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红色经典小说汇编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红色经典小说汇编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红色经典小说汇编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红色经典小说汇编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红色经典小说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题一、嘱咐

孙犁

①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

亲热地喊了一声:“你!1时隔八年,终得相见。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字,“你”。

生动再现了水生见到妻子后既高兴又略显木讷的情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②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喜极而泣,

系列表情和动作,折射出久别重逢后女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水生看见她的白布鞋,知

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儿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

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进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到前面,到屋里去点灯。(白布鞋

这一细节,为后文女人坚持一定要水生去爹的坟前看看埋些伏笔。)

③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乱而黑,脸孔苍

白,可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仿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身上心里,

都表现出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离别八年的相思之苦,离别八年的风风

雨雨,不尽的辛酸,深沉含蓄。)

④水生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

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

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这不回来晃一晃吗?(寓夫妻深情,于质

朴言行,问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彼此深深的思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明天早上起大参加

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水生说出第二天要参加战斗的实情,引出了下文

的分别。)女人呆了。(第一次“呆”,被即将再次离别的消息震惊。)她低下头去,又无

力的仄在炕上。(写出女人终于将丈夫盼回家,刚见面,就有听到丈夫明天就要离开的消息

时,难掩失落。)过了好半天,她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虽有千般不舍,仍然深

明大义。女人选择把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深藏心底。)

⑤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背上冰床,

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

人不肯。(在送水生去参加战斗的路上,女人坚持一定要水生去爹的坟前看看,因为女人对

爹心怀感激。八年来,爹为了支持水生的革命,实在付出了太多、太多……)她说:“你去

看看,爹这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了,是他一

个人照顾了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介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

照顾得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

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裳。不管是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

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

还有那年大饥荒……”(通过人物对话,自然补充交代故事内容。水生抗战八年家里的生活

情况。虽然女人从未提及自己的付出,但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她的辛酸和不易:躲避日本鬼

子,照顾老人,养育孩子,操持家务,为老人送终……)

⑥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子一点,冰

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推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

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声“小心”,两

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你疯了吗?慢些!”女

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的喘了两口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第

二次“呆”,心绪复杂。难舍又必须舍;不忍别离,乂亲自送别。)八年我才见到你,乂送

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快去,快快打走了进攻

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快的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

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进攻我们的敌人

是坐飞机来的;他们(国民党)躲在后方,妻国民子团聚了八九年。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

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话语中流

露出女人的温柔刚毅、乐观坚强,深明大义、支持抗战。对敌人的恨,对丈夫的爱,都在这

个开明农村妇女的心中。男人在前方打仗,女人在后方支援,都是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

⑦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祖同,照在冰床上。(渲染了氛围,

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明朗清新的环境;情景相生,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特别是冲出冰

面的太阳预示着胜利的即将到来。)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

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如今国民

党又和日木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的打

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⑧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吧。”(第三次“呆”,分别

时刻,无法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

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结尾突出主题。在女人和水生的相互嘱咐中,既凸显了二人彼此的深情眷恋,又体现出

家国情怀、大局意识,赞美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支持'患难与共、同仇敌性的精神。

知识建构:小说中人物对话的作用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

互交谈。简短的对话,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内容。成功的语言描写可以推进情节发展,鲜明

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1)塑造人物性格。对话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丰满人物的形象。文

中夫妻间的对话,不但体现出夫妻深情,更突显出妻子深明大义、坚毅无畏的性格。

(2)推进情节发展。对话显示人物之间的内心交流,逐步展开情节。文中夫妻间的对

话,表现了彼此深深的思念。“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同志们都来了。”水生说出第二天要参加战斗的实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了下文的分

别。

(3)引起读者共情。优秀的对话总是能够调动读者的内心情感,让读者能够轻易跟随

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代入感的体验,与角色或作者产生共鸣。对话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

变化,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深处。文中夫妻间的对话真实还原生活场景,“你”“家去吧”“可

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人物对话语言质朴简练、

真挚感人,引起读者共情,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个“你”字,生动再现了水生见到多年未见的妻子后既高兴又显得有点木讷,

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情景,具有个性色彩。

B.水生八年抗战回来,在门口和女人打招呼,女人允是因为水生的回来而欣喜得笑。

C.“低下头去”“无刀仄在炕上”,写出了女人听说水生明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又

