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所示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姜寨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出现社会贫富分化现象B.人们大量使用彩绘陶器C.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D.水稻是居民的主要栽培作物2.右图所示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最有价值的是其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利乃作簋者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用以纪念先祖檀公)。”这印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的记录。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下列对利簋这一青铜器的认识,准确的有()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了充分佐证②说明周部族重视祖先崇拜③利簋底部所铸文字为甲骨文④与文献相印证用以研究确定牧野之战的时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以上言论出自()A.《韩非子》B.《论语》C.《老子》D.《孟子》4.“春秋五霸”中最先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是()A.晋文公B.齐恒公C.楚庄王D.秦穆公5.右图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政府竹简文书,其所载内容最可能涉及()A.仁政民本B.郡县刑政C.礼乐德治D.无为而治6.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下图中□内从左到右应填入的是()A.临洮北向户B.蜀郡北向户C.临洮辽东郡D.蜀郡辽东郡7.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A.①--魏B.②--前秦C.③--十六国D.④--北魏8.“王与马,共天下”生动反映了东晋政治的特色,与此相联系的制度是()A.血缘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虽然隋朝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其历史成就不可磨灭,为唐朝的繁荣和强盛奠定了基础。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隋朝历史成就的是()A.开通大运河B.确立三省六部制C.完善科举制D.完成南北统一10.以下关于两税法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②以庸代役③取消一切杂税和杂役④按人丁和资产缴纳地税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唐朝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以下举措属于唐太宗时期的是()A.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B.与吐蕃“长庆会盟”C.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联合回纥灭西突厥12.唐招提寺是鉴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奈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以下史实能够反映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①空海长安求法②玄奘、法显西行取经③遣唐使来华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史籍记载“(建国初)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其中的“胡”和“中国”指的是()A.西夏与北宋B.辽与北宋C.西夏与南宋D.金与南宋14.宋朝,州县长官都改叫“知州”或“知府”,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的意思,他们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B.宋朝中央的权力强化C.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D.根本上杜绝割据隐患15.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16.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宋朝相应调整了土地政策,下列选项体现宋代土地政策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千年田换八百主”C.“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17.《元史》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其所系至重……大都设置总急递铺提领所……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携带)文书以行。”以下对该机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地方治安B.巩固帝国统一C.转运地方财赋D.抑制武将势力18.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19.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两者共同反映了()A.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感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C.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D.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20.历史地理学家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历史上地名的变化往往与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以下古今地名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都----北京B.临安----杭州C.镐京----洛阳D.建康----南京21.《皇明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皇权而对后世子孙的训诫。在祖训首章,朱元璋告诫子孙:“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据此推测,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于()A.满族B.藏族C.蒙古D.倭寇22.从某朝疆域图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都”“甘肃行省”“山西行省”等信息,下列对该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有()①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③吐蕃地区同样处于行省管理之下④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日本学者佐伯富认为:“雍正帝……藉奏折搜集情报……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这主要说明了奏折制度()A.使皇帝能够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B.有利于皇帝有效控制官僚队伍C.使享有民主权利的官员数量增加D.能够提高决策效率24.有学者在研究明清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时提出: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这一历史现象带来的变化是()①粮食产量大幅提高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商业资本日益集聚④人口数量不断增多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5.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并在中央专设机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一机构是()A.宣政院B.总理衙门C.理藩院D.军机处2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凡英国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此规定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D.贸易自主权27.近代某思想家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某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该文章是()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天演论》28.“光绪二年(1876),拟定《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招商集股。光绪七年(1881)正式投产。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下列企业与材料中所述企业性质相同的是()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上海轮船招商局29.“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由取资”这是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的原则,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纲领;所谓“取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施政方针,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决不能应循守旧。洪仁玕的《资政新篇》()①是太平天国前期颁发的一个重要文件②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③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④得到实施并取得一些成效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30.“苟利国家生死以,企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晚清爱国英雄林则徐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继林则徐后,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晚清爱国将领时有涌现。下列可以作为其中代表的是()①左宗棠②刘铭传③邓世昌④刘永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汉族由先秦既已产生的华夏族发展演变而来,而今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材料二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指出商、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4分)(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4分)32.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对宋代高度评价,有言“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男儿应斗死,壮士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等,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神童诗》材料二唐宋时期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整理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1)材料一中两首诗反映出唐宋时期的社会风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宋代社会风气形成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期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6分)33.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材料二14—18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属哪一历史时期?请分别说出两个判断依据。(6分)(2)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二A、B、C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3)请以“君主专制制度”或“对外交往”为主题,从材料二中提取三条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写出序号),针对选定的主题给出结论并予以说明。(7分)(要求:结论明确,说明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ABBCBCCAACA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BADCCCABCACD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1)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3分)打破了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天下一体”观念的产生;促进华夏族的形成。(1点1分,任3点得3分)(2)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2分)华夏族发展壮大(“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也可)。(2分)(3)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2分);缓解民族矛盾(2分)。32.(1)唐人尚武;宋人看重读书做官(写“尚文”也给分)。(2分)原因: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科举制度的完善。(2分)(2)现象:唐朝时,状元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代,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2分)原因:经济方面: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2分,写“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