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3人口迁移课后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3人口迁移课后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3人口迁移课后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3人口迁移课后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3人口迁移课后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人口迁移[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1~2题。1.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B)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解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总体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务工人员流淌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北京流往河北C.从广东流往新疆 D.从湖北流往贵州解析:近年来我国务工人员流淌方向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中各移民流向的叙述,错误的是(C)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困区域流入富有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缘由所致解析: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D)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解析: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2024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实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明显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B)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C.广袤的发展空间 D.超高的房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实惠,平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移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推力,A错误,B正确;一线城市广袤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故答案选B。6.“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D)A.缓解人地冲突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爱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解析:“抢人大战”引发大量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正确。故答案选D。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肯定地区肯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回答7~8题。7.图中数据显示(C)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B.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C.农村的劳动力渐渐高龄化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更幅度最大解析:图中显示年轻人口的迁移率比重最大,年轻人口大量迁移,必定使农村劳动力高龄化。8.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D)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交通条件改善 D.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解析: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因,当前导致我国劳动力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是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二、非选择题(共10分)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从人口迁移方向看,该人口迁移的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2)图中所示的人口迁移,其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3)该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主动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其负面影响是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表现有污染严峻,住房困难等。(4)对人口压力较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冲突,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对更好地爱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有主动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由图可知,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多,这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可结合基础学问分析作答。[实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C)A.①B.②C.③D.④解析:该地区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零,2004年前人口迁移率也大于零,2004年后人口迁移率小于零,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仍大于零,说明人口数量是持续上升的,只是最终几年增长速度放慢。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D)A.1910年 B.1970年C.2005年 D.2010年解析:人口增长率要结合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虽然图中迁移率在2004年后变为负值,但迁移率与当地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A)A.黑龙江 B.上海C.西藏 D.三峡库区解析:20世纪70年头以前,华北等地人口“闯关东”使黑龙江人口迁入率增加;20世纪70年头以后,华北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闯关东”人数削减,甚至出现“雁南飞”现象,最终导致黑龙江人口迁移率降低为负值。4.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2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C)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解析:结合图示及图例分析,前5名中有3个城市(深圳、上海等)位于南方地区,故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我国有4个直辖市,仅限于北京和上海的比例高;前5名的城市中有2个城市位于“珠三角”,相比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珠三角”更高;样本城市多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低。常住人口指居住在某地肯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24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2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5~6题。5.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削减,表明该省当年(B)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解析: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削减。我国招生是有安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变更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6.2013年后该省(C)A.人口诞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解析: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依据材料“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可知,人口迁入较多,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0分)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随着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看法》,中国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到2024年要基本建立能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淌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缘由是什么?答案:(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从乡村到城市。(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冲突,爱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削减。(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学问水平较低,难以满意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养劳动力,出现无“工”可用的现象。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内容,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材料二反映出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第(2)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第(3)题,国内人口流淌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