原的战斗时,内心充满了失望和怨恨。

D.在送水生去参加战斗的路上,女人坚持一定要水生去爹的坟前看看,是因为八年来,

爹为了支持水生的革命,付出了太多。

参考答案:C

试题解^5•:

“内心充满了……怨恨”错误,水生嫂的怨恨于文无据,文中写水生嫂听到水生明天就

要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时“低下头去”“无力仄在炕上”可以看出水生嫂是失望的,无

法看出怨恨,而且全篇也不能体现怨恨。故选c.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出了主人公情感

的起伏变化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B.本文善用细腻的神态描写,比如多次用“呆”字揭示水生嫂的内心情感世界,呆”中

见深情,呆”中凸显人物性格。

C.作者借水生嫂的叙述,将水生爹这样一位理解革命、支持亲人投身革命、期盼革命胜

利的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善于运用平原地区农村生活的口语,使文章读来通俗易懂,既增添了文章的乡土

气息,有符合人物特定身分。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表述错误,这篇小说

主要写水生回家后夫妻间的短暂相聚和别离,情节单一,没有“曲折离奇”“跌宕起伏”“一

波三折”等特点。故选A,

3、谈谈小说以“嘱托”为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情节设置:体现主要内容,“嘱咐”贯串起小说主要情节,同时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围

绕“嘱咐”展开。

②人物塑造: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在夫妻相互的嘱咐之中彰显革命军民形象。

③主题思想:突出主题,“嘱咐”中赞美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支持、患难与共、同仇

敌慌的精神。

4、小说中多用对话,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补充交代故事内容,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r解水生抗战八年和女人在家的生活情况。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水生说第二天要参加战斗,引出了下文的分别场景。

③折射出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回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彼此深深的思念。

练习题二、张秋阁孙犁

①一九四七年春天,其中区的党组织号召发动大生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第①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这里的环境描写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②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

送粪。(“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暗示着新年的节日气氛淡了,

大家又要投入到劳动中去了。人物是环境的产物,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

动提供了生动的背景,也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思想性格提供了逻辑起点。)

③十九这天晚上,代耕队长曹蜜田拿着一封信,到妇女生产组组长张秋阁家里去了。秋

阁的爹娘全死了,自从哥哥参军,她一个人带着小妹妹二格过日子。现在,她住在年前分得

的地主曹老太的场院里。

④曹蜜田到了门口,看见她还点着灯在屋里纺线,在窗口低头站了一会,才说:“秋阁,

开开门。”

⑤“蜜田哥吗?"秋钳停了纺车,从炕上跳下来打开门,“开会呀?”

⑥曹蜜田低头进去,坐在炕沿上,问:“二格睡了?”

⑦“睡了。”秋阁望着蜜田的脸色,“蜜田哥,你手里拿的是谁的信?"(人物语言极

富动作性,大力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⑧“你哥哥的,“蜜田的眼湿了,”他作战牺牲了。”

⑨“在哪里?”秋阁叫了一声把信拿过来,走到油灯前面去。

⑩她没有看信,她呆呆地站在小橱前面,望着那小小的跳动的灯火,流下泪来。(对人

物神态动作的生动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⑪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说:“哥哥从小受苦,他的身子很单薄。”

⑫“信上写着他作战狠勇敢。”曹蜜田说,“我们从小好了一场,我想把他的尸首起回

来,我是来和你商量。”

⑬“那敢情好,可是谁能去呀?"秋阁说。

⑭“去就是我去。”曹蜜田说,“叫村里出辆车,我去,我想五天也就回来了。”

⑮“五天?村里眼下这样忙,”秋阁低着头,“你离得开?我看过一些时再说吧,人已

经没有了,也不忙在这一时。”(张秋阁阻止曹蜜田,主要是因为此时村里忙,一来一去时

间比较长,会影响了村的大生产运动。)她用袖子擦擦眼泪,把灯剔亮一些,接着说“爹娘

苦了一辈子,没看见自己的房子、地就死了,哥哥照看着我们实在不容易。眼看地也有得种,

房也有得住,生活好些了,我们也长大了,他又去了。”(人物语言极富时代气息,为人物

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⑯“他是为革命死的,我们不要难过,我们活着,该工作的还是工作,这才对得住他。”

