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以及对内

容的概括分析。该题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导向教学,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备考中“文”

的重视,进一步破除文言文学习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而让学生将更多

的时间用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考查。

因此,对这种新增题型要予以充分重视。

(-)考查类型

1.概括内容要点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

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

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

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

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这些“特

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

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

样,概括才能准确。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

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

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

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

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

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

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传记文中,

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

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

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

么启示。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

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

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

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6.创新型

这类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个性

化的思考,对事物得出较为独立的结论,这类题不同程度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

性的要求。

(-)方法总结

1.解题思路

A.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B.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C.筛选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2.常见的作答方法

第一,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第二,按一定思路作答。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

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第三,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3.组织语言的技巧

(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

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

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

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

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才会

有准确性。

附: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总结

一、正面人物

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

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特征:信守承诺、宽容豁达、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体恤百姓、

聪明、明察秋毫、善于纳谏

2.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勤俭、

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事例:

公私分明、忠君爱民(范仲淹)

发奋努力、勤奋刻苦(苏秦刺骨中的苏秦)

忠贞不屈、高风亮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

直言进谏(出裘发粟中的晏子)

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理解宽容(曹冲就库吏中的曹冲)

忠于职守(孙亮辨奸中的中威吏)

为官清廉、保持清贫(赐绢为粮中的胡质)

清廉、关心百姓(合浦还珠中的孟尝)

严肃认真、办事勤勉、节俭(陶公性俭厉中的陶公)

镇定(覆巢之下中的孔融的儿子)

重视朋友义气(舍生取义中的荀巨伯)

孝顺(锅巴救命中的陈某)

仔细观察(戴嵩画牛中的牧童)

孝顺(陆绩怀橘中的陆绩)

强烈的求学愿望、勤奋学习(郁原泣学中的郁原)

忠厚、守信、老实,孝顺、正直、有同情心、办事细心缜密、不贪财

二、反面人物

1.君主

光有大志、却无恒心,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如:

气量狭小、奸诈凶残(魏武见匈奴使中的曹操)

光有大志、却无恒心、不能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学皆不精的项籍)

2.官吏

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如:

狡猾、贪婪、蛮横(取金中的县官)颠倒是非的野心家(指鹿为马的拍赵高马屁的官员)

才高过人、自信又自夸(多多益善中的韩信)

自以为是、狂妄轻率、遇事却束手无策或轻举妄动(纸上谈兵的赵括)

阴险狡诈(孙亮辨奸中的黄门)残忍的酷吏(请君入瓮中的周兴)执法过严(张乖崖严

惩污吏中的张乖崖)。

3.依附官吏的人

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如:

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临江之麋讽刺的那些人)

依仗权势、为非作歹、以致自毁依凭的人(仓鼠嘲讽的人)

4.小人

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如:

贪婪、愚蠢、利令智昏:楚人隐形)卑鄙龌龊(陈章侯中的龌龊显者)

贪得无厌(齐人女-东食西宿)自私、损人不利己(副使失物中的副使)

5.有一定技能的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贪名贪利。如:

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卖蒜老叟中的杨二相公,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贪名贪利(王安

石待客中的萧公子)

6.百姓

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如:

一意孤行、愚蠢(宋人藏石),背信弃义(急不相弃中的王朗)

急躁冒进(躁急自败中的我),迷信、不依法办事(张秀才)。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解州以省馈饷。修日: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

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奇

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

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②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

民去耕种。③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解析】从具体做法的角度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做事的人物“欧阳修”,

二是做事的时间“出使河东时”,三是做事的性质“利民之事”,四是做事的数量“哪

些”,说明不止一件。一是“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二是“忻、代、奇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三是“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

奏罢十数事”。先划分层次。在“奉使河东”期间,注意“又”字及“奏罢”等词,据

此分为三层,分层提取。注意“言”“奏”关键词语不能丢,且转述准确。用自己的话

分点概括。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

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

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

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

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

县、代县、司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

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下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

