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一路。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生活、书写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新人物新典型,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散文纪实性增强,在文体上表现为报告文学的发展成熟以至后来从散文中分立出去,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构成。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散文写作者也显著增多,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家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独特声音。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那些篇幅长,结构大,思考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文化大散文”。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媒介变革带来表达的变革,网络写作的兴盛是近十余年来的醒目景观。零准入门槛、海量文字产出、即时传播阅读,推动“全民写作”时代到来。散文的亲和性无疑让它成为全民写作的重要文体选择,新媒体时代散文形态成为不可漠视的存在。“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粗制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择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比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散文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散文要素、写作是否具备散文品质。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演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散文更要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这是我们今天考察散文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也是散文写作需要建立的多种对话关系所在。(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等)材料三:现在的散文太有散文腔调了,写出来都范文式的,能不能写得别太像散文了?总结起来,散文的范式有如下几种:杨朔式,先写生活,写人,最后升华;朱自清式,一种是“荷塘月色”式,美词丽句浓得化不开,一种是“背影”式,写爹娘亲情,以情动人;秦牧式,写知识小品;余秋雨式,文化散文……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都被选入课本选本,影响极大,以致许多人潜意识中将其作为散文的圭臬绳墨,认为散文就是这个样子。散文有范式吗?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说过,散文里没规矩。啥叫散文?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序、跋、笔记、碑记、书信、日记、游记、演讲等等,都是散文。文学没有边界,没有鸿沟,散文里没有规矩,没有人规定散文只能散文家来写。只写散文的散文家,是孱弱的,苍白无力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仿佛一泓顺畅的水流,放上一块石头,遇到阻遇,激溅出水花,才是更美丽的风景。(摘编自刘江滨《散文里没有规矩》)(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如序、跋、碑记、书信等,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和杂文应归类为散文,如夏衍的《包身工》。C.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小说家的散文别有魅力,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文化大散文”是以生命、文化、民族等为思考对象的,如贾平凹的《秦腔》。(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生机。B.散文是非常贴近读者的文体,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是“全民写作时代”,越应锤炼散文品质。C.散文的亲和性及零准入门槛,推动了“散文热”的兴起,但全民写作良莠不齐、粗制滥造,需加以引导。D.散文不能“太有散文腔调”,不能“太像散文”,即是说散文写作不应将散文的范式作为“圭臬绳墨”。(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之前,散文“替圣贤立言”,居于文章中心,小说则处于边缘;“五四”运动之后,二者发生了反转。B.“文化大散文”的写作,要求作者需有深厚文化背景或学养,并且将个人情怀、思想素质和表达方式融入散文作品。C.材料三对杨朔、朱自清、秦牧、余秋雨等散文家的散文特点作了概括分析和批评,指出其存在误导散文写作的范式。D.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即散文选材要新鲜,要设置一点障碍,这样散文才生动。(4)材料三里说“散文里没有规矩”,其实散文一直在突破规矩,梳理三则材料,概括中国现当代散文对规矩的重要突破。(5)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全民写作时代”应如何锤炼散文品质。(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志们海华那年秋的同学会,数十年的老同学到得七七八八了,召集人老麦突然问,“同志们”来了吗?“同志们”?我不禁纳闷了,便问老麦,谁呀?老麦抿嘴一笑,上次同学会你没来,同学们送老童一个雅号,称他为“同志们”啦。老童?老童本名叫志文,在校时学习成绩不错,为人处事中规中矩。走出校门后,他在县水利局上班,十多年后当了局长,口碑还好,两年前退休了。为啥同学们叫他“同志们”?是因为童志文与“同志们”谐音吗?老麦笑道,我与老童在县城工作,同住一个小区同栋楼,又在同一层。巧的是,我老伴与老童的老伴也是同事。老童老伴常跟我老伴叨咕,说老童熬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了退休生活,可是,总爱把“同志们”挂在嘴边。在家里和家人说话,也常说“同志们”。他老伴说了他好几回,他总是呵呵一笑说,称家人为同志,说明咱们一家子情深意浓呀。有一回,老童老伴的几位闺蜜来家里玩,老伴提醒他,到时别说“同志们”了。他鸡啄米似的点头。可在闲聊时,又是“同志们”不离口,弄得几位闺蜜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他打哈哈道,习惯了,总觉着说同志们亲切些。他老伴当面数落他,总是口不离“同志们”,别人不说你老打“官腔”才怪呢!事后,一传十,十传百,镇里好些人都把老童爱说“同志们”作为谈资。上次同学会,老童在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一口一个“同志们”,弄得一帮老同学笑声不断。老童淡定地说,同学加同志,岂不更有意味?年纪最大的老皮揶揄道,对对对,你不如就叫“同志们”吧。后来,一帮老同学果真叫童志文为“同志们”了。这次同学会半个月后,老童在老家滨海镇为儿子办宴会,请了老麦和我等几位老同学。那天中午,步入婚宴大厅,老麦跟我半开玩笑地说,没准等会儿老童致词时还会说“同志们”。我笑了笑说,不会吧。