法或专家论证法等进行判定。6.2.1.2生产经营单位应优先采用直接判定法进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生产领域内无直接判定标准时,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需求和实际情况可选择综合判定法、指标体系法或专家论证法进行判6.2.2直接判定法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各领域内现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清单进行直接判定,对符合重大事故隐患直接判定清单中任何一条要素的,可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6.2.3综合判定法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事故隐患的构成要件和制约要素进行对照、综合分析判定。可从物料和构件的危险能量等方面进行构成要件隐患描述,从管理、生产工艺、作业过程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制约要素隐患描述。当隐患描述中涉及两个及以上制约要素且任一构成要件同时具备时,若该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6DB45/T2565—20226.2.4指标体系法6.2.4.1生产经营单位可根据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指标体系,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指标体系宜划分为潜在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程度和整改期限共三类指标。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指标体系可参见表2。表2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指标体系(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死亡3人以下的,或者发生人员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10人(2)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者1000万元以下的。1(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发生人员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2)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25(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发生人员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100151576.2.4.2在指标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判定标准和计算分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取整数,重大事故隐患等级应按式(1)计算。事故隐患等级分级标准参见表3。式中:H——事故隐患等级分值;S——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分值;R——隐患整改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程度的分值;T——隐患整改所需时长的分值。表3事故隐患等级表7DB45/T2565—20226.2.4.3生产经营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及行业相关历史事故数据,自行调整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6.2.5专家论证法6.2.5.1因涉及复杂疑难技术问题无法采用直接判定法、综合判定法和指标体系法进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或对判定结果存在异议时,生产经营单位可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形成结论性判定意见。结论性判定意见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家同意。6.2.5.2技术论证专家组人数不应少于5人,专家组成员应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十年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相关实践经验。6.2.5.3技术论证时,专家组可以听取业主和管理、使用单位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7隐患报告与告知7.1隐患报告7.1.1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有关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7.1.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宜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7.1.3生产经营单位应在重大事故隐患确定后及时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备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并根据重大事故隐患状态和治理进展情况动态更新报备信息。7.2隐患告知7.2.1隐患排查小组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包含受检单位名称、排查人员、排查时间、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整改(时限)要求、建议整改措施、隐患整改责任部门和整改负责人等内容。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格式参见附录B。7.2.2生产经营单位应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定期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7.2.3因客观原因无法立即消除的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作业现场明显部位张贴隐患告知书,告知现场作业人员隐患名称(位置)、可能引发的事故、整改期间安全注意事项,隐患治理责任人7.2.4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作业场所明显部位设置重大事故隐患公示牌。重大事故隐患公示牌宜包含隐患名称(位置)、隐患等级、整改时限、可能引发的事故、整改期间安全注意事项,事故主要应急处置措施、隐患治理责任人、隐患监督管理责任人等。8隐患治理8.1隐患治理要求8.1.1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督促承包、承租单位整改。8DB45/T2565—20228.1.2事故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建构造物等,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增加临时支撑和监控监测。8.2一般事故隐患治理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因客观条件和整改难度无法立即消除的,其整改时限原则上不宜超过30天,否则应制定治理计划并注明原因,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8.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8.3.1重大事故隐患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应遵循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时限、定控制措施的“五8.3.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安全技术措施或技术方案;c)经费、物资和安全保障措施;d)治理责任部门和人员;e)整改时限及要求;f)应急处置措施;g)跟踪督办及验收部门和人员。8.3.3重大事故隐患宜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告知相关从业人员,必要时可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应急演练。8.3.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原则,分为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等。8.3.5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重大事故隐患部位及环节的监督与巡查,并采取监控监测及事故预警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进行监督。8.3.6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时限应根据隐患整改难度和客观条件决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保证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物资、技术和人员等投入。8.4隐患治理验收8.4.1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验收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部门应填写整改回执单,并向排查责任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排查责任部门应予以在隐患治理工作台账中登记验收状态,验收不合格的,应督促整改责任部门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事故隐患整改回执单格式参见附录B。8.4.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8.4.2.1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或成立事故隐患整改验收组进行专项验收。8.4.2.2生产经营单位成立的隐患整改验收组成员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2名以上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从业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8.4.2.3第三方服务机构或事故隐患整改验收组应对重大事故隐患及其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出具整改验收结论,并由组长签字确认。98.4.2.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经自验收通过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9档案管理9.1隐患台账9.1.1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隐患排查治理工9.1.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内容宜包括隐患代码、排查类目、隐患部位、隐患描述、处理意见、整改时限、排查责任人、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隐患报备情况、9.1.3隐患代码宜由排查时间、排查级别、排查类型、隐患序号、隐患级别等组成,见图1。排查类型综合型为10,专项型为20,日常型为30事故类比排查24,其他专项排查25安全管理人员日常检查31,交接班检查32,班中巡查33,班前检9.2.1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等级登记,分别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鞋类采购合同范例
- 针织采购合同范例
- 饮料劳动合同范例
- 餐饮代招商合同范例
- 伦敦公寓续租合同范例
- 车厢定作合同范例
- 核酸检测采购合同范例
- 债务重组协议合同范例
- 购房合同范例v
- 网络红人合同范例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信用修复申请文书(当事人适用)
- 小型水闸委托管理协议书
- 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参考模板范本
-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梳理
- 工艺研发工程师岗位说明书
- 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
- 2023年电大期末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 GB/T 41805-2022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
- GB/T 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 《乡土中国》之《从欲望到需要》同步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