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地区高考语文默写训练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描写居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心境的诗句是:

(2)《登泰山记》",”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日观亭等待日出时看到的天边云

彩出现的奇异变化。

<3)兰(兰草、兰花),是中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用它来表情达意,如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散文中不乏写水的文字,如《三峡》中的“二《小石潭记》中的“:

虽不见“水”字,却给人水意充盈的感觉,并达到一种空明境界。

(2)《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壤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

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

(3)互文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补

充,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请举一例:“,

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2)“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陶渊明《归园

田居》中的“,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

“,”两句。

(4)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

樽酒家贫只旧酷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读书休息,吟咏诗文的句子是“借书满架,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中“,”两句,是士大夫认为地位、职位不同拜

师学习是不正常的。

(2)《孟子•鱼我所欲》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极少的食物,得到了这一

点食物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去。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写出了送别武判官

时饮酒相别,多种乐器演奏出离别的不舍。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如果“,"

就会有灭亡的危险。

(2)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分别指出了两类人对“从师”的不同态度,即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描绘了如今扬州城

“,”的情境,沦陷区的人民己经安于统治,竟对南侵者留下的痕迹

顶礼膜拜,这是令人捕心的事。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

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用夸张和对比手法写天

姥山的巍峨险峻与气势非凡。

(2)《石钟山记》中强调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不可“,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

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丝竹”指音乐,《琵琶行》中白居易以“”一句感叹被贬后与音乐绝缘,《陋

室铭》中刘禹锡以“”一句描写陋室清静而无乐音烦扰。

(2)《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是因为他明白,““,

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3)秋天的风(西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如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春江花月夜》中的“空里流霜不觉飞,",描摹了月色笼罩下江边沙滩的色泽,细

腻而真切。《登泰山记》中的“,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绘了太阳升起时的色彩,鲜明

而生动。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栗深林兮惊层巅''和《燕歌行》中的“推金伐鼓下榆

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诗人的见闻。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人不是一出生就明白道理的,然后用“?”的反问强化了“惑”

存在的普遍性。司马迁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明,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皇帝对抗敌对势力,然后用

"?''的反问强化了敌对势力的凶猛。

(4)曾皙叙述自己于暮春时节,与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在沂水中洗浴,到舞萼台上吹吹

风,然后“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自己的志向。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描绘了明月光辉四射、

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中的景象后,用“_____________”描摹了上上下下全都清亮明洁的景象,寄寓

自日高洁的情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其中“:”写出了女主人公送别时的依依

不舍C

(2)宋初道士陈技,字图南,号扶摇子,其名、字、号都出自《庄子•逍遥游》。其名与号出自

“",其字出自““O

(3)燕属候鸟,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

时事等,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浅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蕴含着新旧相生相替的哲理,刘禹锡在《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的“,”也表达出类似的哲学思想。

(2)李白在《长干行》中用“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来描写孩童时相伴的快乐时光。《卫风•氓》中

也有类似的两句:,。

(3)流水,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往往传达出时间流逝或者愁绪绵绵的意蕴。如孔子就曾在

河边感慨“",昼夜不停;而李煜《虞美人》中的“”句用形象的比喻,

传达出无尽的愁怨。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

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红楼梦》林黛玉的形象创作与李贺《李凭箜篌引》有关联。潇湘馆、湘妃竹与李诗中的

“”所用典故相同,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及其芙蓉花签与李诗中的“”

存在文化关联。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

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2)“酒”能浇灌胸中块垒,使人获得短暂的快慰。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面对世路艰难,选

择“";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感慨知音难觅,用“”书写一时

的“快”意。

(3)“芙蓉”象征着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深受诗人喜爱,“芙蓉”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I)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与苏词“月有阴晴圆缺”异曲同工,都写出

了月亮的圆缺变化。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3)“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多用于地名;而“洲”则是指水中的陆地。“诗词由”包含“州”或

“洲”的诗句中,“"为前者之意,“”符合后者之意。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称为'嘘拟论敌"。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

“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这一质疑。

(2)《春江花月夜》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

体,诗中写到月落的两句是:“,。”

(3)作为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花草意象,“芙蓉”具有多重意蕴,它是“佳人之花”“爱情之花”“君子之

花”,古诗词中含有“芙蓉”的诗句有:“,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两句,通过交代当地的饮食,写出了农村的丰收和乡民

的热情。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

美。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指出,皇宫中和朝廷里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因此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并照应前文“朝歌夜

弦”之语。

(3)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限风光在险峰,《蜀道难》中“,”描绘出蜀道高、险的奇特景象。

(2)李密在《陈情表》中详写了自己的孤独凄凉,没有亲近的亲戚,没有应门的童仆,自己只能

(3)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屈原因为高尚情操而被奸佞反复

指控C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后,“",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

状的原因是“”,以此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下的洞庭

美景c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耍地位,他在《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哂笑子路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实,并由此得出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两句委婉表达了

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参考答案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鸣日日来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示例一:昆山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示例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示例三:桂棹兮兰桨,击空

明兮溯流光;示例四: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回清倒影皆若空游无所依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盘飨市远无兼味偃仰啸歌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箪食一豆羹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

羌笛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金风玉露一相

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流水落花春去

也,天上人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曲只应天上

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7.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沧海月明珠

有泪蓝田口暖玉生烟(寄蜉峭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终岁不闻丝竹声无丝竹之乱耳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尽西风,季鹰归未/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9.汀上白沙看不见正赤如丹熊咆龙吟殷岩泉旌麻透迤碣石间孰能无惑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咏而归表里俱澄澈

10.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拉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乃今

将图南(然后图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逝者如斯夫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江娥啼竹素女愁芙蓉泣露香兰笑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流水落花春去

也,天上人间。/粉骨碎身浑不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