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俗的概念不断地由底层大众重新诠释,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抗拒雅的压抑。“俗”意味着
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
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时刻提供“雅”中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饱满而粗
糙,单纯而简陋。由于格格不入,“雅”代表的正统体系往往无视这些文化经脸,或者冷漠地拒
绝乃至严厉地驱逐它们。“雅”的文学或者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无形的栅栏,这些文化经验及其背
后的社会阶层无法完整地露而,甚至仿佛不存在。因此,“俗”的反抗时常表现为无所顾忌的率
直。“雅”的陈陈相因时常形成僵硬的躯壳与自以为是的雕琢,形成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
格,这时,“俗”的率直是一种解毒剂。“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俗”不再尊重“雅”
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这时,“俗”以开放的姿态重新接纳外部世界生机蓬勃的文化经险,并且
与各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互阐发。
②文化史上“俗”的反抗星屡发生,现在的文学或者艺术形式保留了种种遗迹。谚语、笑话、
相声、快板书等相对短小的影式迄今仍然流传于底层大众中,充当简单的娱乐或者宣传。另一些
通俗文化成功地占领了中心位置,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甚至以经典的面目存留于世。尽管
如此,词、曲、章回小说等文体始终贮存了“俗”的记忆,这种意义上的“化俗为雅”是文人雅
士心悦诚服的表现。文学或者艺术形式的遗迹证明,“俗”始终是历史之中主动的积极能量。
③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由于巴赫
金的阐述,“狂欢节”1%念业已成为理论史的一个著名范畴。显然,巴赫金心目中的狂欢节是一
种全民庆典,抹掉了游戏与生活的界限。狂欢节没有舞台,“狂欢节不是艺术的戏剧演出形式,
而似乎是生活本身现实的(但也是暂时的)形式,人们不只是表演这种形式,而是几乎实际上(在
狂欢节期间)就那样生活”。也许,巴赫金的描述带有相当程度的象征意味,狂欢节的喧闹对于
“雅”和一本正经甚至矫揉造作给予毫不掩饰的潮弄。巴赫金指出了狂欢节的诸多特征;狂欢节
是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狂欢节之中充满了肉体,享用食物是巨大的快乐;谈谐之趣也是
狂欢节的重要品质,大众愿意为笑声奉献自己的智慧;狂欢节之中,人们可以不拘形迹,无视各
种等级,摧毁一切禁忌,广场是狂欢节的真正空间,这里可以敞开一切;最为重要的是,狂欢节
自下而上,没有必要顾忌权威颁布的礼仪规则。尽管狂欢节是西方文化的节庆,但是,我们可以
在中国的民歌、民间演艺、庙会等方面察觉相似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俗”的狂欢性质是抛开
“雅”的陈规陋习之际不无过激的反弹,种种精致微妙、典雅斯文、欲说还休、含蓄蕴藉都将在
粗犷的哄然大笑之中解体。
④大众传媒通常是“俗”的催化剂.古代的戏我舞台或者说书、演唱的茶馆酒肆如此,现代
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唱片、互联网也是如此。从印刷术到电子传媒,持续的升级
换代从未改变这种状态:大众传媒对于“俗”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雅”。尽管每一种大众传媒各
显神通,但是,无远弗届的传送与愈来愈广泛的参与成为今一代大众传媒崛起的首要理由。有趣
的是,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无不伴随或强或弱的非议。多数知识分子对于大众传媒表示反感。
他们往往觉得,大众传媒的内容芜杂混乱,格调低下,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无助于培养深思熟
虑的习惯。涉及文学或者艺K的时候,“俗气”是知识分子再三抨击的理由:如此肤浅的作品与
