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7、8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01重庆谈判1.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第一次站在一起,共商“和平、统一”的大计,这一场景发生在(
)A.上海 B.南京 C.北平 D.重庆2.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心系天下之安危”等关键词,最有可能的查阅到的历史事件是(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跃进大别山3.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报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对和平的期盼 B.庆祝抗战胜利C.渴望世界团结 D.联合政府成立4.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双十协定》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5.如下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张漾兮1945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
)
A.讽刺了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 B.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C.谴责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D.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考点02人民解放战争6.1946年6月,蒋介石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之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蒋介石对解放区开始全面进攻的标志是(
)A.进攻山东解放区 B.进攻中原解放区C.淮海战役打响 D.进攻陕北解放区7.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集结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方面称其为“解放战争”。全面进攻的最高峰是国民党占领(
)A.延安 B.济南 C.北平 D.张家口8.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凭借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依靠抗战前后的布局,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式。材料中的“作战方式”主要是指(
)A.破袭战 B.阵地战 C.运动战 D.地道战9.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大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这一论断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0.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是(
)A.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三大战役,歼敌主力 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11.下面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填写(
)A.①三大战役②孟良崮战役 B.①挺进大别山②三大战役C.①台儿庄战役②百团大战 D.①平型关战役②台儿庄战役12.革命领袖毛泽东曾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947年,共产党在农村解放区的口号是(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打土豪、分田地”C.“地主减租、农民交租” D.“耕者有其田”1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这种调整(
)A.挫伤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团结了地主和农民抗战C.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14.“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的“它”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开辟革命根据地C.土地改革 D.发动三大战役15.下面是一部历史小说的目录(部分)。据你判断,这部小说应是(
)第2章
决战前夜第10章
东北这盘棋第30张
力克锦州第34章
围长春第41章
辽宁大血A.《中国工农红军征战纪实》 B.《毛泽东转战陕北》C.《中原逐鹿》 D.《大决战》16.下面的三幅战地照片反映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万里长征C.国共两党主力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17.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火出圈,“南方小土豆”“马铃薯公主”等热梗出圈,三天假期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这次出圈也让更多的人关注今天的东北,同时也去了解东北的历史。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8.民谣历史悠远,内容丰富,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中国民谣缠绵悱恻,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下面两则民谣道出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国统区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河北解放区民谣A.国统区老百姓生活极其艰难 B.人心向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C.共产党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D.解放区人民的革命激情高涨19.下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考点0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0.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产生与发展曲线示意图。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有(
)
①时期:受到洋务运动的诱导而产生
②时期:重工业发展特别迅速③时期: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④时期:“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21.据统计,1900一1910年间,中国雇佣500以上工人的厂矿仅有156家。1912年,民族产业资本仅占10%,9.66%为官僚资本,80.28%为外国在华资本。1913年前,中国近代工厂仅有698家。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B.官僚资本阻碍民族产业发展C.外国在华资本在呈下降趋势 D.我国的民族产业发展不均衡22.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下列与他相关的是(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23.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帝国主义国家加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4.1914至1921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由此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一战和辛亥革命的影响C.戊戌变法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25.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下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单位:千元)本主义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重工业迅速发展 B.民族工业发展资金雄厚C.地区分布不平衡 D.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考点04近代社会生活变迁26.近代中国的近代化是多方面的,组图显示的近代化现象属于(
)A.政治制度方面 B.经济技术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社会生活方面27.“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A.变化不大 B.变化不平衡 C.变化很大 D.没有变化2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其中有劝禁女子缠足,提倡男女同校等措施。这些措施(
)A.体现了平等自由思想 B.表明男尊女卑现象已根除C.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表明男女平等已完全实现29.某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以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表格最恰当的主题是(
)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长袍马褂大人、老爷跪拜、作揖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中山装、旗袍先生鞠躬、握手A.民族工业的发展 B.交通工具的改进C.习俗风尚的变革 D.通讯技术的完善30.20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也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主要说明(
)A.电车在北京广受欢迎 B.文学创作题材广泛C.电车运行不利于安全 D.新式交通存在争议31.下面一组图片共同反映了(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B.近代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历程C.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 D.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救国探索考点05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2.某校校本教材的目录有“沈从文与《边城》、齐白石与《群虾图》、田汉与《义勇军进行曲》”等内容,由此判断该校校本研究方向应该是(
)A.湖南的科技成就 B.湖南的英雄人物C.近现代湖南的文化成就 D.湖南的教育成就33.下面四幅图反映的历史文献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属于(
)A.遗址遗迹 B.口述史料 C.文献史料 D.学术专著34.我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现在(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广州35.以下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C.近代的艺术成就 D.近代历史的遗迹36.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则新闻是在强调(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37.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代作家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解放军战士陈祥榕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些炙热的话语(