没想到,宴会开始由老童致词时,老童望了一眼大厅里数十位既熟悉又热情的宾客,想起儿子终于事业有成,且大龄完婚,心情一激动,一张口,又是“同志们”……身边的老麦跟我悄声说,你听听……我禁不住双手捧腹,满大厅笑声四起……老童猛一怔,匆忙改口道:各位亲朋好友……。婚宴结束,老童和老伴儿回乡下住几天。老童下午回到村里,路过村委会,听见麻将声声,不禁想到前些年新建一条高速公路经过村里,征用大片土地,每户村民分得上百万元补偿款,此后,村干部和不少村民沉迷于打麻将,便进去看个究竟。果然,大厅里四五张麻将台正嘁里咔啦厮杀得正欢。老童轻喊一声“同志们”。好久以来听惯了“老板”“哥们”的称呼,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猛一听久违的“同志们”,都嘿嘿直乐,跟老童打起了哈哈:“老局长回来啦。”董村长站起身:“来吧,跟同志们乐和一下?”老童笑了笑,你们玩吧。董村长和村干部们又都忍俊不禁。六月天说变就变。没想到,当晚,又是打雷又是下雨,而且连下了两天。第三天早上,雨终于停了。在职时兼任过县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的老童,打算出门。老伴问,去哪儿?老童说,下了两天大雨,很可能山洪暴发,村里那条大河河堤几年前县上拨专款维修过,不知情况怎样了。老伴劝道,都退了,别瞎操心了。习惯了,回来了,顺便去看一下。老童说完,便向几里地外的大河走去。上堤一看,不好!果真山洪暴发,大河水位已临警戒线,河水仍在暴涨,险情在前,刻不客缓。事不宜迟!老童迅速打通董村长手机,找到村委会,见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又在开台,便说了河堤险情。董村长说,老局长,大河河堤维修后已经受了好几年洪水考验,没事儿。老童心一揪:“同志们,绝不可大意呀!我刚才上堤查看过,大河河堤有些地方已出现渗漏,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缺口,随时可能决堤。这事我见得多了,你们都是党员,必须立马动员村民带齐工具上堤,快呀!同志们!”董村长等几位村干部仿佛突然被唤醒似的,麻将牌一推,迅速起身……转眼间,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带着木板、沙包等工具,紧跟着老童箭一般的向河边奔去。当抢险队伍赶到河堤上时,河堤已出现了两处小缺口。老童大喊一声:“同志们!上!”说完,带头扛起一个沙包扑向一个缺口。村干部和村民们有的抬木板,有的扛沙包,快速地分头向两个缺口冲了上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鏖战,河堤上的险情终于排除,大河安全了。几天后,老童和老伴返回县城时,董村长送出村口。他紧紧握住老童的双手,一脸真诚地说,常回来看看“同志们”!(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同志们”是老童的雅号,其来历一是童志文的谐音,二是他退休后在多个场合说话,总是习惯性地爱称“同志们”。B.和家人说话称“同志们”,说明老童家庭氛围和谐,家人情深意浓;称同学为“同志们”,表现出老童为人处事中规中矩。C.闺蜜们听到老童“同志们”不离口时,先是出乎意料,就“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则是对老童“官腔”的嘲笑。D.征用土地分得巨额补偿款后,不少村民沉迷于麻将,这一现状写出了老童和“我”的隐忧,也使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元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用“七七八八”一语,既写出了老同学到来时的时间不一,又写出了大家散布于会场的状况,用语陌生化而又朴实生动。B.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老麦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但让年纪最大的老皮而不是老麦叫出老童的“雅号”,则体现了作者的匠心。C.老伴是老童退休生活的见证者,她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老童的人物形象,也和老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小说赋予老童退休水利局长的身份,这不仅使他常称“同志们”合乎情理,也为后文抢险救灾时的预判、号召、救险设下了伏笔。(3)请分别解说首尾两段中“同志们”一语的含意,分析小说这样设计的作用。(4)老童两进村委会的言行同中有异,请简要概述并作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材料一: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子亲鼓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材料二:(孟姜女),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归,遇其妻,使使者吊之于路。杞梁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则贱妾有先人之弊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庄公乃还车诣其室,成礼,然后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君子谓杞梁之要贞而知礼。诗云:“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此之谓也。——《列女传•贞顺传》(刘向)材料三: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妻痛之,向城而哭,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今城,土也。安能为悲哭感动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或时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论衡•感虚》(王克)(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侯A归B遇C杞梁D之妻E于郊F使吊之G辞H曰(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袭,袭击,与《苏武传》中“……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袭”意思是相同的。B.弊,破旧的,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的“弊”意思相同。C.赴,跳进,与《孔雀东南飞》中“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赴”意思是相同的。D.崩,崩裂,倒塌,与《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崩”意思是不同的。(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姜女认为,丈夫杞梁战败被杀是有罪在前,齐君不应该在郊外表示哀悼,而应该去家中凭吊。B.有德之人认为,孟姜女在丈夫死后知礼尊礼并且忠贞不渝,刘向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了认同。C.王充认为,丈夫杞梁从军不还,孟姜女面对城墙悲痛哭嚎,从情理上来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D.王充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孟姜女哭崩城墙一事是虚假的,并进一步说明流传至今的原因。