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区域。特征:抗干扰能力弱边缘效应显著环境异质性高时空波动性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等特征。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主要类型有: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沿海水陆交接生态脆弱区。一、荒漠化1、含义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土地退化一、荒漠化一、荒漠化一、荒漠化一、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红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一、荒漠化2、荒漠化≠土地沙漠化狭义:广义:土地沙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3、荒漠化的类型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红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黑土退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5省(自治区)占全国95.64%还有陕西、宁夏4、荒漠化的分布一、荒漠化(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2)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大风频繁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4)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东西<50mm<200mm<400mm(5)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问题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大风频繁(4)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5)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对地表保护作用差水量少降水稀少(风蚀),但有时降水强度比较大(水蚀),对土壤表层风化提供有利条件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人为原因?1、西北地区二、荒漠化的成因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近几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滥牧垦荒植被破坏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32.7%过度樵采30.1%过度放牧26.9%过度开垦9.6%水资源利用不当0.7%工程施工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沙区开垦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漠边缘二、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二、荒漠化的成因2、南方地区活动P71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扩大耕地和砍柴等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使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分析“红色荒漠”可能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二、荒漠化的成因2、南方地区自然原因:低山丘陵,坡度较大降水时间长且强度大土壤贫瘠,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过度樵采陡坡开荒开山取石等二、荒漠化的成因南方红漠化自然原因:低山丘陵,坡度较大降水时间长且强度大土壤贫瘠,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过度樵采陡坡开荒开山取石等新疆荒漠化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二、荒漠化的成因2、南方地区自然原因:3、黄土高原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土流失二、荒漠化的成因3、黄土高原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土流失活动(P36-37)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二、荒漠化的成因3、黄土高原自然原因:水土流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气候: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地形: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植被: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土壤:处于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森林向草原、农业到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脆弱二、荒漠化的成因3、黄土高原人为原因:水土流失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耕作露天开矿4、云贵高原的石漠化我国荒漠化面积2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28%。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全球荒漠化面积36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和,占陆地总面积24%。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上亿人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全球性的灾难三、荒漠化的危害消失的古城生态环境恶化三、荒漠化的危害1、威胁基础设施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三、荒漠化的危害2020年4月3日,内蒙古多地遭遇沙尘暴天气。上午10时许,乌兰浩特到吉林中西部自西向东开始出现扬沙天气,局部出现9级以上阵风,有沙尘暴天气。内蒙古东部乌兰浩特出现沙尘暴吉林西部出现沙尘暴2、为沙尘暴提供沙源表土裸露三、荒漠化的危害3、生物生产力下降→饥荒荒漠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引发饥荒,这些成为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三、荒漠化的危害4、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1、全球合作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2、中国行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1)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2、中国行动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2、中国行动(1)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民勤人采用黏土、卵石、聚酯、尼龙网、生态垫、人工编织袋、芨芨草、稻草等新材料和新模式治沙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黑林村村民林治福(右)和周红正在腾格里沙漠扎草方格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2)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2、中国行动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东西<50mm<200mm<400mm农业区:改善耕作、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3)合理利用水资源2、中国行动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合理利用水资源(4)调整农业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中国行动(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1)
巴丹吉林沙漠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3500毫米。但这里发育了100多个湖泊,并拥有全球相对高差最大的沙山,形成了沙山与湖泊相伴的独特景观。巴丹吉林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的成因,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1)查阅文献,了解上述争议内容,谈一谈,你对巴丹吉林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成因的看法。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资源丰富,为湖泊提供补给水源。该地气候干旱,沙源丰富;地下热水上升遇到沙丘,水蒸气继续向上运移,遇到温度较低的沙层,凝结在沙粒表面,形成湿沙层;随着风力不断地搬运、沉积,逐步形成高大的固定沙山。(2)巴丹吉林沙漠的一些湖泊边缘有淡泉水出露。讨论这些淡泉水比湖水对当地沙漠治理作用更显著的原因。①受地形限制,当地湖泊为内流湖,多数为盐湖,湖水盐度高,大多无法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②淡泉水可为治理沙漠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2)库布齐沙漠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2)(1)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开发: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植被成活。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2)库布齐沙漠(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库布齐沙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沙戈荒”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实施光伏与治沙有着先天的资源互补优势:广阔的荒漠和充足的日照条件,为光伏发电创造了完美场景,通过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又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作为荒漠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光伏治沙在生态改善和防风固沙方面表现尤为出众。安装在沙漠的光伏组件能吸收太阳光线,遮挡日照,减少水分蒸发和晚上结露,加上清洗光伏板喷洒的水分,能够有效促进板下植被的成活和生长。通过光伏与种养殖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光伏项目投资收益,还可最大程度地改善治沙区域的“小气候”,从而有效减轻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该项目理想状态就是形成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光伏+新产业模式。”绿晟新能源技术总工王飞对项目前景充满了美好憧憬。“在光伏板下的2.6万亩土地上,可规模化种植紫花苜蓿、中药材、柠条等经济植物。”在王飞看来,这类植物通常在近地层分支较多,枝叶茂盛,能有效增加地面的粗糙度,可以切断风与沙质地表的直接作用,降低近地层风速、减少输沙量,使流动沙地短时间内向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转变,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3)毛乌素沙地四、荒漠化的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4)塞罕坝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
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11,2分)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32-2025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校准规范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大村甸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监测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知识研究版本)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舞技术(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工智能学科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西北协作区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全练版含解析
-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25届高三5月质量监测(最后一模)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5年初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兽医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人机运输合同模板
- 《诗经》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2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护他人尊严燃生命之光》
- 2024智能变电站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部分
- 某钢结构工程厂房、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幼儿园课件:《动物的尾巴》
- 2024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必考】
- DL∕T 1476-2023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分类训练1000题
-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
- 第八课 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