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得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对儒家的挑战就在于发现了儒家的一个内在困难,孔子并不能“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因此儒家道德体系一直都没有完成普遍性的理论构造。按照费孝通的社会学解读,儒家道德所以缺乏普遍原则是因为它把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而这个私人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自我主义的,以私解释一切,这样,由私所定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支持普遍原则了。这就是著名的“同心圆问题”。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心和身体的关系,身体固然是自己的边界,而心则是由身出发而无限扩展的势,以身体为中心,而以心去度量其他一切人以及各种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费孝通提出的“同心圆问题”涉及到了身体的有限和心的无限的问题。给定一个人总是自我主义的,那么对他人的事情就总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费孝通以同心圆的水波说明中国道德终究是以私心为准的,所谓的公心并非没有,但随着关系的水波推向远处,就变得非常稀薄了。即使有心,也总是力不足以行之,心受制于身,这一结构限制了心的发展,限制了心的精神性。费孝通的外推水波描写了非常有趣的中国式价值排序。价值排序是价值问题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所谓价值问题,主要是价值排序问题。价值排序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只有排在首位的价值才是唯一绝对有效的价值,其它位置上的价值,即使是第二位的,在与首位形成抉择状态时就是微不足道的,都将彻底贬值。于是私心导致所有的狠心。费孝通描述为:“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费孝通对儒家没有充分注意的一点是,儒家体系中所选择的计算单位是社会单位而不是自然单位,就是说,在计算利益、权力和责任时的最小也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费孝通所描述的“为X可以牺牲Y……”的传递系列的始发站不应该是个人,而应该是家庭,这样才是对儒家价值排序的正确表达,儒家发现家庭最具备创造和谐关系的客观条件,因此希望社会的每一个层次都能够具有家庭模式,是对家庭的模仿,所谓家国天下,深意在此。儒家除了强调伦理同时还强调政治,两者一休化但又是两个方面,因此,要更准确地理解儒家还必须分析其政治方面。表达为“家—国—天下”的传递性伦理还不足以完全保证社会合作,而表达为“天下—国—家”的传递性政治制度就成为建构社会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家—国—天下”伦理顺序中,家是伦理原型,上推为国以五天下;而在“天下—四—家”的政治顺序中,天下是政治总则,下达为国和家。理解了儒家“水波”的伦理/政治双向传递性秩序,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儒家的社会观点。与家观念不用,天下观念规楔宏大,所要求的眼界与世界等量,是至大无边的“公”,这样大公无私的眼界显然不像家观合那样贴近个人生活,而需要超越私心的胸怀,也就不是众人的眼界,而是为君子乃至圣人所准备的境界。从儒家经典中看,君子到圣人大概指的是以超越一己之私作为最低要求而以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理想去想去做的人。这样,家观念和天下原则就形成一种公私的平街。(摘编自赵汀阳《身与身外之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中国》,费孝通对我国传统社会格局提出一种极富洞见和启发的思想,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B.在差序格局中,孝、悌、忠、信等道德要素都是基于私人关系的,而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C.“同心圆问题”揭示了儒家道德中私心与公心的矛盾,指出公心随着关系的水波推向远处而变得稀薄。D.两则材料都围绕儒家道德体系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在揭示问题,材料二重在解决问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阐述差序格局的特点,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及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基础。B.材料二指出,儒家道德体系虽然存在“同心圆问题”,但儒家仍希望通过家庭模式来促进社会和谐。C.费孝通认为,儒家道德体系中的“仁”是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总和,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独立说明。D.两则材料都认同儒家道德体系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是有效的,但在普遍性原则上存在不足。(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的“同心圆水波”理论的一项是()A.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C.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D.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同心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儒家道德观有两种不同理解,请分别概述。(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小中医黄昶一进门就看到小中医了,他站在柜台前,吃力地舂打着擂钵,使的是一把拳头大的铜臼杵。身后挂一扇垒到天花板的柜墙,其中填满写有药材名字的抽屉,迎上窗棂折下的一束光,可见尘粉整团整团地往下落。他见客来也不抬头,仍是捣药。我走至离柜台两步,问他老中医的去向。他抬头看我一眼,说几日前过了,现在是他来当掌柜。我又问知不知道老中医在时给我爸开些什么药,我爸是万福路上的豆腐李。小中医听罢弯下腰拾出一大把单子,扶正眼镜来一张张地看,翻找了十来张后才“唔”地应了一声,问我爸得的是不是鼻咽炎。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是也不是。他没有理会我的哑谜,转身到柜墙中抓出几把药材来,嘴里不住念叨:生地四钱、牡丹皮三钱……麦冬、旱莲草、石斛、薄荷、桑叶、绿萼梅……抓到一半,似乎忘记后面是哪一味,又将药方从头到尾背过,背到一半又忘了:旱莲草、石斛、薄荷……薄荷……后面是桑叶。我瞟了一眼桌上的单子.是……是,桑叶、绿萼梅、甘草……他嘴里将药方续上,将药材平铺到桌面上,用手抚了一阵,捋不平的挑出来用药铡切碎,小块的则直接丢到钵里舂,规整后用油纸包好递来。煎上药时我爸已经睡下了,我妈陪着我在厨房里看火。她说,老中医的身体是出了名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走就走。依稀记得小中医的名字是抱朴,比你要小一岁,出世那天是寒露,很冷,算命的说这是转凉的天兆,对家里不好的。后来他家道果真直落,他妈妈跟大老板跑了,他爸到城里去找,这一找就是十几年没有声气……只剩这一老一小在镇上,好不容易。其实那个铺子地段很旺,现在卖中药哪里赚钱,租出去肯定还要更值钱一些……这小孩懂事是懂事,可惜没有灵气,想来是出生那天冻坏了。