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5/05/wKhkGWdss0eASXvTAAL1eDm9_rc244.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5/05/wKhkGWdss0eASXvTAAL1eDm9_rc2442.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5/05/wKhkGWdss0eASXvTAAL1eDm9_rc2443.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5/05/wKhkGWdss0eASXvTAAL1eDm9_rc2444.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5/05/wKhkGWdss0eASXvTAAL1eDm9_rc24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半卷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限时:30分钟满分:3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平安”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多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谁来担此重任?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审判者,刚好制定外卖行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嬉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平安监管管理方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起先实施,外卖供应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干脆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干脆接触食品的运输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司空见惯责无旁贷迫不及待一目了然B.不行或缺义不容辞燃眉之急一览无余C.司空见惯义不容辞迫不及待一览无余D.不行或缺责无旁贷燃眉之急一目了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实力。第一空,不行或缺:表示特别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行少的因素或是部分。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此处,句中修饰“行业”,且说“外卖行业”在生活中特别重要,应用“不行或缺”。其次空,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此处是说在食品平安方面,“政府及主管部门”有不行推卸的责任,应用“责无旁贷”。第三空,燃眉之急: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特别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迫。结合前面的“刚好制定”等内容可知,此处是强调形势的紧迫,应用“燃眉之急”。第四空,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晰。一览无余:一看就全在眼里了;形容事物简洁或平淡无味。句中是说这些外卖送餐员对于商家的状况应当很清晰,此处应用“一目了然”。故选D项。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平安”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B.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平安”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C.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平安”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D.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平安”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实力。原句有两处语病:其一,“伴随”与“使得”的前后运用,导致主语残缺,删除其中一个,据此解除A项;其二,“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搭配不当,“问题”与“关注”搭配不当,应为“受到关注”,这就解除C、D两项。故选B项。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明显,人们须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平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B.明显,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平安“守门员”C.明显,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平安“守门员”D.明显,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须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须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平安“守门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实力。本题中,前面说“外卖……”,后面说“谁来担此重任”,由此可知,补写的语句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而且应是强调“外卖”须要食品平安的“守门员”,这就解除了A、B两项。D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句子显得烦琐,解除D项。故选C项。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驰志伊吾、封狼居胥、拉长弓射天狼,中国人一直就有建功意识。材料:抗争民主节庆吃元宵过春节轻君主贵生民拒外寇复山河兰芝抗婚登高赏菊血溅白练公车上书龙舟竞渡枝叶关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兰芝抗婚、血溅白练、拒外寇复山河,中国人一直就有抗争意识。②公车上书、枝叶关情、轻君主贵生民,中国人一直就有民办法识。③龙舟竞渡、登高赏菊、吃元宵过春节,中国人一直就有节庆意识。(每句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实力。依据示例句式中的“建功意识”,可知仿句应当是“抗争意识”“民办法识”和“节庆意识”;再依据“抗争”“民主”“节庆”的含义归类,与其分别照应的词组是“兰芝抗婚、血溅白练、拒外寇复山河”“公车上书、枝叶关情、轻君主贵生民”和“龙舟竞渡、登高赏菊、吃元宵过春节”;最终,依据动宾、主谓、并列结构依次组合即可。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变更原意。(5分)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在早期人类的眼中是神灵或超自然的化身。这些神灵以象征形式存在,多与动植物有关,如:天空翱翔的龙,被中华民族看作祥瑞、权利的象征;古埃及人把在沙漠中爬行的圣甲虫看作再生和复苏的象征;春天盛开的樱花在日本武士眼中象征了生命短暂和无所畏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天空翱翔的龙,被中华民族看作祥瑞、权利的象征;沙漠中爬行的圣甲虫,被古埃及人看作再生和复苏的象征;春天盛开的樱花,被日本武士看作生命短暂和无所畏惧的象征……(示例二)中华民族把天空翱翔的龙看作祥瑞、权利的象征;古埃及人把在沙漠中爬行的圣甲虫看作再生和复苏的象征;日本武士把春天盛开的樱花看作生命短暂和无所畏惧的象征……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实力。解答本题,要留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结合语境确定基准句,即变换句式要依据的那个句子;其二,依据基准句改写画线的语句。画线部分有三句话,分别是“被”字句、“把”字句和一般陈述句。我们可以选择其中随意一种作为基准句句式,把其他两句依据基准句句式进行改写。比如以“被”字句作为基准句式,把其他两句都改成“被”字句,即“沙漠中爬行的圣甲虫,被古埃及人看作再生和复苏的象征”“春天盛开的樱花,被日本武士看作生命短暂和无所畏惧的象征”。再如,以“把”字句作为基准句式,把其他两句都改成“把”字句,即“中华民族把天空翱翔的龙看作祥瑞、权利的象征”“日本武士把春天盛开的樱花看作生命短暂和无所畏惧的象征”。二、古代诗歌阅读(18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杜鹃花得红字真山民①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6.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闻,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明,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覆盖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缓缓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长挂望眼,永无绝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实力。C项,“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7.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详细说明。(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在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调。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苦痛的心情。解析本题是诗歌的对比阅读评价类试题,考生要留意题干中的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作答本题,①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在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调。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苦痛的心情。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除夜[唐]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宋]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8.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全部缘由,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喧闹快乐的气氛。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予自己的思想。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实力。A项,“全部缘由”不全面,诗人“愁”的缘由除了这一点还有“万里相思”。9.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扫雪活动总结500字(26篇)
- 庆元旦领导讲话稿合集10篇
- 感恩节班会活动总结
- 怒海潜将观后感10篇
- 校园科技节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 2013山西道法试卷+答案+解析
- 基于云原生应用的移动目标防御技术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项目收购意向协议书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管线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参考3篇
- 制造业技术工作总结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 《经济思想史》全套教学课件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对合同条款有异议函
- 中医馆工作细则
- 寻梦缘古法驻颜培训课件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