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八中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1)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

元素组成两种盐bzdas和bca?。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d的氧化物含2moi化学键

B.工业上电解c的氧化物冶炼单质c

C.原子半径:a<b<c<d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l

2、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中,的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H2s04洗净并灼烧

B.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

C.配制浓H2s04、浓HNO3混合酸时,首先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04

D.上升纸层析实验中,将试液点滴浸没在展开剂里,静置观察

3、图I是NO2(g)+CO(g)=CO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H所示。

能量t£产134kJmol-1

NO2(g)+CO(g)瓦二368kJmol

匈(g)tNO(g)

反应过程

图II

图I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h(g)与1molCO(g)反应放出234kJ热量

B.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转化率

C.若X表示反应时间,则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D.若X表示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4、如图,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不涉及的实验现象是()

A.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B.试管内壁上有油珠附着

C.试管内水面上升D.试管内有白烟生成

5、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

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高价含氧酸酸件:X<Y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VV可形成双原子分子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6、10mL浓度为I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

是()

A.KH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

232

7、某工厂排放的污水只可能含Na'K\NH;、Mg\Fe\SO3\SCV一和C「中的几种(忽略由水电离产

生的OH)o将试样平均分成甲、乙、丙各100mL三份,每次均加入足量的试剂,设计如下实验。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废水可能含有Na+、K\Fe3+

B.可能存在的离子用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认

C.废水一定含有C「、SO’?-和Mg?*,且c(C水

23+

D.废水一定不含SO3\Cl\NH4\Na\K\Fe

8、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组成一种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X、M的族序数均等于

3

周期序数,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

M

X<5>-0

A,简单离子半径:Z>M>Y

B.常温下Z和M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C.X+与丫2?•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碱

9、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8,8

A.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t+8H2O

22

B.NH4C1+H2O^NH3*H2O+HCI

C.K37C1O3+6HCI=K37CI+3C121+3H2O

18,8

D.2Na2O2+2H2O=4NaOH+O2

10、在lOOkPa时,ImolC(石墨,s)转化为ImolC(金刚石,s),要吸收1.895kJ的热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ImolC(石墨,s)比1molC(金刚石,s)的总能量低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1、已知有机物M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CH,

+H:

MN

A.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可用溟水鉴别M和N

D.M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4种

1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数目为NA

C.密闭容器中,ImolML和ImolHCl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为心

D.在IL0.1mol/L的硫化饱溶液中,阴圈子总数大于0.1NA

13、室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电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B.Ka(HB)的数量级为

C.水的电离程度:N>M=P

D.M、P两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A)=c(B)

14、煤、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熟悉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生成苯、甲苯、苯甲酸等芳香烧

B.煤干储的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都是天然纤维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甲醇

15、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秦皮素”是其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结构简式如图所

示,有关其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ioFMh

B.分子中有四种官能团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D.I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16、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匹大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5G元年的起点。通信用磷酸铁锂

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

放电

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i.xFexPO4+LiC6/^LiMmFexPO4,6C,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充电

正确的是()

或他保电极、/石织电枝

MLJJPO,LiC6

LiMi«FjP04W*6C

电斛质牌股

A.充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B.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6C+e=LiC6

D.放电时,Li+移向石墨电极

17、常温下,向20.00mL0.Imol-f1BOH溶液中滴入0.1mo1・L"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

对数[-Ige*(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BOH的电离常数约为1X10-4

B.N点溶液离子浓度顺序:c(B+)>c(Cl)>c(OH")>c(H+)

C.a=20

D.溶液的pH:R>Q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代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没有发生

化学变化

B.古代炼丹著作《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指

的是硫黄

D.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其“法”是指蒸镭

19、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Qi和CuSO4,可生成CuCl沉淀除去CL,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如下:

Cu(s)+Cu2+(aq)--2Cu+(aq)A,i=〃kJ・mol”

CI-(aq)+Cu+(aq)=-CuCI(s)

实验测得电解液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2

G

V

W

I0

A.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r的去除

B.溶液pH越大,Ksp(CuCl)增大

C.反应达到平衡增大c(CM+),c(CL)减小

D.1/2Cu(s)+1/2Cu2+(aq)+Cl-(aq)CuCI(s)A7/=(a+2b)kJunol'1

20、用电化学法制备LiOH的实验装置如图,采用惰性电极,a口导入LiQ溶液,b口导入LiOH溶液,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通电后阳极区溶液pH增大