小中医读书卖力,但就是读不好,老中医想要他学医,他就报了个医科大学,读西医,读了两年实在读不下去了,就回家跟老中医温习他祖上的老本行,据说也一直没学明白,中间换过两次工作。回忆起他抓药时的窘态,似乎和我妈说的不差,只是看他舂药,又有着几分认真的热诚在里面。我替他可惜,再想到自己,恐怕还更要不如的:他好歹正在继承家业,我爸的豆腐摊只怕他自己要带到地下去了。药煎好了,我妈举碗到嘴边呷了一小口,说味道有些不对,较老中医开的更酸一些,我便说反正只是一些利咽的药,不会有大问题。她想了想,拿到洗碗池倒掉了。我不知是白跑一趟有怨,还是替小中医不平,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我辞职回镇子来本是打算随便找份工作,没想到专业在小镇上完全派不上用场,只好待业。也就经常到小中医的铺子里闲坐。看得多了,才知道中医里面的确有诸多门道。大到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不消说,小到往擂钵里舂药也有数种手法,对小中医也生出几分敬佩来。小中医将店门每天十数小时地开着,慢慢争取来了好几个常客,算得上欣欣向荣。中间还碰到征地拆迁的人来过,说是南门街要改造成旅游商业一条街,这店铺很大,能补偿到一笔巨款。小中医听完,只是低着头看账,一言不发。那行人刚出门,我便笑话他说,小中医,你要发财啦。小中医苦笑道,这个财我可不敢发,老头要我把这个店守一辈子的。我说,那要是他们要来强拆你的,你也没个办法。小中医摇摇头,说我人在这里,他们能怎么办,要是他们真有办法,那能开一天就算一天吧。有一天我到店,发现卷闸门是闭着的,小中医坐在门边,腿上晾着原本挂在门上的牌匾,已经断成两半了。他说,早上有一个人来看病,中午又来,说吃了药之后上吐下泻,要我赔钱。我说不应该啊,给你开的药都是凉热平衡的,我再给你开点止泻的药回去吃吃看。他将左手悬到空气中,端作一个药钵,右手虚做舂打的动作,真就似拿着那把铜臼杵一般。我一边给他配药,他一边骂我……过了一会儿走进来好几个人……好几个人一起骂我,说要拆了我的招牌……过了一会儿就拆了。他一遍遍地说着,手中的动作也从未停歇,开始显然带着愤恨,将衣袖扯出阵阵风声,做到最后,竟如深闺绣花般地轻软无力。我听得气恼,见他落泪,取过牌匾来,上手只觉得虚轻,再看中间,已被白蚁蛀空了。我爸去世了,葬礼后的事务依然繁杂,有一段没去中医铺。直到南门大道正式开工的那一天,我才想起小中医来。新闻上说那里将会全部拆除。我冲到街口,发现已经拆到中医铺跟前的一家了,中医铺卷上了闸门。我心中隐约有不好的预感,凑到门边去听,果然听到一阵一阵舂药的声音。这声音时紧时疏,又似乎有着节奏,旁边挖掘机的轰鸣声隆隆地响了,正是朝这边开过来。我顾不得理智,拍门大骂:你疯了吗,你难道真要死在里面吗,他们真会拆的。不见有人应,我更是着急,用脚踢起闸门。踢到后来,门底的螺母松了一些,想要施加最后一脚,却看到小中医就在我身侧,端着他那个擂钵,一下一下地舂药。他说自己就在后门那里,听到有人踢门,就来看看。我问,你捣鼓这一钵是要给谁喝。他不答,带我顺着南门街一直走,过了桥,走到一个小坡上。坐下来看,以往的矮房骑楼都不见了,挖掘机立在最后一座楼房的屋顶上。河水将南门街切成两块,都是生机,一块是春意盎然,一块是万象初新。他问我要了一根烟,点燃,那团烟气只裹到脖子上部,看起来就像同一尾游鱼在喉咙前后打了两次滚,这让我想到一朵乌云。他将烟灰抖到钵中,又用力击打了几下,我问,烟灰也能做药?能的,烟灰也是草木灰……方才的乌云在他的手臂侧方被肆意地摆弄,像羊又像狗,爆发出阵阵雷鸣来。他站起身来,走到河水边,这条河是镇子的母亲河,整个镇的人都从这里取水。药粉倒进河水,那团乌云又重新变成游鱼,尾巴轻柔地摆动,行迹清晰可见。小中医说,他相信有些事物总归会被淘汰掉,中医,传统,甚至包括人类本身。但是淘汰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用。所以呢?我问小中医。小中医往河水流动的方向指,那时夕阳刚好降下来,那尾游鱼的前端是澄红的,尾部亮闪闪地泛出金黄,它游到前方,光泽淡了一些,却抖抖身子,幻化出两段同构而各异的身姿来,此后二生三,再往后看,整片河面浮满了这样的鱼类。小中医说,等到今晚,它们会游到需要自己的地方,游到不断更新却依然不断承受苦痛的人们身体里。(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描写“我”初见小中医,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吃力”“拾出”“念叨”“抚了一阵”,是为了表现小中医医术不精。B.从老中医身体很好却突然逝去,到中药店的牌匾早已被白蚁蛀空,再到中药店的被拆迁,都说明中医学已走向穷途末路。C.中药店也有过短暂的“欣欣向荣”,这和《阿Q正传》中“从中兴到末路”一样充满着讽刺意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幻灭。D.小中医开始满怀愤恨地对“我”讲述招牌被砸的过程,到后来竟软弱无力,写出他内心对现实境遇由愤怒到无奈的变化。(2)关于文中中药店拆迁部分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以为小中医拆迁时在中医铺里,挖掘机的轰鸣声和舂药声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小中医的故弄玄虚反也制造了行文的波澜。B.“我”因境遇相似而同情小中医,但在“我”眼里,拆迁中的南门街充满生机,这一景物描写暗示了我也对社会变化的理解。C.小中医能接受中医被淘汰的现实,同时认为被淘汰的未必就没有用,这是他微弱的坚持,由此引发关于有用和无用的思考。D.小中医以烟灰似乎幻化成乌云,在水中又变成游鱼,继而浮满了整片河面,这段文字带有魔幻色彩,也表现出一种隐约的希望。(3)简要分析小说中“我”这一人物的作用。(4)“抱朴”出自《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有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不受外界干扰的意味。小中医抱朴是否人如其名?请结合文章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其弟尉屠耆降汉,具言状。骏马监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至楼兰、龟兹,责其王,皆谢服。会匈奴使从乌孙还,在龟兹,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秋七月,封傅介子为义阳侯。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且以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不亦可羞哉!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人与人相于,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于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于楚且然,况其与狄为徒,而螫嘬及人者乎!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必受其诈;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夫宋公之自衄于泓也。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故曰: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当白龙A堆B乏水草C常主D发E导F负水G担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趁机,与《过秦论》“因河为池”的“因”用法和意思不相同。B.白,禀告,与《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的“白”意思相同。C.“且以大汉之强”和“于楚且然”两句中的“且”用法和意思相同。D.疲,使动用法,与《苏武传》“欲因此时降武”的“降”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兰新王拒绝入汉朝拜,原因是他之前曾在匈奴为质,也是靠匈奴的帮助才回国得到王位的,因而疏远汉朝。B.