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首先是郑敏很少在诗中直抒胸臆,而是经常以“思想知觉化”的方式抒情,选择那些带有象征内涵积淀的自然物象,传达生命之思。郑敏是长期在诗经、楚辞、唐诗和宋词组构的诗歌历史浸淫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后来里尔克、歌德等西方诗歌施予过影响,但骨子里的诗词熏陶,还是使郑敏擅长启用中国诗人喜欢的自然意象。可以肯定,郑敏诗歌意象化的质感策略本身,即能以不说出的方法获得说不出的含蓄效果,制约架空的抒情,克服诗的感伤与空洞;用内涵累积深厚的古典意象传达现代的情思与感悟,就更容易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稔熟的审美记忆,令人倍感亲切。其次是郑敏注意诗歌肌理的整合美,意象组合时讲究和谐一致,力求使之与意境合一。如众口交赞的《金黄的稻束》即称得上这方面的典范: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如一幅秋天的立体写意画,而内里的意象却是不断流动、转换的,在一个动静相宜的时空里,各种貌似在逻辑上互不相干的意象,共同朝着“伟大的疲倦”这一贯穿全诗的情思定点趋附、靠拢中,却意外地黏合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有机体。那是在歌颂大自然,更是在歌颂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也是对劳动却贫穷这个悖论命题的形象反诘,读着它就有如走进了唐诗、宋词中灵动又深邃的幽婉意境,余味缭绕。最后是以抒情主体知识结构的大力投注,促成了意象艺术的“革命”,即带来了知性强化。如果郑敏诗歌的意象仅仅在于鲜活陌生,倾向古典的意境趣味,让郑敏立足诗坛的是她以开放性的艺术气度,在中国传统诗学、哲学专业背景里,在庞德的意象是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艾略特的思想知觉化、里尔克的诗是在经验等众多艺术理论影响源之间多方游弋,并且能够入而复出,锐意创新,最终使自己的诗歌善于“融和思想的成分,从事物的深处、本质中转化自己的经验”,意象升级为不仅诉诸人的情感,更诉诸人的理智与思想,其间有了更多的引人深思的知性因子,和戴望舒、何其芳等多凸显心理、情绪因素的主情的现代主义诗歌拉开了距离,如果说主情诗的意象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郑敏的诗歌意象已进入诗意体验的感知领域,有了某种哲学的沉思高度。(摘编自罗振亚《借镜西方的另一面——论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传统”倾向》)材料二:郑敏追随里尔克和冯至的诗境,遵循里尔克为克服其早期创作及西方浪漫主义以降诗歌“主情”趋向而提出的“诗是经验”这一主张,通过书写生命、存在主题,重塑了现代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诗歌中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万物的关系。这可谓郑敏诗歌的突出成就。从中国新诗历史来看,无论郭沫若的“天狗”式直抒,还是徐志摩的“雪花”般轻吟,抑或戴望舒笔下“寻梦者”的低语和何其芳的清脆“预言”,都隐现着或强烈或温和的主体意识,以及鲜明的情感色彩;艾青的诗歌也是如此,其所抒写的土地、太阳等物象,寄寓着浓郁的主体意绪,“我”被塑造为歌咏者或对话者。只有到了卞之琳那里,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因素才开始显露;穆旦借助戏剧化手段和戏剧形式,试图在诗歌中展示主体的多重性,或呈现主体的“破碎”状态——卞之琳、穆旦二人以各自的方式,开辟了20世纪30﹣40年代新诗的两种“新的抒情”。郑敏的诗歌延续和推进了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的诗”(李广田语)的品质。哲学的根底给予郑敏在诗歌中思辨的习惯和对语词的收束。她的诗句总显得内敛、凝练,给人雕塑般的静穆感,这固然与哲学因素的孱入具有一定关联,但究其缘由,则主要得自里尔克“咏物诗”的潜移默化,后者启示她以一种新的眼光打量“物”、重新思考“物”之于生命的意义。郑敏不仅写了较多以“物”为标题和主题的诗作,如《马》《鹰》《树》《金黄的稻束》等,而且她的诗中处处闪现着“物”的身形(意象);显然,她的书写已经调整了“我”与“物”的关系:“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宁静/像我从树的姿态里/所感受到的那样深”(《树》)。她所要进行的是剥离了“物”的表象的“直观”,以发现静止之“物”里流淌的生命感觉,并实现“物”对自我的置换直至“物”“我”合一。这样,她的诗歌就不止于将个人情思注入“物”,而是以“物”感知“我”,敞开“我”与“物”平等交融的情景,如此显然有别于以往新诗中“我”的过于显明的预言家或代言人姿态。(摘编自张桃洲《论郑敏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敏诗歌很少直抒胸臆,选择那些带有象征内涵积淀的自然物象,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传达生命之思,有了哲学高度。B.郑敏诗歌能以不说出的方法获得说不出的含蓄效果,用内涵累积深厚的古典意象传达现代的情思与感悟,令人倍感亲切。C.无论是郭沫若、徐志摩还是何其芳、艾青,他们的诗歌有着鲜明的情感色彩,直到卞之琳和穆旦才开辟了新的抒情道路。D.郑敏追随里尔克和冯至的诗境,重设了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写下了较多以物为标题和主题的诗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金黄的稻束》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意象表面上看互不相干,其实这些意象彼此间关系紧密、熨帖,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有机体。B.这首诗托物言志,除歌颂大自然、歌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外,也形象地表达了劳动却贫穷这一悖论。C.诗歌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诗人以新的眼光打量“稻束”,重新思考它之于生命的意义,物我合一。D.诗中出现了雕塑般质感的意象——金黄的稻束,始终伴随着“静默”,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博大与深厚。(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逐圆,期穷形而尽相。”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欧阳修《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D.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4)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里尔克的诗歌创作主张。(5)有人说“如果现实可以比作一个能够目测的坐标,那么女诗人郑敏大概是‘九叶’(九叶诗派,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中距离最为遥远的星座”,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天堂一夜(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从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约定:谁先结婚,就请另外一个当傧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设法把他请来。不久,其中一个去世了,活着的那个正准备结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去向忏悔神父请教。“这事儿挺难办,”神父说,“不过,你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请他。到他的墓地去,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至于他能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那就是他的事了。”小伙子来到墓地,说:“老朋友,我要结婚了,你来当我的傧相吧!”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他们先到新郎家,然后去教堂参加婚礼。