B.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T+2H2。

C.当电路中通过I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Cb生成

D.通电后Li+通过交换膜向阴极区迁移,LiOH浓溶液从d口导出

21、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

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I2>SO2

22、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D(g)。其中容器甲中反应进行至5min时达到

平衡状态,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平衡物质的量

容器温度/C起始物质的量/mol化学平衡常数

/mol

n(A)n(B)n(D)n①)

甲5004.04.003.2Ki

5004.0a02.0K2

6002.02.02.02.8K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5min内,甲容器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64mol・L"・min”

B.a=2.2

C.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为2.0molA、2.0molB,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小于80%

D.KI=K2>K3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1,3一环己二酮(白。“)常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有机合成。下列是一种合成1,3一环己二酮的路

线。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分子式为。

(2)丙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o

(5)符合下列条件的乙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j溶液反应,且Imol乙与足量NaHCCh溶液反应时产生气体22.4L(标准状况)。

写出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1:6:2:1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O(任意一种)

(6)设计以人(丙酮)、乙醇、乙酸为原料制备YH?H(2,4一戊二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H.CCH:/X/X

24、(12分)环戊喔嗪是治疗水肿及高血压的药物,其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CQGHQH,/COOCH1)0"COOH

ClCHjCOOCtH,25*的比检

KHFe(C0)42)H*

:OOC2HSGHQNa/CzHQH:COOH

(丙二酸二乙茴)④|200七

ABD

[Q>-CHcH0«OH.NaBL

2COOH

浓藐酸

G⑤

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化学名称是。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3)C的结构简式为。

(4)G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X中含有六元碳环,且X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

(6)设计由1,3■丙二醇和丙二酸二乙酯制备/^-COOH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COOH

25、(12分)焦亚硫酸钠(Na2s20。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己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U中有Na2s2Os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

(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H中获得己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o

(3)装置m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jo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一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溶液中现蓝色白30s内不褪色

林港【2溶液滴定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l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L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_________________g・LZ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6、(10分)锚酸钠(NaBiCh)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水中缓慢分解,遇沸水或酸则迅速分解。某兴趣小组设

计实验制取锡酸钠并探究其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例酸钠

制取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仪罂已略去),部分物质性质如下:

物质

NaBiChBi(OH)3

性质不溶于冷水,浅黄色难溶于水;白色

(1)B装置用于除去HCL盛放的试剂是_;

(2)C中盛放Bi(OH)3与NaOH混合物,与Cb反应生成NaBi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3)当观察到一(填现象)时,可以初步判断C中反应已经完成;

(4)拆除装置前必须先除去烧瓶中残留Ch以免污染空气。除去CL的操作是

(5)反应结束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要的操作有

口.钠酸钠的应用——检验Mn2+

(6)往待测液中加入秘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存在MM+。

①产生紫红色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某同学在较浓的MnSO4溶液中加入钠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结果没有紫红色出现,但观察到黑色固体(MnOz)

生成。产生此现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产品纯度的测定

(7)取上述NaBiCh产品wg,加入足量稀硫酸和MnSO,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再用cmol・L」的H2c2。4标准溶液滴

2+

定生成的MnO4♦(已知:H2C2O4+MnO4——CO2+Mn+H2O,未配平),当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mL标准

溶液。

该产品的纯度为一(用含w、c、v的代数式表示)。

27、(12分)草酸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4・2%0)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C,

5

受热易脱水、升华,在170°C以上分解。常温下,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5.4xl0-2,K2=5.4X10-O回答下列问题:

(1)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BCDEF

(2)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3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试管ABC

4mLO.Olmol/L4mL0.02mol/L4mL0.03mol/L

KMnO4KM11O4KMnOj

加入试剂

1mLO.lmoL/L

1mLO.lmoL/LH2SO41mLO.lmoL/LH2so4

H2SO4

2mL0.1mol/I,2mLO.lmol/L2mLO.lmol/L

H2C2O4H2C2O4H2C2O4

褪色时间28秒30秒不褪色

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

快”?(填“能”或“不能”);简述你的理由:。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结果均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室温下,取0.010mol/L的H2c2。4溶液,测其pH=2;