傅介子起初没能接近楼兰王,于是假装要离开去楼兰的西边境,之后又派翻译传话诱楼兰王相见并完成刺杀。(假装要去西国,已离开至西境。)C.尉屠耆亲附汉朝而被立为王,因担心自己根基薄弱,于是向汉朝请求派将领吏士在伊循城•屯田并长期驻守。D.王夫之认为如果不是傅介子成功的斩首行动,将来兴兵远伐楼兰有可能失利,会落于宋襄公一样的挫败结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②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5)对傅介子斩杀楼兰王一事,司马光认为“以为奇功,过矣”,王夫之则认为“讵不伟哉”,你不认可谁的看法?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李商隐白社①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看②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③待鹤书。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④。[注]①白社: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②看:行看,不久。③贲,装饰;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④蠹鱼:书蛀虫,书长时间不翻则生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唱和之作,内容上兼写友人与自己两面,刘评事在永乐闲居只是暂时,诗人的境况则全然不同。B.刘评事的谏疏被鸾台采纳,不久后将荣升,而诗人却在仍等待朝廷征诏的鹤书,希望中也包含着失落。C.颈联照应诗题中的“闲居”,上句写友人在永乐望莲花峰可见,晋京之路已不远,用语生动而有情致。D.尾联写刘评事虽赴任在即却仍安于闲居生活,专心阅读典籍,以“忘名利”三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2)尾句“惊”字透露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宾至》中用“百年粗粝腐儒餐”和“不嫌野外无供给”表达了待客用餐的粗简,而在《客至》中有相似语意的诗句是“,”。(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用了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3)魏晋六朝文学家常在诗和辞赋作品中表达对“命”的理解和看法,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截止2024年8月上旬,②作为词条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拥有超过45亿的阅读量和313.6万的讨论量,③虽然刨除了可能潜在的水军,④它的阅读量与讨论量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立秋喝奶茶成了互联网习俗,大多数奶茶品牌通过短视频平台营销,利用直播、礼赠等多样形式提升销量,拓展客流。当下,城市商业体和文化旅游离不开奶茶,各地奶茶品牌为了赢得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更是与地方文旅局打配合,硬是从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茶饮入手,拿捏住了一波又一波消费者的心。奶茶也在青年群体之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喝杯奶茶,已经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奶茶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品,而是被赋予了情绪价值。社会飞速发展之下的新一代青年群体养成了互联网社交习惯,在线上高谈阔论,在线下交流时反而显得局促与不安。而奶茶作为一种已覆盖大街小巷的轻奢饮食消费商品,还可以帮助他们见面化解尴尬,完成社交中的破冰仪式,并帮助他们建立彼此之间共同话题。(1)文中第一段划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请从比喻修辞的角度简要说明“破冰”的内涵。(3)结合文本,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奶茶营销成功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2字。(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华为之所以敢屡屡跟苹果硬刚,实力是它最大的勇气。这点从产品的颠覆创新就可看出端倪。相较于iPhone16的小修小补,华为三折叠是不同维度的突破,让这场原本A的对抗失色不少。①,还不落下风,也给其他中国企业带来深刻启示:企业竞争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才有向强者挑战甚至抗衡的实力。在华为MaxXT非凡大师与苹果iPhone16的对决中,究竟谁更B呢?这不仅是产品间的较量,②。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期待科技的进步能推动世界的前行。在这个科技的竞技场,没有永恒的霸主,只有永不停歇的挑战者。华为与苹果的对决,也让竞争催生了进步的火花。在这个没有终点的赛场,没有绝对的输赢,③。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的未来,由谁C,绘制出新的传奇画卷。(1)请在文中A、B、C三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1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年高考,作文题总是受到最多的关注,人人都可以批评两句,网友调侃说,作文题既出,各种吐槽,各种欢乐;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被一些网民评论为:“这是一堆垃圾吗?”“央美就这水平?”“好敷衍。”尚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说“不行”,但是网民率先说“不行”。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越是有一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妙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得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对儒家的挑战就在于发现了儒家的一个内在困难,孔子并不能“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因此儒家道德体系一直都没有完成普遍性的理论构造。按照费孝通的社会学解读,儒家道德所以缺乏普遍原则是因为它把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而这个私人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自我主义的,以私解释一切,这样,由私所定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支持普遍原则了。这就是著名的“同心圆问题”。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心和身体的关系,身体固然是自己的边界,而心则是由身出发而无限扩展的势,以身体为中心,而以心去度量其他一切人以及各种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费孝通提出的“同心圆问题”涉及到了身体的有限和心的无限的问题。给定一个人总是自我主义的,那么对他人的事情就总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费孝通以同心圆的水波说明中国道德终究是以私心为准的,所谓的公心并非没有,但随着关系的水波推向远处,就变得非常稀薄了。