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赠友送别类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掾割⑶有馀闱。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时任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
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语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指不会操刀的小孩子去剁肉,没裁过衣服的人去
割锦缎。后比喻才能不能胜任重大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先以青萍剑为喻,突出李凝的优异,再反用操刀割锦的典故,
赞扬李凝的能力。
B.五、六句写诗人送别李凝时月下出行的景象,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
此刻兴奋的心情。
C.七、八句中贤士豪杰争相为李凝饯行,一直将他追回到栖霞山,表现
出李凝的人格魅力。
D.九、十句写暮春时分花园里群花散落,而席上斗酒消散离别之愁,一
转伤感的送别气氛。
2.木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间,
两诗“何时还”所向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第1页共46页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3.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蚕丛”与《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都指传说中的古蜀
王。
B.“芳树”句中近景与远景相互配合,相互唳衬,绘出一幅瑰丽的蜀道山
水画。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
功名。
D.这首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
化万千。
4.第三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下列对“笼”字的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笼”字写的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古老的栈道。
B.“笼”字此处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枝叶覆盖而成的景色。
C.“笼”与前面“芳树”呼应,形象地描绘了盛夏林木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D.“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5.本诗和《蜀道难》都写了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
第2页共46页
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酎对榻凉?
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时,黄庭坚作此赠别诗。
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③脊令:鸟名,即鸽鹑。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正面描写离别场景,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忘
记了谪居异乡,茗寓逆旅,但自然界动物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离别忘
情中清醒,掀起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借典故抒发了自己抱负落空的苦闷,转而寄希望于将来某个
雨夜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对榻凉''中的“凉'’字,
暗示了兄弟难再见的悲凉。
C.颈联触景生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
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
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D.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经过他的锻炼熔铸,
显得浑成无迹。由于善用典故,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联
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7.试分析尾联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异同之处。
第3页共46页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①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②。
【注】①伏波:指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汉武帝时,南越相吕嘉反,武
帝派路博德前往征讨。乂东汉马援也称伏波将军,他去交趾也经过湖南衡阳
一带。伏波故道:伏波将军昔日曾经走过的道路,此处喻指柳宗元与刘禹锡
南行赴任所经的道路。②濯缨:洗濯冠缨。《楚瞽・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久谪返京后再度被远谪,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
辛。
B.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禁心生奋勉之意。
C.第五句正话反说,表面说因为官慵疏而招来非议,实是为奸人所谤的
愤激。
D.刘梦得返秦京后因写诗嘲讽新贵而再度被贬,第六句多有调侃、自嘲
之意。
9.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第4页共46页
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菌,冥冥江雨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①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
【注】①错莫:纷乱昏暗。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想见”,点出是虚写,诗人想象朋友面对治下山河快乐喝酒。
B.颔联“生”“熟”形象地表现出云雾缭绕着竹林和江水孕育杨梅的景象。
C.首联写城郭和楼台,侧重写城市景致;颔联写竹林杨梅,侧重写自然
风光。
D.整首诗歌语言精练而圆熟,意境雄浑而含蓄,透露了诗人闲适的生活
情趣。
11.这是一首劝慰诗,王安石在诗中向曹伯玉表达了几层意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5页共46页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
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颔联中
“翻疑梦”这一细节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抒写伤别之情。"更字,点明了
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
表现出两人的情谊之深及两人对友谊的珍惜。
13.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①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②,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司士:官名,唐代州县设司士参军及司士,掌管工役事务。②
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鸟儿
嘤嘤地叫,欢快地呼唤同伴。作者即用此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馆舍夜宴。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意象,既显示时间
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乂渲染了浓郁的别离氛围。
B.颔联用典,作者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为新交。“啼乌”
与“春风”一虚一实,形成对应。
C.颈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但却显示
第6页共46页
出一种天然的风韵。
D.尾联的“暂离别”,是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感;“有逢迎”说明韦司
士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
15.本诗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送别之作,都含有对友人的依依
惜别之情,但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侧重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鹉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下指帝王居所,“舍人”是皇帝近臣,标题暗示写诗目的是向裴舍
人请求援引。
B.首联描写了早春的上林苑景象,黄鹏飞鸣追逐;拂晓的紫禁城中树木
葱茏,洒下春阴C
C.颔联视听结合,写长乐宫的钟敲响了,钟声散落在花树之外,龙池边
的杨柳春意盅然C
D.颈联中诗人的穷途之恨和裴舍人的捧日之心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
诗人不幸的境遇,
17.尾联的“羞”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46页
初发扬子寄元大①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涧安得住?
