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某启:昨日穿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学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

葬,故今具道所以,真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

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因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本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

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英,安石不乐。帝欲大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

尉①上之名,内怀时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

此消长之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

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日陛

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底有补土国案。送送以禄僖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韭其人

也。臣徒以禄住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

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道负,

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

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民之嬴者必委死沟型,壮者必聚而

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

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

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注释:①(m6):规劝,直言劝谏。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7”。

光A辞B曰C陛D下E所F以G用H臣I盖J察K其L狂M直N庶O有P补Q

于R国S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昨日蒙教”中的“蒙%敬辞,承蒙。下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蒙”字与此含义相同。

B.“举先王之政”与“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谏逐客书》)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C.“初,光素与王安石厚”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素”字含义相同。

D.“诚能罢制置条例司”与“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指责自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逐一作了反驳,事理充

足,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文本二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虽不能对国政形成危害,但是如果让他处在高位,他就会成

为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一面旗帜。

C.文本二中宋神宗之所以仟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

才能,而且当时王安石称疾不出。

D.司马光拒绝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看重的不是自己官职的高低和俸禄的多少,

而是朝廷能否采纳自己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5.文本二中司马光分析了青苗法给国家带来的危害,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或谓郑王①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韩与魏敌侔②之国

也,申不害与昭釐侯执圭而见梁君,非甘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申不害之计亨曰:

‘我执生于魏,魏君必得志于韩,必外靡于天下矣,是魏弊矣。诸侯恶魏必事韩,是我免

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英如朝魏。'昭楚侯听而行之,

明君也;申不害虑事而言之,忠臣也。

“今之韩弱于始之韩,而今之秦强于始之秦。今秦有梁君之心矣,而王与诸臣不事为

尊秦以定韩者,臣窃以为王之明为不如昭楚侯,而王之诸臣忠英如申不害也。

“昔者,穆公一胜于韩原而霸西州,普文公一胜于城濮而定天下,此以一胜立尊名,

成功名乎天下。今秦数世强矣,大胜以千数,次胜以百数,大之不王,小之不霸。尊名无

所立,制令无所行,然而春秋用兵者,非以求主尊成名于天下也。昔先王之攻,有为名者,

有为实者。为名者攻其心,为实者攻其形。

“昔者,吴与越战,越人大败,保于会稽之上。吴人入越而户抚之。越王使大夫种行

成于吴,请男为臣,女为妾,身执禽③而随诸御,吴人果听其辞,与成而不盟,此攻其心者

也。其后越与吴战,吴人大败,亦请男为臣,女为妾,反以越事吴之礼事越,越人不听也,

遂残吴国而禽夫差,此攻其形者也。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使如越。夫攻形不如越,

而攻心不如吴,而君臣、上下、少长、贵贱,毕呼霸王,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

将为尔求火也。'”

(选自《战国策•韩策三》,有删改)

文本二:

申子④尝请仕其,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

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菲曰:“君真其人也!”

(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注】①郑王:指韩桓惠王。②侔:指齐等,等同。③执禽:手拿着禽鸟来朝见,表

示臣服。④申子:指申不害。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清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攻A其B心C乎D宜E使F如G吴H攻I其J形K乎L宜M使N如O越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好卑而恶尊也”与“年十七,好古文“《师说》)中的“好”含义相同。

B.“申不害之计事曰"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事”含义相同。

C.“成功名于天下”与“而寒于水”《劝学》)中的“于”含义不同。

D.“从”指堂房亲属,“从兄”指堂兄,类似的还有“从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不害认为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因自傲向天下诸侯用兵,从而可以消耗魏

国的国力,魏国就会衰败。

B.昭鳌侯能听取申不害的意见并加以实行,可谓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能认真考虑问题并说

出来,也是一个忠臣。

C.从前秦穆公和晋文公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现在秦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而不称

王称箱,是因为没有名利之心。

D.桓惠王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就应学习吴国,想攻取秦国土地、得到秦国的人口就应学习越

国。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

(2)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

10.韩昭侯为什么拒绝申不害的请求?请根据文本二简要概括。

答案

1、CIN句意:司马光推辞说:“陛下所以任用我,大概是了解我疏狂率直,也许对国家有

点好处。”

第一个分句,“曰”在此处是表示对话标志的词语,在其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所以第一处断

在处;

第二个分句,“盖♦,为句首发语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的前面一般要断开,所以第

二处断在“I”处;

第三个分句,“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时,一般放在句首,应在“庶”前断

开,所以第三处断在“N”处。

2.B

A.正确。句意: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后来又考虑到承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

B.“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第一个“举”为“施行%第二个“举”为“攻克,占领句意:

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做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C.正确。均解释为“向来,一向”。句意:当初,司马光跟王安石一向交情深厚。/一向同留

侯张良交好。

D.正确。“诚能罢制置条例司”的“诚”解释为“果真”;“必竭诚以待下”的“诚”解释为“诚心”。

句意:陛下果真能够罢掉制置条例司。/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下。

3.C”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说法错误,原文是说“陛下所以用臣,盖

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是司马光说自己被任用是因为“为人正直”;且“有军事才能”于

