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明史》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承勋,字立卿,嘉鱼人。帝以京营多弊,欲振饬之,遂加承勋太子太保,改兵部尚

书兼左都御史,专督团营。寻兼掌都察院。以疾,三疏乞休,且言:“山西潞城贼以四道

兵讨之,不统于一人,故无功。川、贵芒部之役措置乖方,再胜再叛,宜命伍文定深计,

毋专用兵,丰沛河工二年三易大臣工不就宜令知水利者各陈所见而伴传郎潘希苴度可否去

尤要者在决壅蔽患仿唐、宋转对、次对故事,不时召见大臣。”帝不允辞,下其议于所司。

时秦、晋、楚、蜀夕程,诏免受厚,。承勤言:“有司例十月始征赋。今九月矣,恐官吏督

趣,阴图乾没。宜及其未征,遣官驰告以所蠲数。山瓯臀塌,伸悉户晓。有司不能奉宣德

意者,罪之,抚按失举奏,并坐。“帝褒纳之。奏夺京营把总汤清职。郭勋为求复,语侵

承勋。承勋因求退,给事中王准等劾勋恣。乃敕责勋,而下清法司。兵部尚书胡世宁举住,

诏承勋还部代之,寻命兼督团营。言官攻张聪、桂萼党,井及承勋。承勋连章求退,帝复

温旨答之。中官出镇者,率暴横。承勋因谏宫李凤毛等言,先后裁二十七人,又革锦衣官

五百人,监局冒役数千人。独御马监未汰,复因给事中田秋秦,多所裁减。而请以腾毁四

卫属部,核诡冒,制可。中官言曩彰义门破也先,东市剿曹贼,皆四卫功,以直内故易集,

隶兵部不便。承勋言:“彰义门之战,祸由王振,东市作贼,即曹吉祥也。”帝卒从承勋

议,归兵部。寇犯大同,议遣大臣督兵。众推都御史王宪,宪不肯行。给事中夏言谓承勋

日:“事急,公当请行。”承勋竟不请。给事中赵廷瑞并劾之,会寇退,罢。

(节选自《明史•李承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丰沛河工/二年三易/大臣工不就/宜令知水利者各陈所见/而俾侍郎潘希曾度可/否其尤要

者/在决壅蔽患/

B.丰沛河工/二年三易/大臣工不就/宜令知水利者各陈所见/而俾侍郎潘希曾度可否/其尤要

者/在决壅蔽患/

C.丰沛河工/二年三易大臣/工不就/宜令知水利者各陈所见/而俾侍郎潘希曾度可否/其尤要

者/在决壅蔽患/

D.丰沛河工/二年三易大臣/工不就/宜令知水利者各陈所见/而俾侍郎潘希曾度可/否其尤要

者/在决壅蔽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旧日的办事制度、例行的事,现指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B.岁裱,指一年到头妖气弥漫,文中指年成不好。裱,指不祥之气、妖氛。

C.田赋,中国旧时官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征收的土地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D.致仕,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原因是年龄较大、身有疾患或升任新的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上给予李承勋太子太保的官衔,担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门承担整顿京城军营中

的弊端的任务。

B.李承勋以身患疾病为借口上书辞官,未被应允,只得表明潞城讨贼军队自己不能一人统

领这个真实原因。

C.李承勋奏请皇上剥夺京营把总汤清的职位,遭到了郭勋的言语攻击,因此请求辞去自己

所任官职。

D.李承勋依据李凤毛等人进言,裁减了多位宣官出身、横行不法的地方官,还革除了五百

锦衣卫官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九月矣,恐官吏督趣,阴图乾没。

(2)有司不能奉宣德意者,罪之。抚按失举奏,并坐。

5.古人评论“承勋沉毅有大略〃,请根据文段简要概述承勋在军事方面“有大略〃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木科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

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

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中多俯视而笑。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

