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自主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自主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自主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第五单元自主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eq\x(学)eq\x(习)eq\x(目)eq\x(标)1.反复诵读课文,识记生字,驾驭重点实词虚词。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内容要点。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苏轼见其次单元《新城道中》。2.了解背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出任洋州知州,元丰元年(1078)十月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死于赴任途中。文与可曾以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觉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于是见物生情。他放下画卷,禁不住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很多往事,写下了这篇情真意挚、凄恻动人的杂记。(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筼(yún)筜(dānɡ) 偃(yǎn)竹蜩(tiáo)腹 蛇蚹(fù)鹘(hú)落 缣(jiān)素相蹑(niè) 萃(cuì)箨(tuò)龙 曝(pù)书画2.驾驭通假少纵则逝矣(“少”通“稍”)3.一词多义(一)虚词与eq\b\lc\{(\a\vs4\al\co1(①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介词,和,跟,②而读书者与之动词,许可,同意,③则与斗卮酒动词,赐予,赏给,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⑤蹇叔之子与师动词,读yù,参与,参与))(二)实词(1)eq\a\vs4\al\co1(具)eq\b\lc\{(\a\vs4\al\co1(①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动词,具备,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动词,打算,③修守战之具名词,器械,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副词,全部))(2)过eq\b\lc\{(\a\vs4\al\co1(①不学之过也过错,②故尝与过宋将军访,探望,③过小孤山大孤山走过,经过,④过犹不及超过))(3)遗eq\b\lc\{(\a\vs4\al\co1(①与可以书遗余曰wèi,送给,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③小学而大遗遗漏忽视,④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⑤深追先帝遗诏死人留下的))4.词类活用(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动词作名词,芽)(2)初不自珍贵(形容词作动词,看得珍贵)(3)近语士大夫(名词作动词,告知)(4)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形容词作动词,养老)5.文言句式(1)庖丁,解牛者也。(推断句)(2)吾将以为袜。(省略句。“以”后省“之”)(3)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状语后置句)(4)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状语后置句)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文与可的画竹绘画理论,概括起来有哪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是细致视察,烂熟于心;二是留意把握事物的整体形象;三是重视创作灵感的捕获;四是追求神似。2.第①段中,作者对文与可进行了怎样的介绍?写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介绍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及子由和自己对这个理论的相识。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见解的独到,也写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仰慕之情。3.第②段主要写了哪几件往事?试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厌恶求画者持绢求画;其次件事写作者与文与可之间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的趣谈;第三件事写二人互赠诗画。4.读第②段,分析文与可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文与可厌恶世俗之人求画,说明他脱俗淡泊;与作者探讨有无万尺竹,说明他追求艺术至境;与作者诗画互赠,并在看到诗后喷饭满桌,说明他才情过人,无拘率真。(二)老师点拨,引领思路疑难点析1.第①段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创作思想?分别包含怎样的含意?第①段借画竹阐发了两个创作思想:“心中有数”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少纵则逝矣。”其含意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显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获,一挥而就,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意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渐渐做到娴熟驾驭技巧。2.作者之前回忆的都是二人之间的趣事,让人读之轻松愉悦,但第③段却写自己失声痛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是反意作笔,以喜表悲。作者愈写两人之间玩笑无忌,愈显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就愈能突出怀念的深切、哀悼的深厚。侧面写悲,有更好的艺术效果。结构图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eq\b\lc\{\rc\(\a\vs4\al\co1(述竹论绘画\b\lc\{\rc\(\a\vs4\al\co1(述竹论画,学习心得,记辙之谏)),追忆从前趣事\b\lc\{\r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