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1页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2页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3页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4页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考点11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23·吉林省舒兰市期末)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作者是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②乘奔.御风

③飞漱.其间④哀转久绝.

(3)《三峡》一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应该写水,选文为什么从山写起?

(4)《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列举九种事物“以词代句”,

构建了苍茫的深秋景致。本文春冬之景的描写也有“以词代句”的手法,请写出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的

表达作用。

(5)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精彩之笔描绘三峡景色,融情于景,有声有色,险峻中不乏清朗秀丽,情趣中

又含肃杀凄冷。在情景交融中以渔者的悲歌作结,这样设计文章结尾有什么好处?

(2023·新疆和田地区期末)2.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第1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C.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期末)3.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解衣欲.睡随心所欲欲言又止

B.月色入户.家喻户晓夜不闭户

C.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一念之差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异乎寻常寻根究底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选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是如何从侧面表现月光皎洁的?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②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

复如画中。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注释】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西湖的一座小桥。③摩荡:荡漾。

(202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期末)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第2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委.而去之②寡助之至.③亲戚畔.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丁翻悴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23·重庆市重庆市巴南区期末)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末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1)请解释下面“选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现象选文例句解释加点字释义方法(供参考)

戒之曰(1)___

.【查阅字典】例: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

一词多义

不通的;④极;⑤绝对。

必敬必戒.(2)___

词类活用富贵不能淫.(3)___【课内迁移】例:动.心忍性。(使……惊动)

【指出通假】例:略无阙.处(同“缺”,空

通假字往之女.家(4)____

隙、缺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第3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有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对于富贵、贫贱、威武这些

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迷乱、不动摇、不屈服。

B.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赞赏了他们坚决顺从帝王的行为。

C.“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仁、礼、义的坚守。

D.文章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你认为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

单于使卫律召武①。受辞,武谓惠②:“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律知武终不可

胁,白③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④雪,与旃⑤毛并咽之,数

日不死。

(节选自班固《汉书·苏武传》)

【注释】①武:苏武,西汉时期出使匈奴,被扣留。②惠:常惠,苏武的副使。③白:报告。④啮(niè):

咬。⑤旃(zhān)毛:毡子毛。

(202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期末)6.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问题。

ㅤㅤ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ㅤㅤ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恒过.及鲁肃过寻阳过眼云烟

B.征于色.五色交辉和颜悦色

C.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劳民伤财

D.曾益其所不能.富贵不能淫不能自已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4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选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选文中所列举的六个人的事例和下面链接材料“三子”的事例的作用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ㅤㅤ昔者文公出走而正①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②,而尚摄③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

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ㅤㅤ吾闻之日: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

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④究⑤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

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⑥者也。

[注释]①正:长,指诸侯盟主。②丑:羞辱。③摄:同“慑”,慑服。④内:即“退”。⑤究:推究。⑥恶:

厌恶,不喜欢。

(2023·重庆市两江新区期末)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B.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发.于声(显露)

C.管夷吾举于士.(监狱)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D.人恒.过(常常)国恒.亡(常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第5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C.第二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清楚。

(4)小新阅读《北京日报》,此报称“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句读错误,正确读法是“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①行①而无资②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选自《尚书大传》)

②空,困也。(选自《集韵》)

[注]①行:出行。②资:旅资

(2023·甘肃省庆阳六中期末)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②汝心之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甚矣,汝之不惠!

第6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3)第①段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其目的是什么?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

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02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期末)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

ㅤㅤ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

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

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

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上自劳.军(慰劳)B.居.无何(居住)

C.天子且.至(将要)D.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B.请以.军礼见以备胡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天子乃按辔徐行

D.称善者久之.不闻天子之诏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慰问军士的事情。

B.文中的汉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识人善用的贤明君主。

C.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文章主要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其性格特点。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第7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3·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期末)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ㅤㅤ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ㅤㅤ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①,风泠泠②,可

以蠲烦析酲③,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

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④又潺湲⑤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⑥,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

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ㅤㅤ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

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

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

十三日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

【注释】①渟(tíng)渟:水停止不动的样子。②泠泠:形容风清凉。③蠲(juān)烦析酲(chéng):

消除烦闷、解除困乏。蠲:消除、去除。④矧(shěn):况且。⑤潺湲(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⑥

俗士:指未出家的人,与出家人相对。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杭郡/为最B.可垂钓于/枕上B.我/爱其泉渟渟D.而/撮奇得要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尤:最B.述而不作作:炒作

C.可谓佳境殚矣殚:竭尽D.寺西南隅隅:角落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由.寺观不由分说B.坐而.玩之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眼耳之.尘何陋之有D.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虽乘奔御风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第8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②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5)选文描写的对象是冷水泉,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写余杭郡、灵隐寺呢?

