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词语及内容解说(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词语及内容解说(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词语及内容解说(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词语及内容解说(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词语及内容解说(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词语及内容解说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本一:

奉法例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文本二: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周蔡王引为记室。迁卫州治中。高祖①受禅,

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⑦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

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特

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珞操。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开皇初,诏征入朝,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

马。俄迂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开皇十六年,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伟买牛犊鸡

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

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

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事,上优诏子之。大业初卒官。

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敬肃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释福州主簿。炀帝制位,迁颍川郡丞。

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

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

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曲。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

译讼者,辄丁宁晚以义理,不加绳幼,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

化,更相骂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

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

(节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卫王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

A.“奉法循理之吏〃与“奉事循公姥”(《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循”字含义不同。

B.“莫不改操”与"I®规矩而改错”(《离骚》)两句中的“改〃字含义相同。

C.“上优诏听之〃与“听臣微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听〃字含义相同。

D.“每以诚恕应物〃与“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物”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今夫崎蝉者,务在乎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何益?明火不独在乎

火,在于暗。当今之时世瞎甚矣人生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归之也若冲之龙明火也凡国

丕箧麦多丕箧戛堂卷堂士。赵简子条居,喟然太息曰:“异般!吾欲伐卫十年矣,而卫不伐」

侍者曰:“以赵之大而伐卫之细,君若不欲则可也;君若欲之,请令伐之。"简子曰:“不如

而言也。卫有士十人于吾小,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义也,而我伐之,是我为不义也。〃

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殁简子之身。卫可谓知用人矣,游十士而国家得安。

简子可谓好从谏矣,听十上而无侵小车弱之名。魏文侯过段千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日:“君

岁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

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

仆日:“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

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弓:“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

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日:“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

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攻之。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

其功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失如雨,

扶伤舆死,无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不可知也。其离仁义亦

远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开春论•期方》)

A.“卫有士十人于吾所〃与“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

B.“听十士而无侵小夺弱之名〃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中的“夺〃含义不同。

C."君胡为轼”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胡〃含义相同。

D.“然则君何不相之〃与〃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中的“相〃含义不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臬宗天启七年八月,上不琼。时魏忠贤张甚,中外危栗。上召信王入见,谕以“吾弟当

为尧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信王出,上崩。忠贤自

出请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当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法独

坐,久之,见一阉携剑过,取视之,留置几上,许给以赏;凰婴鎏更黄苣圣且左有欲捡必

酒食安从取生信者以宜问之光禄寺传令旨取给之欢声如雷次日,即皇帝位于中极殿,受百

官朝,毋贺。朝时,忽天鸣。

十一月,魏忠贤、客氏伏诛。罢各道镇守内臣。户部郎中刘应遇上言天下六大苦:“一

逮系,二狱死,三追赃,四仕途去就,五新进禁锢,六廷臣被劫。”上然之,命逮死各臣赃

银尽免之,替其家属。魏、崔党次第伏诛。时魏丹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

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桢始政,天下翕然称之。

罢苏、杭织造,谕曰:“封疆多事,征输重繁,朕甚悯焉。不忍以衣被组绣之工,重困

此一方民。其佚东西底定之日,方行开造,以称朕敬天恤民至意。”

上御便殿阅章奏,闻香烟,心动,疑之;出步阶城间,乃定。询内官此自何至?日:“宫

中旧方。〃上叱令毁之,勿复进。太息日:"皇考、皇兄皆为此误也!”

五月,上召廷臣于平台,谕辅臣来宗道曰:“票拟之事,宜悉心商榷。〃谕吏部日:“起

层太多,会推宜慎。〃责户部措办边饷无术,侍郎王家桢引罪。论边事,兵部尚书王在晋语

未详,命中官给笃札录进,论刑部曰:“天时亢旱,用法宜平允。”次日,复谕吏、户、兵三

部日:“昨召对九卿、科、道官.辅臣刘鸿训言更调甚速,宜行久任之法,责实效。”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崇祯治乱》,有删改)

A.“留置几上”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两句中的“置”字含义相同。

B.“释其家属”与"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释”字含义不同。

C.“其俟东西底定之日”与“俟其欣悦々《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俟〃字含义相同。

