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220张_第1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220张_第2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220张_第3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220张_第4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22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板块大概念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政治:部落联盟出现,早期国家产生经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文化:早期人类出现,中华文明起源民族关系: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总体特征: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大单元构建考点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一、元谋人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2.地点:云南元谋县。3.考古发掘成果:门齿化石、石器、炭屑、烧骨。4.历史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5.生活与生产状况: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知道使用火。二、蓝田人

【2024版教材新增】1.时间:距今约160万年。2.地点:陕西省蓝田县。3.考古发掘成果:一个下颌骨、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4.生活与生产状况: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三、郧县人

【2024版教材新增】1.时间:距今约100万年。2.地点:湖北郧阳。3.考古发掘成果:3个头骨化石。4.生活与生产状况: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四、北京人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3.考古发掘成果:在厚40多米的遗址堆积层里发掘出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灰烬、烧石和烧骨等。4.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5.生活与生产状况(1)能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2)会使用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3)结成群体进行劳动,过着群居生活。6.北京人发现的意义(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北京人复原头像(2)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五、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3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3.生活与生产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懂得人工取火;过集体生活;有朴素的审美观念;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核心概念化石: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中的矿物质所渗入,逐渐石化,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易失分点1.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但不会人工取火。2.公元前的年份,一定要在数字前加“前”字,如公元前2070年。对有确切纪年以前的时间前一定要加“约”或“大约”,如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考点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一、原始农业

(8年1考)1.概况:距今约1万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2020.1]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2.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历史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河姆渡人、半坡人

(8年5考)河姆渡人半坡人时间距今约7

000年距今约6

000年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状况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2017.1],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地穴式圆形房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状况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2024.1]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作物水稻[2021.1]粟[2018.1]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状况手工业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等技术制成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2023.1]有装饰品、乐器(陶埙);会使用骨针、骨锥、纺轮;会简单的纺织、制衣历史地位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2024版教材新增】1.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先民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在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2.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能制作较为精致的陶器,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四、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8年1考)1.概念:考古发现的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建筑遗址、墓葬、生活用品等。2.意义: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原始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2019.1]核心概念石器时代:在金属工具出现之前,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学史方法如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1.关注文物的历史价值,获得文物承载的时间、空间信息。2.关注文物的艺术价值,获取其承载的审美信息。3.关注文物的科学价值,获得其中的科技信息。考点3

中华文明的起源2022版课标: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一、早期国家

【2024版教材新增】1.形成过程(1)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2)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和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2.意义: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良渚古城

【2024版教材新增】1.概况: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2.考古发现考古发现说明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还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与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的区域,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三、陶寺古城

【2024版教材新增】1.时间、地点: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2.考古发现考古发现说明城内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随葬品丰富,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3.意义: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四、早期中华文明

【2024版教材新增】1.特征: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2.主体构成: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3.新格局: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考点4

远古的传说2022版课标: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一、炎黄联盟1.所处时空: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联盟形成(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斗争,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2.黄帝(轩辕氏):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造船,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纺织。三、蕴含的历史信息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状况。四、尧舜禹的禅让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决水患。禹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大禹”。核心概念禅让制: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出来的贤德之人,没有特权。观点“辩”与“论”主题之“论”原始农耕文明【主题】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答案]

论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稻谷,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骨耜是河姆渡居民从事水稻种植的典型农具,用于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充分显示了距今约7

000年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此外,我国还发现了半坡、良渚等众多原始农耕时代的重要遗址,代表着我国原始农耕文明发展的高度。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命题点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1.[2024新疆中考]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命题点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2.[2020福建中考]

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3.[2024福建中考]

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

A辽河流域出土的玉龙黄河流域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长江流域出土的骨耜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4.[2023福建中考]

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

)

A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A.先民的审美观念

B.国家的政治形态C.汉字的基本结构

D.青铜的冶炼技术5.[2021福建中考]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命题点3

黄帝、炎帝6.[2024齐齐哈尔中考]

五千年的文明沉淀铸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A.炎帝和黄帝

B.尧

C.舜

D.禹7.[2024乐山中考]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

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A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史料研析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8.[2024烟台中考]

