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 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 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 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 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Z68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entralizedplasmatreatmentanddisposalengineeringonmedicalwaste2024-11-07发布2024-12-07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发出布版Ⅰ前言 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工艺设计 6环境管理要求 7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 8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9运营管理 附录A(资料性)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典型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南通市海安生态环境局、扬州市生态环境局、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1DB32/T4891—2024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环境管理要求、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和运营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污染控制及环境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废物等离子体气化熔融集中处理处置,除等离子体气化、等离子体焚烧、等离子体热解除熔融处理产物的利用技术要求外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9217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9707—2020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T41015—2021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DB32/T4891—2024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HJ42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1205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固体废物焚烧HJ125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DB32/T3558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技术规范DB32/404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T4081沥青路面用熔融固化体集料通用技术规范DB32/T4269医疗机构污泥处理技术规范DB32/T4370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通则消毒技术规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医疗废物medicalwaste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3.2等离子体plasma由自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原子和/或分子)组成的,宏观上呈电中性并导电的任何电离气体。[来源:GB/T2900.23—2008,841⁃31⁃01]3.3等离子体发生器plasmagenerator利用电能把气体转变成等离子体的设备。[来源:GB/T2900.23—2008,841⁃31⁃03]3.4等离子体加热plasmaheating利用热等离子体作为热源的加热方法。[来源:GB/T2900.23—2008,841⁃31⁃02]3DB32/T4891—2024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plasmatreatmentanddisposal医疗废物在气化炉内利用等离子体加热发生热解、气化、焚烧、熔融反应,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方式。等离子体熔融plasmamelting将固体废物或与易于形成玻璃相的熔剂和助剂等辅料混合,在热等离子体高温条件下形成均匀的熔融态物质,冷却后形成玻璃态物质的过程。熔融处理产物vitrificationproduct对固体废物进行熔融处理,其中的无机物熔融冷却后形成的固化物。等离子体重整plasmareforming利用热等离子体的反应活性和高温重整合成气中二噁英、焦油等大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方式。气化炉gasificationfurnace医疗废物处置的主体装置,医疗废物中的有机成分在炉内经干燥、热解、气化转化成可燃气体。4总体要求4.1一般规定4.1.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应本着合理布局的要求,遵守国家卫生防疫、生态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及行业发展的有关规定,符合省、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要求,明确服务区域。4.1.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等排放(控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并符合排污许可制度的要求。4.1.3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遵循环境风险可控的原则,保证处置全过程环境及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4.1.4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可处理医疗机构污泥,污泥脱水、贮存、运输过程应符合DB32/T4269的要求。4.1.5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收集的医疗废物包装应符合HJ421的要求。4.1.6医疗废物运输使用车辆应符合GB19217的要求。4.2选址要求4.2.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定规划要求,并宜综合考虑设施服务区域、交通运输、地质环境等基本要素,确保设施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的环境。4.2.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选址不应位于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4.2.3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厂址应与敏感目标之间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根据厂址条件、处理处置技术工艺、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扩散因素等综合确定,并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意见要求。4.3总平面布置4.3.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187的要求。4.3.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根据防洪、防涝、供电、供热、给4DB32/T4891—2024排水、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等条件和要求,经综合比较后确定。4.3.3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按照生产和办公的功能分区设置,生产区与办公区之间应设置隔离区。4.3.4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人流和物流的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并应便利医疗废物及其他物料运输车辆的进出。4.3.5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运输车辆及周转箱(桶)清洗消毒设施宜临近卸料区或出入口。5工艺设计5.1工程构成5.1.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构成。5.1.2主体工程主要包括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进料系统、清洗消毒系统、气化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典型工艺流程参照附录A图A.1。5.1.3辅助工程主要包括供配电、给排水、消5.1.4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办公用房、食堂、浴室、倒班宿舍等。5.2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5.2.1医疗废物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应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应尽量避免医疗废物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5.2.2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应符合GB39707、GB18597的要求,应按不同类别医疗废物设置分区贮存。5.2.3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废物贮存设施应设置微负压及通风装置、制冷系统和设备,废气应入炉处置或经废气处理装置净化后达标排放。