即使有心,也总是力不足以行之,心受制于身,这一结构限制了心的发展,限制了心的精神性。费孝通的外推水波描写了非常有趣的中国式价值排序。价值排序是价值问题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所谓价值问题,主要是价值排序问题。价值排序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只有排在首位的价值才是唯一绝对有效的价值,其它位置上的价值,即使是第二位的,在与首位形成抉择状态时就是微不足道的,都将彻底贬值。于是私心导致所有的狠心。费孝通描述为:“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费孝通对儒家没有充分注意的一点是,儒家体系中所选择的计算单位是社会单位而不是自然单位,就是说,在计算利益、权力和责任时的最小也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费孝通所描述的“为X可以牺牲Y……”的传递系列的始发站不应该是个人,而应该是家庭,这样才是对儒家价值排序的正确表达,儒家发现家庭最具备创造和谐关系的客观条件,因此希望社会的每一个层次都能够具有家庭模式,是对家庭的模仿,所谓家国天下,深意在此。儒家除了强调伦理同时还强调政治,两者一休化但又是两个方面,因此,要更准确地理解儒家还必须分析其政治方面。表达为“家—国—天下”的传递性伦理还不足以完全保证社会合作,而表达为“天下—国—家”的传递性政治制度就成为建构社会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家—国—天下”伦理顺序中,家是伦理原型,上推为国以五天下;而在“天下—四—家”的政治顺序中,天下是政治总则,下达为国和家。理解了儒家“水波”的伦理/政治双向传递性秩序,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儒家的社会观点。与家观念不用,天下观念规楔宏大,所要求的眼界与世界等量,是至大无边的“公”,这样大公无私的眼界显然不像家观合那样贴近个人生活,而需要超越私心的胸怀,也就不是众人的眼界,而是为君子乃至圣人所准备的境界。从儒家经典中看,君子到圣人大概指的是以超越一己之私作为最低要求而以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理想去想去做的人。这样,家观念和天下原则就形成一种公私的平街。(摘编自赵汀阳《身与身外之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乡土中国》,费孝通对我国传统社会格局提出一种极富洞见和启发的思想,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B.在差序格局中,孝、悌、忠、信等道德要素都是基于私人关系的,而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C.“同心圆问题”揭示了儒家道德中私心与公心的矛盾,指出公心随着关系的水波推向远处而变得稀薄。D.两则材料都围绕儒家道德体系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在揭示问题,材料二重在解决问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通过阐述差序格局的特点,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及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基础。B.材料二指出,儒家道德体系虽然存在“同心圆问题”,但儒家仍希望通过家庭模式来促进社会和谐。C.费孝通认为,儒家道德体系中的“仁”是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总和,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独立说明。D.两则材料都认同儒家道德体系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是有效的,但在普遍性原则上存在不足。(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的“同心圆水波”理论的一项是(D)A.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C.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D.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同心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儒家道德观有两种不同理解,请分别概述。【解答】(1)D.“材料一重在揭示问题,材料二重在解决问题”错误,虽然两则材料都围绕儒家道德体系展开论述,但材料一主要是解释差序格局和儒家道德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中国的道德和法律;而材料二则是在分析儒家道德体系的内在困难和挑战,以及儒家如何通过家庭模式和公私平衡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材料一和材料二并非只是简单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儒家道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故选D。(2)C.“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独立说明”错误,原文中,费孝通认为“仁”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并不是说“仁”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独立说明。实际上,“仁”作为儒家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可以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说明和应用的。故选C。(3)A.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个选项符合“同心圆水波”理论。它表达的是人们只关心自己的事务,而不关心他人的事务,这正好体现了差序格局中,以自己为中心,一圈圈向外推的关系模式。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个选项也符合“同心圆水波”理论。它反映的是人们根据与自己的关系亲疏来决定是否交往,与差序格局中,关系越远,联系越薄弱的特点相吻合。C.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这个选项同样符合“同心圆水波”理论。它表达的是即使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如果地位差距过大,也可能关系疏远,这体现了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如地位、财富等)影响的特点。D.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这个选项不符合“同心圆水波”理论。它表达的是一种普遍主义的观点,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与差序格局中,以自己为中心,一圈圈向外推的关系模式相悖。在差序格局中,人们往往更关心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而对于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则可能漠不关心。故选D。