(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②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5)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虚构“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一情节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人。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夜明月高悬、月光皎洁、露水微湿的清新景象。B.颔联通过惊鹊未安、飞萤穿帘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C.颈联“夜声急”则通过邻家捣衣声的急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愁思。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惆怅。(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语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一个人的成败,外在条件的制约不可忽视,个体的努力程度同样重要。宋代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两句表达了与此相近的意思。(2)作为班长,小慧面对同学之中不团结、不和谐的现象,用《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来提醒。(3)月亮在古代诗人笔下,往往超越了其客观的天体属性,寄托着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思,如唐诗“,”就是如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阿爷赵师傅给孙文先生亲手斟过茶。朋友怕我不信,还带我去了永利街,看一座唐楼外墙的孙中山雕像,如此说来,阿爷赵师傅见孙文,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年纪,与山伯做企堂一般大小。但对陈五举而言,阿爷“话当年”,都是别人的“当年勇”。他眼里的茶楼,今不如昔是真。阿爷记忆中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茶楼为了生意,也曾各出奇招。小茶楼搏午市,楼头一角开设讲古,有茶水供应。说书的上台先寒暄几句,拿起惊堂木朝桌子一拍,讲的都是民间传奇、章回小说《西游记》《济公传》之类,有时也穿插点时事新闻,是要讨观众欢喜的。大茶楼看重的是晚市,设下歌坛,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入场每位两毫。茶厅架起高台,由现场的乐师伴奏。请了当红的女伶演唱粤曲,多是南音、板眼与二黄等。陈五举就问,后来呢。赵师傅说,后来香港有了影戏,谁还坐得住听歌?(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作者一般性地讨论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B.他的绘画风格与这位大师的一般相似。C.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D.一般而言,良好的习惯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2)文章结尾处的“谁还坐得住听歌?”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丝绸之路的本质是经济,这是一条商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乳香之路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称呼,说明双方通过贸易方式各取所需。当前学界更多重视西亚和欧洲的丝绸和瓷器需求,很少关注古代中国也有对于西方的物品需求以及需求在不同时期的变换——汉代中国的需求是大月氏的马和香料;草原丝绸之路可以称为从西域运往内地的“玉石之路”。古代丝绸之路的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当代的新丝绸之路的商品或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①。古代的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道路,无论丝绸、陶瓷,还是乳香、没药,这些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西方文明没有丝绸和瓷器仍然可以发展,中国文明没有乳香和没药也可以存续。但是,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并非古代任何一个文明的必要条件。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的价值是②:丝绸和陶瓷提升了西方贵族的服饰和审美,乳香和没药提升了中国皇族勋贵的熏香享受。(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使其符合语段要表达的意思。(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第三句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嫂的对面说。B.“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D.一个身形消瘦、脸上带着伤痕的读书人——孔乙己踱了进来。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交融,然而,如何使二者的相遇迸发出内在蓬勃的生命力,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一路。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生活、书写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新人物新典型,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散文纪实性增强,在文体上表现为报告文学的发展成熟以至后来从散文中分立出去,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构成。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散文写作者也显著增多,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家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独特声音。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那些篇幅长,结构大,思考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文化大散文”。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媒介变革带来表达的变革,网络写作的兴盛是近十余年来的醒目景观。零准入门槛、海量文字产出、即时传播阅读,推动“全民写作”时代到来。散文的亲和性无疑让它成为全民写作的重要文体选择,新媒体时代散文形态成为不可漠视的存在。“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粗制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择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比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散文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散文要素、写作是否具备散文品质。