蜜田说。(“我们活着,该工作的还是工作,这才对得住他。”这是曹蜜出对张秋阁的安慰,

也是他对自己的鞭策。)

⑰“我明臼。”秋阁说,“哥哥参军的那天,也是这么晚了,才从家里出发,临走的时

候,我记得他也这么说过,”

⑩“你们姐俩是困难的。”曹蜜印说,“信上说可以到县里领恤金粮。”(崇高的信念

与坚定的追求就是战争题材小说中的诗意,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的人情美、人性美也是故争题

材小说中的诗意。)

⑲“什么恤金粮?”秋阁流着汨说,“我不去领,哥哥是自己报名参军的,他流血是为

了咱们革命,不是为了换小米粮食。我能够生产。”(“拒领恤金粮”不仅表现了张秋阁的

刚强性格,更是体现了她顽全大局的崇高品质。)

⑳曹蜜田又劝说了几句,就走了。秋阁坐在纺车怀里,再也纺不成线,她望着灯火,

直到眼睛发花,什么也看不见,才睡下来。(时、地、人是划分小说情节单元的极明显标志,

一天又i天,i地又一地,有曹蜜田有退场,有郭大妮的出场,小说情节至此被划分为两个

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

㉑第二天,她起得很早,把二格叫醒,姐俩到碾子上去推棒子,推好叫二格端回去,先

点火添水,她顺路到郭忠的小店里去。

㉒郭忠的老婆是个歪材。她原是街上一个赌棍的女儿,在旧年月,她父亲在街上开设一

座大宝局。她从小在那个场合里长大,应酬人是第一,守家过日子顶差。等到大了,不知有

多少人想算着她,父亲却任她嫁给了郭忠。谁都说,这个女人要坏了郭家小店的门风,甚至

会要了郭忠的性命。娶过门来,她倒安分守己和郭忠过起日子来,并且因为她人缘很好,会

应酬人,小店添了这员女将,更兴旺了。(小说插叙郭忠老婆的出身,交代了大妮的家庭环

境,既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因为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映对使得郭大妮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明。)

㉓可是小店也就成了村里游手好闲的人们的聚处,整天价人满座满,说东道西,拉拉唱

唱。(侧面描写郭忠老婆,继续从反面着笔,对比映衬出大妮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美好形

象。)

㉔郭忠有个大女儿名叫大妮,今年十七岁了。大妮以前也和那些杂乱人说说笑笑,打打

闹闹,近来却正眼也不看他们。她心里想,这些人要不得,你给他点好颜色看,他就得了意,

顺杆爬上来,顶好像蝎子一样螫他们一下。

㉕大妮心里有一种苦痛,也有i个希望。在村里,她是叫同年的姐妹们下眼看的,人们

背地说她出身不好,不愿意叫她参加生产组,只有秋阁姐知道她的心,把她叫到自己组里去。

她现在很恨她的母亲,更恨那些游手好闲的整天躺在她家炕上的那些人,她一心一意要学正

派,要跟着秋阁学。(对郭大妮的细致刻画从侧面充分表现了张秋阁崇高人格的巨大感染力

量。)

㉖秋阁来到她家,在院里叫了一声,大妮跑出来,说:“秋阁姐,到屋里坐吧,家里没

别人。”

㉗“我不坐了,”秋阁说,“吃过饭,我们去给抗属送粪,你有空吧?”

㉘“有空。”大妮说,

㉙大妮的娘还没有起来,她在屋里喊:“秋阁呀,屋里坐坐嘛。你这孩子,多咱也不到

我这屋里来,我怎么得罪了你?”(次要人物闪进闪出,前呼后应,针线密实。)

㉚“我不坐了,还要回去做饭哩。”秋阁走出来,大妮跟着送出来,送到过道里小声问:

“秋阁蛆,怎么你眼那么红呀,为什么啼哭来着?”