(4)根源:结合“按照费孝通的社会学解读,儒家道德所以缺乏普遍原则是因为它把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而这个私人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自我主义的,以私解释一切,这样,由私所定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支持普遍原则了”可知,“同心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儒家道德体系将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以自我为中心,以私解释一切,导致道德实践缺乏普遍原则。特征:①结合“费孝通以同心圆的水波说明中国道德终究是以私心为准的,所谓的公心并非没有,但随着关系的水波推向远处,就变得非常稀薄了”可知,“同心圆问题”是以私心为准(自我主义)的道德观念,随着关系的疏远,公心会随之减弱(变薄);②结合“价值排序是价值问题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所谓价值问题,主要是价值排序问题”可知,“同心圆问题”反映了儒家道德体系在价值排序上的困境;③结合“价值排序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只有排在首位的价值才是唯一绝对有效的价值,其它位置上的价值,即使是第二位的,在与首位形成抉择状态时就是微不足道的,都将彻底贬值”可知,“同心圆问题”中,只有首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其他价值都是微不足道的。(5)费孝通对儒家道德观的理解:结合“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可知,认为儒家道德缺乏笼罩性的道德观念;结合“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可知,强调儒家道德主要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结合“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可知,指出儒家难以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找到具体的团体概念。赵汀阳对儒家道德观的理解;承认费孝通的观点,但进一步分析了儒家思想的复杂性;结合“费孝通对儒家没有充分注意的一点是,儒家体系中所选择的计算单位是社会单位而不是自然单位,就是说,在计算利益、权力和责任时的最小也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可知,指出儒家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本单位;结合“儒家除了强调伦理同时还强调政治,两者一休化但又是两个方面,因此,要更准确地理解儒家还必须分析其政治方面”可知,强调儒家同时重视伦理和政治,形成“家一国一天下”和“天下一国一家”的双向传递性秩序;结合“从儒家经典中看,君子到圣人大概指的是以超越一己之私作为最低要求而以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理想去想去做的人。这样,家观念和天下原则就形成一种公私的平衡”可知,认为儒家通过“天下”观念建立了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原则。答案:(1)D(2)C(3)D(4)根源:“同心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儒家道德体系将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以自我为中心,以私解释一切,导致道德实践缺乏普遍原则。特征:①“同心圆问题”是以私心为准(自我主义)的道德观念,随着关系的疏远,公心会随之减弱(变薄);②“同心圆问题”反映了儒家道德体系在价值排序上的困境;③“同心圆问题”中,只有首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其他价值都是微不足道的。(5)费孝通对儒家道德观的理解:认为儒家道德缺乏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强调儒家道德主要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指出儒家难以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找到具体的团体概念。赵汀阳对儒家道德观的理解;承认费孝通的观点,但进一步分析了儒家思想的复杂性;指出儒家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本单位;强调儒家同时重视伦理和政治,形成“家一国一天下”和“天下一国一家”的双向传递性秩序;认为儒家通过“天下”观念建立了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原则。(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小中医黄昶一进门就看到小中医了,他站在柜台前,吃力地舂打着擂钵,使的是一把拳头大的铜臼杵。身后挂一扇垒到天花板的柜墙,其中填满写有药材名字的抽屉,迎上窗棂折下的一束光,可见尘粉整团整团地往下落。他见客来也不抬头,仍是捣药。我走至离柜台两步,问他老中医的去向。他抬头看我一眼,说几日前过了,现在是他来当掌柜。我又问知不知道老中医在时给我爸开些什么药,我爸是万福路上的豆腐李。小中医听罢弯下腰拾出一大把单子,扶正眼镜来一张张地看,翻找了十来张后才“唔”地应了一声,问我爸得的是不是鼻咽炎。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是也不是。他没有理会我的哑谜,转身到柜墙中抓出几把药材来,嘴里不住念叨:生地四钱、牡丹皮三钱……麦冬、旱莲草、石斛、薄荷、桑叶、绿萼梅……抓到一半,似乎忘记后面是哪一味,又将药方从头到尾背过,背到一半又忘了:旱莲草、石斛、薄荷……薄荷……后面是桑叶。我瞟了一眼桌上的单子.是……是,桑叶、绿萼梅、甘草……他嘴里将药方续上,将药材平铺到桌面上,用手抚了一阵,捋不平的挑出来用药铡切碎,小块的则直接丢到钵里舂,规整后用油纸包好递来。煎上药时我爸已经睡下了,我妈陪着我在厨房里看火。她说,老中医的身体是出了名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走就走。依稀记得小中医的名字是抱朴,比你要小一岁,出世那天是寒露,很冷,算命的说这是转凉的天兆,对家里不好的。后来他家道果真直落,他妈妈跟大老板跑了,他爸到城里去找,这一找就是十几年没有声气……只剩这一老一小在镇上,好不容易。其实那个铺子地段很旺,现在卖中药哪里赚钱,租出去肯定还要更值钱一些……这小孩懂事是懂事,可惜没有灵气,想来是出生那天冻坏了。小中医读书卖力,但就是读不好,老中医想要他学医,他就报了个医科大学,读西医,读了两年实在读不下去了,就回家跟老中医温习他祖上的老本行,据说也一直没学明白,中间换过两次工作。回忆起他抓药时的窘态,似乎和我妈说的不差,只是看他舂药,又有着几分认真的热诚在里面。我替他可惜,再想到自己,恐怕还更要不如的:他好歹正在继承家业,我爸的豆腐摊只怕他自己要带到地下去了。药煎好了,我妈举碗到嘴边呷了一小口,说味道有些不对,较老中医开的更酸一些,我便说反正只是一些利咽的药,不会有大问题。她想了想,拿到洗碗池倒掉了。我不知是白跑一趟有怨,还是替小中医不平,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我辞职回镇子来本是打算随便找份工作,没想到专业在小镇上完全派不上用场,只好待业。也就经常到小中医的铺子里闲坐。看得多了,才知道中医里面的确有诸多门道。大到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不消说,小到往擂钵里舂药也有数种手法,对小中医也生出几分敬佩来。小中医将店门每天十数小时地开着,慢慢争取来了好几个常客,算得上欣欣向荣。中间还碰到征地拆迁的人来过,说是南门街要改造成旅游商业一条街,这店铺很大,能补偿到一笔巨款。小中医听完,只是低着头看账,一言不发。那行人刚出门,我便笑话他说,小中医,你要发财啦。小中医苦笑道,这个财我可不敢发,老头要我把这个店守一辈子的。我说,那要是他们要来强拆你的,你也没个办法。小中医摇摇头,说我人在这里,他们能怎么办,要是他们真有办法,那能开一天就算一天吧。