接着,他参加了婚礼宴会,在宴会上,已去世的小伙子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有关他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经历,却只字不提。新郎非常想问他一些问题,可是没有勇气。婚宴结束后,那去世的人站起来说:“老朋友,我已满足了你的要求,我回去时你能送我一程吗?”“哎呀!当然可以!不过,我可不能送得太远,因为今晚是我的新婚之夜。”“我明白,随你的便,你随时都可以回来。”新郎吻别了新娘,说:“我出去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他陪着去世的人走了。他们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墓地。他们拥抱着要告别。活着的人心想:现在再不问他,以后永远没机会问了。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道:“既然你已经死了,我来问你一件事儿: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这个我可说不清楚,”去世的人回答,“要是你想刨根究底的话,跟我一块儿到天堂走一趟吧。”坟墓又裂开了,活着的人跟着去世的人走了进去。他们两个来到了天堂。去世的人把朋友带到一座装着金门的漂亮的水晶宫里。那儿,天使们弹奏着竖琴,圣彼得拉着低音提琴,给升天的人们伴舞。看到这番奇异的景象,活着的人惊奇得如痴如呆。要不是天堂里还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会在这座宫殿里呆多久。“到别处去看看吧,”去世的人说着,把他领进一座花园里。花园里的树上并不是一簇簇树叶,而是五颜六色会唱歌的小鸟。“别发呆啦,我们走吧。”去世的人说罢,领着他的朋友来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儿,天使们犹如一对对情侣,又快乐又优雅地翩翩起舞。“下面我们到一颗星上去看一下吧。”星星上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厌,久久舍不得离去。突然,他吃了一惊,说:“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没想到在这儿呆了这么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儿去了。她一定在为我担忧呢。”“你在天堂里呆这么一会儿就够了?”“够了?要是我能选择的话……”“这儿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哩!”“我相信确实是这样,不过我真的该回去了。”“好吧,随你的便吧。”去世的人陪他回到坟墓,然后就不见了。活着的人走出坟墓,但他已经认不得原来的墓地了:里面挤满了墓碑、塑像和参天大树。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楼大厦代替了过去简陋的石头小屋;街上到处是汽车和有轨电车,各种飞机掠过天空。“我这是在哪儿呢?莫非是我走错了路?哟,这些人怎么都这样打扮!”在街上,他叫住了过路的一个小个儿老人,问:“先生,请问这是什么镇?”“你是指这座城市吗?”“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昨天?我刚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没人结婚啊!“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接着,他向老人讲述了随同去世的朋友游逛天堂的事情。“你是在做梦吧,那是个古老的传说了:有个新郎送朋友进坟墓,再也没回来,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个新郎!”“听着,现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办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们的主教大人谈一谈。”“主教?可这儿镇上只有教区神父呀!”“什么教区神父?不知多少年前这儿就有主教啦!”于是,教堂司事带他去见主教。小伙子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时候曾听过的这个故事。他拿出教区的卷宗,开始一本本哔哔地翻起来。三十年前,没有记载;五十年前,没有;一百年前,没有;二百年前,也没有。他继续翻着翻着,最后他在一页发黄、破碎的纸上,用手指着上面的名字说:“这是三百年前的记载,有个小伙子在墓地失踪了,他的新娘因此伤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这记载吧!“可是,我就是那个新郎呀!”“那么,你去过另一个世界了?跟我讲讲那儿的情形吧。”小伙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气。他在天堂里到底见到了什么,一句也没说出来。文本二: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南朝•梁任肪《述异记》)(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伙子和他的朋友都重情重义、信守承诺,活着的人邀请去世的朋友来参加他的婚礼,死去的朋友设法应邀来参加婚礼。B.小说中天堂的景象奇异而美好,物质极大丰富,天使无忧无虑,尽情欢乐,这一切都令小伙子沉醉,久久不愿离去。C.那位去世的朋友很想跟好朋友待在一起,有意用美好的天堂景象引诱他,绊住小伙子的脚步,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D.小伙子回来时,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他想办法找到主教,查验卷宗,得知天堂一夜人间已三百年,无法接受而死。(2)文本一中“另一个世界”最终无人知晓,对这样的结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与死界限分明,是不可逾越的。B.很多事情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道。C.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最终答案的。D.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有危险。(3)跟文本二相比,本文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天堂一夜》选自卡尔维诺所编的《意大利民间故事选》,请以本文为例,探究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札。札即曰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义。’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作①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至则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之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我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②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选自《新序•节士》)[注]①作:通迮,匆忙、仓促。②徐:诸侯国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B.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C.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D.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子,在这里指的是吴王的小儿子。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B.“嫡”,嫡出。古代宗法制度下正妻生的孩子是嫡出,和“庶”相对。在家族继承的过程中,嫡子拥有优先权。C.“干”意为干谒、拜见。“谁敢干君”的意思是您作为国君的继承人,高高在上,谁能够轻易地拜见您。D.“徐人嘉而歌之曰”的“嘉”是赞许的意思,与《师说》中“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嘉”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札在吴王的几个儿子中最贤能,吴王死后,他的几位兄长守丧结束,就要立他为国君,但季札推辞不接受。