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C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感谢聆听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从产生到逐步瓦解,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社会经济得到变革和发展文化: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民族关系:春秋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总体特征:奴隶制国家产生,并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单元构建考点1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2025年是西周建立3070周年2022版课标: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一、夏、商、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暴君其他社会形态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禹桀夏(禹)传子(启),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暴君其他社会形态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亳(今河南郑州),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商纣王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保持相对的稳定奴隶社会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暴君其他社会形态西周公元前1046年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西周。西周确立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奴隶社会东周公元前770年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国后期向封建社会转型二、西周的分封制

(8年3考)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023.2]2.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4.主要内容

[2018.2](1)“授民授疆土”: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2)诸侯的权力: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3)诸侯的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贡赋,并服从周王调兵。西周等级示意图5.作用

[2021.2](1)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使周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加速了民族融合进程,推动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消极:各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核心概念世袭制:将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易失分点1.禹是夏王朝的建立者,而启是夏朝的第二代国君。2.西周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向周王进献的是“贡赋”,而不是地租。考点2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8年1考)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经济1.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商业: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政治1.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竞相称霸,相互兼并。[2024.3]2.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使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3.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4.原有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已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渐确立。思想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民族关系中原的华夏族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二、春秋诸侯争霸1.概况春秋争霸形势图(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2)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3)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迅速崛起,先后北上称霸。2.影响(1)积极:①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②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消极:连年征战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考点3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一、战国七雄战国形势图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3.战争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4.重大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5.评价(1)负面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2)客观作用:促进了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二、商鞅变法

(8年1考)

★2025年是商鞅变法开始2380周年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3.理论依据:法家学派。4.概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各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5.主要内容和作用主要内容作用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废除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主要内容作用经济(1)废除井田制。(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秦国经济发展。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6.性质: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2020.2]7.意义: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核心概念井田制: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成熟,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易失分点1.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废除井田制;最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商鞅变法推行的是县制,而非郡县制。3.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但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却保留了下来,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三、都江堰

(8年3考)

★2025年是李冰修建都江堰2280周年1.概况: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2.修建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经济。3.构成: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4.特点: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精心设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5.作用: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023.32][2018.32]6.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021.3]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考点4

百家争鸣2022版课标: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一、老子1.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2.思想主张: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二、孔子

(8年5考)孔子像1.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2.思想主张(1)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022.2]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018.3]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2)政治: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主张实行德政。[2017.2](3)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2024.2][2020.32]3.影响(1)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3)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4)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易失分点1.老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不是战国时期,他们不属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三、“百家争鸣”

(8年1考)1.概况: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2.内容学派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学派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2023.3]道家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兵家孙武孙武的《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3.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考点5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2版课标: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一、天文、历法

【2024版教材新增】1.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2.历法: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干支纪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医学

【2024版教材新增】1.《黄帝内经》:战国时期问世,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2.扁鹊:战国时期名医,已经会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三、甲骨文

(8年2考)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3.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2022.1][2019.2]刻有文字的甲骨4.历史地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5.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四、青铜器

【2024版教材新增】1.概况: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2.铭文:商代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即“金文”。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3.典型代表(1)司母戊鼎:商代后期铸造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四羊方尊: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这件器物被认为是泥范铸造法的巅峰之作。(3)利簋: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4)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5)三星堆青铜面具:展示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青铜面具利簋及铭文何尊及铭文拓片五、《诗经》和“楚辞”

【2024版教材新增】1.《诗经》: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关注现实,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3.地位:《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观点“辩”与“论”观点之“辨”商鞅变法【观点】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是因为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同意。理由: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主题之“论”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主题】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答案]

论述: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中国文字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说明当时制作工艺复杂且高超,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期,全国各地还出土如四羊方尊、利簋等青铜文物。商周时期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观点之“论”商鞅变法【观点1】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国家的发展。[答案]

论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国进行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北魏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相互交流,内迁至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顺应潮流,实行汉化改革,壮大了北魏实力。【观点2】

杰出人物在国家变革过程中起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答案]

论述: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最强盛的诸侯国;贞观年间,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如房玄龄、杜如晦等,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观点之“论”都江堰【观点1】

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答案]