㉛“我哥哥牺牲了。”秋阁说。

㉒“什么,秋来哥呀?”大妮吃了一惊站住了,眼睛立时红了,“那你今儿个就别到地

里去了,我们一样做。”(“那你今儿个就别到地里去了,我们一样做。”大妮说的这句话

既是对张秋阁的热切的关心,也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决心。)(小说作者自觉回避正面渲染战

争场面的血腥与残酷,而是主动选择叙写根据地干部群众的支前生活场景,表现历史变革时

期的风云变幻与革命者崇高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诗体小说创作最为典型的风格追

求。)

㉚“不,”秋阁说,“我们还是一块去,你回去做饭吃吧。”(作者置身事外,以一种

冷静客观的态度、简洁疏明的笔调叙述故事,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又

运用白描的手法和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节选自《白洋淀纪事》)

孙犁小说的语言特点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就使他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

味道。

语言简洁、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大家常喜欢用“诗的语言”来概括孙犁的作品的语言。

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善于运用饱含诗情的笔触来表现它。不论是对话,还是叙述、

描写,用的哪怕是最通俗为口语,都能像诗句一样优雅。

小说《张秋阁》的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切合当时当地的环境和人物生活特点,非常具有

表现力。小说不以故事取胜,而是以作者擅长的白描手法来真实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小说《张秋阁》的叙述语言同样洗练、朴实,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在对人物神态、动

作、心理等细节的刻画充分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心理,言简而意丰,不愧为融小说、

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诗体小说。

试题解析

1有人认为,孙犁的小说通篇散发着“真实的群众生活的情调”。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

理解。

参考答案:

①小说贴近时代,反映真实的农村生活。本篇小说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反映了

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真实社会图景。

②小说塑造的是普通的农民形象。小说着力塑造了张秋阁、曹蜜田、郭大妮等普通农民

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③小说的语言具有生活化和个性化特征。小说的语言简洁朴素,大量运用群众生活化的

口语和个性化的人物对话,使小说呈现朴实简明的风格.

试题解析:

本题考杳对小说作者鲜明创作风格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一个成熟了的小说作者的创作风

格通常体现了材料选择、形象塑造、情节设计以及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真实的群众生活

的情调”是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群共同的创作风格,他们的作品语言清新淡雅,

质朴淳厚,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华北农村的乡土气息。他们利用练达浅近的文字解读生活,注

释人生,塑造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和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根据地军民的英雄形象,张秋阁、

曹蜜山、郭大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张秋阁是贯串小说情节始终的线索人物,也是集中体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

请结合相关细节,评析一下张秋阁思想性格的主要方面。

参考答案:

①她重家人情义,更能顾全大局,主动劝阻曹蜜田在村里忙于“大生产运动”的当口外

出将哥哥的尸首起回来。

②她纺纱织布,碾米做饭,热爱劳动,为人刚强,拒绝“到县里领恤金粮”。

③她为人正派,热爱集体,不仅自己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生产组”的劳动,还能

影响和带动其他人,成为郭大妮学习的榜样。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张秋阁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根据地

军民英雄形象的杰出代表。分析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思想性格要从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活

动的轨迹、与次要人物的关系以及生动传神的细节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揭示人物思想性格

的丰富复杂性与发展变化性,力求准确完整,于文有据。

练习题三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以某个事物为题,该物象往往具有象征性,且和文章主旨有关。结合全文,红飘带象

征着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表达了对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惧牺牲的赞美。)

韩洞庭指着渡口,对丁纬吩咐说:“这里是佯动方向,你们就在这里架桥!”

正在这时,只听“轰隆”一声,一颗迫击炮弹落在附近,在雨雾里升起一团浓浓的蓝烟。

接着又是•梭子哒哒哒的机枪声,茅屋旁边的一棵大树落下不少枝条来。(通过“迫击炮弹”

“机枪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年代。同时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架桥”为后文

的做竹筏、战士冒死渡河埋下了伏笔。)

“敌人发现我们了!”韩洞庭说,“快分头干吧!”过了不大工夫,杨米贵就领着十几

个战士,出没在竹林里,砍竹子,捆竹子,背竹子,忙个不停。(几个短句连用,用一系列

的动词写出了战士们砍伐竹子、制作竹筏时的忙碌、紧张的状态。)他们的身上湿漉漉的都

是雪水。杨米贵真的像是造船司令似的不断提醒着人们一些注意事项,而且具有鲜明的原则

性:”同志们,请注意,不要把公竹子砍光了!”(以小见大,通过杨米贵体现了整个部队

的作风:有原则,有底线,)

“什么公竹子?杨二郎,难道还有母竹子吗?”人们一片笑声。(体现了战士们苦中作

乐,乐观诙谐的精神品质,)

“莫笑,莫笑,确实有公竹子、母竹子的!我小时候干过的。”杨米贵一本正经地说。

接着,他领着人们指看什么是公竹子,什么是母竹子,说:“我们把公竹子或者母竹子全砍

了,这片竹林以后就不存在了,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就是土豪的,以后还要分给穷人嘛!”

