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一、目的
本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通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煤矿企业及煤矿生产相关单位。
2.本制度规定了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排查范围、排查方法、长假期间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分级、隐患排查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考核等内容。
3.煤矿企业及煤矿生产相关单位应按照本制度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职责
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总责。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的组织实施,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管。
3.生产部门:负责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确保生产安全。
4.技术部门:负责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技术支持,提供风险评估、监测监控等技术保障。
5.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财务部门:负责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
7.各级管理人员: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8.矿工: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9.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的实施。
四、隐患排查范围
1.矿井开拓与开采系统:包括矿井开拓布局、开采方法、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等,重点排查可能导致透水、瓦斯突出、坍塌等事故的隐患。
2.井巷工程与支护:包括井巷施工、支护设计、施工工艺等,排查井巷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如巷道变形、片帮、冒顶、涌水等。
3.通风与防尘: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包括风量、风质、风速等,以及防尘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矿井空气质量达标。
4.瓦斯防治: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浓度、瓦斯抽采系统等进行检查,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5.爆破作业安全:检查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爆破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是否符合规定,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6.机电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提升机、输送机、变压器、电缆、开关等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性。
7.井上下作业环境:检查井口、井底车场、采区、工作面等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包括安全通道的畅通、安全标志的设置等。
8.应急救援设施:检查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状况。
9.人员安全行为:对矿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排查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1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检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监测传感器的准确性、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报警系统的可靠性等。
11.矿井环境保护:排查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有效性。
12.节假日及特殊时期:在节假日、特殊时期增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排查,确保矿井安全稳定运行。
13.其他特殊隐患: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其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如地质条件变化、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等。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对矿井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
2.检查内容应涵盖矿井开拓与开采系统、通风与防尘、瓦斯防治、机电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多个方面。
3.综合检查应由多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检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二)专业检查
1.根据矿井特点和安全生产需要,组织专业检查,深入分析特定领域的安全隐患。
2.专业检查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人员负责,确保检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专业检查应包括机电、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领域的检查,以及特殊设备的安全认证检验。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安全生产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春季重点检查防雷电、防风化;夏季重点检查防暑降温、防洪水;秋季重点检查防火、防干裂;冬季重点检查防冻、防滑等。
3.季节性检查应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和措施。
4.检查结果应及时汇总分析,对潜在的季节性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治理。
(四)节假日检查
1.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矿井自行规定的特殊节假日前后,开展节假日安全检查。
2.节假日检查应重点关注矿井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状况,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精神状态。
3.检查应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确保节假日生产安全。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防止节假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常规安全检查,由现场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查,如每周、每月的安全检查。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结合矿井生产计划和作业特点,制定详细的检查清单和流程。
4.检查应覆盖所有生产区域和关键设备,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前,组织专门的工业安全检查小组,对矿井的工业安全进行全面排查。
2.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矿井的生产设备、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等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
3.对矿井内的电气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所有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无漏电、短路等隐患。
4.检查矿井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磨损、松动等安全隐患。
5.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认通风机的运行状态良好,风道无堵塞,风量满足生产需求。
6.检查矿井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备运行正常,排水管道畅通,无积水现象。
7.对提升运输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提升机、绞车、皮带输送机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8.检查矿井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紧急停机装置等是否完好无损。
9.对矿井内的紧急救援设施进行检查,包括急救箱、消防器材、逃生通道等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10.检查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监测设备准确无误,报警系统灵敏可靠。
11.针对长假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流程。
12.长假期间,应安排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巡回检查,确保矿井安全无间断监控。
13.检查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
14.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必要时暂停生产,确保安全。
(二)交通安全
1.长假期间,针对矿井内部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道路开展专项交通安全检查。
2.检查内容包括车辆的安全性能、驾驶人员的资质和健康状况,以及道路的通行条件。
3.对矿用车辆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包括制动系统、灯光、轮胎、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可靠性。
4.确保所有车辆均配备有合格的灭火器、急救包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检查车辆驾驶人员是否持有有效驾驶证,是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是否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6.对矿井内部的道路进行检查,确保道路标志、标线清晰可见,道路照明充足,道路状况良好。
7.检查交叉路口、弯道、陡坡等危险路段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警示标志、防撞栏等是否完善。
8.对矿井内部交通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确保交通规则得到有效执行,交通秩序井然。
9.在长假期间,根据矿井内部交通流量,合理调整交通疏导方案,避免拥堵和事故发生。
10.加强对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在长假期间保持高度警惕,遵守交通规则。
11.建立交通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制定快速响应和处理流程。
12.长假期间,增派交通安全巡查人员,加强对矿井内部交通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
13.对交通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处理。
14.整个长假期间,应保持交通安全信息的畅通,确保能够及时处理各类交通安全事件。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期间,对矿井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安全措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确保环境保护工作不因假期而放松。
2.检查矿井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无泄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3.检查废气排放处理设施,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确保废气排放达标,不污染大气环境。
4.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5.检查矿井噪声防治设施,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6.检查矿井周边的绿化带和环境恢复区域,确保植被生长良好,无破坏生态的情况。
7.对矿井的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准确监测环境指标,及时发现问题。
8.检查环保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加强长假期间对环保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持续稳定运行。
10.对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假期值班安排,确保长假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连续性。
11.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12.检查环保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确保矿井的生产活动不违反相关环保法规。
13.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进展,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14.在长假结束后,对环保安全检查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假期环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持续改进。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排查分级按照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一级隐患: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安全隐患,需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
-例如:矿井重大安全隐患、机电设备的严重故障、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
3.二级隐患:指可能导致一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安全隐患,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例如:井巷工程的一般安全隐患、机电设备的较小故障、轻微环境污染事件等。
4.三级隐患:指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小,不会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安全隐患,可在日常生产中进行整改。
-例如:轻微的设备磨损、一般的环境卫生问题等。
5.隐患排查分级的具体标准由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更新。
6.隐患排查分级应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确保各级隐患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理。
八、隐患排查管理
1.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流程、责任和整改要求。
2.隐患排查工作应实行闭环管理,包括隐患的发现、报告、评估、整改、复查和记录等环节。
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矿井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4.对排查出的隐患,应根据隐患排查分级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责任人。
5.对一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6.对二级和三级隐患,应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并定期复查整改进展和效果。
7.隐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估,确保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8.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应记录在案,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资料,以便于跟踪和追溯。
9.煤矿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0.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煤矿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度,确保所有隐患能够被及时上报、评估和处理。
2.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隐患,都应由发现者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事故隐患报告表。
3.事故隐患报告表应包括隐患的具体描述、发现时间、地点、可能造成的后果、临时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4.安全管理部门在接到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的级别和整改措施。
5.对于一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政府部门。
6.隐患排查报告应详细记录隐患处理的全过程,包括隐患整改的措施、整改时间、整改结果等。
7.煤矿企业应建立隐患档案,对每个隐患进行编号,记录隐患的发现、整改、复查等信息。
8.隐患档案应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便于分析和追溯。
9.隐患档案应实行电子化管理,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同时保留纸质档案作为备份。
10.对整改完毕的隐患,应进行复查验证,确保整改措施到位,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11.隐患建档监控应定期进行,对档案中的隐患信息进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2.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分析,识别隐患产生的规律和趋势,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3.煤矿企业应定期对外公布隐患排查和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安全生产透明度。
14.隐患排查报告和建档监控工作应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