论述: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和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明朝修筑了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朝长城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建筑水平高超;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中轴线纵贯南北,均衡布局,根据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朝向,形成了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综上所述,我国古代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

布局合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观点2】

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答案]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隋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明朝政府大规模营建北京城,雄伟壮丽的紫禁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观点之“论”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观点】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答案]

论述:战国时期,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百家争鸣,其代表人物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等等。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命题点1

夏商周的更替1.[2024贵阳中考]

随着禅让制被打破,中国历史进入王位世袭的“家天下”时代。这一时代始于(

)

A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钺2.[2024河南中考]

《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姬昌(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下图所示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

C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

B.高级生产工具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

D.诸侯国的徽标命题点2

西周的分封制3.[2023福建中考]

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C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4.[2021福建中考]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

BA.强化了诸侯权力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

D.确立了君主专制命题点3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5.[2024福建中考]

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这反映的是(

)

BA.国都变迁

B.分封制走向瓦解C.百家争鸣

D.大一统得到巩固命题点4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6.[2024河南中考]

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

A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镰刀河南辉县出土的铁锸口A.较高生产力水平

B.频繁的兼并战争C.新兴的小农经济

D.宽松的社会氛围命题点5

商鞅变法7.[2020福建中考]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们的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B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命题点6

都江堰8.[2021福建中考]

如图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

AA.造福千秋

B.控流发电

C.沟通水系

D.方便航运命题点7

老子、孔子、“百家争鸣”9.[2024福建中考]

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

BA.学而不厌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不耻下问10.[2023福建中考]

下表中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这样才能实现“民富国治”C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关注民生

D.尊崇儒术11.[2022福建中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这种思想的学派是(

)

B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命题点8

甲骨文、青铜器12.[2024连云港中考]

“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A.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C.《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13.[2022福建中考]

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汉字马犬牛B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14.精美的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B利簋四羊方尊司母戊鼎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史料研析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百家争鸣。15.史料命题新视角

史料反映的思想文化发展高峰被称作什么?结合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变化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

“百家争鸣”。原因:铁农具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分封制逐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产生。感谢聆听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重心在黄河流域,并开始对外贸易思想:由独尊法家到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北击匈奴,通西域对外交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科技文化:发明和改进造纸术,中医学得到发展,史学成就突出,佛教传入,道教产生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形成大一统局面大单元构建考点1

秦统一中国(8年5考)★2025年是秦灭六国、建立秦朝2245周年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1.秦灭六国秦始皇像(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2)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军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和影响措施影响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2022.3]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地方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2019.3]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3.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措施作用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2020.3]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一文字措施作用经济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2017.3]统一度量衡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一货币措施作用军事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南下骚扰,巩固北部边防。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交通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2021.4]开凿灵渠“车同轨”和修筑道路,有利于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4.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史学常识公元纪年: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以传说中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天干地支纪年:中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本书涉及的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易失分点1.皇帝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黄帝是中国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2.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而秦朝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纵横串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强化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比较

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朝)行省制(元朝)不同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通过分封诸侯到地方建立诸侯国来管理地方,诸侯独立性较强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地方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影响初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但后期致使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对现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借鉴意义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朝)行省制(元朝)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反映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考点2

秦末农民大起义2022版课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1.秦的暴政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秦朝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又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秦始皇禁锢人民的思想言论,实行“焚书坑儒”。继位的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2.陈胜、吴广起义(1)概况: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建立了张楚政权,由于起义军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最终失败。(2)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3.项羽、刘邦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考点3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项羽刚愎自用,刘邦注重收揽民心。最终,垓下决战,项羽兵败自刎。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2.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3.措施(1)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2)为稳定民心,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3)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4.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1.出现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考点4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8年3考)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1.背景:西汉初,一些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聚敛财富。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措施影响政治(1)“推恩令”: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封国势力。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2023.4](2)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措施影响经济[2021.5](1)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耧车)。(2)加强经济管控: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措施影响思想文化(1)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018.4](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推行儒学教育。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措施影响民族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军事大举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胜利。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汉武帝像4.影响:这些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5.评价汉武帝: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但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6.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原因(1)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汉初几代统治者顺应民意,适时调整统治策略,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鼓励发展农业等。(2)“文景之治”的出现,使西汉的政治、经济等得到了恢复与发展。(3)从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面对内忧外患问题,强调统一,反对分裂。汉武帝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对于匈奴由汉初的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的军事进攻,成功解决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4)民族关系方面,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交流和联系。(5)对外交往方面,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易失分点1.秦始皇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实行“尊崇儒术”。虽然二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是根本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其实质都是文化专制。结果秦始皇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汉武帝巩固了统一。纵横串联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考点5