【注】①元大(大是排行)是韦应物在广陵的朋友。此诗写于公元763
年,此年安史之乱刚结束,吐蕃又入侵长安。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的运用,渲染了离别时凄凉、迷茫的氛
围,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
B.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残钟广陵树”五字以景寓情,将主观情感和客观
景物融为一体,意境高远。
C.颈联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与友人离别之后再也不能相见的悲痛,令
人哀婉,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D.这首诗语言平淡自然,初看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内蕴深厚,体
现了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风格。
19.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别州民①
白居易
第8页共46页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②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从杭州刺史离任之时。任职内他修筑西湖堤防,疏
浚六井等。②甘棠,即棠梨,代指政绩。《史记》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
棠树,决狱政事其下。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诗首句“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次句“帝
王城”指“二兄”的出发地长安。
B.卢诗三、四句摄取了临分别时的一个特写镜头,“无声”二字显示了不
可名状的离别之恸和不舍之情。
C.白诗首联描绘当时送别的盛况,展现出乡民们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
知,诗人定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D.白诗语言典雅清丽,将一幅幅画面生动地铺展开来。虽侧重叙事,却
又不着痕迹地将深切情感寄寓其间。
21.这两首送别诗各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邢桂州①
王维
镇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②。赭折③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④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注】①邢桂州:指邢济,作者的发人。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②洞庭:
邢济此行盖自京口溯江而上,取道洞庭湖、湘水赴桂州。③赭圻:《元和郡
县志》卷二十八:“赭圻故城在(宣州南陵)县西北一百三十里。“赤岸:赤
岸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东南。④“明珠”句:据《后汉书》记载,合浦
(在今广西)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珠宝渐移他地,人物无食,贫者饿死在
第9页共46页
道上。孟尝调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
通。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上句先声夺人,以饶吹之声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喧”
字点明送别场景之热闹。
B.首联对仗工整,其中下句使用“下”字,写出友人乘风破浪、远去洞庭
湖的情景,生动形象。
C.颔联在描写友人行舟途中的景色时选取不同的色彩,意境开阔,富有
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最后两句不相同。
23.钱铺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人作诗用地名“尚有用意,非徒点缀
本诗中,诗人使用多个地名有哪些“用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
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
明。
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阐明无论富贵或隐居都要宠辱不惊的道理,以与祐之弟共
勉。
B.下片前两句不直写送别却回忆当年风雨之夜灯下畅谈的情景,倍显多
情。
第10页共46页
C.词人想象送别后只有翠山秋水伴祐之弟前行,表现了离别时的孤独感
伤。
D.这首词描写、叙述、议论相结合,运用想象、比喻、对仗等手法,耐
人回味。
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鼎”“山林”运用比喻修辞,分别喻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陷居乡野的
生活,这句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
B.“人间宠辱休惊”一句,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无须心惊,
体现了词人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
C.下片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
情真意切,清丽洒脱。
D.词人在下片运用虚写、设问、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族弟
辛祐之的深厚情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其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和天气,虽有霜降和冷雨,但并无颓废伤感之
忌O
B.这首诗写景视听结合,虚实相衬,细腻的景物中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情
第11页共46页
感。
C.诗人兴致盎然,信步遍村寻梅,表现出诗人寻春的急迫心情与坚定信
念。
D.诗人揩拭双眼,静待朋友的佳作,想以之洗尽昏昏睡意,振作起精神。
27.后人评价此诗”转折自如,情理相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中的“情''与
“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簿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杨徽之与郑起二人均负诗名,同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质所赏识,
擢任台省之职,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二人被贬为外官。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寒食前一二日的清明出游,首联以"清明”点出出游的时间:“山
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
B.颔联二句二景,一高一低,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淡雅,
风物凄清,与“寂寂山城''相呼应,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
C.颈联耐人寻味。“天寒”与“乍暖还寒”相同一语双关,点出季节的气候
特点,也抒发了诗人内心因贬官而生发出的凄寒之情;“酒薄”暗示诗人
心有愁绪,饮而无味,不能成欢。
D.尾联之妙,在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心绪,喷涌欲出,这里以“向
谁言“出之,仍不失为唱叹之音,回扣诗题。
29.请结合全诗分析颈联"易断魂''的原因。
第12页共46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李端
闻君随谢股[注)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注]谢眺,南朝齐著名的山水诗人。
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内涵丰富,既点明了写诗的时节、环境,又通过一“寄”字交
代此诗写作目的C
B.首联中“闻君”二字极富表现力,友人们追寻前贤、寄情山水的自在画
面如在读者眼前C
C.诗人精心选择竹、云、月、田等意象,营造清寂、辽阔的意境,与夜
宿山川浑然一体.