文无据。

4.(1)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2)枢密,是掌管军事的,官员各有各的职责,不应当拿其他事情来说话(或“不应当言

及其他事情

5.时间久了老百姓变得日益贫困,遇到战争或灾荒,弱者死于荒野,强者聚众为盗。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

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

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

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

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在),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的道理

就得到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

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

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

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

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

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文本二:

壬申年(1071),任命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司马光坚决推辞不肯拜官。当初,司马光

跟王安石一向交情深厚,等到王安石推行新法,写信给王安石再三陈述变法之弊,又跟吕

惠卿在御前讲席展开辩论,王安石很不高兴。皇帝想要重用司马光,征求王安石的意见。

王安石说:“司马光表面上直言劝谏皇上,内心却在讨好下臣。所说全部是危害国家政务

的,所结交的人都是对国政有危害的人,如果想将司马光安置在身边,让他参预讨论国家

大事,这是关系到国家走向繁荣还是走向削弱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么能对国政形成危

害?但是他处在高位,那些有反对意见的人会倚重他。韩信树起汉的红色旗,赵地士兵勇

气丧失。现在任用司马光,这就是给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树起一面红色城帜。”等王安石

称病在家,皇帝于是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推辞说:“陛下所以任用我,大概是

了解我疏狂率直,也许对国家有点好处。如果仅仅是用俸禄和职位使我荣崔,而不听取我

的意见,是将官位当作私恩,而不是真正任用人。我只是拿俸禄和职位作为自己的荣濯,

而不能拯救百姓于灾难之中,这是盗窃国家的名位和车源仪制来为自身谋私利。陛下果真

能够罢掉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施行青苗、助役等法令,即使不任用我,我得到的

恩赐也很多了。青苗钱散发以后,使者担心他们拖欠债务,一定要让富人替穷人担保,以

后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向四方逃走;富裕的人不能离开,一定会被责令偿还其他

人家所欠的债。十年以后,贫困的人跑光了,富裕的人也变成穷人了。常平仓也废了,有

军队来攻打我们,接下来又有饥荒,这样羸弱的百姓一定会死于沟型,强壮的必然聚集成

为盗贼,这是这件事必然到来的结果。”他多次上疏,皇帝派人对他说:“枢密,是掌管

军事的,官员各有各的职责,不应该拿其他事情来说话。”司马光回答说:“我没有接受

任命,就还是侍从,对于任何事情没有不能说的。“适逢王安石复出主持政事,里帝才下

诏书允许司马光辞职,收回敕诰。

6、DHL句意:现在您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应该让自己像吴国一样;您想攻取秦国土地、

得到秦国的人口,应该使自己像越国一样。

“乎”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应在“乎”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

“供其形乎''和"攻其心乎''句式一样,是强调的两种不同的方面,所以应在“吴”后面断开,

即在H处断开;在第二个“乎”字后面断开,即在L处断开。

7.B

A.正确。均为“喜欢”;句意:他们并不是喜欢卑贱厌恶尊贵/年龄十七岁,喜欢古文。

B.错误。“事情/侍奉”;句意:申不害谋划此事时说/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C正确。“介词,在/介词,比”;句意:使自己在天下成就功名/却比水寒冷。

8.C“没有名利之心”错误,秦国经常发动战争表明其还是有一些名利之心。

9.(1)想削弱魏国军队〔使魏国军队变弱).使韩国的权势得到增强,没有什么比朝见魏

国更有效的。

(2)我私下认为这如同落入了井中说:“我将为你找火。”

10.①昭侯向申不害学习的原因是打算治理好国家的,同意他的请求会破坏申不害制定的

法令,施行他定的法令就应拒绝他的请求。

②申不害曾经教昭侯要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现在却私下为他的堂兄请求官职,昭

侯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有人对韩桓惠王说:“昭智侯是一代明君,申不害是一代贤人。韩国与魏国是国力相

当的国家,申不害与昭餐侯手拿着玉圭去朝见魏王,他们并不是喜欢卑贱厌恶尊贵,也不

是考虑不周、议事失策。申不害谋划此事时说:'我们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

对韩国志得意满,必定会向天下诸侯用兵,消耗魏国的国力,这样魏国就衰败了。天下诸

侯厌恶魏国必然侍奉韩国,这样我们虽在一人之下低头,却可以高居万人之上。想削弱魏

国军队,使韩国的权势得到增强,没有什么比朝见魏国更有效的。'昭智侯听取意见并加

以实行,他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认真考虑问题,并说出来,他是一个忠臣。

“现在的韩国比原来的韩国弱小,而现在的秦国却比原来的秦国强大。如今泰王有魏

王那样的野心,而大王和大臣们却不侍奉秦国来安定韩国,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如昭智侯英

明,而大王的大臣们的忠贞也不如申不害。

“从前,泰穆公在韩原打了一次胜仗,就使泰国称霸西方;晋文公在城濮打了一次胜

仗就平定了天下,这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使自己在天下成就功名。如今秦国

连续几代强盛,大的胜仗用千来计数,小的胜仗用百来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