D.“起废太多〃与“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两句中的“废”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屋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守农

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

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

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日:“公言是也。夫安人

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建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

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于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

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翼移灾联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蛙

不复为灾。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①。”

太宗日:“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璃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

为胜。"太宗日:“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

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贿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日:“国

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

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稿赋,不夺其时,

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年,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摘自《贞观政要•论务农》)

【注】①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

A.“而欲不夺农时〃与“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夺”字含义不相同。

B.“克己自励耳〃与“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相同。

C.”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与“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的〃率〃

字含义相同。

D.“敦行礼让〃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唐货利,当公法则不可亲戚,奉公举贤

则不避仇伸,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日:“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

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战其仆。人皆曰:“棉献子必死矣,共主朝升之,而暮我

其仆,谁能待之?”役罢,赵宣子荡大夫,爵三行,曰:三手可以贺我。”.华于对曰:“不

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我之仆,可谓不

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

仇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丰赦臣之过,荐之

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口:“荐子者,公也;怨于者,私也。吾不以私为害公守,于其去

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

日: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

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遂举其族人于廷理,日:“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

至于于文之室日:“寡人幼少,歪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融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

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

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A.“当公法则不阿亲戚〃与成语“刚正不阿〃中的“阿〃字含义相同。

B.〃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日”中的“二三子〃语出《论语》,与《卫风•氓》中的“二三其

德〃不同,相当于“诸位”“几个人〃。

C.“幸赦臣之过〃与嶂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两句中“幸”字含义相同。

D.“遂致其族人于廷理〃与“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两句中“致”字含义不同。

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奉法循理之吏〃的“循”,遵循;句意:奉行法律遵循事理的官吏。〃奉事循公姥〃

的“循”,遵循;句意: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婆婆的意见,含义相同。

B.正确。“莫不改操"的“改",改变;句意:没有不改变节操的。/“低规矩而改错”的“改”,

改变;句意: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含义相同。

C.正确。“上优诏听之〃的〃听〃,听从;句意:皇上特下诏书批准。/“听臣微志〃的“听〃,听

从;句意: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含义相同。

D.正确。“每以诚恕应物〃的“物”,别人;句意:总是以诚实仁爱待人。/“善万物之得时”

的“物”,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句意:羡幕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顺乎时序茁壮生长。含义不同。

故选A.

参考译文:

材料一:奉行法律遵循事理的官吏,不自夸功劳自称贤能,百姓没有什么称誉,也没有什

么错误行为。写作《循吏列傅》第五十九。

材料二:

赵轨,是河南洛阳人。父亲赵肃,担任魏国的廷尉卿。周蔡王请他做记室,升任卫州治中。

高祖登基,赵轨改任齐州别驾,有能干的名声。赵轨在齐州四年,政绩连年第一,朝廷征

赵轨入朝。当时卫王杨爽担任原州总管,皇上嫌他年轻,因为赵轨的政声很好,就授其为

原州总管司马。半夜走在路上,赵轨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稻田中,踩坏了农民的禾苗。赵

轨停下马等到天亮,寻找禾苗的主人按价赔偿而去。原州的官吏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改变

节操的。

公孙景茂字元蔚,是河间阜城人。开皇初年,下诏征召公孙景茂入朝,授汝南太守。汝南

郡被废弃,公孙景茂改任曹州司马。不久升任息州刺史,法令稳妥,德教广为推行。开皇

十六年,改任道州刺史。公孙景茂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来买牛犊、鸡、猪等,分给孤儿和

病弱无法生活的人。公孙景茂喜欢一个人骑着马巡察民情,到了百姓门口就进入家中,看

看百姓的家产。有持家很好的,在集会时就表扬称赞。如有过错,就当即教诲,但不宣扬。

因此人人谦让,互通有无,男子相互帮忙耕种,妇女一起纺丝绩麻。大村几百户,像是一

家人。随后景茂请求辞官,皇上特下诏书批准。大业初年死于官任。去世的那天,各个州

郡赶来奔丧的官吏百姓有数千人,有的没赶上葬礼,都望坟痛哭,随地祭祀而去。

敬肃字弘俭,是河东蒲坂人。从小因方正耿介闻名,初仕州主簿。隋炀帝继位,升任颍川

郡丞。当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执政当权,他的封邑在颍川,经常有书信嘱咐敬肃。敬肃