(2023·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期末)2.学校话剧社要排演《李冰斗蛟》的故事,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李冰①斗蛟

李冰为蜀郡守,有蛟岁暴②中漂垫③相望。冰乃入水戮蛟。己为牛形,江神龙④跃,冰不胜。及出,选卒

之勇者数百,持强弓大箭,约曰吾前者为牛今江神必亦为牛矣。我以太白练⑤自束以辨,汝当杀其无记者。

遂呼吼而入。须臾雷风大起,天地一色。稍定,有二牛斗于上。公练甚长白,武士乃齐射其神,遂毙。从

此蜀人不复为水所病。至今大浪冲涛,欲及公之祠,皆瀰瀰⑥而去。故春冬设有斗牛之戏,未必不由此也。

祠南数千家,边江低圯⑦,虽甚秋潦⑧,亦不移适。有石牛,在庙庭下。唐大和五年,洪水惊溃。冰神为龙,

复与龙斗于淮口,犹以白练为志,水遂漂下。左棉、梓、潼⑨,皆浮川滥峡,伤数十郡。唯西蜀无害。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季冰,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②暴:侵害、欺凌。③漂垫:浮沉。④江神龙:指

蛟龙。⑤太白练:像白绸一样的东西。⑥瀰瀰:水满的样子。⑦圯(yí):桥。⑧秋潦:秋季因久雨而形成

的大水。⑨绵、梓、潼:古代州县名。

(1)解文意,疏通剧本。完成小题。

①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李冰为.蜀郡守,选卒.之男者数百

遂.呼吼而入以白练为志.

②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此蜀人不复为水所病。

(2)说人物,把握角色。完成小题。

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请你完成下面的设计。

人物语言衣着神情动作形象

李冰“约曰吾前者为牛今江神束白②李冰言语时恰当的神情应该是持弓俯③这些语言表现出

必亦为牛矣”练A.色若死灰人物什么样的品

①请用“/”给文中画波浪B.沉稳坚定格?

第9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我以太白练自束以辨,

汝当杀其无记者。”

(3)议结局,理解主题。

关于话剧的结尾,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帮助小明完整表达。

小华:李冰是战国时期的人,到唐朝时居然还能现身退大水,结尾这个情节太假了,实在是多此一举,应

该去除。

小明:我觉得这个结尾挺好的,。

(2023·贵州省六盘水市期末)3.阅读,回答问题。

夜游沧浪亭

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老仆前导,

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

烟四起,晚霞灿然。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

入河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时已上灯,

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相扶下亭而归。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

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节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

B.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

C.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

D.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

(2)文中能表现登临沧浪亭时视野开阔,景象形、色兼备的句子是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反无一人至.者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吴均《与朱元思书》)

B.今日之游乐矣.嗟乎,此真将军矣(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C.以.芸半年新妇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D.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变化?请具体分析。

第10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202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期末)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ㅤㅤ既罢归国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

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

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

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

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

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既罢归国:指秦赵“渑池之会”结束之后回国。

(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字含义的理解或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徒以口舌为劳——与“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的“劳”都是“慰劳”之意。

B.相如素贱人——联系语境推断,此处“素”意为“向来”,与“素湍绿潭”(《三峡》)的“素”意思不相

同。

C.去亲戚——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委而去之”可知,此处“去”意为“离开”。

D.卒相与欢——联系语境可推断此处“相与”一词与“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一起”之

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语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B.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C.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D.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4)《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本文哪

第11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写法,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试举出一例简要分析。

(2023·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期末)5.李强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各题。

游狼山记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①通州,余过焉。既望②,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毕纳。迤下若

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所至僧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四瞩,江海

③④

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

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氓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合会。山川控引,界绝

华戎⑤,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所睥睨⑥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兹世,寇乱殄

息⑦,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⑧相庆,深忧长计,复奚⑨以为?

(文/张裕钊:王文濡选辑《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榷务:税收事务。②既望:农历十六日。③户牖:门和窗户。④殷:正当中。⑤华戎:中华与

外夷。⑥睥睨:重视。⑦殄息:灭绝,平息。⑧恬熙:安逸喜悦。⑨奚:何,怎么。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①倚山为.寺②远绝.尘境

③青出林际蔚然.④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毕纳。

(4)选文第②节体现了狼山景色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5)比较选文第②节与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语言和情感上的共同点。

【链接】

第12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2023·山东省青岛六十五中期末)6.文言文阅读。

鸥遇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①,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

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以人不之

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

“吾以傲野自适,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注释】①野:不受拘束。②忮(zhì):嫉妒。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其病矣病:困苦。