B.为了让季札当国君,遏就与兄弟约好不传位给儿子,而是要兄弟相传,并且他们向上天祷告希望祸及自身。C.公子光认为吴王僚是庶出,不配当国君,按照先君之命,理应让季札当国君,于是公子光策划刺杀吴王僚。D.徐君想要季札的宝剑,季札虽明白,但要出使中原大国,当时没把宝剑送给徐君,后来才有挂剑的美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②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5)文中称季札“最小而贤”,请简要概括季札的形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①[宋]欧阳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②。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逄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注]①此诗是欧阳修谪居夷陵时所作。西湖:许昌西湖,谢法曹时任许州参军。②糁:饭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诗人想象谢法曹在湖上独酌,默默思念被贬谪在远方的自己。B.谢法曹对诗人“万里”寄诗并传递春的消息,诗人激动不已。但因身遭贬斥,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由得心头震颤。C.全诗以春为线索,以对西湖的实景描写开篇,下文用对春景的想象画面呼应,以“东风旧相识收束”,春意登生。D.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语言弘丽中带有苍凉之色,既和谐而又跌宕,风格俊迈流转。(2)作者在诗歌中对友人谢法曹说了哪些内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2)贾谊《过秦论》中“,”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始皇派遣优秀的将领、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大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古人常托鸿雁抒发各种情感,或感时伤怀,或相思情爱……在古代诗词曲中,关于大雁诗词屡见不鲜,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是①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②。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③”,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1)请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三个分别填入文中空格处。行必桀纣言必尧舜周而复始日新月异安土重迁安之若素(2)请分析第二段的说理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7.(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①,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真正富有预见和远见的人,②,从“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发展的动态、趋势和规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从哪里来?就从懂得看“桅杆”中来。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迹象的。如果“桅杆”是意味着一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就得提前动手解决它,防患于未然;如果是预示着某种动态和动向,就得提前跟踪、密切注视、及时跟进;如果是昭示着一种大的趋势和大的方向,就得提前布局,尽早尽快地顺应这种潮流。无视、忽视或不善、不懂看“桅杆”,或将导致机遇的错失,让机遇擦肩而过;或老虎来了还以为是猫,以致“灰犀牛”都临近甚至闯入了,还浑然不知,结果猝不及防。从现实来看,③。有的人只知道一味低头在“海岸”边上走,眼里压根就不去看“桅杆”。有的人或许看了一眼“桅杆”,但对“桅杆”效应不去分析,不去研判。新时代需要更多懂得看和看得懂“桅杆”的人,在看“桅杆”中认清前行方向,把握内在规律,更好地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1)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B.就从懂得看“桅杆”中来。C.以致“灰犀牛”都临近甚至闯入了,结果猝不及防,还浑然不知。D.有的人只知道一味低头在“海岸”边上走。(2)第二段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9月,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在一场《读书万卷,咖啡千杯》的主题演讲中,谈到“读书万卷,能帮助我们充实理论知识;咖啡千杯,能帮助我们吸收思想能量、激发创新火花。二者的共同之处,都是要求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付出奋斗的汗水”。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我们渴求知识,努力丰盈认知和思想;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超”,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他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知识积累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首先是郑敏很少在诗中直抒胸臆,而是经常以“思想知觉化”的方式抒情,选择那些带有象征内涵积淀的自然物象,传达生命之思。郑敏是长期在诗经、楚辞、唐诗和宋词组构的诗歌历史浸淫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后来里尔克、歌德等西方诗歌施予过影响,但骨子里的诗词熏陶,还是使郑敏擅长启用中国诗人喜欢的自然意象。可以肯定,郑敏诗歌意象化的质感策略本身,即能以不说出的方法获得说不出的含蓄效果,制约架空的抒情,克服诗的感伤与空洞;用内涵累积深厚的古典意象传达现代的情思与感悟,就更容易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稔熟的审美记忆,令人倍感亲切。其次是郑敏注意诗歌肌理的整合美,意象组合时讲究和谐一致,力求使之与意境合一。如众口交赞的《金黄的稻束》即称得上这方面的典范: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如一幅秋天的立体写意画,而内里的意象却是不断流动、转换的,在一个动静相宜的时空里,各种貌似在逻辑上互不相干的意象,共同朝着“伟大的疲倦”这一贯穿全诗的情思定点趋附、靠拢中,却意外地黏合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有机体。那是在歌颂大自然,更是在歌颂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也是对劳动却贫穷这个悖论命题的形象反诘,读着它就有如走进了唐诗、宋词中灵动又深邃的幽婉意境,余味缭绕。最后是以抒情主体知识结构的大力投注,促成了意象艺术的“革命”,即带来了知性强化。如果郑敏诗歌的意象仅仅在于鲜活陌生,倾向古典的意境趣味,让郑敏立足诗坛的是她以开放性的艺术气度,在中国传统诗学、哲学专业背景里,在庞德的意象是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艾略特的思想知觉化、里尔克的诗是在经验等众多艺术理论影响源之间多方游弋,并且能够入而复出,锐意创新,最终使自己的诗歌善于“融和思想的成分,从事物的深处、本质中转化自己的经验”,意象升级为不仅诉诸人的情感,更诉诸人的理智与思想,其间有了更多的引人深思的知性因子,和戴望舒、何其芳等多凸显心理、情绪因素的主情的现代主义诗歌拉开了距离,如果说主情诗的意象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郑敏的诗歌意象已进入诗意体验的感知领域,有了某种哲学的沉思高度。