D.颈联用“熊”入树、“鱼”离船两处巧妙写出友人们远离之后,诗人孤独
寂寞的处境。
3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①
孟浩然
一丘②常欲卧,三径③苦元资。
北土④非吾原,东林怀我师C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第13页共46页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①秦中:比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
事迹未详。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鲸传》。③
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棘寒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羊仲从之游④北土:指秦中。
3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
是一首含蓄的抒情诗。
B.首联中“一丘”和“三径”都是作者借典故以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贴
切。
C.颈联进而书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表现了诗人旅况的穷困和心意
的灰懒。
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乂回扣诗题“感秋「益
悲''之情油然而生。
33.诗的尾句点出“悲”字,请结合前三联说说作者因何而“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②百重泉。
汉女输横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梓州
为四川古代政区名。②树杪:树梢。③文翁:汉代庐江人,景帝时为蜀郡太
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培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第14页共46页
3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艺术构思新颖奇特,作为送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
之语。
B.诗的首联视听结合,生动描绘万壑千山中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和杜鹃的
啼声。
C.颈联“汉女”“巴人”“槿布”“芋田”等紧扣蜀地特点,强调当地民风淳朴。
D.尾联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借以传达真诚、殷切的期望
之意。
35.诗的颔联与《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写山中之雨,
画面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洪。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注】①此诗是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学书记的途
中,经陇山时所作。②践更:指服役的士卒。③太白:星名。古人认为太白
星高是大规模用兵的吉兆。
36.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士卒攀登陇山,目的地是遥远的临跳,“登”和“指”二字突出
了征途的渺远及士卒的疾进之态。
B.颔联中诗人认为,从军行役之“关山事”,还不如做“州县”之吏那么劳
顿,暗含其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之情。
C.颈联描写了奔赴战场的将士军容整齐,奋勇前进,满山的树色使得身
着青袍的白少府显得更加威武。
第15页共46页
D.尾联中诗人通过具体描写白少府砍断单于臂膀的赫赫战功,表达了诗
人对白少府立功边陲的赞颂之情。
37.多情自古伤离别。作为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却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
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妆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乙]
送沈子福之江东[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u)师:渔人,这里指船夫。②临圻(q)临近曲岸的地方,
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3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尾句中的“到天明”点出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
的一-种表现。
B.甲诗用精练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俳恻缠绵的情思,余韵不尽。
C.乙诗首句中的“行客稀”正面衬托出送别之地的凄清,烘托出送别时的
伤感气氛。
D.乙诗将抽象无形的感情写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
第16页共46页
39.请说说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相通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户曹①
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嬴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②有田常乏食,广文③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①郑户曹:郑僮,时赴任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
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③
广文: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杜甫曾赠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40.下列对诗歌所用典故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诗人用“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之典,将郑僮比作颜回,赞颂他
虽身处贫寒却品德高尚。
B.颈联承上写了郑僮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的诗歌,表现出对他一直做
小官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僮虽物质匮乏,却不以
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
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41.本诗尾联向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送唐善继①之长沙卫经历
第17页共46页
王佐
君家柏府②旧鸦班③,莲幕④官卑且自宽。
贞观传来犹有笏⑤,西都相望好弹冠。
白频洲畔休移棹,黄鹤楼中尽合欢。
若问长沙风景色,江城吹角水漫漫。
【注】①唐善继:琼山人,诗人的朋友,监察御史唐颐庵的后代。②柏府:
御史署的别称。③鹅班:朝班。④莲幕:幕府。⑤唐文宗问魏萼(魏征五世
孙)曰:“卿家有何书籍?”魏琴答:"家书悉数全无,惟有文贞公笏板在。”
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采用对比的手法,交代了友人先祖德业辉煌和他现在官职低微。
B.颔联借用“魏征笏”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延续先人的德业,
施展才华。
C.尾联以景结情,诗人想象朋友问自己长沙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
D.全诗章法布局秩序井然,用语温厚和平,或直抒胸臆,或用典抒情,
情感真挚。
4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茂】
韦迢
北风昨夜雨,江上早来凉
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
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
第18页共46页
【注】该诗作于大历四年秋,诗人将到韶州任州牧,好友杜甫写诗相送,诗
人也以诗相和。
4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岫”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的“岫”字都是以山峰
入诗来描摹远景°
B.颔联“千峰翠呜“一叶黄”由季节的不同,写出楚湘两地相距之远,从
而间接抒发离情C
C.颈联从两面说来,既有对好友杜甫漂泊境遇的叙述,也有对自己白首
为郎仕途不顺的感慨。
D.尾联直抒胸臆,以没有大雁传书而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好友的书信的叹
惋,表达内心的愁苦。
45.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卷上言“起首入兴体有十四种“,第十二曰“景物入