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演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散文更要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这是我们今天考察散文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也是散文写作需要建立的多种对话关系所在。(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等)材料三:现在的散文太有散文腔调了,写出来都范文式的,能不能写得别太像散文了?总结起来,散文的范式有如下几种:杨朔式,先写生活,写人,最后升华;朱自清式,一种是“荷塘月色”式,美词丽句浓得化不开,一种是“背影”式,写爹娘亲情,以情动人;秦牧式,写知识小品;余秋雨式,文化散文……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都被选入课本选本,影响极大,以致许多人潜意识中将其作为散文的圭臬绳墨,认为散文就是这个样子。散文有范式吗?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说过,散文里没规矩。啥叫散文?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序、跋、笔记、碑记、书信、日记、游记、演讲等等,都是散文。文学没有边界,没有鸿沟,散文里没有规矩,没有人规定散文只能散文家来写。只写散文的散文家,是孱弱的,苍白无力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仿佛一泓顺畅的水流,放上一块石头,遇到阻遇,激溅出水花,才是更美丽的风景。(摘编自刘江滨《散文里没有规矩》)(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如序、跋、碑记、书信等,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和杂文应归类为散文,如夏衍的《包身工》。C.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小说家的散文别有魅力,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文化大散文”是以生命、文化、民族等为思考对象的,如贾平凹的《秦腔》。(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生机。B.散文是非常贴近读者的文体,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是“全民写作时代”,越应锤炼散文品质。C.散文的亲和性及零准入门槛,推动了“散文热”的兴起,但全民写作良莠不齐、粗制滥造,需加以引导。D.散文不能“太有散文腔调”,不能“太像散文”,即是说散文写作不应将散文的范式作为“圭臬绳墨”。(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B)A.“五四”运动之前,散文“替圣贤立言”,居于文章中心,小说则处于边缘;“五四”运动之后,二者发生了反转。B.“文化大散文”的写作,要求作者需有深厚文化背景或学养,并且将个人情怀、思想素质和表达方式融入散文作品。C.材料三对杨朔、朱自清、秦牧、余秋雨等散文家的散文特点作了概括分析和批评,指出其存在误导散文写作的范式。D.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即散文选材要新鲜,要设置一点障碍,这样散文才生动。(4)材料三里说“散文里没有规矩”,其实散文一直在突破规矩,梳理三则材料,概括中国现当代散文对规矩的重要突破。(5)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全民写作时代”应如何锤炼散文品质。【解答】(1)B.“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夏衍的《包身工》”错,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写作、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不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选:B。(2)C.“散文的亲和性及零准入门槛,推动了‘散文热’的兴起”错,“散文热”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写作者增多、非职业散文家的加入是主要因素。“零准入门槛”则是当下“推动‘全民写作’时代到来”的因素之一。该项时间错位,偷换内容。故选:C。(3)A.“‘五四’运动之后,二者发生了反转”错。“反转”意味着小说居于中心,散文处于边缘。“五四”运动后的初期或许这样,但言及“‘五四’”运动之后”,这个时间包含整个现当代时期,则不准确,材料一最后一段、材料二及现当代散文成果亦可印证。C.“作了概括分析和批评,指出其存在误导散文写作的范式”错。作者并没有指出这些散文家的散文存在误导,而是批评一些散文作者将其奉为“圭臬绳墨”,当作自己的散文写作范式。D.“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错,认为“陌生”和“难度”是对散文的拯救的是作者,不是什克洛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讲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写作技巧,不是专门针对散文写作的;另:将“陌生”理解为“新鲜”也不准确。故选:B。(4)①由材料一原文“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可知,“五四”时期,散文语言转为“白话”,内容转为“言志”,拓展了题材空间。②由材料二原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生活、书写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新人物新典型,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散文纪实性增强”可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纪实性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③由材料二原文“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散文写作者也显著增多,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家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独特声音。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那些篇幅长,结构大,思考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文化大散文’”“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可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大散文”兴起,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得以突破。④由材料二原文“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媒介变革带来表达的变革,网络写作的兴盛是近十余年来的醒目景观。零准入门槛、海量文字产出、即时传播阅读,推动‘全民写作’时代到来”可知,当下,随着媒介变革,散文进入“全民写作”时代。(5)①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本质在于自由表达和个性化的呈现,因此在语言形式上不应受到固定模式的限制,应不拘一格。