有一天我到店,发现卷闸门是闭着的,小中医坐在门边,腿上晾着原本挂在门上的牌匾,已经断成两半了。他说,早上有一个人来看病,中午又来,说吃了药之后上吐下泻,要我赔钱。我说不应该啊,给你开的药都是凉热平衡的,我再给你开点止泻的药回去吃吃看。他将左手悬到空气中,端作一个药钵,右手虚做舂打的动作,真就似拿着那把铜臼杵一般。我一边给他配药,他一边骂我……过了一会儿走进来好几个人……好几个人一起骂我,说要拆了我的招牌……过了一会儿就拆了。他一遍遍地说着,手中的动作也从未停歇,开始显然带着愤恨,将衣袖扯出阵阵风声,做到最后,竟如深闺绣花般地轻软无力。我听得气恼,见他落泪,取过牌匾来,上手只觉得虚轻,再看中间,已被白蚁蛀空了。我爸去世了,葬礼后的事务依然繁杂,有一段没去中医铺。直到南门大道正式开工的那一天,我才想起小中医来。新闻上说那里将会全部拆除。我冲到街口,发现已经拆到中医铺跟前的一家了,中医铺卷上了闸门。我心中隐约有不好的预感,凑到门边去听,果然听到一阵一阵舂药的声音。这声音时紧时疏,又似乎有着节奏,旁边挖掘机的轰鸣声隆隆地响了,正是朝这边开过来。我顾不得理智,拍门大骂:你疯了吗,你难道真要死在里面吗,他们真会拆的。不见有人应,我更是着急,用脚踢起闸门。踢到后来,门底的螺母松了一些,想要施加最后一脚,却看到小中医就在我身侧,端着他那个擂钵,一下一下地舂药。他说自己就在后门那里,听到有人踢门,就来看看。我问,你捣鼓这一钵是要给谁喝。他不答,带我顺着南门街一直走,过了桥,走到一个小坡上。坐下来看,以往的矮房骑楼都不见了,挖掘机立在最后一座楼房的屋顶上。河水将南门街切成两块,都是生机,一块是春意盎然,一块是万象初新。他问我要了一根烟,点燃,那团烟气只裹到脖子上部,看起来就像同一尾游鱼在喉咙前后打了两次滚,这让我想到一朵乌云。他将烟灰抖到钵中,又用力击打了几下,我问,烟灰也能做药?能的,烟灰也是草木灰……方才的乌云在他的手臂侧方被肆意地摆弄,像羊又像狗,爆发出阵阵雷鸣来。他站起身来,走到河水边,这条河是镇子的母亲河,整个镇的人都从这里取水。药粉倒进河水,那团乌云又重新变成游鱼,尾巴轻柔地摆动,行迹清晰可见。小中医说,他相信有些事物总归会被淘汰掉,中医,传统,甚至包括人类本身。但是淘汰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用。所以呢?我问小中医。小中医往河水流动的方向指,那时夕阳刚好降下来,那尾游鱼的前端是澄红的,尾部亮闪闪地泛出金黄,它游到前方,光泽淡了一些,却抖抖身子,幻化出两段同构而各异的身姿来,此后二生三,再往后看,整片河面浮满了这样的鱼类。小中医说,等到今晚,它们会游到需要自己的地方,游到不断更新却依然不断承受苦痛的人们身体里。(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开篇描写“我”初见小中医,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吃力”“拾出”“念叨”“抚了一阵”,是为了表现小中医医术不精。B.从老中医身体很好却突然逝去,到中药店的牌匾早已被白蚁蛀空,再到中药店的被拆迁,都说明中医学已走向穷途末路。C.中药店也有过短暂的“欣欣向荣”,这和《阿Q正传》中“从中兴到末路”一样充满着讽刺意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幻灭。D.小中医开始满怀愤恨地对“我”讲述招牌被砸的过程,到后来竟软弱无力,写出他内心对现实境遇由愤怒到无奈的变化。(2)关于文中中药店拆迁部分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我”以为小中医拆迁时在中医铺里,挖掘机的轰鸣声和舂药声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小中医的故弄玄虚反也制造了行文的波澜。B.“我”因境遇相似而同情小中医,但在“我”眼里,拆迁中的南门街充满生机,这一景物描写暗示了我也对社会变化的理解。C.小中医能接受中医被淘汰的现实,同时认为被淘汰的未必就没有用,这是他微弱的坚持,由此引发关于有用和无用的思考。D.小中医以烟灰似乎幻化成乌云,在水中又变成游鱼,继而浮满了整片河面,这段文字带有魔幻色彩,也表现出一种隐约的希望。(3)简要分析小说中“我”这一人物的作用。(4)“抱朴”出自《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有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不受外界干扰的意味。小中医抱朴是否人如其名?请结合文章分析。【解答】(1)A.”是为了表现小中医医术不精“错误。这些动词更多地是表现了小中医在捣药和配药时的专注和认真,而非医术不精。B.”都说明中医学已走向穷途末路“错误。文章中的这些情节并不能直接说明中医学已走向穷途末路,它们更多地是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C.”一样充满着讽刺意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幻灭“错误。文章中的“欣欣向荣”并没有明显的讽刺意味,而是表现了小中医的努力和坚持。同时,它也不能直接预示“即将到来的幻灭”。故选D。(2)A.“小中医的故弄玄虚反也制造了行文的波澜”错误,结合“我冲到街口,发现已经拆到中医铺跟前的一家了,中医铺卷上了闸门。我心中隐约有不好的预感,凑到门边去听,果然听到一阵一阵舂药的声音。这声音时紧时疏,又似乎有着节奏”“他说自己就在后门那里,听到有人踢门,就来看看”可知,本项错误。故选A。(3)①结合“我走至离柜台两步,问他老中医的去向”可知,“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记录小中医生生活和乡间的变迁;②结合“我辞职回镇子来本是打算随便找份工作,没想到专业在小镇上完全派不上用场,只好待业。也就经常到小中医的铺子里闲坐”可知,“我”和小中医生活中有相似的困境,坚守豆腐店的“我”父亲和小中医的爷爷都逝去了,“小中医”学医不精且受外界环境的逼迫,我辞职回镇后专业无用而只好待业。二人都在现实中产生困惑。(4)观点一:小中医抱朴人如其名。①结合“小中医听罢弯下腰拾出一大把单子,扶正眼镜来一张张地看……”可知,小中医做事认真,为人淳朴,人如其名;②结合“小中医苦笑道,这个财我可不敢发,老头要我把这个店守一辈子的”可知,面对南门街拆迁的发财机会,小中医不为所动,只想守好中药店,可见不为物欲所困;③结合“小中医将店门每天十数小时地开着,慢慢争取来了好几个常客,算得上欣欣向荣”可知,时代变化,小中医扎根中药店且取得了短暂的繁荣,可见不受外界干扰;④结合“能的,烟灰也是草木灰……”可知,小中医以传统草木灰入药,幻化成可以医治苦痛的游鱼,有返璞归真的意味。观点二:小中医抱朴并非人如其名。①结合“抓到一半,似乎忘记后面是哪一味,又将药方从头到尾背过,背到一半又忘了:旱莲草、石斛、薄荷……薄荷……”可知,小中医行事吃力、医术不精,学医也不成功,是一种笨拙,而非纯朴;②结合“小中医将店门每天十数小时地开着,慢慢争取来了好几个常客,算得上欣欣向荣”可知,面对中医行业的衰亡,小中医不能与时俱进,体现了一种固执;③结合“能的,烟灰也是草木灰……”可知,小中医用烟灰做草木灰入药,有一种荒诞的味道,充满了讽刺意味;④结合“小中医说,他相信有些事物总归会被淘汰掉,中医,传统,甚至包括人类本身。但是淘汰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用”可知,小中医最终选择面对现实屈服,还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答案:(1)D(2)A(3)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记录小中医生生活和乡间的变迁;②“我”和小中医生活中有相似的困境,坚守豆腐店的“我”父亲和小中医的爷爷都逝去了,“小中医”学医不精且受外界环境的逼迫,我辞职回镇后专业无用而只好待业。二人都在现实中产生困惑。(4)观点一:小中医抱朴人如其名。①小中医做事认真,为人淳朴,人如其名;②面对南门街拆迁的发财机会,小中医不为所动,只想守好中药店,可见不为物欲所困;③时代变化,小中医扎根中药店且取得了短暂的繁荣,可见不受外界干扰;④小中医以传统草木灰入药,幻化成可以医治苦痛的游鱼,有返璞归真的意味。观点二:小中医抱朴并非人如其名。