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

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

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

之,发无虚镣,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

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

。么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武功高强;②勇猛果敢;③顽强善战;④忠心耿耿。

【解析】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人物对象”是谁(丘行恭),“什

么样的形象特点”是筛选的重点。由“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

镣,贼不敢前”可见,丘行恭武功高强、勇猛果敢。由“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

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可见,丘行恭顽强善战且忠心耿耿。

【参考译文】

起初,跟随征讨王世充,在邙山会战。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

骑兵冲出阵后,杀伤很多(贼兵),却被困于长堤(为长堤所困)。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

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

骑不敢近前。然后丘行恭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手执长刀步行,大喊着

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太宗)下诏雕刻石人石马,

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

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

可使。王日:“何以?”对日:“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

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

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日:

“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有删改)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赵括不适合“做将”的原因,

【答案】①死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②骄傲,轻敌,③颐指气使,不尊重将士。④贪

恋财物,不与将士同甘共苦。

【解析】文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王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故事。秦国在与赵国的战争

中,施用反间计,赵王中计后任用赵括替代廉颇,众人对赵括为将表示反对。显性信息:

①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②赵括的父亲赵奢对赵括

的评价:“括易言之。”③赵括的母亲阻止赵王:“愿王勿遣。"隐性信息:赵括的母

亲叙述赵奢的故事。赵奢”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

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这是一个隐性的对比,用来说明赵括

不爱士兵,不能忘身舍家,一心为国。作答时,既要注意对廉颇、赵奢的直接评价;还

要注意赵括的母亲讲述赵奢爱护士兵、忘身舍家事迹的用意,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

特别是用来对比、映衬的相关材料。

【参考译文】

秦相应侯范雎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

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

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

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

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

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

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

“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

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

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

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

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

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

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日:

“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

紫微舍人齐浣日:“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

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

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日:“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

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臣光日:昔鲍叔之

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

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

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

权,娼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勤力,

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

了不同的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答案】(示例一)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

娴于政务。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

施展。正是这样,卢怀慎才能与姚崇勤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卢怀

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

(示例二)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

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能力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中

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责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

【解析】文段讲述的是唐代卢怀慎宰相的故事,他被称为“伴食宰相”,司马光则对此

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赞同卢是贤相:原文中写卢怀慎“每

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认为是“闲饭宰相”:原

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作答时,

既要注意对史料的分析;还要注意司马光的评价,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

【参考译文】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

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

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面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

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说道:“我做宰相,

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

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

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

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

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

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

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臣子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

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鲍叔牙等人)能够了解他们

(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汉

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

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

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

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

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借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

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

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

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

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

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

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李光弼为什么不同意韦陟的请求?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撤退是大忌。②现在没有理由地丢弃五百里土地,会

助长敌人的威风。③此时进军才能做到表里照应,攻守自如。

【解析】首先找到韦陟的请求“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即退守据险;

然后再圈定答题的大范围,即文段中李光弼的回答;接下来要仔细分析相关内容,找出

理由,即“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使贼不敢西侵”,最后用自己的话将文言文转

化为白话文,分条列举即可。

【参考译文】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军缓缓而行,到了洛阳,对留守韦陟说:“叛军乘

胜来攻,我们应该按兵不动,不宜与敌速战速决。看形势洛阳城难以坚守,你有什么计

策呢?”韦陟请求“留兵于陕郡,退守潼关,占据险要之地,以挫敌锋锐”。李光弼说:

“两军相当,贵进忌退。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不如

移军到河阳,北与泽潞兵相连,如果有利就进取,不利就退守,里外相应,使叛军不敢

向西进攻,这形势就好似猿猴伸缩自如的手臂。说到朝廷中的礼仪,我不如你;如果论

指挥军事,你不如我。”韦陟没有说话。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十年,擢户部侍郎。时云、贵尚为明守,孙可望据辰州。弘祚请于江南、江西、湖

广丰稔之地,采米毂、储粮饷为进取计。又言:“黔国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

僚属有散处江宁者,宜令往招天波为内应。贵州自都匀、黎平远及庆远、靖州,近为可

望蹂踊,宜加意抚绥,俾令归化。冠服异制,勿骤更易。”上以所言足助抚剿,下经略

大学士洪承畴采行。十二年,疏请禁有司私派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