如此发达的传播技术几乎成为一个可笑的对比。尽管如此,大众传媒与“俗”的结盟从未被削弱。
(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
材料二:
①黄图双①用“白描本色”这一概念来概括戏曲文学语言的特质,并对作为本色主要特征的
白描做了多方面的说明:作为手段,白描的作用在于传达一定的“词旨”,作为风格,白描介乎
“高远”与“鄙陋”之间,其基本特点是“清真”;关于白描语言的词汇质地,则应当“纯是口
头言语,化俗为雅”。
②前两点,前人多有论达,唯第三点系黄氏创见。前人多强调戏曲文学语言须通俗、口语化,
因此产生了俗与雅、口语化与文学书面语言谁更宜于戏曲文学的矛盾。金圣叹虽然提出过“将常
字翻别”说,但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黄氏“化俗为雅”说,则从理论上说明了戏曲作为市
民艺术所需要的“俗”,与戏曲文学作为文学所需要的“爬”应当得到统一,其方法就是对口头
语言进行撷取、提炼、加工,使之上升为文学语言,将“俗”化为“雅”。
③黄氏对曲的语言和词的语言所做的比较可以作为上述诠释的佐证。他说:“宋尚以词,元
尚以曲,春兰秋菊,各茂一时。其有所不同者:曲贵乎口头言语,化俗为雅;词难于景外生情,
出人意表。”由此说明曲与词、戏曲文学与文人文学同样需要语言的“雅”;所不同的是,戏曲
文学的“雅”是以运用民间口头言语并将其“俗”加以改造为前提条件的。市民艺术所需要的
“俗”和书面文学所需要的“雅”,便在这个“化”的过程中得到了统一。
(摘编自陈竹《论“化俗为雅”》)
【注】①黄图琰,清代戏曲学家,力主“化俗为雅”的“本色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俗”所提供的文化经验具有天真、单纯、粗糙、简陋、饱满等特点,足“雅”中未曾
有过的,与“雅”有不相容的一面。
B.“俗”对“雅”的反抗在文化史上并非鲜见,“俗”一直以来是历史发展中主动的积极
能量,在文学艺术形式中存留了丰富遗迹。
C.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都伴随着非议,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多反感大众传媒的芜杂低下
等,但这促使大众传媒加速崛起。
D.黄氏“化俗为雅”说,指出作为市民艺术的戏曲的“俗”与作为文学的戏曲的“雅”应
统一,并阐释了化“俗”为“雅”的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侧重阐述“俗”的反抗与发展,揭示“俗”的狂欢性质以及它的传播载体;材料
二侧重评述“化俗为雅”的戏曲语言观。
B.“俗”时“雅”的反抗往往显得率直,它对“雅”沿袭的僵化陈规以及纷繁、堆砌而纤
弱的形式风格具有消解的作用。
C.“俗”如果不能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就不可能在文化领域占据中心位置,也就不
可能成为经典而得以长期存留于世。
D.黄图班所崇尚的“本色语”,并非仅是“贵乎口头言语”与“纯是口头言语”,而是经
过了戏曲家烹炼的“化俗为雅”之语。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词语言不能体现“化俗为雅”的一项是(3分)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筌篌引》)
B.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杨万里《晚归再度西桥四首(其一)》)
C.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白居易《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
首》)
D.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己是疑。应是望多时。(辛弃疾《武陵春•走
去走来三百里》)
4.材料一第③段与材料二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5.试结合上述材料相关内容,针对下列新闻现象,写一贝!短评。(4分)
据媒体报道,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苣行并序》改编成流行歌曲,改编后的歌曲在某
视频弹幕网站火了。这首5分半钟的歌曲,将白居易《琵也行并序》600多字的诗全编进去了,
而且没有堆砌之感,旋律亲切,朗朗上口,副歌部分还用了戏剧唱腔。仅上传两天,该视频就收
获1300多条弹幕,2万多次点击。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挂雪的树枝不垂泪
迟子建①