B.室温下,取O.OlOmol/L的NaHC2O4溶液,测其pH>7;

C.室温下,取pH=a(a<3)的112c2O4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pH<a+2;

D.取0.10mol/L草酸溶液100mL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H2体积为224mL(标况)。

(4)为测定某H2c2。4溶液的浓度,取20.00mLH2c2。4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

溶液进行滴定,进行3次平行实验,所用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02mL和22.02mL。

①所用指示剂为;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H2c2。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A.滴定管在盛装NaOH溶液前未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28、(14分)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化合物丰富多彩。

(1)铜与N2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无水CU(NO3)2O

①基态Cl?*的电子排布式为o

②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

⑵邻氨基口比咤(Q-NH"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汗吐

/\/

.......CuCuCuCu……

aN||:/、/\

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

②邻氨基毗咤的铜配合物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③1molQ-NH:中含有。键的数目为moL

⑶铜的某种氯化物的链状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29、(10分)Fe、Ni、Pt在周期表中同族,该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1)①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o

②已知FeO晶体晶胞结构如NaCI型,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阴离子的配位数为。

③K3[Fe(CN)sNO]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④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Fe(CN)6D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Fe(CN)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伯可与不同的配体形成多种配合物。分子式为[PUNHRCR的配合物的配体是______;该配合物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其中呈橙黄色的物质的结构比较不稳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呈亮黄色的物质的结构较稳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下

图图1所示的物质中呈亮黄色的是(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

图1图2

⑶金属银与镯(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上图图2所示。储氢原理为:痫锲合金吸咐Hz,

W解离为H储存在其中形成化合物。若储氢后,氢原子占据晶胞中上下底面的棱心和上下底面的面心,则形成的储氢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

组成两种盐b?da3和bca?。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时部分沉淀溶解,说明生

成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铝,因此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偏铝酸盐,如NaAKh,因此a为O元素,c为A1元素,b

为Na元素;根据盐b2da3的形式,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d酸难溶于水,因此d酸为硅酸,d为Si元素。据此分析

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A1元素,d为Si元素。

A.d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Imol二氧化硅中含有4moiSi・O键,故A错误;

B.工业上冶炼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实现的,故B正确;

C.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a<d<c<b,故C

错误;

D.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较高,而SiH』不能,因此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d,故D错误;

答案选B。

2、B

【解析】

A.稀H2s04不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稀盐酸洗净并灼烧,故A错误;

B.向l(1%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NaOH过量,则可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故B正确;

C.配制浓H2s04、浓HNO3混合酸时,类似浓硫酸的稀释,先加硝酸,然后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04,故C错

误;

D.纸层析实验中,滤纸上的试样点是不可以浸入展开剂中的,否则试样会溶解在展开剂中,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A.反应的皓变△H=Ei-E2=134K.J/mol-368KJ/mol=-234k.J/mol,又1molNO2(g)与1molCO(g)不可能完全反应到底,

所以放出小于234kJ热量,故A错误;

B.两种反应物的化学平衡,增加一种物质的量,会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故B错误;

C.气体形成的平衡体系中气体质量不变,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化学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随反应进行,氯气的浓度减

小,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A正确;

B.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烧,液态氯代烧是油状液滴,B正确;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

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一氯甲烷、氯化氢为气态,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正确;

D.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有白雾,无白烟出现,D错误。

5、A

【解析】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则X为C元素、Z为O元素;Y与

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5x2=17,该气体为N%,而X、

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只能处于笫二周期,Y为N元素、M为H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

期元素,则W为Na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元素、M为H元素、W为Na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C)vY(N),所以最高价含氧

酸酸性:碳酸〈硝酸,A正确;

B.X、Y、Z分别是C、N、O元素,它们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错误;

C.W为Na,属于金属元素,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C错误;

D.M为H元素、W为Na元素,M与W形成的化合物NaH为离子化合物,物质中含有离子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杳“位、构、性”关系综合应用,依据原子结构或物质性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D选项中金属氢化物是易

错点。

6、B

【解析】

需要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即降低H+的浓度而又不改变H+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详解】

A.加入KHSO』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总量增多,故氢气生成量增多,故A错误;

B.加入CHhCOONa溶液,溶液被稀科,且醋酸根离子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为醋酸分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且

提供的氢离子总量不变,故能减慢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故B正确;