①小中医行事吃力、医术不精,学医也不成功,是一种笨拙,而非纯朴;②面对中医行业的衰亡,小中医不能与时俱进,体现了一种固执;③小中医用烟灰做草木灰入药,有一种荒诞的味道,充满了讽刺意味;④小中医最终选择面对现实屈服,还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其弟尉屠耆降汉,具言状。骏马监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至楼兰、龟兹,责其王,皆谢服。会匈奴使从乌孙还,在龟兹,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秋七月,封傅介子为义阳侯。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且以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不亦可羞哉!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人与人相于,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于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于楚且然,况其与狄为徒,而螫嘬及人者乎!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必受其诈;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夫宋公之自衄于泓也。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故曰: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当白龙A堆B乏水草C常主D发E导F负水G担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因,趁机,与《过秦论》“因河为池”的“因”用法和意思不相同。B.白,禀告,与《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的“白”意思相同。C.“且以大汉之强”和“于楚且然”两句中的“且”用法和意思相同。D.疲,使动用法,与《苏武传》“欲因此时降武”的“降”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楼兰新王拒绝入汉朝拜,原因是他之前曾在匈奴为质,也是靠匈奴的帮助才回国得到王位的,因而疏远汉朝。B.傅介子起初没能接近楼兰王,于是假装要离开去楼兰的西边境,之后又派翻译传话诱楼兰王相见并完成刺杀。(假装要去西国,已离开至西境。)C.尉屠耆亲附汉朝而被立为王,因担心自己根基薄弱,于是向汉朝请求派将领吏士在伊循城•屯田并长期驻守。D.王夫之认为如果不是傅介子成功的斩首行动,将来兴兵远伐楼兰有可能失利,会落于宋襄公一样的挫败结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②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5)对傅介子斩杀楼兰王一事,司马光认为“以为奇功,过矣”,王夫之则认为“讵不伟哉”,你不认可谁的看法?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解答】(1)句意:中间隔着白龙堆沙漠,此地块乏水源、牧草,以往楼兰国经常负责派出向导,背水担粮。白龙堆,特定称谓;乏水草,乏水源、牧草,句式完整,故前后断开。负水担粮,承接后文送迎汉使,故前断开。故选BCF。(2)C.“且以大汉之强”,并且、况且,表示递进,况且以大汉朝的强大。“于楚且然”,尚且,表示让步,对于楚国尚且如此。故选C。(3)B.“于是假装要离开去楼兰的西边境”错误,结合“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我去之西国矣”可知,假装要去西国,已离开至西境。故选B。(4)①“谕”、使……知晓,“更”、改换,王弟尉屠耆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意: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之罪,说道:“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②“必”、一定,“陈师鞠旅”、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明致其罚”、公开地施行惩罚。句意:如果一定认为楼兰王有罪,要征讨他,也应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公开地施行惩罚。(5)本题是开放性题,没有唯一答案,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言之成理即可。不认同司马光,①结合“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可知,傅介子以勇气和智慧深入敌国斩楼兰王,威慑了敌人并建立亲汉政权,避免了将来朝廷劳师远征及受挫的可能,确实是奇功;②结合“故曰: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可知,司马光所说的楼兰已服罪,所以要讲信义,讨伐也要“明其罚”的见解太迂腐,因为楼兰王曾多次反覆,服罪只是权宜,对凶残顽固的敌人,不需要讲信义。不认同王夫之,①结合“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可知,傅介子是汉朝派出的使节,挟金为名进行刺杀行动,首先就违背了外交准则;②结合“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可知,王夫之强行把人分为“人”和“非人”,说夷狄不是人,由此推导出不能跟楼兰讲什么信义,这一点论据是不对的。答案:(1)BCF(2)C(3)B(4)①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之罪,说道:“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②如果一定认为楼兰王有罪,要征讨他,也应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公开地施行惩罚。(5)不认同司马光,①傅介子以勇气和智慧深入敌国斩楼兰王,威慑了敌人并建立亲汉政权,避免了将来朝廷劳师远征及受挫的可能,确实是奇功;②司马光所说的楼兰已服罪,所以要讲信义,讨伐也要“明其罚”的见解太迂腐,因为楼兰王曾多次反覆,服罪只是权宜,对凶残顽固的敌人,不需要讲信义。不认同王夫之,①傅介子是汉朝派出的使节,挟金为名进行刺杀行动,首先就违背了外交准则;②王夫之强行把人分为“人”和“非人”,说夷狄不是人,由此推导出不能跟楼兰讲什么信义,这一点论据是不对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李商隐白社①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看②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③待鹤书。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④。[注]①白社: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②看:行看,不久。③贲,装饰;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④蠹鱼:书蛀虫,书长时间不翻则生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为唱和之作,内容上兼写友人与自己两面,刘评事在永乐闲居只是暂时,诗人的境况则全然不同。B.刘评事的谏疏被鸾台采纳,不久后将荣升,而诗人却在仍等待朝廷征诏的鹤书,希望中也包含着失落。C.颈联照应诗题中的“闲居”,上句写友人在永乐望莲花峰可见,晋京之路已不远,用语生动而有情致。D.尾联写刘评事虽赴任在即却仍安于闲居生活,专心阅读典籍,以“忘名利”三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2)尾句“惊”字透露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答】(1)D.