B.不若子之昧于病昧:掩盖、隐藏。

C.子谓人之于我谓:认为、说。

D.燕不喻而去喻:比喻。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其.病矣/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而——吾病而.有不病者存/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之——子之.病我者/女子之.嫁也(《富贵不能淫》)

D.以——我以.依人而处/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3)下列各句句式与“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相同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愚公移山》)B.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D.此真将军矣(《周亚夫军细柳》)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巷燕与海鸥相比,巷燕的生活比较安适。

B.海鸥对巷燕解说了自己不喜欢依附于人的理由,巷燕不想接受。

第13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C.作者意在劝告人们要独立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D.从这个故事中还能看出,爱与恨、福与祸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道理。

(5)翻译、断句题。

①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②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2023·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期末)7.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苏轼二三事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

滂①,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除大

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②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③,经砥柱之险,

衙吏踵破家④.轼访其利害,为修⑤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注释】①滂:东汉党人名士,不畏奸佞,三十三岁英勇就义。②岐:岐山。③自渭入河:从渭河进

入黄河。④踵破家:相继破产。⑤修:修订。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母许.之否乎②岁.输南山木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3)结合原文说说苏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期末)8.文言文阅读。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

担橐②,形容枯槁,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

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

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

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

第14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为武安君,受相印。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

【注释】①赢滕履跷:扎系藤蔓,足穿草鞋。②橐(tuó):袋子。

(1)“迁移法”是理解文言词义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该方法解释本文选句中的加点词。

选句示例释义

黑貂之裘敝.成语迁移:敝.帚自珍①敝:

是.皆秦之罪也!课内迁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陈.箧数十成语迁移:百味杂陈.③陈:

安.有说人主课内迁移: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④安:

(2)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标出来。(限三处)

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3)请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形容枯槁,状有愧色。

②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4)“苏秦刺股”成为历史佳话,后人频频称道,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获得的启示。

(202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期末)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

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ㅤㅤ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成威

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②,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④,曰:

“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

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义熙末,征著

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亦不能致也。

ㅤㅤ颜延之与渊明有旧交,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

第15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

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选自《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州祭酒:即江州祭酒,官职名。②弦歌:在小地方做官。③三径:隐居住所。④秫(shú):高粱,

可以做烧酒。⑤粳(jīng):粳稻,稻的一种。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文言语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①躬.耕自资成语推断法:事必躬亲躬:

②妻子固.请种粳课内迁移法:根据《周亚夫军细柳》中“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

的“固”判断。

③会.郡遣督邮至查阅字典法:①聚集,会合②时机,机会③领悟,理解④恰巧,会:

恰逢(填序号)

(2)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②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3)“其真率如此”一句是对陶渊明品性的评价,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述“其真率”的具体表现。

(4)文中写“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请简析陶渊明此举寄寓的情志。

(2023·湖南省株洲市期末)10.阅读回答问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

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

便③尔?”

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④,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

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⑤,征而已。”亲解佩

第16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⑥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

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绳,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⑧岑文

本:唐初贞观年间宰相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B.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C.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D.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2)翻译。

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不允其辞官。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2023·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期末)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柳范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畋猎①损居人②田苗范奏惮之。太宗因谓侍臣曰:“权万纪③事我儿,不能匡正。

其罪合死。”范进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谏止畋猎,岂可独罪万纪?”太宗大怒,拂衣而去。久之,

独引范曰:“何得逆折我?”范曰:“臣闻主圣臣直,陛下仁明。臣敢不尽愚直?”太宗意乃解。

(选自《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二十五》,有删改)

【注释】①畋猎:打猎。②居人:安居在这里的人。③权万纪:唐朝时期的大臣,辅佐吴王。

(1)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柳范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畋猎损居人田苗范奏惮之

(2)文中的柳范敢于直言进谏,是因为他是一个①的人,还因为唐太宗是“②”(用原文

词语填写)的君主。

(202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期末)12.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第17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三叠泉瀑布

徐霞客

僧知觉甚稔①三叠之胜②,言道路极艰,促余速行。北行一里,路穷,渡涧。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

丛竹修枝,葱郁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转佳。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

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③。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

大倍之怒亦益甚。潭有峭壁乱耸,回互逼立④,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

也。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⑤,四瞰层壁,阴森逼侧⑥。泉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

收其胜。乃循山冈,出对崖,下瞰,则一级、二级、三级之泉,始依次悉见。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注】①稔rěn:熟悉。②三叠之胜:三叠泉瀑布。③黛:深青色。④逼立:指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⑤

鹊起:乘势奋起。⑥逼侧:狭窄。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间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北.行一里②如是.三里

③又里许.④始依次悉.见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泉为所蔽,不得见。

(4)本文作者分别从、、、四方面来描写大绿水潭的。

(5)同桌觉得用舒缓的语气和轻盈的语调读“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一句更有

韵味。你认为是否恰当?请简述理由。

(202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期末)13.文言文阅读。

观月记①(节选)

(宋)张孝祥

ㅤㅤ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宜独往;独往之地,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则必

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其具是四美者欤?