兴”。请结合诗歌的首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①斯远:是作者友人。②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4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作者写到降霜、下雨的深秋,交代了赠诗时的时令和天气,看似
萧瑟凄凉,从全诗来看,实则是“以哀景衬乐情
第19页共46页
B.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
法,让诗歌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深远。
C.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日
日”“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易,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D.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此诗首尾呼应,转折自
如,章法井然,熔诗情、哲理于一炉,感情细腻,寓意深远。
47.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
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喜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4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凝霜而思春日,但是看不见一点春天的痕迹,诗人心中倍感悲
凉。
B.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而梅树将酝酿作花,诗人认为不必为此
嗟叹悲伤。
C.颈联表现诗人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出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
信念的坚定。
D.诗歌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
显得灵动而不板滞。
49.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
第20页共46页
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①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①奉济驿,地名,在今四川绵阳。严公,即严武。
5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送别的主题,“空复情”用拟人手法,明写山,实写人,情致
婉曲,绕有深意C
B.颔联先说未来相会难期,后叙昨夜月下同行,采用时序颠倒的写法,
曲折之中包含深情雅致。
C.颈联写严武历经三朝无比荣耀,任职地方的百姓对其讴歌惋惜,正面
展现了严武的光彩形象。
D.尾联写诗人想象送别严武后回到浣花溪畔的情状,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51.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第21页共46页
答案:
1.B2.①内容:本诗“何时还”是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
姥吟留别》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
②情感:本诗中李白通过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诗人通过自问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此刻兴奋的心情”错误。从第十句中“离颜”可知,诗人
是有离别时的惆怅表情的,美好的月光应是反衬诗人的惆怅心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诗“此去何时还“是问李凝,诗人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何时还''
是诗人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
“别君去兮何时还”,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
从情感上看,本诗,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此时的李凝还未远行,李白就发
出“何时还”的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HI他对亲情的重视态度。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
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诗人自问自答,以自己打算远
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的回答,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表现了他对现实
的不满,不愿同流合污的做岸性格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3.C4.C5.相同点:《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描绘了蜀道的高
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不同点:《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而《送友人入蜀》写出蜀道景色的动人优美,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
第1页共46页
名利禄。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情感、手法、语言风格的能
力。
C.”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错误,结合尾联“升沉应己定,不必问君平”可知,
李白告诫他的朋友,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居,何必再去询问善卜
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故选Co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盛夏林木”错误,后文是“春流绕蜀城”,说明送别是在春天,所以应该是,春
季林木”。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同: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送友人入蜀》中“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描写蜀道
崎岖坎坷,难以通行。《蜀道难》中,开篇就写蜀道难行,“西当太白有鸟道,可
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
岩峦”“畏途峻岩不可攀”等句或夸张,或侧面衬托,写出蜀道高险。因此两首诗
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送友人入蜀》是一首送别诗,开篇两句即含送别意:李白在临别之际亲切地叮
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流露对友人的关
心。接着用“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体现蜀道的高险: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
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
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尤其是“起”、“生”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
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然后用“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展现蜀道风景的
优美动人:前一句芳树繁茂,后一句春江奔流,可以说风光旖旎。最后用“升沉
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对友人进行安慰和开导: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
第2页共46页
着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希望友人不要受功名利禄的束缚。
《蜀道难》结合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可知,这首诗歌也是送友人入蜀而写。《蜀
道难》中,开篇就写蜀道难行,“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
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畏途峻岩不可攀”
等句或夸张,或侧面衬托,写出蜀道高险。“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
虎,夕避长蛇''等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
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
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由此可知,两首诗歌在写景和抒情上都有异同。如都抓住蜀道的高险来写,因为