材料三中提到的“散文里没有规矩”正是强调散文创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古文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值得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继承和发扬。②由材料二原文“‘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粗制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择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可知,要用理论对网络散文的问题加以批评和引导。③由材料二原文“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演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可知,散文作者要用文字将人、思想和现实融为一体。④由材料二原文“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散文更要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可知,散文家要有使命感,应关注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⑤由材料三原文“散文有范式吗?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说过,散文里没规矩”可知,要扩大写作领域,突破散文范式。答案:(1)B(2)C(3)B(4)①“五四”时期,散文语言转为“白话”,内容转为“言志”,拓展了题材空间;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纪实性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③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大散文”兴起,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得以突破;④当下,随着媒介变革,散文进入“全民写作”时代。(5)①散文语言形式应不拘一格,古文传统应予继承;②要用理论对网络散文的问题加以批评和引导;③散文作者要用文字将人、思想和现实融为一体;④散文家要有使命感,应关注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⑤要扩大写作领域,突破散文范式。(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志们海华那年秋的同学会,数十年的老同学到得七七八八了,召集人老麦突然问,“同志们”来了吗?“同志们”?我不禁纳闷了,便问老麦,谁呀?老麦抿嘴一笑,上次同学会你没来,同学们送老童一个雅号,称他为“同志们”啦。老童?老童本名叫志文,在校时学习成绩不错,为人处事中规中矩。走出校门后,他在县水利局上班,十多年后当了局长,口碑还好,两年前退休了。为啥同学们叫他“同志们”?是因为童志文与“同志们”谐音吗?老麦笑道,我与老童在县城工作,同住一个小区同栋楼,又在同一层。巧的是,我老伴与老童的老伴也是同事。老童老伴常跟我老伴叨咕,说老童熬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了退休生活,可是,总爱把“同志们”挂在嘴边。在家里和家人说话,也常说“同志们”。他老伴说了他好几回,他总是呵呵一笑说,称家人为同志,说明咱们一家子情深意浓呀。有一回,老童老伴的几位闺蜜来家里玩,老伴提醒他,到时别说“同志们”了。他鸡啄米似的点头。可在闲聊时,又是“同志们”不离口,弄得几位闺蜜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他打哈哈道,习惯了,总觉着说同志们亲切些。他老伴当面数落他,总是口不离“同志们”,别人不说你老打“官腔”才怪呢!事后,一传十,十传百,镇里好些人都把老童爱说“同志们”作为谈资。上次同学会,老童在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一口一个“同志们”,弄得一帮老同学笑声不断。老童淡定地说,同学加同志,岂不更有意味?年纪最大的老皮揶揄道,对对对,你不如就叫“同志们”吧。后来,一帮老同学果真叫童志文为“同志们”了。这次同学会半个月后,老童在老家滨海镇为儿子办宴会,请了老麦和我等几位老同学。那天中午,步入婚宴大厅,老麦跟我半开玩笑地说,没准等会儿老童致词时还会说“同志们”。我笑了笑说,不会吧。没想到,宴会开始由老童致词时,老童望了一眼大厅里数十位既熟悉又热情的宾客,想起儿子终于事业有成,且大龄完婚,心情一激动,一张口,又是“同志们”……身边的老麦跟我悄声说,你听听……我禁不住双手捧腹,满大厅笑声四起……老童猛一怔,匆忙改口道:各位亲朋好友……。婚宴结束,老童和老伴儿回乡下住几天。老童下午回到村里,路过村委会,听见麻将声声,不禁想到前些年新建一条高速公路经过村里,征用大片土地,每户村民分得上百万元补偿款,此后,村干部和不少村民沉迷于打麻将,便进去看个究竟。果然,大厅里四五张麻将台正嘁里咔啦厮杀得正欢。老童轻喊一声“同志们”。好久以来听惯了“老板”“哥们”的称呼,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猛一听久违的“同志们”,都嘿嘿直乐,跟老童打起了哈哈:“老局长回来啦。”董村长站起身:“来吧,跟同志们乐和一下?”老童笑了笑,你们玩吧。董村长和村干部们又都忍俊不禁。六月天说变就变。没想到,当晚,又是打雷又是下雨,而且连下了两天。第三天早上,雨终于停了。在职时兼任过县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的老童,打算出门。老伴问,去哪儿?老童说,下了两天大雨,很可能山洪暴发,村里那条大河河堤几年前县上拨专款维修过,不知情况怎样了。老伴劝道,都退了,别瞎操心了。习惯了,回来了,顺便去看一下。老童说完,便向几里地外的大河走去。上堤一看,不好!果真山洪暴发,大河水位已临警戒线,河水仍在暴涨,险情在前,刻不客缓。事不宜迟!老童迅速打通董村长手机,找到村委会,见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又在开台,便说了河堤险情。董村长说,老局长,大河河堤维修后已经受了好几年洪水考验,没事儿。老童心一揪:“同志们,绝不可大意呀!我刚才上堤查看过,大河河堤有些地方已出现渗漏,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缺口,随时可能决堤。这事我见得多了,你们都是党员,必须立马动员村民带齐工具上堤,快呀!同志们!”董村长等几位村干部仿佛突然被唤醒似的,麻将牌一推,迅速起身……转眼间,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带着木板、沙包等工具,紧跟着老童箭一般的向河边奔去。当抢险队伍赶到河堤上时,河堤已出现了两处小缺口。老童大喊一声:“同志们!上!”说完,带头扛起一个沙包扑向一个缺口。村干部和村民们有的抬木板,有的扛沙包,快速地分头向两个缺口冲了上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鏖战,河堤上的险情终于排除,大河安全了。几天后,老童和老伴返回县城时,董村长送出村口。他紧紧握住老童的双手,一脸真诚地说,常回来看看“同志们”!(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同志们”是老童的雅号,其来历一是童志文的谐音,二是他退休后在多个场合说话,总是习惯性地爱称“同志们”。B.和家人说话称“同志们”,说明老童家庭氛围和谐,家人情深意浓;称同学为“同志们”,表现出老童为人处事中规中矩。C.闺蜜们听到老童“同志们”不离口时,先是出乎意料,就“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则是对老童“官腔”的嘲笑。D.