ㅤㅤ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尽却童隶而登

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沙如金积②,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③、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

第18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作者因言事被罢官北归,途径洞庭湖,登湖中金沙堆观月所作。②金积:堆积的黄金。③阆(làng)

(1)“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此句写出了作者认为赏月该有的四个条件,请解

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临

②备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3)张孝祥和苏轼都于贬谪时赏月,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内的任务。

湖北黄冈湖南洞庭湖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体寒目眩。

也。(《观月记》)

(《记承天寺夜游》)【画面描绘】

【画面描绘】①

月光清朗,洒落庭中,一片清辉白茫茫的,“水”【赏析】

中还有水草漂浮、摇曳,忧恍然如仙境一般。②

【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把

竹柏的影子比为交错相生的水草,相映成趣,

化无形为有形。

比较分析

③本文作者和苏轼同样是“观月抒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他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23·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期末)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第19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瞿塘峡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

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

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

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选自陆游《入蜀记》)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

(3)(乙)文中“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甲)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是“,”;(甲)

文中“至于夏水襄陵”,(乙)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是“”。

(4)陆游到瞿塘峡可能是夏季吗?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看法。

(2023·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期末)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

(苏轼)徙知徐州①。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

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②武卫营,呼卒长,

第20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

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⑥以守,卒⑦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

①徙知徐州:调到徐州任太守。②诣:拜访。③涂潦:道路泥泞积水。④侪(chái):类,等。吾侪,相当

于现代汉语的“我们”。⑤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⑥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

一丈为一堵。⑦卒:最后,最终。

(1)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官吏分堵以守/上乃使.使持节B.轼庐于.其上/征于.色,发于声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D.吾谁与.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4)从两则材料中,你分别读出了苏轼怎样的特点?

(2023·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期末)3.文言文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王况府。时,东宫初

第21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②未备,师保③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④,吏民爱之。建武

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⑤文华以纬国

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①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官属:官吏。③师保:诸侯王身

边负责教育辅佐的官职。④望都长:望都是地名,长就是长官之意。⑤敷:铺叙。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委任B.彪复辟司徒王况府征召

C.亲戚畔之同“叛”,背叛D.行不逾方逾越,超过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②彪既才高而.好述作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④守贱薄而.无闷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通过对影响战争胜败的三大因素的比较,突出强调了“人和”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告诫

统治阶级应“行仁政。

B.【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是君王之道,【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

C.【甲】文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气势恢宏,层层深入,结构缜密。

D.【乙】文中班彪是一个善于荐才,善著书立说,敢于担当,中规中矩,仕途上不求进取,不违信义,甘

于贫贱的人。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

(202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期末)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第22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ㅤㅤ【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

②③

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节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注释】①奚以:凭什么。②陵:对抗。③禁:法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②亲戚畔.之

③民贫则危乡轻.家④故.治国常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和“凡治国之道”中“之”的用法与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B.三里之.城C.天下顺之.D.此之.谓大丈夫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甲】【乙】两文阐述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2023·广东省肇庆市期末)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

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秦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

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①为意,有违

第23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

赋《九曲棹歌》。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元元:百姓,黎民。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人恒.过

③衡.于虑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知道)B.讲求弭.盗之术(停止,消除)

C.无徒.恃平盗之兵(只,仅仅)D.自为文.过之地(掩饰)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弃疾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5)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辛弃疾是个怎样的人。

(2023·宁夏石嘴山九中期末)6.阅读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昌邑王①既立,淫戏无度。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②拜官。龚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

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③未尽,日与近臣饮酒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旒④驱驰东西,

所为悖道。”大将军光⑤忧懑,召会议未央宫,陈陛下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皇太后诏

曰:“可。”

第24页共32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有改动)

注释:①昌邑王:汉废帝刘贺,在位27天。②超:越级;擢:提拔。③哀痛:这里指“守丧”。④皮轩车

九旒(liú):皇帝出门时,侍卫仪仗的最前端,有一辆“皮轩车”,用虎皮作为顶盖;还有“九旒”——

九个附加彩带的大旗作前导旗。⑤光:指霍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衡.于虑______②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

③龚遂见安乐流涕.______④日.与近臣饮酒作乐______

(2)翻译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

(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乙】文的事例对【甲】文有没有说服力?请分析说明。

(202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期末)7.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ㅤ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