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大子等降遂丛大将窃吴旋师岫东。

洪武元年,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从大将军定河南北,浚间以通舟师,自临

清至通州。下元都,与诸将分运占北诸假口。从大军取平阳,克嶂州,获逃将王信等四十

六人。取兰州,国庆阳。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庆

阳平。徐达还京,令时将骑兵略静宁州,走贺宗哲。西边悉平。三年进大都督同知,封济

宁保,禄千五百石,予”■若。

四年为左副将军,副傅友德帅河南、陕西步肺伐蜀。自兴元进克阶、文,败蜀兵于汉

州,遂克成都。明年副李文忠北征,分道入沙漠。迷失道,粮且尽。遇寇,士疲不能战。

时冲比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雷以归,大振。六年从徐达镇北

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膝国公,承襄靖,柑

祭功臣庙。

时能以少击众,沉鹫不伐。帝甚重之。子敬,金吾卫镇抚。十五年嗣侯,为左副将军,

平龙泉山寇有功。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敬坐死,爵除。

(选自《明史•顾时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

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B.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

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C.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

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D.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

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多用于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帝王追授其先人者。

B.“侯明爵位,又称封爵、世爵(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周代有五爵,

依次为公、伯、侯、子、男,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

爵高低分为九等,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谥",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帝王的盗号一般

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时很有胆略,跟从太祖打仗,官职一路高升,做到了元帅。进攻张_L诚时,顾时乘敌

人懈怠,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敌船中,使敌军大乱。

B.洪武五年,顾时协助李文忠北征,在沙漠迷失了方向,粮将尽,又遇敌人,顾时率麾下

数百人击退敌人,并缴获其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

C.顾时一生戎马住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明朝建立之后,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一一

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

D.顾时生前深得皇上器重,死后被追封为滕国公,牌位附祭功臣庙。但是他的儿子却在后

来受他的牵连被杀,爵位被剥夺。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

(2)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

10.顾时“能以少击众,沉鹫不伐〃表现在何处?请举例说明。

答案

I、c句意:丰、沛地方的修河工程,二年之中换了三个大臣,工程尚未竣工,应让懂得水

利的大臣各陈己见,然后由侍郎潘希曾考虑可否。诸事之中尤其紧要的,在于疏通君臣之

间消息不通。

“大臣”是"易”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

“可否"是“度”的内容,作"度”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2.D“升任新的官职〃错,致仕,辞去官职,即官员退休,原因并不包括升任新的官职。

3.B"以身患疾病为借口〃错,由原文“以疾,三疏乞休〃可知,疾病是事实,不是借口;“自

己不能一人统领”错,由原文“山西潞城贼以四道兵讨之,不统于一人,故无功”可知,说的

是山西潞城的盗贼,朝廷动用四道兵讨伐它,权力不统一在一个人手中,所以没有效果,

不是他辞官的原因。

4.(1)现在已是九月,恐怕官吏催促白姓缴纳田赋,暗里图谋侵吞减免的田赋。

(2)不能够传达朝廷恩德意图的官员,就惩罚他们。抚按没履行上奏检举职责的,一起治

罪。

5.①认为讨伐山西潞城贼应归兵一人;②提出平定川、贵芒部应有长远之策,勿只征伐;

③坚持将腾骗四卫的管辖权隶属兵部。

参考译文:

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皇上因京营存在很多弊端,想加以整顿,于是加封承

勋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门督办团营。不久兼职主持都察院。李承勋

因为生了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书中还说:“山西海城的盗贼,朝廷动用四道兵讨伐它,