)A.体现了救亡图存的理念 B.延续着爱国主义的精神C.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D.渗透了艰苦创业的品质38.下列时间轴记录了一种制度的演变。这种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皇帝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9.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首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开天辟地 B.抗日救亡 C.君民共主 D.屹立东方40.20世纪30年代初,《申报》将“求学、职业、婚姻”栏目改为“我国对国际联盟采取何种主张最为合适”“义勇军的训练怎样能推广开来且持久有效”“怎样使全国人心团结一致对外”三个问题专版。以下主题适合放入这“三个问题专版”的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D.“万众一心,誓灭倭寇”4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知。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狂人日记》 B.冼星海——《田横五百士》C.齐白石——《愚公移山》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考点06综合42.下图是不同历史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些措施,其中与③有关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天朝田亩制度》C.地主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43.以下示意图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适应不同革命形势的要求 B.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C.近代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D.世界局势的变幻和发展44.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前革命党推翻清朝,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之后,便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从前的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今日民国的国基还没有巩固,我们必要另做一番工夫,把国家再造一次,然后民国的国基才能巩固。——摘编自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词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在阻滞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摘编自《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没敌后战场抗战难持续》材料三:
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出了无数小皇帝”所导致的局面。为巩固“民国的国基”,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及其胜利的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4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先进的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余年来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确立的革命初心,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图一中描绘的事件与哪次战役有关?【开辟道路,打开局面】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部署,决定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去寻找立足地,随后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中国共产党简史》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攻长沙受挫”与哪一次起义有关?由此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七律·长征》史诗般地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的革命精神。你能从这首诗词中体会出哪些长征精神?(两条即可)【推动合作,功照千秋】图二国民革命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3)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依据图二的信息,说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材料中“当此困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民族大义,彪炳史册】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图三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仔细观察图片和右侧材料,毛泽东“弥天大勇”指的是什么事件?47.百年党史,峥嵘岁月。八年级某班同学以“凝聚力量·勇担使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制作档案—坚定前行力量】(1)一组同学制作了会议档案,请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时间:1921年内容:确定党的名称;通过党的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等。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内容:纠正军事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历史意义:时间:1945年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历史意义:任务二【阅读报刊—汲取智慧力量】(2)二组同学整理了两份新闻报刊,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运用了怎样的智慧“化险为夷”?任务三【唱响红歌—传承精神力量】(3)三组同学准备举办红歌会,请分别写出歌词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红船,从南湖起航》《长征组歌》《义勇军进行曲》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十几个热血青年,在运筹着一个红色理想。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任务四【撰写短文—凝聚团结力量】(4)四组同学准备以“凝聚力量·勇担使命”为题撰写短文,请从下面任选三个关键词,要求150字左右。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48.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设计了如下活动,请你一起参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指出民国政府颁布图片①剪辫法令与哪一场革命直接相关?图片②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写出它的创办地点?图片③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引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材料二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运动相始终。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个创办大型近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第一个创办近代民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近代教育、军事、文化等事业也有许多开创性的建树。——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据材料二中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留下什么有益的启示?材料三:(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观察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黄金时代”也有被学者称为“短暂的春天”,是指哪个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的“短暂春天”?(4)分析材料三中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9.【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利用驿站,主要靠人力或畜力传输政令或军令。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私自在中国铺设海底电缆,并在上海租界设立电报局,开办电报业务。1881年清政府建成沿大运河的天津至上海电报线,设电报总局于天津,自1881年12月28日开始办理公众电报业务。——刘华明《近代上海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工具的变迁(1840—1949)》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时间史事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05年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1931年10月4日,《申报》以头版整版登载了“金耳”补品大王广告,“国产金耳用于酒席,名牌金耳席,超胜日本鱼翅”。同年底,三友衣料在广告宣传时,严厉地指明国人在国难之际仍购买日货的行为等于自取其侮,必然会遭到世人鄙弃。1932年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摘编自《申报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迁的原因。(2)读材料二,《申报》1931年广告中“日货”形象出现了很大变化,请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概括报刊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BDBDC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CDCAB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BBDDBAC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CAACBDBD题号41424344答案DDAD45.(1)局面:军阀割据纷争(或军阀割据混战)。措施: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或进行北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作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战役: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即可)(3)因素:人民群众的支持。意义: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4)团结就是力量;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46.(1)初心: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战役:渡江战役。(2)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坚定理想信念、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成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七七事变;中国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事件:重庆谈判。47.(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经过努力,最终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胆魄亲赴重庆,不仅揭穿了蒋介石的阴谋诡计,还表现出中共积极促进民主和平的决心与诚意,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争取了群众,壮大了革命力量。(3)建党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任意一点即可)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任意一点即可)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任意一点即可)(4)示例:凝聚力量·勇担使命团结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保证。京汉铁路罢工失败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4年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后,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七七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双方摒弃前嫌、团结御辱,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共为维护抗战大局,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凝聚力。(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共产党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之,中国共产党勇担时代使命,始终依靠团结奋斗,为民族解放作出巨大贡献。48.(1)革命:辛亥革命。地点:上海。