(摘编自罗振亚《借镜西方的另一面——论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传统”倾向》)材料二:郑敏追随里尔克和冯至的诗境,遵循里尔克为克服其早期创作及西方浪漫主义以降诗歌“主情”趋向而提出的“诗是经验”这一主张,通过书写生命、存在主题,重塑了现代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诗歌中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万物的关系。这可谓郑敏诗歌的突出成就。从中国新诗历史来看,无论郭沫若的“天狗”式直抒,还是徐志摩的“雪花”般轻吟,抑或戴望舒笔下“寻梦者”的低语和何其芳的清脆“预言”,都隐现着或强烈或温和的主体意识,以及鲜明的情感色彩;艾青的诗歌也是如此,其所抒写的土地、太阳等物象,寄寓着浓郁的主体意绪,“我”被塑造为歌咏者或对话者。只有到了卞之琳那里,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因素才开始显露;穆旦借助戏剧化手段和戏剧形式,试图在诗歌中展示主体的多重性,或呈现主体的“破碎”状态——卞之琳、穆旦二人以各自的方式,开辟了20世纪30﹣40年代新诗的两种“新的抒情”。郑敏的诗歌延续和推进了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的诗”(李广田语)的品质。哲学的根底给予郑敏在诗歌中思辨的习惯和对语词的收束。她的诗句总显得内敛、凝练,给人雕塑般的静穆感,这固然与哲学因素的孱入具有一定关联,但究其缘由,则主要得自里尔克“咏物诗”的潜移默化,后者启示她以一种新的眼光打量“物”、重新思考“物”之于生命的意义。郑敏不仅写了较多以“物”为标题和主题的诗作,如《马》《鹰》《树》《金黄的稻束》等,而且她的诗中处处闪现着“物”的身形(意象);显然,她的书写已经调整了“我”与“物”的关系:“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宁静/像我从树的姿态里/所感受到的那样深”(《树》)。她所要进行的是剥离了“物”的表象的“直观”,以发现静止之“物”里流淌的生命感觉,并实现“物”对自我的置换直至“物”“我”合一。这样,她的诗歌就不止于将个人情思注入“物”,而是以“物”感知“我”,敞开“我”与“物”平等交融的情景,如此显然有别于以往新诗中“我”的过于显明的预言家或代言人姿态。(摘编自张桃洲《论郑敏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郑敏诗歌很少直抒胸臆,选择那些带有象征内涵积淀的自然物象,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传达生命之思,有了哲学高度。B.郑敏诗歌能以不说出的方法获得说不出的含蓄效果,用内涵累积深厚的古典意象传达现代的情思与感悟,令人倍感亲切。C.无论是郭沫若、徐志摩还是何其芳、艾青,他们的诗歌有着鲜明的情感色彩,直到卞之琳和穆旦才开辟了新的抒情道路。D.郑敏追随里尔克和冯至的诗境,重设了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写下了较多以物为标题和主题的诗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金黄的稻束》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中的意象表面上看互不相干,其实这些意象彼此间关系紧密、熨帖,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有机体。B.这首诗托物言志,除歌颂大自然、歌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外,也形象地表达了劳动却贫穷这一悖论。C.诗歌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诗人以新的眼光打量“稻束”,重新思考它之于生命的意义,物我合一。D.诗中出现了雕塑般质感的意象——金黄的稻束,始终伴随着“静默”,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博大与深厚。(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DA.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逐圆,期穷形而尽相。”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欧阳修《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D.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4)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里尔克的诗歌创作主张。(5)有人说“如果现实可以比作一个能够目测的坐标,那么女诗人郑敏大概是‘九叶’(九叶诗派,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中距离最为遥远的星座”,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评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评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错,材料一最后一段“主情诗的意象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而郑敏的诗歌意象“已进入诗意体验的感知领域,有了某种哲学的沉思高度”,可见“致力于感情及感觉发掘”不是郑敏诗歌的特点,而是戴望舒、何其芳等主情诗的特点。故选A。(2)B.“也形象地表达了劳动却贫穷这一悖论”错,原文是“也是对劳动却贫穷这个悖论命题的形象反诘”,“反诘”表明这首诗反对“劳动却贫穷这一悖论”。故选B。(3)材料一通过研究郑敏的诗歌,论述诗歌要借助意象抒情。A.强调写文章不能太守规矩,与材料一观点不同;B.强调文章应该专注、反映现实,与材料一观点不同;C.强调刻画景物要逼真,抒发情感要含蓄,与材料一观点不同;D.强调情思要通过写景状物表现出来,与材料一观点相同。故选D。(4)由“尔克为克服其早期创作及西方浪漫主义以降诗歌‘主情’趋向而提出的‘诗是经验’这一主张”可得出:主张“诗是经验”;由“通过书写生命、存在主题”可得出:多以生命、存在为主题;由“重塑了现代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诗歌中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万物的关系”可得出:重塑物我关系;由“里尔克的诗是在经验等众多艺术理论影响源之间多方游弋,并且能够入而复出,锐意创新,最终使自己的诗歌善于‘融和思想的成分,从事物的深处、本质中转化自己的经验’,意象升级为不仅诉诸人的情感,更诉诸人的理智与思想,其间有了更多的引人深思的知性因子”可得出:呈现深沉的、凝重的风格。(5)“如果现实可以比作一个能够目测的坐标,那么女诗人郑敏大概是‘九叶'(九叶诗派,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中距离最为遥远的星座”,此句意思是郑敏的诗歌距离“现实”较远,其实这是对郑敏的一个误解。由材料一“郑敏很少在诗中直抒胸臆,而是经常以‘思想知觉化’的方式抒情”“郑敏注意诗歌肌理的整合美,意象组合时讲究和谐一致,力求使之与意境合一”“以抒情主体知识结构的大力投注,促成了意象艺术的‘革命’,即带来了知性强化”“郑敏的诗歌意象已进入诗意体验的感知领域,有了某种哲学的沉思高度”可得出:郑敏的诗经常以“思想知觉化”的方式抒情,注意诗歌肌理的整合美,带来知性强化,有着哲学高度。由材料二“郑敏追随里尔克和冯至的诗境……重塑了现代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诗歌中自我的呈现方式,重构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万物的关系”“她的诗歌就不止于将个人情思注入‘物’,而是以‘物’感知‘我’,敞开‘我’与‘物’平等交融的情景”可得出:郑敏的诗重塑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自我的呈现方式,物我交融,传达生命哲学。由材料二“她以一种新的眼光打量‘物’、重新思考‘物’之于生命的意义”“她所要进行的是剥离了‘物’的表象的‘直观’,以发现静止之‘物’里流淌的生命感觉,并实现‘物’对自我的置换直至‘物’‘我’合一”可得出:郑敏的诗其实是站在更高深的层次和更开阔的视野对社会人生的关怀,对现实似远实近。答案:(1)A(2)B(3)D(4)①主张“诗是经验”;②多以生命、存在为主题;③重塑物我关系;④呈现深沉的、凝重的风格。(5)①郑敏的诗经常以“思想知觉化”的方式抒情,注意诗歌肌理的整合美,带来知性强化,有着哲学高度。②郑敏的诗重塑诗人作为写者的形象,重设了自我的呈现方式,物我交融,传达生命哲学。③郑敏的诗其实是站在更高深的层次和更开阔的视野对社会人生的关怀,对现实似远实近。