征用土地分得巨额补偿款后,不少村民沉迷于麻将,这一现状写出了老童和“我”的隐忧,也使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元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篇用“七七八八”一语,既写出了老同学到来时的时间不一,又写出了大家散布于会场的状况,用语陌生化而又朴实生动。B.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老麦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但让年纪最大的老皮而不是老麦叫出老童的“雅号”,则体现了作者的匠心。C.老伴是老童退休生活的见证者,她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老童的人物形象,也和老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小说赋予老童退休水利局长的身份,这不仅使他常称“同志们”合乎情理,也为后文抢险救灾时的预判、号召、救险设下了伏笔。(3)请分别解说首尾两段中“同志们”一语的含意,分析小说这样设计的作用。(4)老童两进村委会的言行同中有异,请简要概述并作分析。【解答】(1)B.“称同学为‘同志们’,表现出老童为人处事中规中矩”错,称同学为“同志们”,暗示老童领导身份和由此带来的口头语,并不是“表现出老童为人处事中规中矩”,“为人处事中规中矩”是老童学生时代的表现;另,说“一家子情深意浓”,是老童的自我解嘲戏谑之语,直接表述为“老童……一家人情深意浓”也不够精准。C.“对老童‘官腔’的嘲笑”错。闺蜜们“嬉笑不止”,是善意的嬉闹,理解为“对老童‘官腔’的嘲笑”和整篇小说的基调、氛围不谐,故理解不当。D.“写出了老童和‘我’的隐忧”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表现出老童和“我”对不少村民沉迷于麻将的隐忧。“使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理解不当,小说主题指向集中而鲜明。小说通过老童在退休后的生活细节和关键时刻的表现,展现了他对“同志们”这一称呼的习惯和情感寄托,反映了他对集体和责任的执着。故选:A。(2)C.“她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老童的人物形象,也和老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老童的老伴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对老童习惯的描述,间接地展现了老童的性格特点。她的言行并未直接影响故事的进程,因此不能说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她的角色更多是辅助性的,主要是通过她的视角来展现老童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而不是与老童形成对比。故选:C。(3)①在首段中,“同志们”是老童的雅号,由老麦戏谑地提及。这一称呼的出现设置了悬念,引发了“我”和读者的好奇心,想要了解老童为何被称为“同志们”。引起后文通过老麦的讲述,读者了解到老童在退休后仍习惯于用“同志们”称呼他人,这不仅是因为名字的谐音,更是他多年工作习惯的延续。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老童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对待生活和工作都认真负责的人,即使在退休后,这种习惯也未改变。②在尾段中,“同志们”则指代乡亲们,是董村长对老童的模仿和致敬。经过抢险救灾的事件,董村长和村民们对老童的敬意油然而生。老童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责任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董村长用“同志们”来表达对老童的敬意,体现了老童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③小说以“同志们”这一称呼贯穿始终,最开始是戏谑,最后是敬重,以戏称始,到敬重终,使小说结构严谨,主题鲜明。通过这一称呼的变化,小说不仅展现了老童的性格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他在不同场合中对他人的影响力。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责任感、受人尊敬的退休干部形象,主题集中而鲜明。(4)①老童两进村委会都喊了“同志们”。第一次进入村委会时,老童“轻喊一声”“同志们”;第二次进入村委会时,老童“心一揪”,严肃而认真地两称“同志们”。②第一次进入村委会时,老童轻声喊“同志们”,在董村长邀约打麻将时,也只是“笑了笑,你们玩吧”,表现出一种随和和尊重,因为当时村里平安无事没有紧急情况,他也刚回到村里,显得比较放松和亲切。当董村长邀请他打麻将时,他只是笑着拒绝,显示出他对村干部们的理解和包容。③第二次进入村委会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山洪暴发,河堤出现险情,见村干部又在开台,且董村长漫不经心,老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称“同志们”。这次是严肃而认真的,语气中充满了紧迫感和责任感。他用高站位的话语提醒村干部们注意险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了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随后“箭一般的向河边奔去”,他带头奔向河堤,表现出他作为一名退而不休的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和高度责任感。他不仅仅是提醒,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大家迅速行动,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领导力和担当精神。答案:(1)A(2)C(3)①首段中的“同志们”特指老童(童志文),是老麦的戏谑之语;以此称开篇,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关于老童雅号的来历,引起“我”和读者的好奇心。②尾段中的“同志们”特指“我们”(乡亲们),董村长模仿老童的口语语气,实则表达了对老童的由衷敬意。③小说以戏称始,到敬重终,扣题紧密,结构严谨,圆满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4)①老童两进村委会都喊了“同志们”。②一进村委会,老童是“轻喊”,在董村长邀约打麻将时,也只是“笑了笑,你们玩吧”,这是因为他刚回村里且村中平安无事,其言行表现了他知身份、随和和对大家的尊重。③二进村委会,则是在有洪灾险情时,见村干部又在开台,且董村长漫不经心,老童两称“同志们”,认真严肃,语重心长,一番高站位的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随后“箭一般的向河边奔去”,表现了一位退而不休的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和高度的责任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材料一: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子亲鼓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材料二:(孟姜女),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归,遇其妻,使使者吊之于路。杞梁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则贱妾有先人之弊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庄公乃还车诣其室,成礼,然后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君子谓杞梁之要贞而知礼。