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方便了人们生活,培养了人们的时间观念。(2)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启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更快地推进近代化。(3)时期:一战期间,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集中在轻工业;集中在沿海,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49.(1)变化:以人力或畜力为主的驿站到以电力驱动的电报。原因:西方势力的渗透;清政府的推动或洋务派的努力;近代化的需要等。(2)原因: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众国家意识的觉醒。作用: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冲击了传统经典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发展等。【详细解析】1.D【解析】依据材料“共商“和平、统一”的大计”和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所以这一场景发生在重庆,D项正确;上海、南京、北平与重庆谈判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欺骗人民,也为了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被时人称为“弥天大勇”“心系天下之安危”,C项正确;皖南事变主要是1941年新四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冲突,它主要是一次军事冲突,而非全局性的战略考量,排除A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与题干时间“1945年”不符,排除B项;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1945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A【解析】据题干“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报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事件是重庆谈判有关,1945年8月,抗战基本胜利,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和平建国问题,为了实现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毅然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而之所成是对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建国的期盼,A项正确;重庆谈判是为了和平建国而非庆祝抗战的胜利,排除B项;重庆谈判是解决国内问题,而非世界问题,排除C项;重庆谈判是为解决和平谈判问题,材料还为进行具体的谈判,未成立联合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4.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可知与重庆谈判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蒋介石打了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战时“陪都”重庆共商国事。史称重庆谈判。经过43天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B项正确;国共战争并未避免,于1946年6月最终爆发,排除A项;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材料反映的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之前,排除C项;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5.D【解析】根据材料“1945年”“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和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D项正确;漫画没有体现讽刺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排除A项;赞赏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6.B【解析】据题干“蒋介石对解放区开始全面进攻的标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国民党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B项正确;1947年,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排除AD项;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年打响的,排除C项。故选B项。7.D【解析】根据题干中“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集结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方面称其为“解放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叫嚣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D项正确;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排除B项;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8.C【解析】根据题干“解放战争初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各个解放区的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AD项均不正确,排除AD项;解放战争中后期,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力量的增长、装备的改善和战争形势的发展,阵地战成为重要作战形式,排除B项。故选C项。9.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大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大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B项正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与1927年八七会议相关,与解放战争初期不符,排除A项;“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关,与解放战争初期不符,排除C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与渡江战役相关,1949年4月发动渡江战役,渡过长江,解放南京,与解放战争初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A【解析】据材料“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可知,毛泽东强调打仗不能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要顾全大局,因此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A项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延安关系不大,排除B项;三大战役分别发生在辽沈、平津和淮海,与延安关系不大,排除C项;解放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其与材料观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B【解析】由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战略决战,解放军先后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江南奠定了基础。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以①处“战略反攻”应填写挺进大别山,②处“战略决战”应填写三大战役,B项正确;①处“战略反攻”应填写挺进大别山,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和平型关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项正确;“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国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排除A项;国共对峙十年,中国共产党采取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做法,排除C项。故选D项。13.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内战的方针已定,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革命由抗日战争转向解放战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的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所以,这种调整是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说法错误,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团结了地主和农民抗战,题干中政策调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战”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4.C【解析】根据题干“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因此,“它”指的是土地改革,C项正确;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A项;开辟革命根据地更多依靠地方群众,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主力,出现在土地改革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15.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决战前夜、东北这盘棋、力克锦州、围长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发生在东北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中解放军采取关门打狗的办法,先攻下锦州,锁死了国民党军队逃离的通道,D项正确;长征不经过东北,排除A项;“毛泽东转战陕北”也不经过东北,排除B项;《中原逐鹿》是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16.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三幅战地照片分别是“解放军冲向锦州城垣”“农民用小车往前线运送物资”“解放军向天津守军发起猛攻”,结合所学可知,这三副照片反映的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是国共双方的主力的决战,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解放战争,与北伐战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解放战争与红军长征无关,排除B项;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17.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发动的辽沈战役,在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后,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接着解放长春和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A项正确;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C项;渡江战役的胜利,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排除D项。