C.Zn可以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加入Na2c03溶液,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则溶液中氢离子息量减小,故氢气生成量也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甲中滴加滨水不褪色,说明溶液中没有还原性的SO3%乙中滴加酸化的BaCh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此沉淀为Ba

SO4,物质的量为O.OlmoL可知含有O.OlmolSO/一,滤液滴加酸化的AgNO.i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的质量为2.87g,物

质的量为0.02moL则溶液中不存在C「,原因滴加BaCL溶液生成O.OlmolBaSO」时引入的为0.02mol;丙中滴加NaO

+

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Mg(OH)2,同时无气体生成,说明没有Fe-tNH4,0.58gMg(OH)2的物质的量为0.0

Imol,可知溶液里含有0.01molMg2+恰好与(HHmolSCh?•组成中性溶液,故原溶液中也不存在Na+、K+;A.有分析可

知废水不存在Na+、K+和Fe3+,故A错误;B.不存在Na+、K+,无须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认,故B错误;C.废

水一定含有SOF和Mg?,,不含C「,故C错误;D.有分析可知废水一定不含

SO3基、Cl\NH4+、Na\K\Fe3*,故D正确;答案为D。

8、D

【解析】

短周期元素X、M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符合要求的只有H、Be、Al三种元素;结合分子结构图化学键连接方式,

3

X为H元素,M为A1元素,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二,Y为O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元素

4

在O元素和A1元素之间,结合题图判断Z为Mg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Mg元素,M为A1元素;

A.Y为O元素,Z为Mg元素,M为AI元素,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

径:Y>Z>M,故A错误;

B.Z为Mg元素,M为A1元素,常温下A1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溶于浓硝酸,故B错误;

C.X为H元素,Y为O元素,X+与*2-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双氧水,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Z为Mg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镁,是中强碱,故D正确;

答案选D。

9、A

【解析】

A.过氧化氢中的O化合价由T价升高为。价,故18。全部在生成的氧气中,故A正确;

B.NHKI水解,实际上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氢离子分别和NH4+、CT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氢,所以2H应同时

存在在一水合氨中和HC1中,故B错误;

C.KCIQs中氯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HC1中氯元素化合价由T价升高为0价,故37cl应在氯气中,故C错误;

D.过氧化物与水反应实质为:过氧根离子结合水提供的氢离子生成过氧化氢,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在碱性条

,s

件下不稳定,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4H2>«O=4NaOH+2H2O+O2T,所以9出现在氢氧化钠中,

不出现在氧气中,故D错误:

答案选A。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

B、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L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选项B错误;

C、ImolC(石墨,s)转化为ImolC(金刚石,s),要吸收1.895kJ的热能说明1molC(石墨,s)比1molC(金刚石,s)

的总能量低,选项C正确;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在lOOkPa时,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L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

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I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11、C

【解析】

A.M中碳碳双键变成单键,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A错误;

B.异丙基中的碳是四面体结构,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平面,故B错误;

C.M中碳碳双键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滨水褪色,可用滨水鉴别M和N,故C正确;

D.M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邻、间、对3种,故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A.l2g石墨烯里有Imol碳原子,在石墨中,每个六元环里有6个碳原子,但每个碳原子被3个环所共有,所以每个环

平均分得2个碳原子,所以1个碳原子对应0.5个环,所以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故

A不选;

B.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故B不选;

C.NH3和HC1反应生成的NH4a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离子化合物,故C不选;

D.lLO.l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如果硫离子不水解,则硫离子为O.lmol,但硫离子会发生水解:S'+HzOx=HS+OH-,

所以阴离子数目增加,最终阴离子总数大于O.INA,故D选。

故选D。

13、D

【解析】

未加NaOH溶液时,HA的AG4则c(心”罟勺-则c(H”0」mM=c(HA),

c(0H-)

HA是强酸;

c”)

未加NaOH溶液时,HB的AG=9,则c(H+)*c(OH)=10-14,=10%则c(+)=10-25moVL<0.1mol/L,

c(OH-)H

则HB是弱酸;

【详解】

A.P点AG=0时,c(H+)=c(OH),混合溶液呈中性,HA是强酸,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

等,则酸碱体积相等,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故A正确;