不曾开封,就命令使者拿回去。对宇文述的放任不受约束的宾客,敬肃用法律制裁他们,

没有宽恕的。因此宇文述怀恨在心。八年,在涿郡朝见皇帝,皇帝因为他年事已高,而且

为政有好名声,多次准备提升为太守,总是受宇文述诽滂,没有成功。

刘旷,不知是什么地方人。生性谨慎笃厚,总是以诚实仁爱待人。开皇初年,任平乡令,

一个人骑着马上任。百姓中有诉讼的,就再三晓以大义,不施行惩罚,这些人各自悔过而

去。刘旷所领取的俸禄,都救济布施给穷困的人。百姓被他的德化感动,互相劝勉说:“有

这样的县令,哪能胡作非属呢?〃在任七年,风气大变,牢狱中没有囚犯,诉讼争斗绝迹,

监狱都长满了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雀。等到刘旷离职,官吏百姓不论老少,

在道路旁号啕大哭,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里。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A.〃卫有士十人于吾所〃的“所〃,名词,处所。句意:卫国有十位士人在我这里。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中的“所”,助词,后接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句意:我们所到达

的地方。

B.“听十士而无侵小夺弱之名〃中的〃夺〃,侵夺,掠夺.句意:听取十位士人的意见从而避

免了侵夺弱小的坏名声。

“舅夺母志”(《陈情表》)中的“夺”,强行改变。句意: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意志。

C.“君胡为轼〃中的“胡〃,疑问代词,什么。句意:您为什么要手扶车轼?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胡”,疑问代词,什么。句意:为什么心神

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D.“然则君何不相之”中的“相",时……为相,任命……为相。句意: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

不让他做国相呢?

“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中的“相〃,相互。句意: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故选A.

参考译文:

如今用火照蝉(来捕蝉)的人,要做的事只在于弄亮火光、摇动树木罢了。火光不明亮,

即使摇动那些树木,又有什么用处?弄亮火光,不仅在于火光本身,还在于黑暗的映衬。

现在这个时候,社会黑暗到极点了,国君中如有能昭明自己德行的,天下的士人归附他,

就像蝉奔向明亮的火光那样。凡国家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安定,国君的名声都不会无缘无故

地显赫,一定要得到贤士才行。赵简子白日闲坐,慨然长叹,说:“真是不寻常啊!我想讨

伐卫国已经有十年了,可是卫国总是讨伐不成。〃侍从说:“凭赵国这样的大国来讨伐卫国那

样的小国,您如果不想伐它也就罢了;您如果想伐它,就请下令讨伐。〃赵简子说:“事情不

像你说的那样啊。卫国有十位士人在我这里,我打算伐卫,(可是)这十个人都说伐卫不义,

如果我还硬去讨伐它,那就是我做不义的事了。”所以,赵简子的时候,卫国用十个人就遏

止了赵国的军队,直到赵简子去世。卫国可以算是懂得使用人才了,让十位士人出游赵国,

国家就获得了安全。赵简子可以算是喜欢听从劝谏了,听取十位士人的意见从而避免了侵

夺弱小的坏名声。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对段干木表示敬意),他的

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手扶车轼?〃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

呀,我怎么敢不手扶车轼(致敬)?而且我听说段干木不曾同意拿自己的操守换取我的君

位,我怎么敢对他骄慢无礼呢?段干木是在德行上显耀,而我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

是在道义上富有,而我只是在财物上富有。”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

做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这个职位。魏文侯就给了他丰

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家里去探望他。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国君喜欢廉

正,段干木受到敬重;我们国君喜欢忠诚,段干木受到推崇。’‘没过多久,秦国出兵打算攻

打魏国,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国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

能对魏国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对,于是止住军队,取消计划,不攻打魏国。魏文

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曾经听说君子用兵,没有人看见军队的举动,大功已经告成,这

说的就是魏文侯这种情况。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

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但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