故选A项。18.B【解析】根据题干“下面两则民谣道出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及国统区民谣和解放区民谣可知,内容反映的是国民党不得人心,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因此,人心向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B项正确;只有国统区民谣反映了国统区老百姓生活极其艰难,不能完全反映两则民谣的内容,排除A项;只有解放区民谣反映了共产党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不能完全反映两则民谣的内容,排除C项;只有解放区民谣反映了解放区人民的革命激情高涨,不能完全反映两则民谣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9.D【解析】根据题目图片信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和所学知识可知,将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949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余部残余势力退往台湾,D项正确;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是在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排除A项;北平和平解放是在1949年初,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20.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机器生产,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D项正确;一战期间,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过渡时期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造,排除ABC项。故选D项。21.A【解析】题干材料时间跨度从1900年到1913年前,民族产业发展的表现是企业数量少,民族产业在国家资本总量中占比少。由此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刚刚起步,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很弱,A项正确;材料中仅出示了官僚资本的占比,而且占比低于民族产业,排除B项;外国资本占比较高,但没有相关数据对比在华资本呈下降趋势,排除C项;我国民族产业发展不均衡,指的是集中在轻工业和沿海地区,而这些在材料中也看不出,排除D项。故选A项。2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D项正确;湖北织布局是张之洞创办的洋务企业,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创办的,排除B项;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排除C项。故选D项。23.B【解析】依据材料“1912年到1919年”等和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而且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奖励实业,因此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但是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1912年到1919年尤其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但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4.B【解析】根据题干“1914至1921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中华民国颁布的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破产,排除A项;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以失败告终,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5.D【解析】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轻工业发展较为迅速,重工业十分薄弱,D项正确;图示重工业发展缓慢,排除A项;民族工业发展资金雄厚,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中国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排除C项。故选D项。26.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图片选取的是民国时期人民的生活面貌以及社会生活,反映的是交通、服饰以及社会风俗的变化,D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如剪辫子、服饰改革等,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A项;经济技术主要体现在工农业、贸易以及科学技术,与题干中的生活生活不符,排除B项;思想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题干中的剪辫子和中山装、旗袍等体现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排除C项。故选D项。27.B【解析】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可知,材料中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等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B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没有体现变化的具体程度情况,“变化不大”“变化很大”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项;材料主旨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说明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28.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劝禁女子缠足,提倡男女同校等措施都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根深蒂固,不可能短期内根除,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可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新质生产力和贸易动能等,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劝禁女子缠足,提倡男女同校等措施,男女平等是否完全实现材料没有提及,且“男女平等已完全实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9.C【解析】根据材料“强令剪辫、中山装、旗袍、先生、鞠躬、握手”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辛亥革命前及后,在发式、服饰、称谓、礼节等方面的变化,即体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习俗风尚的变革,C项正确;由表格内容可见,辛亥革命后,开展了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禁缠足、以文明简单的鞠躬与握手礼替代有损人格的跪拜礼等风尚习俗的变化,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交通工具主要强调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如火车、汽车等人们出行方式,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交通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通讯技术,无法看出通讯技术是否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30.D【解析】根据材料“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表明人们反对新交通工具,根据材料“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可以看出新式交通存在争议,D项正确;电车在北京广受欢迎,说法不全面,排除A项;题干中不涉及文学创作题材广泛,排除B项;电车运行不利于安全,说法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31.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反映社会的变迁,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和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反映了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这些照片共同反映了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A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近代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历程”,排除B项;“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与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和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无关,排除C项;图片没有涉及“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救国探索”,排除D项。故选A项。32.C【解析】据材料“沈从文与《边城》、齐白石与《群虾图》、田汉与《义勇军进行曲》”可知,三部作品都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作品,属于文化成就,C项正确;材料中作品与科学技术无关,排除A项;三个人物属于作者、画家、音乐家,不属于英雄人物,排除B项;《群虾图》属于绘画,《义勇军进行曲》属于音乐作品,不属于教育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33.C【解析】根据图片”申报“、“大公报”等信息可以得出这些都属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报纸,所以属于文献史料,C项正确;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口述史料是指寻找历史当事人进行口述历史所形成的史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学术专著是指学者教授经过研究撰写的著作,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因此我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现在上海,A项正确;北京、武汉、广州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35.A【解析】根据图片“商务印书馆”、“《定军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故题干学习的主题是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两张图片更多地聚焦于文化教育领域,而非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直接变化,排除B项;《定军山》是电影艺术形式的初步尝试,但商务印书馆的主要职能并非艺术创作,而是出版和教育。因此,这个选项不能全面概括两张图片的主题,排除C项;商务印书馆和《定军山》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遗迹”。它们更多地是代表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而非简单的历史遗迹,排除D项。故选A项。