(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天堂一夜(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从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约定:谁先结婚,就请另外一个当傧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设法把他请来。不久,其中一个去世了,活着的那个正准备结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去向忏悔神父请教。“这事儿挺难办,”神父说,“不过,你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请他。到他的墓地去,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至于他能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那就是他的事了。”小伙子来到墓地,说:“老朋友,我要结婚了,你来当我的傧相吧!”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他们先到新郎家,然后去教堂参加婚礼。接着,他参加了婚礼宴会,在宴会上,已去世的小伙子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有关他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经历,却只字不提。新郎非常想问他一些问题,可是没有勇气。婚宴结束后,那去世的人站起来说:“老朋友,我已满足了你的要求,我回去时你能送我一程吗?”“哎呀!当然可以!不过,我可不能送得太远,因为今晚是我的新婚之夜。”“我明白,随你的便,你随时都可以回来。”新郎吻别了新娘,说:“我出去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他陪着去世的人走了。他们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墓地。他们拥抱着要告别。活着的人心想:现在再不问他,以后永远没机会问了。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道:“既然你已经死了,我来问你一件事儿: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这个我可说不清楚,”去世的人回答,“要是你想刨根究底的话,跟我一块儿到天堂走一趟吧。”坟墓又裂开了,活着的人跟着去世的人走了进去。他们两个来到了天堂。去世的人把朋友带到一座装着金门的漂亮的水晶宫里。那儿,天使们弹奏着竖琴,圣彼得拉着低音提琴,给升天的人们伴舞。看到这番奇异的景象,活着的人惊奇得如痴如呆。要不是天堂里还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会在这座宫殿里呆多久。“到别处去看看吧,”去世的人说着,把他领进一座花园里。花园里的树上并不是一簇簇树叶,而是五颜六色会唱歌的小鸟。“别发呆啦,我们走吧。”去世的人说罢,领着他的朋友来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儿,天使们犹如一对对情侣,又快乐又优雅地翩翩起舞。“下面我们到一颗星上去看一下吧。”星星上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厌,久久舍不得离去。突然,他吃了一惊,说:“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没想到在这儿呆了这么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儿去了。她一定在为我担忧呢。”“你在天堂里呆这么一会儿就够了?”“够了?要是我能选择的话……”“这儿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哩!”“我相信确实是这样,不过我真的该回去了。”“好吧,随你的便吧。”去世的人陪他回到坟墓,然后就不见了。活着的人走出坟墓,但他已经认不得原来的墓地了:里面挤满了墓碑、塑像和参天大树。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楼大厦代替了过去简陋的石头小屋;街上到处是汽车和有轨电车,各种飞机掠过天空。“我这是在哪儿呢?莫非是我走错了路?哟,这些人怎么都这样打扮!”在街上,他叫住了过路的一个小个儿老人,问:“先生,请问这是什么镇?”“你是指这座城市吗?”“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昨天?我刚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没人结婚啊!“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接着,他向老人讲述了随同去世的朋友游逛天堂的事情。“你是在做梦吧,那是个古老的传说了:有个新郎送朋友进坟墓,再也没回来,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个新郎!”“听着,现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办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们的主教大人谈一谈。”“主教?可这儿镇上只有教区神父呀!”“什么教区神父?不知多少年前这儿就有主教啦!”于是,教堂司事带他去见主教。小伙子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时候曾听过的这个故事。他拿出教区的卷宗,开始一本本哔哔地翻起来。三十年前,没有记载;五十年前,没有;一百年前,没有;二百年前,也没有。他继续翻着翻着,最后他在一页发黄、破碎的纸上,用手指着上面的名字说:“这是三百年前的记载,有个小伙子在墓地失踪了,他的新娘因此伤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这记载吧!“可是,我就是那个新郎呀!”“那么,你去过另一个世界了?跟我讲讲那儿的情形吧。”小伙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气。他在天堂里到底见到了什么,一句也没说出来。文本二: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南朝•梁任肪《述异记》)(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伙子和他的朋友都重情重义、信守承诺,活着的人邀请去世的朋友来参加他的婚礼,死去的朋友设法应邀来参加婚礼。B.小说中天堂的景象奇异而美好,物质极大丰富,天使无忧无虑,尽情欢乐,这一切都令小伙子沉醉,久久不愿离去。C.那位去世的朋友很想跟好朋友待在一起,有意用美好的天堂景象引诱他,绊住小伙子的脚步,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D.小伙子回来时,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他想办法找到主教,查验卷宗,得知天堂一夜人间已三百年,无法接受而死。(2)文本一中“另一个世界”最终无人知晓,对这样的结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生与死界限分明,是不可逾越的。B.很多事情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道。C.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最终答案的。D.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有危险。(3)跟文本二相比,本文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天堂一夜》选自卡尔维诺所编的《意大利民间故事选》,请以本文为例,探究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局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结尾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详略安排特点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题干的提示及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特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那位去世的朋友很想跟好朋友待在一起,有意用美好的天堂景象引诱他,绊住小伙子的脚步”错,根据文中“星星上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厌,久久舍不得离去”“看到这番奇异的景象,活着的人惊奇得如痴如呆。