“敌人发现我们了!”韩洞庭说,“快分头干吧!”过了不大工夫,杨米贵就领着十几

个战士,出没在竹林里,砍竹子,捆竹子,背竹子,忙个不停。(几个短句连用,用一系列

的动词写出了战士们砍伐竹子、制作竹筏时的忙碌、紧张的状态。)他们的身上湿漉漉的都

是雪水。杨米贵真的像是造船司令似的不断提醒着人们一些注意事项,而且具有鲜明的原则

性:“同志们,请注意,不要把公竹子砍光了!”(以小见大,通过杨米贵体现了整个部队

的作风:有原则,有底线,)

“什么公竹子?杨二郎,难道还有母竹子吗?”人们一片笑声。(体现了战士们苦中作

乐,乐观诙谐的精神品质,)

“莫笑,莫笑,确实有公竹子、母竹子的!我小时候干过的。”杨米贵一本正经地说。

接着,他领着人们指看什么是公竹子,什么是母竹子,说:“我们把公竹子或者母竹子全砍

了,这片竹林以后就不存在了,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就是土豪的,以后还要分给穷人嘛!”

“对,杨二郎说得有理!”人们纷纷说。

“所以,咱们要隔几棵砍一棵,留下公的,也要留〈母的!”(语言描写,体现了红军

战士时时刻刻为老百姓考虑,是人民的军队。)

人们砍下竹子,他又指导编竹筏。竹筏编成,他又喊:“不成,不成,船头上还要烤一

烤,让它翘起来,不然阻力大,走不好。”(体现了人物经验丰富、思虑周全、精益求精的

精神品质。)

这样,到了中午时分,就编起了一只漂漂亮亮的翘着头的青青的竹筏。

小说的开端:作者集中描写伐竹、做竹筏的过程,为后文战士们乘竹筏渡江做铺垫。

当这只竹筏出现在韩洞庭、黄苏、金雨来的面前时,他们乐得眉开眼笑。他们这里推捅,

那里摸摸,然后对着造出最新产品的造船司令,看了又看,笑得很甜。(侧面描写,通过人

物的笑、捅、摸、看等词语,反映出杨米贵等人技艺精湛。而且此处的“喜”与下文中的“悲”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战士们失败,甚至牺牲时的痛心。)韩洞庭转过头问金雨来:

“过江的人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金雨来说,”报名的不少,我先挑了八个,过不过得去,让他们先

试一试。”(“早就准备好了”“报名的人不少”,体现了战士们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

神品质。)“这样好。”黄苏先肯定了,“把他们带来阳!”

不一时,七名战士由一名排长率领,跑步赶来。在他们面前站成一排。韩洞庭一看,来

的人虽然武装整齐,可是八个人有四个穿便衣的,七长八短,还有一个穿长袍的,一个戴礼

帽的,心中就有几分不悦。真是,还不如中央苏区的游击队整齐!但转念一想,出发两个多

月了,天天走,没有得到一点补充,也只好如此。再看那八个人精神还好,在首长面前故意

表现出执行艰巨任务满不在乎的神气,也就释然了。(通过外貌、神态正面描写,体现出虽

然战争残酷,战士们物资贲乏,但仍不失昂扬斗志的可贵精神。)

“你们都识水性吗?”黄苏问。

“他们都是赣江边长大的。”金雨来笑着说。

“我看这条江还没有赣江宽哩。”那个戴礼帽的显出一脸满不在乎的神气。(语言、神

态描写,体现出战士们乐观、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出于政治委员的责任感,黄苏望着大家严肃地说:“同志们的责任很重呵!如果我们过