在我居室的下面,奋斗路的另一侧,原本是有两座平房的“一座是食杂店,另一座是酒店“
食杂店铺着缝隙很大的木质的地板,走上去嘎吱嘎吱地响。货架也是木制的,动人的醋杳味和暖
洋洋的甜香气在黯淡的室内四处弥漫,给周围的平民百姓以许多方便。店的角落有一部公司电话,
是黑色的拨盘电话,式样古老,与店的气息很协调。只要短了柴米油盐,我便楚进店里。而毗邻
食杂店的酒店,却不曾光顾,只见它的门脸刻意装饰过,门前还吊着四盏红色宫灯。一排婆娑的
柳树站在两座平房前,几乎与屋脊同高。
那时我有个天真的想法,平房永远是平房,而柳树年且长高,最终柳树会覆盖了那有着猩红
色屋顶的平房,繁茂枝叶的加冕会使平房更加充满童话色彩。然而童话终归是童话,那两座平房
忽然在一日间被拆得成为一片废墟,几辆卡车将碎砖裂瓦、废土朽木清理干净后,那里就可怕地
成为另一座火厦的基地。那有君上朴情调的平房消失了,还有那一排我企望形成一片浓郁绿云的
柳树也消失了。那天我站在楼上,发现对面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片被砍伐了的柳树,白色的伤口分
外夺目,而它们的枝条分明已经柔软了,毕竟春天近了。
平房消失了。柳树消失了。原本开阔的视野不久就被一座钢筋水泥建筑的大厦所遮挡。工地
传来彻夜不息的打夯声。室内不得安宁,我便到图书馆寻清静去。
在读书气氛颇浓的社科雨览室,我被沙汀先生的《唯水十年》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记叙一九
三九年沙汀由延安返回四川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连绵的战火、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们丧失对文
学的信心。文中还提到了许多现当代文学中的知名人物,这些人大多已经作古。这样质朴亲切的
叙述风格和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已故的文学大师,不知怎的忽然让我想起已故的林予②老师以及珍
藏于我手中的他生前的儿册藏书。
大约是前年,得知林予老师患了癌症,去年春天,就传来了他病情加重的消息。有一天在街
上碰见小黑,她告知刚带女儿去医院看过林予老师。“消瘦得特别厉害,身体已经开始浮肿了。”
小黑这样对我说。我心下戚想。我记忆当中的林予,是一个和善的神态怡然的长者,他宽厚的笑
容和温和的话语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在是否探望林子老师的问题上,我矛盾了很久。是
记住一个人生命旺盛时期的自然神态呢,还是记住一个人垂死前的非人的表情?我选择了前者。
我更愿意记住一个人正常生活时的影子,那么在我的记忆中,他就是平静故去的。
林予老师去世后不久,冬天便来到了。我和左泓去看望林予的夫人赵泗华老师。我们在江边
下了车,沿着江岸的斯大林公园朝前走。那天气压很低,松花江还未完全封冻,黑褐色的树木披
着密密实实的白霜,这高傲的延伸着的树挂使我们恍若走进一座充满哀悼气息的灵堂。没有四壁
的灵堂,灵魂可以直接面对苍天、树影、朔风,想必灵魂也是自由的吧。
林予老师的遗像悬挂在书柜上。那正是我记忆当中的他,和善亲切、淡泊宁静。赵泗华老师
明显消疫了,头上也有了白发。她拿出一捆书让我挑选一下,书是林予老师生前的藏书。我从中
选择了几册:《黑龙江农事》《中国的垦殖》《苏联的远东地区》《垦殖学》等。其中的《垦殖
学》是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扉页上有林予老师的签名以及购书日期------九六二
年东安市场。一九六二年,我还没有出生,而林予老师已经买到这本书为记述垦荒生活做准备了。
当我把这几册书提回居室,一本本地翻阅它们的时候,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垦殖学》的
插页中,林予老师在割稻器、施肥器、三段空心压土器的图形下面都用红爸画上了标记。让人想
到他不是去当作家,而是一心一意要做个荷锄种谷的农人。书页里透出一股植物生长的气息,可
以想见林予老师对待工作有多认真和严肃。这是一个文学前辈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
岁月的浮尘使那几册书纸•页泛黄,时间多么无情,它销蚀了一个人的激情、爱情、亲情和才
华。如果上天因为给予了人的生命而要收回人的生命的话,那么上天收回的只是人的凡身躯壳,
上天妆不走人的精神成就。
从图书馆出来,听着建筑工地单调的打夯声,我又一次想起了初冬松花江岸那些美丽的树挂。
如果是雨落在树上,树就会垂泪。而如果是霜雪落在树上,树就仿佛拥有了无数颗雪亮的白牙。
能让人看见白牙,那树必定是灿烂地笑着。如果善良的人果真去了另一个世界,林予老师,您一
定就会在另一个世界。现在又是哈尔滨开花的时令了,另一个世界也开花了吗?