权力不统一在一个人手中,所以没有效果。川、贵芒部的战事规划不当,屡胜屡叛,应派

伍文定下长远的谋划,不要一味用兵。丰、沛地方的修河工程,二年之中换了三个大臣,

工程尚未竣工,应让懂得水利的大臣各陈己见,然后由侍郎潘希曾考虑可否。诸事之中尤

其紧要的,在于疏通君臣之间消息不通。请陛下仿效唐、宋时转对、次对旧例,不时召见

大臣。”世宗不允许他辞职,他的建议则下发给主管部门讨论。当时陕西、山西、湖北、

四川年成不好,皇上颁布诏书减免田租。承勋建议说:“主管部门按惯例十月份就开始征

收田赋。现在已是九月,恐怕官吏催促百姓缴纳田赋,暗里图谋侵吞减免的田赋。应在他

们还没征收时派遣官吏速到彼处,把减免数额予以公布,即使偏僻的山村,也让百姓家喻

户晓。不能够传达朝廷恩德意图的官员,就惩罚他们。抚按没履行上奏检举职责的,一起

治罪。”世宗赞同并采纳了这个意见。后来他又上书把京营把总汤清削了官,郭勒上书替

汤清请求,言语之间攻击了承勋,承勋于是请求退休。洽事中王准等弹劾郭勋专横,世宗

于是颁发敕文批评了郭勋,并把汤清交给法司处理。兵部尚书胡世宁退休后,世宗诏令承

勋回兵部担任尚书。不久又让他兼职督办团营。谏官在攻击张理、桂萼一伙人时连及承勋,

承勋连续上书请求退休,世宗又以温和的口气下诏挽留。当时宦官外出镇守的大多残暴、

专横。承勋根据谏官李凤毛等人的主张,先后裁汰了二十七个镇守宦官,又把五百名锦衣

官予以革职,削减了几千名混在监局中的滥胃宦官。只御马监没有撤除,又按着给事中田

秋的奏议,多加裁减。然后又请把腾骏四卫改为部属,核查其中的假胃人员,世宗同意了。

有宦官说过去在彰义门打败也先,在东市消灭曹贼,都是四卫的功劳;四卫兵在内值勤容

易集合,隶属兵部就多有不便了。承勤说:“彰义门战事的发生,祸害是由王振引起的;

在东市做盗贼的不是别人,而是曹吉祥。”世宗最终听了承勋的意见,把四卫改归兵部管

辖。盗喊侵犯大同时,朝廷决定派大臣外出督领军队。大家推举都御史王宪,王宪不肯去。

给事中夏言对承勋说:“情况紧急,先生您该走一趟了。”承勋最终还是没有提出来。给

事中赵廷瑞上书批评王宪并说到承勋,正好敌人被打退了,此事不了了之。

6、A句意:顾时乘敌人懈怠,率领壮士数人,大吼着跳入敌船中。敌人大乱,其余的船只

争相前进。五太子前来援助,薛显又击败他,五太子等人投降。顾时于是跟从大将军徐达

平定吴地,不久攻取山东。

“数人〃是定语后置,修饰"壮士〃,二者不能分开,可排除BD.

“五太子〃来援助的不是“薛显〃,“薛显〃作为“又败之〃主语,“薛显〃与后句不能断开,可排除

Co

7.B“依次为公、伯、侯、子、男”顺序错误,应是"公、侯、伯、子、男”。

8.C"在明朝建立之后,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一一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错误。结

合“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逐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分析,洪武六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过

了一年,被召回京。洪武八年,再度出京镇守。在洪武七年,顾时曾被召回,中间有间断。

9.(1)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威,顾时击败了他,俘获他的猛将九人。张良臣便不敢再出城。

(2)顾时率部下数百人,跃马冲杀搏击。敌兵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

畜等回军,军威大振。

10.(1)对付如此难攻的水寨时,顾时居然划着小船围向了敌舟,敌人俯视他并放生嘲笑。

顾时也不理会,乘着对方松懈,跃入了敌舟。

(2)顾时奉命围攻庆阳,敌军守将张良臣将城中军卒尽数拉出城外,炫耀兵威。顾时赶到,

也不理会,带着他人数不占优势的部下,上去就是一通打,将张良臣打败,并俘虏了他手

下的九员大将。

(3)洪武四年顾时跟随李文忠北征,碰到了一伙流寇,形势相当严峻。就是在如此逆境之

下,顾时依然帅麾下数百亲军,跃马冲击,大获胜利,军声大振。

参考译文:

顾时,字时举,濠州人。才华卓异,喜好奇诡的谋略。他跟从太祖渡江,累积功劳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