料定。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两个“置〃都是“放置、安放〃的意思。句意:放到了茶几上/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

B.“含义不同〃错,两个“释〃都是〃释放〃的意思。句意:释放他们的家属/又把张仪放掉了。

C.两个“俟”都是"等待”的意思,含义相同;句意:还是等到东西方平定的时候/等到老师高

兴的时候。

D."起废太多”中“废”是“废黜(官员)”的意思,”于是废先王之道"中"废"是"废除”的怠思。

句意:对大臣的起用和废黜太多/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

故选Bo

参考译文: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皇上病重。当时魏忠贤特别嚣张,朝廷内外都很畏惧他。皇上召信王

入朝觐见,告诉他"弟应当做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帝王”。信王惶恐不敢承当,只是说:“陛

下这样讲,臣罪该万死。”信王出宫不久。熹宗就驾崩了。魏忠贤亲自请信王进宫,信王感

到形势特别危险,把食物藏到袖子里带进宫,不载吃皇宫厨房的东西。这个时候,群臣中

没有人可以见到信王,信王拿着点燃的蜡烛独自坐着,过了很久,信王见一太监拿着剑过

来,信王取剑看后,放到了茶几上,许诺到时会给此人赏赐;这时信王听到外面有巡逻的

声音,认为他们辛苦了。(信王)问旁边的侍从,想赏他们一些酒食,可以去哪里取?侍从

说这事最好要问光禄寺。信王传令下旨取来酒食给他们,他们欢声如雷。第二天,信王就

在中极殿即皇帝位.接受百官的朝拜.没有让他们恭贺.朝见时,突然听到天空发出响声。

十一月,魏忠贤、客氏被处死。撤掉各道镇守的内臣。户部郎中刘应遇上奏谈天下六大苦:

“一是拘捕太滥,二是狱中毙命太多,三是追赃太苛刻,四是仕途得失难以预料,五是对新

进之士要求太严,六是廷官经常被要挟。〃皇上认为他说得对,下令全部免除追讨在天启朝

被建捕处死臣子的钱财,并释放他们的家属。魏、崔二阁的党羽先后被处死。当时魏塔的

势力很大,崇祯帝不动声色,铲除元凶,没有靠他人帮助,全靠自己的才智,国家再次得

到安宁。崇祯刚刚即位(就取得如此功绩),天下人一致称颂他。

废除苏、杭织造,颁布诏令说:“边疆多战事,向百姓征收的赋税繁重,我非常同情他们。

我不忍心为追求衣被织绣的工巧,增加这个地方百姓的困境。还是等到东西方平定的时候,

再实行织造,以和我敬重天意、怜悯百姓的想法相符。"

崇祯帝在便殿审阅奏章,闻到一股香烟味,内心有些蠢动,觉得很可疑;走出殿外到台阶

上,内心才安定下来。询问宦官香烟味是从哪儿来的。宦官回答说:“这是宫中旧方。〃崇祯

帝呵斥命令毁掉它们,不要再弄进这些东西。他叹息说:“我父亲、兄长都为此而误了大事。”

五月,崇祯帝在平台上召见廷臣,下旨对辅臣来宗道说:“对于大臣上奏奏章拟写的票签,

要悉心商量。”下旨对吏部说:“对大臣的起用和废黜太多,共同推荐选任大臣应当谨慎。”

指责户部筹集边地粮饷没有好的方法,侍郎王家祯承认罪过。谈论边事,兵部尚书王在晋

谈论得不详细,命令中官给他笔札让他把情况写下来上奏。下旨对刑部说:“天气干旱情况

严重,对罪人用法应当公平适当。”第二天,又下旨对吏、户、兵三部说:”昨天召对九卿、

科、道官等官员,辅臣刘鸿训说对官员的更换调整过快,应当实行官员长久担任官职的办

法,责令要有实际成效。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第一个“夺〃,耽误,占用;第二个“夺〃,夺取。

句意:而又想不占用农时。/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B.“含义相同〃错误。第一个“克〃,克制;第二个“克〃,能够。二者含义不同。

句意:不断克制告诫自己。/能够坚持到底的就寥寥无几了。

C.正确。两个“率〃,均解释为"都”。

句意:唐太宗因为天下米价都一斗值五个钱。/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D.正确。两个“让”,均解释为“谦让〃。

