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1页
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2页
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3页
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4页
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模拟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gC.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1m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大约是37℃2.A、B两列列车并排停在站台旁,其中B列车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以下参照物中,能使A车上的乘客感觉A列车运动的是()A.乘客自己 B.站台C.列车A中的座椅 D.列车B中的乘客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响度的大小D.工人在操作间工作时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战国时期,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6.下图中的四幅图,反映的物态变化不属于凝华的是()A.冰锥的形成 B.冰花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霜的形成7.手机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但是不控制看手机的时间,会影响人们的健康,长时间看手机可能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造成近视;下列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的是()A. B.C. D.8.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B.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C.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两个等体积的实心部件,它们的质量比为4:1D.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9.兴趣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光屏成清晰的像未画出)”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图甲中右侧纸板沿ON向后折仍能看到反射光线B.图甲中光线沿BO入射,光线不能沿OA反射C.图乙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保持图乙中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所成的像比互换前的像小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的质量为30gB.3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30gC.该液体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D.该液体密度约为0.67g/cm3二、填空题11.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s。12.一对跳伞爱好者,他们选择了在空中跳伞结婚,如图是他们举行高空跳伞的婚礼现场,在他们同时跳伞下落的过程中,以新娘为参照物,大地是(选填“上升”、“静止”或“下降”)的,以新郎为参照物,新娘是(选填“上升”、“静止”或“下降”)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1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观众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汽车装有倒车雷达装置,“哔哔”声提醒障碍物的位置,这是利用声音传递。14.秋季雨后的宝天曼云雾缭绕,犹如仙境。雾的形成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要热量。15.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6.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如图甲,该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混合而成的,最早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若三棱镜不小心摔坏了,截面变成如图乙的梯形,则(能/不能)完成该实验。三、作图题17.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18.如题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选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平均速度v1=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是在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0.某兴趣小组利用一次性纸杯研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焰对纸杯加热。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为℃;(2)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特点为(3)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4)取下温度计,继续加热,在水烧干之前纸杯没有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21.小航知道奶奶喜欢集邮,所以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让奶奶便于借助放大镜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1)如图甲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虚像。(2)为了知道这个放大镜的焦距,小航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调节白纸到放大镜的距离,直至白纸上形成一个的光斑时,测得放大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3)接着,小航利用这个放大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模拟奶奶借助放大镜欣赏邮票的情景。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4)家里有一副近视镜,一副远视镜,小航想通过实验帮奶奶找出远视镜,他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丙所示摆好,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接着把其中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放大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当把光屏向左移动后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这副眼镜(选填“是”或“不是”)奶奶需要的。2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和某饮料的密度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发现天平静止时,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0=g;(3)然后,小明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量筒内水面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为cm3,金属块的密度ρ0=g/cm3(4)在测量饮料密度时,由于不慎将量筒打碎,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步骤也测量出了饮料的密度:①把金属块(质量m0、密度ρ0均已测量)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烧杯液面位置的杯壁上做好标记,测出此时饮料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1②从烧杯中取出金属块,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饮料瓶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m2;③饮料的密度ρ=(用题中的符号m0、ρ0、m1、m2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会使得测出的饮料的密度五、综合应用题23.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计算:(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m/s?(2)大桥的长为多少m?(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多少m?24.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泛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混合而成的。如图是小明在药店买的一瓶质量为170g、体积为200mL、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这瓶酒精的密度为多少?(2)这瓶酒精中含无水酒精的质量为多少?(3)现有48g无水酒精,要配制成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需加入水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1.B2.D3.B4.B5.D6.A7.C8.C9.C10.D11.2.60;337.512.上升;静止;相对13.音调;声源处;信息14.液化;放出15.投影仪;靠近16.各种色光;牛顿;能17.18.19.(1)v=s/t(2)增加(3)大(4)0.24;0.2(5)快;变速20.外;66;温度保持不变;水蒸气;吸热21.正立;最小、最亮;C;左;缩小;是22.零刻度线;右;26.8;10;2.68;m123.(1)解:根据题意,火车的速度为v答:火车的速度为20m/s;(2)解: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为s则大桥的长度为L答:大桥的长度为450m;(3)解: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所以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答: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1600m。24.(1)这瓶酒精的体积V=200mL=200cm3、质量m=170g,这瓶酒精的密度:ρ=mV=170g200c(2)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