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数字标号涂黑。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A.实行了禅让制

B.实行了分封制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2.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C.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A.地域关系

B.信仰关系

C.血缘关系

D.财产关系4.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5.封泥,又称泥封、艺泥,是盖有古代玺印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作为古代缄封公文书信、物品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秦代出土的封泥中有称“某守”或“某大守”的,如“九江守印”“即墨大守”(下图)等。这类封泥可用来研究秦代A.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B.地方割据称雄的概况C.贵族政治体制的特征D.地方职官体系的史实6.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下。对下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嬴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滕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鲁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7.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8.《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A.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时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1.“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2.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加之通过“权贵请托”等制度外因素得到科举及第,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断性态势。这说明科举制度A.没能打击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 B.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C.影响了选官程序的公平与公正 D.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13.关于中国监察谏议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是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制度,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B.隋唐时期的门下省主义职能是监察和谏议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决策失误14.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5.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16.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17.“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民军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这表明元代A.行省制度最初是临时机构 B.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皇权C.行省制度主要管理军事 D.行省制度来源于唐代中书省18.“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划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19.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反映了明朝A.出现宦官专权B.皇帝的行政负担减轻C.政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20.论及某行政中枢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据此判断,它是指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21.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2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A.皇权加强 B.加强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加强 D.阶级矛盾尖锐2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4.论及近代列强强加给清政府的某一不平等条款,有学者评述说:“这个条款也让外国人能在中国经商时,只受该国通常较宽大的民法与商法规范,使他们与中国贸易伙伴往来时有明显的优势。”该学者评述的“这个条款”是A.协定关税权 B.居住及租地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5.在一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26.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27.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改良道路受挫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洋务运动失败28.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每年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都会响起防空警报声,以铭记九一八事变。该“事变”标志着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29.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A.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B.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D.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0.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9月7日蒋介石下令,“以十八集团军百团大战为法则加强游击战的训令”,要求“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本年九月起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汽车、汽船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的是A.百团大战振奋了民心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游击战

C.国民党配合了百团大战D.百团大战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二、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回答:图一、图二反映出的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4分)图三揭示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怎样的改革?(2分)有何影响?(4分)图四中的机构是清朝哪位皇帝设置的?(2分)有何影响?(4分)(4)从图一到图四,指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间关系演变的规律是什么?(4分)31.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摘编自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摘编自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材料三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建立了19块根据地,解放了近1亿人口,收复了100万平方千米的失地。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一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12分)1.答案:C解析:2.答案:C解析: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表明宗法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当时的政治中心在北方,故B项错误;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出现诸侯集权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3.答案:C解析:4.答案:B解析: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对于分封制不符合;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说法正确;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对于分封制不符合。故此题应选B项。5.答案:D解析:6.答案:B解析: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A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出;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故C项错误;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8.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和材料分析,A.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说法不符合材料,应是秦以前;B.秦时玉玺为皇帝独有,这是材料中的现象并非反映的实质问题;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这一说法与材料相悖,故此题应选D项9.答案:C解析:10.答案:B解析:唐朝的三省六部的运转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故选B.材料涉及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11.答案:D解析:12.答案:D解析:唐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在形式上实现了选官机会的均等,但是士族凭借优越的地位,垄断了官学,同时还利用制度漏洞,形成了“权贵请托”的风气,从而造成了科举制在实质上结果的不公正,这说明了科举制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来确保其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公正,故本题选D项。A项错在“没能打击”,这不合史实。请托之风会导致官员素质下降,故B项错误。C项并不是科举制度本身导致的,而是制度外因素导致的。13.答案:D解析:汉武帝削弱相权: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劝。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三省体制发展到隋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了决策失误。所以D不正确。14.答案:C解析:15.答案:C

解析: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央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没涉及地方,排除AB。

宋朝没废除宰相,排除D。

故选:C。16.答案:A解析: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征伐之役”“未有定制”“因事设官”可知,元代行省制度最初是临时机构,故A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B项不合题干主旨。管理军事只是行省制度的一方面,故排除C项。唐代中书省是中央机构,元代行省是地方机构,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19.答案:D20答案:D解析:21.答案:B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选B项;军机处具有封闭性,内阁处理公开性政务,无法体现制衡,排除A项;军机处和内阁都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军机处是皇帝设置,无法体现法定,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23.答案:C解析:从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反映出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24.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这个条款也让外国人能在中国经商时,只受该国通常较宽大的民法与商法规范”,意思是说外国人在中国经商时,只接受他们所在国家相关法律的规范,不受中国相关法律的制约,这也使外国商人在中国经商时占有明显优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领事裁判权。C项符合,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C25.答案:D解析:26.答案:B解析:从“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可知具有反帝爱国性质,故选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义和团运动排斥外洋事物,不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A项;题中强调扶持中国,不能说明打击中国反动势力,排除C项;题中仅仅涉及天津地区,不能代表全国民众,排除D项。2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