东汉的兴衰★2025年是刘秀建立东汉2000周年2022版课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之后,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2.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3.“光武中兴”:光武帝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其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1.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2.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三、黄巾起义184年,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黄巾军”,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虽然黄巾起义主力最后被镇压下去,但是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考点6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2022版课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一、张骞通西域

(8年1考)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概况(1)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2)公元前119年,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地方政权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地方政权。[2022.4]3.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8年3考)[2017.32]1.陆上丝绸之路

[2024.4](1)时间: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2)路线

[2019.7]丝绸之路示意图(3)交流概况(4)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1)概况:汉武帝时期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中国已经形成多条海上航线。(2)路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3)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扩大了秦汉文化的影响。三、汉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府(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作用: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地方政权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考点7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2版课标: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一、蔡伦与造纸术

(8年1考)1.内容: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使纸的质量有了很大改进,产量有了很大提高。[2019.4]2.影响: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地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1.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2.《伤寒杂病论》:该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三、华佗

(8年1考)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2020.4]四、《九章算术》

【2024版教材新增】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五、《氾胜之书》

【2024版教材新增】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六、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2.《史记》(1)体例: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同时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3)影响:《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七、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1.佛教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2.道教产生: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易失分点道教不等于道家学派。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而道家学派是春秋时期老子创立的一个思想流派。道教尊奉老子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八、农历与节气

(8年2考)1.农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现代版本,它的编算规则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这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主要元素。2.节气:中国古人把阳历的一年分成24段,称为二十四气,今天被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2022.5][2021.6]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成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观点“辩”与“论”观点之“辨”灵渠【观点】灵渠和隋朝大运河的建设都有利于巩固新王朝的统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答案]

答案1:同意。理由: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为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隋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2:不同意。理由:灵渠的开凿和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水系,便利了交通,但它们也是帝王役使民力的历史见证,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因此,对这两项工程的作用要辩证看待。主题之“论”统一货币【主题】小钱币,大历史。[答案]

论述: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使用货币。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数次重大演变。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形制的货币一直延续整个中国古代史;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繁荣,交易量增加,金属货币因携带不方便,在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过程中,如契丹、西夏货币形制也采用“圆形方孔”形制。小小钱币可以窥视到历史发展的演进。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货币的出现,又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飞跃。观点之“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观点1】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

论述:西周时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长期处于混战状态,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实行变法改革,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全国后,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避免了国家分裂。所以说,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观点2】

国家治理体系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答案]

论述:经过夏、商的发展,到了西周,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即分封制,主要通过血缘关系来维持统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通过变法,试图找到新的治理方式,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全国之后,经过朝廷激烈辩论,建立并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西汉和西晋仍有实行分封制,但导致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历史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国家治理体系。命题点1

秦统一中国1.[2024江西中考]

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B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2.[2022福建中考]

下图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

C兵马俑一号坑中气势宏大的军阵神态各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部分)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C.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D.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3.[2021福建中考]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C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4.[2020福建中考]

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命题点2

“文景之治”5.[2024成都中考]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史记》中记载的汉文帝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BA.勤于政事

B.戒奢从俭

C.知人善任

D.虚怀纳谏6.[2024安徽中考]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版图拓展命题点3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7.[2023福建中考]

针对汉武帝的困惑(见下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

)

B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实施“推恩”的措施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

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8.[2024广东中考]

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

)

AA.北击匈奴

B.光武中兴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9.[2021福建中考]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些举措(

)

D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命题点4

丝绸之路10.[2024福建中考]

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

AA.丝绸之路

B.北魏孝文帝改革C.隋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11.[2022福建中考]

“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民族政权相继归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