都是送友人入蜀,都要面对这样的蜀道,所以都有对友人的关心,这些是相同点。
不同点在于:在写景上,《送友人入蜀》除了写蜀道的高险,还写了蜀道景色的
优美,五、六句,而《蜀道难》却借助“悲鸟”"子规''来写蜀道景物的凄冷;在抒
情上,《送友人入蜀》在最后两句中借用典故劝慰友人不耍沉迷功名利禄,而《蜀
道难》中则是借助剑阁这一军事要地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6.B7.相同点:结句从对方落笔。
不同点:本诗尾联化用典故。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通过登高、插茱萸来表达思念之情。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B.“将来某个雨夜”“暗示了兄弟难再见的悲凉”错误。颔联作者感叹什么时候兄弟
能长聚相伴,对榻话旧。“夜雨”是归隐的意思。“凉”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形容
归隐后的逍遥自得。黄庭坚在这里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
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第3页共46页
尾联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宰相写法上,从对
方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到遥想
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也是从对方落笔。
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涌向板桥》诗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黄庭坚化用
此诗,所以在手法上又运用了典故。而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通过重阳佳节登高、插茱萸来表达思念之情。
8.B9.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
濯冠缨,表现了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②用典。“濯缨”
用《楚辞・渔父》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
洁。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B.“不禁心生奋勉之意”错误。表达的不是“奋勉”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
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寄于世,壮志难酬。
故选B。
9.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此诗为柳宗元在自己和刘禹锡再度被贬后所作的赠别诗,仕途失意,理想破灭,
挚友分别,其感情是悲凄的。
尾联在抒情手法上,”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说不必临河取水,泪水
可以洗濯冠缨,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元和十年(815年)二月,柳宗元和刘
禹锡一人分别从水州、朗州回到长安,满以为劫难已过,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幻想,
谁知不到一个月,却被外放至更为荒僻的远州任职。是年三月,二人打点行装,
携家带口,又一次踏上南下之路,此诗是二人在衡阳分别时所作,用“垂泪千行
便濯缨''突出悲情的深重。
结合注释可知,“垂泪千行便濯缓"运用《楚辞・渔父》中的典故“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表达了像屈原一样高洁的志向,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
第4页共46页
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
10.D11.①羡慕曹伯玉登高饮酒,欣赏宜春的美景。
②肯定了曹伯玉作为地方官的政绩。
③认可他的诗文水平。
④期望朋友回来与自己重逢。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意境雄浑”错,通过“湿湿”“云”“冥冥”“江雨”等词描绘湿润的岭云和丰饶的杨
梅,云雾缭绕着竹林和江水孕育杨梅,诗人展示了袁州的自然美景,意境清丽。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首联以宜春城为背景,描绘了宜春城郭环绕着高楼大厦的景象,羡慕曹伯玉登
高饮酒,欣赏宜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与友人一同登临高楼,
并举杯畅饮。
②'‘政成定入邦人咏”表明友人的政绩已经成为国家的佳话,肯定了曹伯玉作为地
方官的政绩。
③“诗就还随驿使来”表明他的诗作也随着驿使传遍各地,认可他的诗文水平。
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期待,诗中的“风沙愁病眼”暗示了诗人在远离友
人的时候感到忧愁和不安,而“不知何日为君开''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再次相
聚的心情,期待着友人回来与自己重逢。
12.B13.①“寒”为寒冷,"暗''为昏暗;②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
显得更浓更暗,营造了寒冷、湿暗、凄清的氛围;③“寒""喑''二字情景交融,表
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④“寒”“暗”二字渲染了
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
第5页共46页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工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阴冷潮湿;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
片烟云,显得更浓更暗。“寒”,是寒冷,“暗”是昏暗,“寒”“暗”二字营造了寒冷、
湿暗、凄清的氛围;
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
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两人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寒”"暗”二字情景
交融,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
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寒”“暗”二字表面写灯写竹,实则
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使情景交融,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
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前途的不明朗。
14.D15.(1)表现手法:①《雨霖铃•寒蝉凄切》运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
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②《夜别韦司士》借景
抒情,用典(比喻、拟人)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2)情感侧重:①《雨霖铃•寒蝉凄切》侧重表达了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
也蕴含着词人宦海的失意。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用品购销合同
- 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协议
-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手工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住宅小区配电箱改造及维修合同3篇
- 服饰几何图案课程设计
- 幼儿园走廊节日课程设计
- 政治核心教案的课程设计
- 初等教育服务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4商铺买卖合同附件及清单协议3篇
- 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接入与管理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提高篇)(含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
- 福建百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益阳市安化县招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笔试真题
-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10000字(论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微积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课件
- 2024年度短视频内容创作服务合同3篇
- 介入治疗并发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