诗云:“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此之谓也。——《列女传•贞顺传》(刘向)材料三: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妻痛之,向城而哭,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今城,土也。安能为悲哭感动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或时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论衡•感虚》(王克)(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侯A归B遇C杞梁D之妻E于郊F使吊之G辞H曰(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袭,袭击,与《苏武传》中“……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袭”意思是相同的。B.弊,破旧的,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的“弊”意思相同。C.赴,跳进,与《孔雀东南飞》中“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赴”意思是相同的。D.崩,崩裂,倒塌,与《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崩”意思是不同的。(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孟姜女认为,丈夫杞梁战败被杀是有罪在前,齐君不应该在郊外表示哀悼,而应该去家中凭吊。B.有德之人认为,孟姜女在丈夫死后知礼尊礼并且忠贞不渝,刘向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了认同。C.王充认为,丈夫杞梁从军不还,孟姜女面对城墙悲痛哭嚎,从情理上来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D.王充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孟姜女哭崩城墙一事是虚假的,并进一步说明流传至今的原因。(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②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5)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虚构“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一情节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解答】(1)句意:(战败后)齐庄公回国途中,在郊外遇见杞梁的妻子,便派使者去吊唁她。杞梁妻说。“齐侯归”为完整的主谓句,故应在B处断开;“遇杞梁之妻于郊”为状语后置句,“杞梁之妻”作“遇”的宾语,“于郊”作状语修饰“遇”,句意完整,故应在F处断开;“使吊之”的主语为“齐侯”,语义完整,而“辞曰”的主语为“杞梁之妻”,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BFG。(2)A.正确。句意:乘机偷袭莒国。/刚刚立为单于,害怕汉朝袭击匈奴。B.错误。破旧的;/弊端。句意:他还有简陋的祖屋在。/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C.正确。句意:于是她投淄水而死。/她挽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一跳投进了清水池。D.正确。崩裂,倒塌;/君主时代称帝王死。句意:城墙因此崩塌。/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选:B。(3)A.“丈夫杞梁战败被杀是有罪在前”错。孟姜女并没有认为丈夫杞梁战败被杀是有罪在前。她的意思是,如果丈夫有罪,君主不必屈尊来吊唁;如果丈夫无罪,那么她作为妻子,应该在家中接受吊唁,而不是在郊外。她强调的是礼仪和身份的合适性,而不是对丈夫罪与非罪的判断。故选:A。(4)①“以”,表目的,来;“见”,表现,表达;“立”,树立。译文:家里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表达我的真诚,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树立我的节操。②“与……无异”,和……没有什么区别;“崩”,使……崩塌;“明”,明确。译文:那些草木水火和土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话,杞梁之妻不能(痛哭)使城墙崩塌,就是很明确了。(5)①在文学创作中,虚构“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一情节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首先,夸张的手法强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杞梁之妻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悲痛通过“哭崩城墙”这一极端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其次,这一情节蕴含了对真诚与节操的道德观念的推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忠贞不渝的赞美,杞梁之妻的行为被视为贞节的典范,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标准。③最后,带有神话色彩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和吸引力,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感染力,使得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答案:(1)BFG(2)B(3)A(4)①家里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表达我的真诚,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树立我的节操。②那些草木水火和土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话,杞梁之妻不能(痛哭)使城墙崩塌,就是很明确了。(5)这一情节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杞梁之妻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和极度悲痛,可以强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其次,它寓含了真诚与节操的道德观念,能够体现古代社会对女性忠贞不渝品质的赞扬。最后,这一情节也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会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参考译文:材料一:齐庄公从晋国回来,没有直接回齐国,而是乘机偷袭莒国。莒国国君亲自击鼓迎战,俘虏了(齐军将领)杞梁。(战败后)齐庄公回国途中,在郊外遇见杞梁的妻子,便派使者去吊唁她。杞梁妻说:“如果杞梁有罪,就不敢烦劳国君来吊唁;如果杞梁无罪,他还有简陋的祖屋在,我不能接受在郊外吊唁。”齐庄公只好到杞梁家中去吊唁。材料二:(孟姜女)是齐国杞梁殖的妻子。齐庄公攻打莒国,杞梁殖战死了。