要不是天堂里还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会在这座宫殿里呆多久”可知,“很想跟好朋友待在一起”“有意”这些说法于文无据。故选C。(2)D.“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有危险”错,好奇心只是小伙子悲剧的原因之一,而题目是对世人最终不知道这一安排的意蕴探寻。故选D。(3)《述异记》讲的是王质烂柯的传说,情节比较简单;本文讲述小伙子在婚礼当晚,跟着他的朋友去天堂,看到了天堂的美好。等他回到家时,已经是三百年后,他的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他得知天堂一夜人间已三百年,无法接受现实的变化而死的事情,其中情节曲折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详尽。从表达方式看,《述异记》以记叙为主;而本文则擅长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如小伙子要回到人世的对话,“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没想到在这儿呆了这么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儿去了。她一定在为我担忧呢”“你在天堂里呆这么一会儿就够了”“够了?要是我能选择的话……”“这儿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哩”“我相信确实是这样,不过我真的该回去了”“好吧,随你的便吧”;还有回到人世后跟过路人的对话,如“先生,请问这是什么镇?”“你是指这座城市吗”“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昨天?我刚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没人结婚啊”“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你是在做梦吧,那是个古老的传说了:有个新郎送朋友进坟墓,再也没回来,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个新郎”“听着,现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办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们的主教大人谈一谈”“主教?可这儿镇上只有教区神父呀”“什么教区神父?不知多少年前这儿就有主教啦”等,这些对话使结构紧凑,推动情节发展。《述异记》是“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叙述笼统;而本文,对场景展开详细描写,如对快乐天堂的描写——“天使们弹奏着竖琴,圣彼得拉着低音提琴,给升天的人们伴舞……花园里的树上并不是一簇簇树叶,而是五颜六色会唱歌的小鸟。“别发呆啦,我们走吧。”去世的人说罢,领着他的朋友来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儿,天使们犹如一对对情侣,又快乐又优雅地翩翩起舞”;如主教翻阅卷宗的场景——“他拿出教区的卷宗,开始一本本哔哔地翻起来。三十年前,没有记载;五十年前,没有;一百年前,没有;二百年前,也没有。他继续翻着翻着,最后他在一页发黄、破碎的纸上……”,都营造一种现场感。(4)根据“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坟墓又裂开了,活着的人跟着去世的人走了进去。他们两个来到了天堂”“活着的人走出坟墓,但他已经认不得原来的墓地了:里面挤满了墓碑、塑像和参天大树。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楼大厦代替了过去简陋的石头小屋;街上到处是汽车和有轨电车,各种飞机掠过天空”“这是三百年前的记载,有个小伙子在墓地失踪了,他的新娘因此伤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这记载吧”“小伙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气”分析,天上人间,小伙子的经历曲折而离奇。由此可知,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奇特。根据“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约定:谁先结婚,就请另外一个当傧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设法把他请来”“不久,其中一个去世了,活着的那个正准备结婚”“小伙子来到墓地,说:‘老朋友,我要结婚了,你来当我的傧相吧!’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突然,他吃了一惊,说:‘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没想到在这儿呆了这么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儿去了。她一定在为我担忧呢’”“小伙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气。他在天堂里到底见到了什么,一句也没说出来”分析,文中的“小伙子”没有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就是一个讲诚信、重情义的普通人。由此可知,民间故事人物扁平化,个性单一。根据“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接着,他向老人讲述了随同去世的朋友游逛天堂的事情”“你是在做梦吧,那是个古老的传说了:有个新郎送朋友进坟墓,再也没回来,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个新郎”“主教?可这儿镇上只有教区神父呀”“什么教区神父?不知多少年前这儿就有主教啦”“小伙子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时候曾听过的这个故事。他拿出教区的卷宗,开始一本本哔哔地翻起来。三十年前,没有记载;五十年前,没有;一百年前,没有;二百年前,也没有。他继续翻着翻着,最后他在一页发黄、破碎的纸上,用手指着上面的名字说:“这是三百年前的记载,有个小伙子在墓地失踪了,他的新娘因此伤心而死”分析,小伙子的悲剧内涵丰富,从中可以悟出很多的人生哲理。由此可知,民间故事含义深刻,寓意深远。根据“从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约定:谁先结婚,就请另外一个当傧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设法把他请来”“不久,其中一个去世了,活着的那个正准备结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去向忏悔神父请教”“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分析,叙述语言几乎不加修饰,用语平实;根据“不过,你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请他。到他的墓地去,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至于他能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那就是他的事了”“老朋友,我要结婚了,你来当我的傧相吧”“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昨天?我刚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没人结婚啊!“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分析,人物语言很家常,接地气。由此可知,民间故事语言朴素,明白如话。答案:(1)C(2)D(3)①《述异记》的情节比较简单,而本文情节曲折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详尽。②《述异记》以记叙为主,本文则擅长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如小伙子要回到人世的对话,回到人世后跟过路人的对话,结构紧凑,推动情节发展。③《述异记》笼统叙述,本文则对场景展开详细描写,如对快乐天堂的描写,如主教翻阅卷宗的场景,都营造一种现场感。(4)①故事曲折,想象奇特。天上人间,小伙子的经历曲折而离奇。