+25

B.HB的电离程度较小,则溶液中c(B)=c(H)=10-niol/L,c(HB)^0.1mol/L,Ka(HB)

c(H+)c(B)10-25xl025

=10",故B正确;

c(HB)0.100

C.酸或减抑制水电离,弱离子促进水电离,且酸中c(H+)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M、P点溶液都呈中性,则

M、P点不影响水的电离,N点NaB浓度较大,促进水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N>M=P,故C正确;

D.M、P点的AG都为0,都存在c(H+)=c(OH),混合溶液呈中性,加入的NaOH越多,c(Na+)越大,溶液中

存在电荷守恒,则存在P点c(AO=c(Na+)、M点c(Na+)=c(BO,但是c(Na+):MVP点,则c(AO>c(B),

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混合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酸的酸性强弱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中微粒浓度的

近似处理方法。

14、A

【解析】

A.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使链状炫转化为环状烧,生成苯、甲苯等芳香烧,苯甲酸属于

烧的含氧衍生物,不属于芳香危,故A错误;

B.煤干懦发生化学变化,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故B正确;

C.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故C

正确;

D.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天然气也可用作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

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故D正确。

故答案选Ao

15、D

【解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秦皮中物质分子中含酚・OH、碳碳双键、・COOC及酸键,结合酚、烯燃及酯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ioHsOs,A正确;

B.含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以及酷键4种官能团,B正确;

C.含苯环、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OH可发生氧化反应,・OH、・COOC•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酚羟基和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竣基和酚羟基,则I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iNaOH反

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o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

16、C

【解析】

A.充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LiMi.xFcxPO4・e.=Mi.xFexPO4+Li+,则正极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电流由璘酸铁锂电极流向石墨电极,故B错误;

C.充电时,阴极上锂离子得电子,则阴极反应式为Li++6C+e--LiQ,故C正确;

D.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石墨电极为负极,则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故D错误;

故选:C.

17、D

【解析】

BO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加入盐酸发生反应BOH+HCI=BC1+H2O,随着盐酸的加入,BOH电离的OH•浓度减小,

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弱,而且生成的BCI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浓度逐渐增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水电

离的H+浓度达到最大;继续加入盐酸,过量盐酸电离出H+又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又逐渐减小,结合相应的点

分析作答。

【详解】

A.根据图象,起点时・电°水(H+)=11,c*(H+)=10川11101儿,即O.lmol/L的BOH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为

碱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则O.lmol/L的BOH溶液中c(H+)=10nmol/L,溶液中c(OH。nO-mol/L,BOH

的电离方程式为BOHUB++OIT,B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9")=1。"x10;之不叫人错误;

c(BOH)().1-1(尸

B.N点・1gc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C1溶液,由于B+水解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1)>c(B+)>c(H+)>c(OH),R错误;

C.N点Jgc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O溶液,N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为20.00mL,则

a<20.00mL,C错误;

D.N点・lgc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C1溶液,R点加入的盐酸不足、得至I」BOH和BC1

的混合液,Q点加入的盐酸过量、得到BC1和HC1的混合液,即R点加入的盐酸少于Q点加入的盐酸,Q点的酸性

强于R点,则溶液的pH:R>Q,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电离的H+浓度与加入的盐酸体积间的关系,抓住关键点如起点、恰好完全反应的点等。

18、A

【解析】

A.黏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曾青涂铁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故B正确;

C.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

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故C正确;

D.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储,故D正确;

故选:Ao

19、C

【解析】

A.根据图像,溶液的pH越小,溶液中残留c(CL)越大,因此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不利于的去除,故A错误;

B.Ksp(CuCI)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pH无关,故B错误;

C.根据Cu(s)+Cu2+(aq)=2Cu+(aq),增大c(CM+),平衡正向移动,使得c(Cu+)增大,促进。一

(aq)+Cu4(aq)=4CuCl(s)右移,c(C厂)减小,故C正确;

D.①Cu(s)+Cu2+(aq)2Cu+(aq)AHi=akJ-mol'1,®Cr(aq)+Cu*(aq)=-CuCl(s)AHz=b根据盖斯定

律,将①X,+②得:l/2Cu(s)+l/2Cu2-(aq)+C「(aq)-CuCl(s)的AH=(q+b)kJ・mol”,故D错误;

故选C。

20>D

【解析】

A、左端为阳极,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123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pH有所降低,故

错误:

B、右端是阴极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