齐庄公得胜归来,在途中遇到了杞梁殖的妻子,便派遣使者前往路上吊唁她。杞梁妻说:“如果我的丈夫有罪,就不敢劳烦国君您来吊唁;如果我的丈夫无罪,他还有简陋的祖屋在,我不能接受在郊外接受吊唁。”于是齐庄公便掉转车头前往杞梁家中,完成吊唁的礼节后才离去。杞梁妻没有儿子,家里家外都没有五服以内的亲属。既然没有可以投靠的地方,她就到城墙下她丈夫的尸首旁痛哭,内心的悲痛深深打动了人们,路过的人无不为之流泪,哭了十天,城墙竟然崩塌了。安葬了丈夫后,她说:“我今后该依靠谁呢?妇人必定要有个依靠的。父亲在世就依靠父亲,丈夫在世就依靠丈夫,儿子在世就依靠儿子。现在我上面没有父亲,中间没有丈夫,下面没有儿子。家里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表达我的真诚,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树立我的节操。我哪里能改嫁呢!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她投淄水而死。有德之人称赞杞梁妻忠贞并且懂得礼仪。《诗经》上说:“我内心充满悲伤啊,姑且与你一同归去吧。”说的正是这种情况。材料三:杞梁的妻子朝着城墙痛哭,城墙因此崩塌。这是说杞梁从军后没有回来,他的妻子非常悲痛,面朝着城墙哭泣,她的悲痛至诚至深,以至于她的精气触动了城墙,所以城墙崩塌了。但说杞梁的妻子面朝着城墙痛哭,应该是确有其事,可是说杞梁的妻子把城墙哭崩塌,这是虚夸的。现在城墙是由土筑成的,怎么可能因为悲痛的哭声而崩塌呢?如果至诚的哭声能够撼动城墙的土,那么她对着林木哭泣,又能否折断草木呢?对着水火哭泣,又能否使水涌起或火熄灭呢?草木、水火与土并无本质区别,然而杞梁的妻子并不能使城墙崩塌,这是显而易见的。或许城墙恰好在这个时候自行崩塌,而杞梁的妻子恰好在那里哭泣。后世的人喜欢虚夸不实,不探求事情的真实情况,所以“哭崩城墙”的说法,至今还没有消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人。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夜明月高悬、月光皎洁、露水微湿的清新景象。B.颔联通过惊鹊未安、飞萤穿帘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C.颈联“夜声急”则通过邻家捣衣声的急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愁思。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惆怅。(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解答】(1)B.“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错误,颔联通过惊鹊未栖和飞萤入帘对比,表现了诗人在月夜不知何去何从的烦乱与不安,而非宁静与安逸。故选:B。(2)首联直写月光,营造了清冷的氛围,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又衬托了诗人与亲人相见遥遥无期而形单影只的失落、孤寂之情。诗歌中间两联写出了秋夜月下诗人在庭院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惊惶的鸟鹊尚未栖息,飞舞的萤虫钻入卷帘,院中的槐树稀疏寥落,邻家的杵声越发急切,以景写情,表达了夜不能寐的诗人心神不宁、孤寂焦躁的思想感情。前三联营造意境,借景抒情,都是间接抒情。尾联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直接抒发诗人的思念之情。可见,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月下的清冷景象和自身孤寂的感受,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答案:(1)B(2)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月下的清冷景象和自身孤寂的感受,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善于通过外在景物描写生动含蓄地表达孤寂思乡之愁(间接抒情)。在诗歌的结尾,诗人通过对相聚时间遥遥无期的哀叹,独自站立、望眼欲穿的形象表达,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直接抒情)。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赏析: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已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语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一个人的成败,外在条件的制约不可忽视,个体的努力程度同样重要。宋代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两句表达了与此相近的意思。(2)作为班长,小慧面对同学之中不团结、不和谐的现象,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两句来提醒。(3)月亮在古代诗人笔下,往往超越了其客观的天体属性,寄托着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思,如唐诗“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就是如此。【解答】故答案为:(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重点字:哉)(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重点字: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阿爷赵师傅给孙文先生亲手斟过茶。朋友怕我不信,还带我去了永利街,看一座唐楼外墙的孙中山雕像,如此说来,阿爷赵师傅见孙文,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年纪,与山伯做企堂一般大小。但对陈五举而言,阿爷“话当年”,都是别人的“当年勇”。他眼里的茶楼,今不如昔是真。阿爷记忆中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茶楼为了生意,也曾各出奇招。小茶楼搏午市,楼头一角开设讲古,有茶水供应。说书的上台先寒暄几句,拿起惊堂木朝桌子一拍,讲的都是民间传奇、章回小说《西游记》《济公传》之类,有时也穿插点时事新闻,是要讨观众欢喜的。大茶楼看重的是晚市,设下歌坛,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入场每位两毫。茶厅架起高台,由现场的乐师伴奏。请了当红的女伶演唱粤曲,多是南音、板眼与二黄等。陈五举就问,后来呢。赵师傅说,后来香港有了影戏,谁还坐得住听歌?(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作者一般性地讨论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B.他的绘画风格与这位大师的一般相似。C.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D.一般而言,良好的习惯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2)文章结尾处的“谁还坐得住听歌?”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解答】(1)文中加点中的“一般”意思是“一样,同样”。A.意思为“普通”。B.意思为“一样,同样”。C.意思为“通常”。D.意思为“总体上”。故选:B。(2)①文章结尾处的“谁还坐得住听歌?”是一个反诘句,以问作答,实际上并不期待回答,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