(选自2016年出版的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
【注】①迟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②林予:曾任
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副主席。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房的消失以及钢筋水泥建筑大厦的落成,使得作者内心产生出一种不安,也传达出淡
淡的感伤情绪。
B.在回忆林予老师的过往时,作者用“和善”“怡然”“宽厚”“温和”等词来描述,其
内心渴望将老师最美好的形象保留下来。
C.当作者翻阅《垦殖学》中林予老师留下的标记时,主要感慨的是文学前辈在农业研究上
作出的贡献和留给我们的研究成果。
D.文章最后,作者由哈尔滨开花的时令联想“另一个世界”也可能开花,在忧伤的氛围中
传递出抚慰心灵的温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对“平房”“柳树”进行描写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景与情交融在一起,深化
了作者的情感体验。
B.文章插叙了“我”与小黑的交流以及翻阅林予老师藏书引发感慨的一段往事,叙事中穿
插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与生命思考。
C.建筑工地的打夯声勾连现实与回忆,从“不安宁”到寻求“安宁”,最后联想到松花江
“挂雪的树枝”,回扣标题,全文读来行云流水,意味深长。
D.文章倒数第二段呼应老师逝世的往事,为后文作情感铺垫,重点表达了作者对林予先生
生命消逝、才华销蚀的惋惜。
8.本文借“挂雪的树枝”来表达对•林予老师的缅怀之情,请你结合文本说说这种表达方式有什
么好处。(6分)
9.作者为什么没有在林予老师病情加重的时候去医院探望?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渴;次日余祭;次日夷昧;次曰季札,号日延陵李子,最贤,三兄皆
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李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日:“李子贤使国及李子则吴可
必为?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日:“使吾早死,令国及李子。”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
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庶兄僚日:“我亦兄也。”乃自立为吴王。李子使还,
复事如故。谒子光日:“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
为也!”于是乃使专诸束僚,杀之,以位让李子。季子日:“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
共篡也。”乎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小
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①矣。
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3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
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日:“天下官②,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
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日:“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
鲍白令之对日:“陛下行桀封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已:“令
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
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旋。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戒相继不绝。所
以自奉者,弹天下,竭民力。偏较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
欲官天下战?”抬皇然无以应之,而有惭色。遂罢谋,无禅意也。
(节选自《说苑•至公》)
【注】①庶几:差不多,在文中指接近(“至公”的境界)。②官:公有,与“私”相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乃N兄0弟P相Q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薨”的意思是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古代帝王或皇后之死则称“崩”。
B.“当”的意思是承担,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名我固当”的“当”意思不相同。
C.“卒”的意思是最终,与《孔雀东南飞》中“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相同。
I).“捐”的意思是舍弃,与成语“细大不捐”的“捐”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不得已继承王位,他每次饮食都虔诚祷告,祈求自己早日死去以传位贤能的季札。
B.季子一直不愿接受王位。夷昧死时,他借出使逃避继位;光让位给他时,他逃到延陵。
C.鲍白令之认为是实行禅让制还是世袭制,取决于君王是以天下为公还是以天下为家。
D.鲍白令之以事实为依据批评秦始皇“行桀纣之道”,令秦始皇哑口无言,面露惭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
(2)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
14.请结合文小,简要分析治国者怎样做才能达到“至公”的境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汉宫春•立春日①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咒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
西园③。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④?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
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南归之初闲居京口(今镇江)时。②春幡:旧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
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③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称西园。④青韭堆盘:
指五辛盘。立春日,以葱、蒜、韭等鲜嫩之菜装盘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题,并以“袅袅”,描摹春幡摇曳,既可见春风吹来,又显女子之美态。
B.“浑未办”两句,写作者立春时未曾备办酒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生活贫困。
C.“问何人、会解连环”看似寻找解连环之人,实贝J是以此典故说明南宋最高统治团中无
智勇之人。
D.末尾两句,既含惜春之意,又寓故国之思,还有对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之怨。
16.俞陛云曾评价本词下阙:“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因其暗换韶
光,老却多少朱颜翠鬓.语尤隽妙。”请谈谈妙在何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两处写鸟叫,但手法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再写惊飞,最
后才写其叫声“”;写鹳鹤是先写声音“",然后交代是鹳鹤
在叫。
⑵古人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一说,《离骚》中“,”
表明屈原在寅年寅月寅日,预示着将要把人间某个重大使命赋予给他。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
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红楼梦》以其①的社会内容被称为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直到今天,它仍像
新发现的宝藏那样,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着②的伟大价值。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画课程设计教程
- 幼儿美工坊课程设计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经典励志电影与人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数据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 酒店建筑外观设计与视觉冲击力
- 上海电力大学《手工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快餐连锁企业的营销方案
- 2024全新车棚智能门禁系统安装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 思政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 数字媒体艺术课件
- 海洋科普趣味知识讲座
- 静脉输液操作课件
- 安全生产培训(完整版)课件
- 【瑞幸咖啡财务分析报告(附财务报表)5300字(论文)】
- 三傻大闹宝莱坞课件
- 护理科普作品
- 国家OTC药品目录(全部品种)
-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业大学
- Android课程设计报告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