②人物扁平化,个性单一。文中的“小伙子”没有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就是一个讲诚信、重情义的普通人。③含义深刻,寓意深远。小伙子的悲剧内涵丰富,从中可以悟出很多的人生哲理。④语言朴素,明白如话。叙述语言几乎不加修饰,用语平实:人物语言很家常,接地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札。札即曰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义。’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作①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至则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之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我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②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选自《新序•节士》)[注]①作:通迮,匆忙、仓促。②徐:诸侯国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B.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C.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D.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季子,在这里指的是吴王的小儿子。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B.“嫡”,嫡出。古代宗法制度下正妻生的孩子是嫡出,和“庶”相对。在家族继承的过程中,嫡子拥有优先权。C.“干”意为干谒、拜见。“谁敢干君”的意思是您作为国君的继承人,高高在上,谁能够轻易地拜见您。D.“徐人嘉而歌之曰”的“嘉”是赞许的意思,与《师说》中“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嘉”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季札在吴王的几个儿子中最贤能,吴王死后,他的几位兄长守丧结束,就要立他为国君,但季札推辞不接受。B.为了让季札当国君,遏就与兄弟约好不传位给儿子,而是要兄弟相传,并且他们向上天祷告希望祸及自身。C.公子光认为吴王僚是庶出,不配当国君,按照先君之命,理应让季札当国君,于是公子光策划刺杀吴王僚。D.徐君想要季札的宝剑,季札虽明白,但要出使中原大国,当时没把宝剑送给徐君,后来才有挂剑的美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②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5)文中称季札“最小而贤”,请简要概括季札的形象。【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季子推辞道:“曹宣公死的时候,诸侯们和曹国人不赞成负刍做国君,想要立子臧为君。子臧出走,所以没使诸侯和曹人达成心愿,而成全了曹君负刍。“曰”后面是“辞”的具体的话,二者不必断开,排除AB;“不义曹君”为动宾结构,宾语“曹君”后断开,“将立子臧”省略了主语曹人,是完整的句子,其后断开,排除ABC。故选:D。(2)A.正确;B.正确。C.错误。干,在这里是冒犯的意思。句意:谁敢反对您呢?D.正确。嘉,都是赞许的意思。句意:徐国人嘉许季子而歌唱道。/我赞赏他能施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故选:C。(3)C.“认为吴王僚是庶出,不配当国君”错,结合原文“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可知,吴王僚不能当国君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庶出。故选:C。(4)①“与”,传位给;“迭”,接替;“致”,使得。译为:我请求王位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我们兄弟几人接替为君,就可以把王位传给季子了。②“进”,进献;“爱”,吝惜;“廉”,正直。译为: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5)由“季子辞曰:‘……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可知,推辞国君的职位,并且离开吴国,终身不入国都。由此概括出:节义。由“季子曰:‘尔杀我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在阖闾杀了吴王僚的情况下,没有杀戮阖闾,避免了冤冤相报。可得出:仁爱。由“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即去”,徐君看中季札的宝剑,徐君逝后,季札在徐君坟头挂剑。可得出:重义守信。答案:(1)D(2)C(3)C(4)①我请求王位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我们兄弟几人接替为君,就可以把王位传给季子了。②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5)①节义。推辞国君的职位,并且离开吴国,终身不入国都。②仁爱。在阖闾杀了吴王僚的情况下,没有杀戮阖闾,避免了冤冤相报。③重义守信。徐君看中季札的宝剑,徐君逝后,季札在徐君坟头挂剑。参考译文:延陵季子,是吴王寿梦的儿子。吴王的正妻生了兄弟四人,长兄叫遏,老二叫余祭,老三叫夷昧,老四叫札。札就是季子,年纪最小但最贤能,兄弟们都很喜爱他。吴王死后,诸子守孝结束,长子遏换掉丧服,要立季子为国君,季子推辞道:“曹宣公死的时候,诸侯们和曹国人不赞成负刍做国君,想要立子臧为君。子臧出走,所以没使诸侯和曹人达成心愿,而成全了曹君负刍。君子说:‘子臧能守节义。’您,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谁敢反对您呢?拥有吴国,不合我的节义。我虽没有才能,却愿意效仿子臧,使自己不要丧失节义。”几个兄弟执意要立他为君,季子便抛弃家业耕田去了,他们这才放弃了。遏说:“现在如果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季子,季子肯定不会接受,我请求王位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我们兄弟几人接替为君,就可以把王位传给季子了。”大家都说:“好。”所以他们几个为君时,都勇敢不怕死,吃饭时必定要祷告说:“上天如果保佑我们吴国,就一定快降灾祸给我。”因此遏死后,余祭立为国君;余祭死后,夷昧立为国君;夷昧无后,国君之位应该传给季子,此时季子出使他国还没回来。僚是长子遏的庶兄,乘机自立为吴王。季子完成出使任务回国,返回后就把僚当作国君侍奉。遏的儿子叫王子光,又称阖闾,他不高兴地说:“先王之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给弟弟,全都是为了季子。要是听从先王的遗命,则王位应该传给季子;如果不听从先王遗命而传给儿子,我应该立为国君。僚怎么能当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僚,然后把王位交给季子。季子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的王位,那就是我和你一起犯上作乱。你杀了我的兄长,我又杀了你,那是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永远都不会了结。”于是离开吴国去了延陵,终身不回国都,因此称作延陵季子。君子认为他不接受王位是节义,认为他不杀阖闾是仁爱,所以《春秋》以季子为贤并推崇他的贤德。延陵季子要向西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出,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还要出使中原大国,所以没有献给他,但心里已经决定要给他了。等完成了出使晋国的使命后,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了,季子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他的侍从阻止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可以赠送他人。”延陵季子说:“我不是用来送人的。