5.2.4医疗废物周转箱(桶)应分区贮存,污染周转箱(桶)的贮存区域应符合GB18597的要求;清洗消毒后的周转箱(桶)贮存区域应符合GB18599的要求。5.2.5医疗废物接收系统应具有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统计功能。贮存设施应在关键位置设置视频监控,满足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要求。5.3进料系统5.3.1医疗废物的初级包装应与废物一同处置,入炉前不应进行破袋(箱)处理,应避免操作人员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进料口宜设置在线消毒设施。5.3.2进料口应采取气密性和防回火设计,处理化学性、药物性废物时应采取适宜的预处理、进料方案,防止产生正压。易燃液体宜通过废液喷枪喷入炉内。5.3.3进料装置应能根据燃烧工况要求向炉内供料,进料时应能保证气化炉内工况稳定,并配置可调节供应量的计量装置实现定量投料。可采取提升机与双辊给料机/液压推料缸/螺旋给料组合进料方式。5.4清洗消毒系统5.4.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设置医疗废物运输车辆、转运工具、周转箱(桶)的清洗消毒场所以及清洗消毒设施。不应在社会车辆清洗场所清洗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卸料区、贮存设施等的清洗消毒可采取喷洒消毒方式;周转箱(桶)的清洗消毒可采取浸泡消毒方式或喷洒消毒方式。5.4.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消毒应满足《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应每天至少消毒1次。55.4.4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设置独立的工作人员消毒设施和洗浴间。5.5气化系统5.5.1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二燃室、燃烧空气系统和辅助燃烧装置、应急排放口等。5.5.2气化炉运行过程中需保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避免可燃气体逸出。5.5.3气化炉熔融的温度应大于1300℃,其他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GB39707—2020中表1的要求。5.5.4气化炉的设计宜考虑与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的适配性。5.5.5可采用等离子体重整作为二噁英控制手段,重整室应保持为还原性气氛。5.5.6气化炉应配备燃烧空气系统和辅助燃烧装置,应满足气化系统烘炉、启炉、停炉和正常生产运行的需要。5.5.7气化系统应设置应急排放口,以保证停电或其他事故状态下工艺系统及人身安全。5.6等离子体发生器系统5.6.1等离子体发生器系统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载体工质、冷却水、插拔及自动控制和动力电气系统等。5.6.2电源产生的谐波应符合GB/T14549的要求。若公共连接点谐波电流超过允许值,应根据谐波含量配置谐波治理装置。同时,电源的设计宜选择所产生谐波电流较小的方案和装置。5.6.3插拔系统宜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宜采用自动插拔形式;应具备应急供电和联锁功能,可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拔出等离子体发生器及保证应急条件下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5.7余热利用系统5.7.1余热锅炉宜选择膜式壁锅炉或膜式壁+对流锅炉组合锅炉。5.7.2余热锅炉在线清灰方式可选用激波清灰、机械清灰、蒸汽吹灰等。5.7.3余热锅炉设备的选择宜考虑酸性气体腐蚀。5.8烟气净化系统5.8.1烟气净化系统至少应具备急冷、除尘、脱酸、脱硝、去除二噁英类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功能。5.8.2每台医疗废物气化炉宜单独设置烟气净化装置。5.8.3应采用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及相关设备,兼顾去除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功能。活性炭的技术性能应满足DB32/T4370的要求。GB/T16157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5.9废水处理系统5.9.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清洗消毒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工艺废水主要包括烟气净化系统废水、余热利用系统废水、事故废水等。5.9.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工艺废水、清洗消毒废水和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宜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要求。5.9.3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可入炉处置。5.10自动控制系统5.10.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自控系统应根据建设规模和各工艺系统的设置情况确6DB32/T4891—2024定。一般可包括进料控制系统、气化控制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控制系统、烟气净化控制系统、水处理控制系统、辅助工程控制系统等。5.10.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在中央控制室应通过分散式控制系统(DCS)或可编程控制器(PLC)等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整套系统的集中监视和分散控制,并应设置独立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紧急停车系统。5.10.3自动控制系统应能根据在线监测污染物数据对各处置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与控制。5.10.4等离子体发生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动力电气系统应独立接地,接地应符合GB50169的要求,并宜对I/O信号进行有效隔离。气化系统的电气系统应满足GB50058的要求。6环境管理要求6.1废气排放控制6.1.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39707的要求。GB37822、DB32/4041的要求。6.2废水排放控制6.2.1集中处理处置工程清洗消毒废水排放应符合GB18466规定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要求;单独收集的生活污水及工艺废水,经厂内处理后排放至污水管网的,应符合GB8978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相关规定。6.2.2疫情期间废水排放应符合GB18466规定的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要求或疫情期间的相关要求。6.3熔融处理产物的利用技术要求6.3.1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产生的熔融处理产物符合GB/T41015—2021中6.3的要求按产品管理。6.3.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产生的熔融处理产物不符合GB/T41015—2021中6.3的要求,可重新进行处理或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管理。6.3.3熔融处理产物资源化利用应符合相应工程技术要求。熔融处理产物用于沥青路面集料应符合DB32/T4081的要求。6.4.1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噪声治理应符合GB3096和GB12348的相关要求。对建筑物直达声源的噪声控制,应符合GB/T50087的要求。6.4.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7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7.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50052的要求。7.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生产、生活给水设计应符合GB50013和GB50015的要求。7.3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7.4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应符合GB50019的要求。7.5集中处理处置工程应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运行工况进行检测,并设置必要的检测设备。7DB32/T4891—20247.6气化系统的电气防爆设计应满足GB50058的要求。8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8.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运行过程的劳动安全设计应符合GB5083的要求,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GB/T12801的要求。8.2集中处理处置工程的职业卫生体系应符合GB/T45001的要求,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GBZ1的要求,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和GBZ2.2的要求。9运营管理9.1一般规定9.1.1医疗废物等离子体集中处理处置工程运行期间,应建立运行情况记录制度。运行记录至少应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数量、贮存和处置信息,设施运行及工艺参数信息,物料消耗,环境监测数据,熔融处理产物、焚烧炉渣、飞灰的产量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