不去乌江……”

“这个我们知道!”“请首长放心吧!”人们纷纷说。(体现了战士们舍生取义、不畏

牺牲的精神。)

韩洞庭挥了挥手:“那就开始吧,我组织火力掩护你们。”

小说发展阶段,战士们勇敢出战,积极参加渡江任务。

他们把竹筏抬到江边。韩洞庭和黄苏在坡坎后面隐蔽观察。此时山谷中依然云雾迷蒙,

雨雪霏霏,北风挟着惊涛,发出动人心魄的咆哮声。(环境描写,通过山谷中的云雾、雨雪、

北风、惊涛,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通过恶劣的环境体现了战士们人物的艰巨性。)

随着敌人的射击声,红军的马克沁重机枪,也以准确的点射封锁着对岸堡垒上的枪眼。

那八个穿着杂色服装的红军战士,精神抖擞地把竹筏推到江水中,然后上了竹筏,用竹篙、

木棒开始向江中划去。他们刚刚进入江流两三丈远,就被一个急浪卷J'出来。那几个械士不

得不再度跳下竹筏,将竹筏推入江流。韩洞庭不断地皱皱眉头。等到竹筏离岸有了一段距离,

他的眉头才舒展开来。紧接着,竹筏一时被浪涛吞没,一时又吐露出来,两个指挥员的心,

也是一上一下,正像惊涛中的竹筏一般。

竹筏渐渐进入中流。韩、苏二人的精神更加紧张起来。他们看见竹筏好像停滞不动,无

力进入的样子。只见几个人站立起来,经过i番紧张的搏斗,竹筏才像疾筋一般地进入激流。

“不好,人落水了!"黄苏忽然惊叫了一声。

韩洞庭定睛一看,只见竹筏几乎直立起来,似乎被什么东西突然卡住似的一动不动,周

围激起一堆雪白的浪花。他赶快举起望远镜细看,竹筏上光光地没有一个人影,只是附近有

七八个时浮时沉的黑点。说话间,竹筏已经被激流冲向远处,而那几个黑点却仍在浪涛中沉

浮。再看时,只是黑魅魅的波浪和靠霏的雨雪;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了。(正侧面结合,细致

的描写了战士们强渡乌江的状况,凸显出渡江之难,体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险,誓死完成任务

的决心,以及韩、苏二人对战士们的关切。)

小说高潮阶段,集中笔墨细致的描写了战士们渡江时的情形,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糟了!”黄苏颓然地说了一声。韩洞庭放下望远镜,看见政治委员拿望远镜的手在微

微颤抖,红星军帽的帽檐下,都是汗水。自己的身上也觉得湿漉漉的,大约里里外外都湿透

了。(细节描写,为任务失败,战士们有了能牺牲而紧张、担忧,体现出对战士的关心和爱

护。)

“他们没有过得去。”金雨来从那边坡坎下跑过来,神色懊丧而又有几分羞愧。韩洞庭

和黄苏没有作声。

“竹筏还有,我们接着过吧!”金雨来以为团首长心中不悦,又说。“不用,晚上再说。”

韩洞庭望着政委。

黄苏点了点头,感情沉重地说:“派几个人到下游村庄里看看,看他们八个人还能不能

回来。”(语言描写,表现了对战士们的体恤,任务重要但不能枉顾战士的生命。体现其作

为政委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

雪愈下愈大,丝亳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北风也更加峭厉。对面那四座尖尖的山峰已经消

失在浓雾里。江面.卜・混沌・片,乌江.显得更加宽阔也更神秘莫测了。(再次交代了红军渡江

的恶劣环境,暗示了作战的艰难,也以乌江风雪象征革命事业的艰辛。)阿小说结尾阶段,

以乌江风雪收尾,暗示革命事业的艰辛。

知识建构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

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

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阅读中十分重

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角度: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交代时间、地点和事

件发生的背景;二、情节角度:推动情节发展;三、人物角度:暗示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性

格,烘托人物形象等;四、主旨角度:深化文章主旨。

本文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如风雪、波涛、浓雾、乌江等,意在强调战士任务的艰巨性,

从而更好的突出红军战士不畏生死,英勇献身的精神品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了红军战上在枪炮声中轻松愉快地伐竹做竹筏的场景,烘托了红军战士