此前我来徐国,徐君观赏我的剑,虽没说出来,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我因为还要到中原大国访问,就没有献给他。虽然如此,我心里已经决定给他了。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便把剑挂到徐君墓地的树上离开了。徐国人嘉许季子而歌唱道:“延陵季子啊不忘记旧故,解下千金之宝剑啊挂在坟墓。”(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①[宋]欧阳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②。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逄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注]①此诗是欧阳修谪居夷陵时所作。西湖:许昌西湖,谢法曹时任许州参军。②糁:饭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诗人想象谢法曹在湖上独酌,默默思念被贬谪在远方的自己。B.谢法曹对诗人“万里”寄诗并传递春的消息,诗人激动不已。但因身遭贬斥,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由得心头震颤。C.全诗以春为线索,以对西湖的实景描写开篇,下文用对春景的想象画面呼应,以“东风旧相识收束”,春意登生。D.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语言弘丽中带有苍凉之色,既和谐而又跌宕,风格俊迈流转。(2)作者在诗歌中对友人谢法曹说了哪些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以对西湖的实景描写开篇,下文用对春景的想象画面呼应”错误。开篇写西湖是想象中的虚景,下文的春景是实景描写。故选C。(2)前四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谢法曹对大自然春色有着深厚的感情。“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谢法曹在万里之外还记得我这个被贬谪沦落天涯的人,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如今面对春色无可如何。“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人身处异地,内心孤独落寞。答案:(1)C(2)①谢法曹对大自然春色有着深厚的感情。②谢法曹在万里之外还记得我这个被贬谪沦落天涯的人。③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如今面对春色无可如何。④诗人身处异地,内心孤独落寞。译文: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赏析:诗的前四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写诗友虽已自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读诗至此,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句中“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显然,一个事业、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历经磨难者才每每会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诗友形象的勾勒和对原诗的化用l既有感于诗友的真挚睛怀,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际,诗情沿这一线索逐层展开,前后承转不着痕迹,使诗篇情韵幽折,是一首酬唱诗的佳作。另外,诗人多处描摹明丽春景,虽有以明朗之景反衬其忧苦之心,今昔之感的用意,但那种或虚或实的反复咏叹,更多的是使诗篇交错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气氛,一折一扬的处理,使诗之色彩也显得多变而迷人,诗之内涵也更加丰富,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咏春主题上。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而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贾谊《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始皇派遣优秀的将领、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大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古人常托鸿雁抒发各种情感,或感时伤怀,或相思情爱……在古代诗词曲中,关于大雁诗词屡见不鲜,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滚)(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重点字:弩)(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重点字: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是①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②。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③”,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1)请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三个分别填入文中空格处。行必桀纣言必尧舜周而复始日新月异安土重迁安之若素(2)请分析第二段的说理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段落说理特点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行必桀纣:意思是做的是桀纣这样的暴行。言必尧舜:意思是说话就是尧舜,强调认可古代的做法。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形容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第一空,修饰“乡土社会”,而且强调“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应选“安土重迁”;第二空,跟“一年一度”搭配,强调代代如是,可选“周而复始”;第三空,与“好古”搭配,应选“言必尧舜”。(2)从论证方法上看,第二段以房东太太只好孩子“假牙”的事例证明人口流动性很小的社会中经验的重要性。所举事例是生活中的小事,富有生活气息;从语言特点看,“果然好了”“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等语言朴实,道理讲得通晓明白;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叙述,来讲述事件的过程,如“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有事件结束后的议论,如“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叙议结合,说理透彻。答案:(1)①安土重迁②周而复始③言必尧舜(2)①举例生动,有生活气息。②语言朴实,通晓明白。③叙议结合,说理透彻。(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7.(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①,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真正富有预见和远见的人,②,从“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发展的动态、趋势和规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从哪里来?就从懂得看“桅杆”中来。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迹象的。如果“桅杆”是意味着一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就得提前动手解决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