分析有误,尾联大意是“每日里我独自翻检典籍已把名利置之度外,侍着枕头读书常常见书页里掉下蠹鱼”,尾联写诗人自己而非刘评事。故选D。(2)诗人在首联说自己对于如何升官发财的学问一窍不通,尾联说自己“忘名利”,说自己早已将名利置之度外,都是说自己无心于仕途。中间两联写刘评事不久就可以高升,只是暂且住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中,是对友人的祝福,自己则全无本事和刘评事一样升迁,委婉曲折地写出自己难言之隐,暗写自己的失意潦倒。这里尾联“惊”字是“心惊”的意思,表面上是说自己因长时间不读书而书都长蠹虫,看到这样的情景而心惊,实际上是说自己与功名渐行渐远,流露出无比的凄凉失落之情。答案:(1)D(2)①诗的首联写自己“青云器业”“全疏”,尾联“忘名利”,表面上都写自己心里旷达无意于仕途,②中间两联以祝福友人暗暗表现自己心中的失落,③“惊”字表面是心惊于长时间不读书,实则震惊于自己与功名渐远,写出了内心悲凉与失落,点出了诗的主旨。译文:幽静的白社只是你暂时的居处,而平步青云的才能学问我却是一窍不通完全生疏。不久的将来你就可升任诔官回到鸾台,而今在这简陋的房屋不过是养精蓄锐等待朝廷的诏书。莲花峰高耸靠近潼关去京华之路已不太远,只可惜你去后那荷池庭院将寥落空虚。每日里我独自翻检典籍已把名利置之度外,侍着枕头读书常常见书页里掉下蠹鱼。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闲居永乐和友人寄来的诗的和诗。李商隐写诗致意刘评事,为友人荣升表示良好祝愿,对自己的不能用世强作排解,字里行间流露出郁抑惆怅之情。首联即以对比手法写刘评事之居永乐是暂时闲休,但自己的闲居却不同于刘评事。刘评事只是一时退隐暂休,是将升迁的休闲,自己则全无本事和刘评事一样升迁,委婉曲折地写出自己难言之隐。颔联是为刘评事不久即将升迁表示祝愿,两句实为倒装句。颈联首句以望莲花峰可见写刘评事晋京之路已不远,以物寄意,显得生动突出,永乐地近潼关,莲花峰西峙,到莲花峰即与长安靠近,因而望莲花峰就可见晋京之路并不远,这也是劝慰祝愿之语;次句则为刘评事将来归京后这闲居之处将变得冷落空虚而惋惜。尾联说自己已经完全忘却名利,每日惟有倚枕读书自乐,显然是自我排解之词。其心中难言之痛隐然见于言外。诗人在永乐闲居时始终不忘国事,急于用世之心理见于不少诗中,所以此篇诗之所谓忘名利,只能是强自排解之辞。这首诗旨义甚明,在第二句。李商隐感叹“青云器业”之离已远去,“君”“我”对举,刘乃“幽闲暂居”,我则“器业全疏”,相比照而寓心中感慨。三、四回应“暂居”。“封谏草”即“上封事”似刘评事暂离大理寺而将调谏职,如补阙拾遗之任,故下云“待鹤书”也。五、六“莲耸碧峰”“水堂翠扇”,回应“幽闲”。七、八回到自身,照应“青云器业我全疏”:如今我惟日日与典籍图书为伴,枕落蠹鱼矣。七句写“忘名利”,是所谓“全疏”,此义山愤激之辞,而不是真忘其匡国之心、青云之志者。落句“惊”字妙,亦《赠田叟》之云“在野无贤心自惊”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宾至》中用“百年粗粝腐儒餐”和“不嫌野外无供给”表达了待客用餐的粗简,而在《客至》中有相似语意的诗句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两句用了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3)魏晋六朝文学家常在诗和辞赋作品中表达对“命”的理解和看法,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解答】故答案为:(1)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重点字:飧、醅)(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傲)(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重点字:聊、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截止2024年8月上旬,②作为词条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拥有超过45亿的阅读量和313.6万的讨论量,③虽然刨除了可能潜在的水军,④它的阅读量与讨论量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立秋喝奶茶成了互联网习俗,大多数奶茶品牌通过短视频平台营销,利用直播、礼赠等多样形式提升销量,拓展客流。当下,城市商业体和文化旅游离不开奶茶,各地奶茶品牌为了赢得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更是与地方文旅局打配合,硬是从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茶饮入手,拿捏住了一波又一波消费者的心。奶茶也在青年群体之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喝杯奶茶,已经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奶茶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品,而是被赋予了情绪价值。社会飞速发展之下的新一代青年群体养成了互联网社交习惯,在线上高谈阔论,在线下交流时反而显得局促与不安。而奶茶作为一种已覆盖大街小巷的轻奢饮食消费商品,还可以帮助他们见面化解尴尬,完成社交中的破冰仪式,并帮助他们建立彼此之间共同话题。(1)文中第一段划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请从比喻修辞的角度简要说明“破冰”的内涵。(3)结合文本,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奶茶营销成功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2字。【解答】(1)①用词不当,“截止”后不能加日期,把“截止”改为“截至”;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虽然”改为“即使”。(2)“破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冰”是本体,它所指代的是青年群体在线下交流时存在的隔阂或者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这种隔阂与陌生感就如同现实中坚硬、冰冷且阻碍人们相互靠近的冰块一样,使得人们在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建筑瓦工施工承包合同
- 旅游业文化墙施工合同
- 桥梁工程分包施工合同
- 海参养殖员工职业倦怠预防合同
- 商业秘密保护律师聘用协议
- 《大学党课培训》课件
- 酒店营销策划方案范文七篇
- 学期英语工作计划三篇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制度
- 广东清远高新区迎龙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数学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笛卡尔环线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套课件合集
- GB/T 10001.1-202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 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
- 公园广场保洁管理服务投标方案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
- 警察影像-江苏警官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金融随机分析2课后答案
- 数控铣床工作台三维运动伺服进给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题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