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由杨米贵熟知竹子的公母和做竹筏的要点等细节可以看出,这些战士是来自劳动群众

的战士,这支军队是人民为军队。

C.小说结尾一段写乌江风雪,再次交代了红军渡江的恶劣环境,暗示了作战的艰难,也

以乌江风雪象征革命事业的神圣。

D.小说选取了红军长征路上一次进攻失败的场景,鲜活生动的人物,张弛交错的情节,

惊险危急的场面,让人如临其境。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以乌江风雪象征革命事业的神圣”分析不当,应为以乌江风雪象征革命事业的艰难。

2作者在塑造渡江战士的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手法,请选择三种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①神态描写。他们在首长面前故意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气,通过积极请战的行动,展现

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②动作描写。通过“几个战士再度跳下竹筏,将竹筏推入江流……只见几个人站立起

来……”等动作描写,刻画了一群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形象。

③服饰描写。他们穿七长八短的便衣,有穿长袍的,有戴礼帽的,交代红军战士条件的

艰苦。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梳理相关知识点,塑造人物形象大方法一般分

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集中体现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在本文中,作者

对渡江战士既有正面的描写,也有侧面的烘托。正面描写如语言。他们面对滔滔江水,满脸

豪气的说:“我看这条江还没有赣江宽哩”,以及神态描写,他们在首长面前故意表现出满

不在乎的神气,通过积极请战的行动,都体现了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对人物渡江时

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一群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形象。侧面描写如通过江水的寒冷刺骨,敌人

猛烈的袭击,都衬托出渡江战士们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3这篇小说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说有哪些现实意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示例:

①学习并继承革命先烈不怕艰难、顽强斗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为振兴中华发愤读

书。

②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扬革命先烈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

③正确对待成功与失畋。红军战士的这次战斗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就放

弃了追求。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民族复兴大业中勇往直前。

(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解^5•:

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当代青年学子的现实意义,故在答题时需要从文本中汲

取现实意义。从文本内容上可以总结出革命先烈的诸多精神品质,如不惧困难,勇担重任、

敢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在困苦艰难中对百姓依然葆有热爱和关切的高尚品质;在失败后冷静

分析、沉着应对,永不言畋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学习的。

练习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马石山上(节选)

峻青

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

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篝火后面的敌人的影子。他们有的端着枪在篝火

的旁边走来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东倒西歪的睡大觉。熊熊的火光,也照见了山脚下面

的乱石纵横的山路,光秃秃的枯树,冻了冰的发光的小溪。

一个正在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起耳朵听了一下,山坡上面,传来

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像洪水冲破了堤岸,

又像暴雨横扫着山野。他咪起眼睛,竭力地向那响着声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着他的

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他端起枪来,砰砰地向山上打了两枪,山上没有响枪,可是,那声音

却还在响着。

当鬼子打枪的时候,宫班长和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离火堆不远的地方,他们在水沟沿上的

一堆岩石后面停了下来。疑随在他们后面的人群,也都在离火堆稍远一点的地方停了下来。

当这些怀着紧张的心情的人们气喘吁吁地收住了脚步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

在这深沉的寂静中,他们听见了篝火燃烧着的毕剥声,寒风吹着松树的呜呜声,溪水在冰下

奔流的叮咚声,饥饿了的战马的嘶鸣声,鬼子们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寂静在继续的深沉着,

扩大着,变成了一种难耐的紧张,在叩击着人们的心。

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用力地紧贴着地面,把头从枯草中探出来,眼睛一动不动地

凝视着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见了隐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敌人和那无数枝黑洞洞的枪口,铁似

的下颗又剧烈地蠕动起来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的,他要设法弄熄几处

篝火,把这个火网撕破。突然,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

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着大老矫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

大老矫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他看见班长像•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

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

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息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立刻,

寂静的山谷,突然震天动地的沸腾起来了。滚滚的人群,就像一道冲破了堤坝的洪水似的,

顺着黑捌黝的山谷,猛烈地倾泻出来了。

敌人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他们慌乱地怪叫着,谩骂着,跌跌撞撞地奔跑着,乱成了

一片。

大老矫冲出火网外面,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

压在心底的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