句意: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做大事不顾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故选B。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

民以衣食为根本,经营农桑衣食,以不失时机为根本。要不失时机,只有君主不生事劳民

才能做到。假若连年打仗,营建不停,而又想不占用农时,能办得到吗?"大臣王珪说:“从

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穷兵臧武,对内大建宫室,人力既已用尽,灾祸也就接踵而至,

他们难道不想使百姓安定吗?只是背离了用来使百姓安定的正确方法。隋代灭亡的教训距

今不远,陛下亲自承受了宿朝遗留下来的弊病,懂得怎样去改变,不过刚开始还比较容易,

要坚持到底就很难。我真希望陛下自始至终都能小心谨慎,从而善始善终。〃太宗说:"你讲

得很对。安定百姓和国家,关键在于君主,君主能与民休息,百姓就欢乐,君主多私欲,

百姓就痛苦,这就是我之所以不敢任情纵欲,而不断克制告诫自己的原因。”

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唐太宗亲自到田野去看稻谷,看见蝗虫猖獗,就捡起了

几只并骂道:“百姓视稻谷为生命,你却把谷子吃了,你是在危害百姓啊。如果说老百姓有

罪过,那么责任也只在于国君一人,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就应当只啃噬我的心脏,不要危

害百姓。”说完就要把蝗虫吃掉,左右的臣子大惊,连忙制止说:“吃了恐怕要生病,万万不

可。”唐太宗说:“我只希望把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说完便一口将蝗虫吞

下。从此,蝗虫不再成灾。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说:“皇太子即将举行加冠礼,在二月

里举行才吉祥,请陛下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太宗说:"如今百姓春耕刚开始,

这样做怕要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萧瑞上奏说:“按照阴阳家的推

算,在二月里举行最好。”太宗说:“阴阳讲究禁忌,我从不信那一套。如果一举一动都必须

依照阴阳家的话去办,不顾天理道义,而想求得福祐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

照正道,自然规律就常与吉祥相会。并且,吉凶取决于人,怎能听信阴阳禁忌呢?农时很

要紧,不能耽误片刻。”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因为天下米价大都一斗值五个钱,更便宜的,一斗只值三个钱。因此,

他对侍臣说:“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又以粮食为生命。如果粮食不丰收,人们就不再为

国家所有了。既然粮食对国计民生关系如此重大,我又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只希望能够克

勤克俭,不奢侈浮华,造福于民。我常常想赏赐天下百姓,使他们都富裕有尊严。现在我

减少赋役,不占用他们农耕的时间,使家家户户能够恣意地耕种,这样(他们)就富裕了。

我还重视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让乡间的百姓,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丈夫,这样

(他们)就有尊严了。只要天下都能这样,我即使不听音乐,不打猎,也乐在其中了!〃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袒护〃的意思。句意:在国法面前不袒护亲戚。用U强正直,不徇私迎合。

B.代词,你们;代词,那些人;不专一。句意:你们应该祝贺我。/那些大夫说。/在品德

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C.“两句中,幸,字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幸亏,幸而;希望。句意:多承您赦免了我

的过错。/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

D.送;达到。句意:于是他便送他的族人到管理刑狱的官员那里。/达到认知的途径在于

考究事物。

故选C。

参考译文:

那做臣子的公正表现在:处理国事不经营私人的利益,身在君主之门就不计较财利,在国

法面前不袒护亲戚,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用忠诚来事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

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伊尹、吕

尚就是这样的人。

赵宣子向晋侯推荐韩献子说:“韩献子为人不结朋党,治理众人有条不紊,面对死亡毫不畏

惧。”晋侯就让韩献子做了中军尉。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宜子的车驾冲撞了队伍的行列,韩

献子杀了他的车夫。人们都说:“韩献子这次死定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了他,到晚上就杀

了主子的车夫,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斗结束后,赵宜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二巡,他说:

“你们应该祝贺我。”那些大夫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赵宣子说:“我曾向君王举荐韩献

子,如果举荐不当,一定会受到处罚。这次我的车驾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