36.C【解析】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的清末新政,废除科举考试,并编练新军,所以出现材料中“秀才当兵”的现象,C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在189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B项;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知,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反映了林则徐强烈的爱国主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艾青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可知,是“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写下的一句话,清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为了祖国的安危,可以随时随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高尚情怀。因此这三句炙热的话语延续着爱国主义的精神,B项正确;救亡图存与林则徐和艾青相关,与陈祥榕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并不是要说明与时俱进的思想,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事件与反抗外来侵略相关,与艰苦创业的品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8.D【解析】根据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朝1905年废除,应是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创立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度僵化,清朝在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皇帝制是秦朝确立的,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39.B【解析】根据材料《黄河大合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大合唱》歌曲明确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以及为保卫国家、抵抗侵略而进行的斗争,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君民共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排除D项。故选B项。40.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对国际联盟采取何种主张最为适”、“义勇军的训练怎样能推广开来且持久有效”、“怎样使全国人心团结一致对外”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面对日本发动对中国侵略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的反应,即面对外敌入侵,在《申报》上能做的就是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抗日,即“万众一心,誓灭倭寇”,D项正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的口号,排除B项;“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1927年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41.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对应正确,D项正确;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排除A项;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田横五百士》作者是徐悲鸿,排除B项;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愚公移山》作者徐悲鸿,排除C项。故选D项。42.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耕者有其田。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项正确。“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策,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土地纲领,排除B项;“地主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43.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共产党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共产党采取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团结地主阶级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又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共产党又采取了“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政策。这反映出中共土地政策与时俱进,同时代任务相结合,适应不同革命形势的要求,A项正确;“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兼顾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概括不全,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土地政策的调整,不是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土地政策的调整,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革命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解放战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三者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D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体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排除C项。故选D项。45.(1)局面:军阀割据纷争(或军阀割据混战)。措施: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或进行北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作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战役: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即可)(3)因素:人民群众的支持。意义: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4)团结就是力量;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局面:根据材料一“从前革命党推翻清朝,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之后,便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从前的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妄图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可知“生出了无数小皇帝”所导致的局面是军阀割据混战。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可知为巩固“民国的国基”,国共两党采取的措施有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等。(2)作用:根据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在阻滞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可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3)因素、意义:根据材料三“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4)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战胜一切困难;得民心者得天下等。46.(1)初心: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战役:渡江战役。(2)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坚定理想信念、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成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七七事变;中国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事件:重庆谈判。【解析】(1)初心:根据材料一“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确立的革命初心是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战役:根据材料一图一“百万雄师过大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2)有关:根据材料二“在进攻长沙受挫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攻长沙受挫”与秋收起义起义有关;道路:根据材料二“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部署,决定到被人权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去寻找立足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长征精神:根据材料二《七律·长征》内容,可体会出长征精神: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3)成果:根据“国民革命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事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指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历史意义:根据“《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影响:根据材料四“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交的方针。”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事件:根据图片中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因此毛泽东“弥天大勇”指的是重庆谈判。47.(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经过努力,最终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胆魄亲赴重庆,不仅揭穿了蒋介石的阴谋诡计,还表现出中共积极促进民主和平的决心与诚意,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争取了群众,壮大了革命力量。(3)建党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任意一点即可)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任意一点即可)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任意一点即可)(4)示例:凝聚力量·勇担使命团结是凝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厂污泥湿式焚烧合同
- 企业员工关怀措施
- 智能导航网线铺设协议
- 写字楼玻璃隔断安装协议
- 分时度假租赁合同样本
- 电商促销季临时工合同范本
- 修鞋师傅解除聘用合同模板
- 互联网广告合作协议办法
- 通风工程小青瓦施工合同
- 国际健康中心检查井施工合同
- 二手车简易买卖合同范本(2024版)
- 矿浆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第六单元 写作《表达要得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犯罪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xxx军分区安保服务项目技术方案文件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维护和保养
- 2023年高二组重庆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新鲜果蔬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物流配送合作协议书范本
- 机械制图(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华宇工学院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