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表情、动作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从时间方面而言,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的记忆。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整天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人和熟悉的地方中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在这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面前,文学没有缺席,也不能缺席。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字下乡”的问题时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显然,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费孝通先生笔下那个“乡土中国”早已成为历史。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离开村庄的人群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形成了“半主体熟人社会”甚或“无主体熟人社会”。村民的流动也削弱了传统聚落的凝聚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农民开始排斥传统束缚。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文字下乡”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从历史的视野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可谓是“文学下乡”的问题。身处伟大的新时代,要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真实呈现新乡村的发展变化,文学,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家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来寻找答案,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坐标原点,也是考察乡土中国的晴雨表。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方略之一。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但他们的经济生活也曾长期处于“洼地”。如何描写和叙述这个反差,解析它的历史原因、过程和结果,准确阐释今昔、世代之间的发展背景、进程和方向,探析新乡村的历史性巨变,正是文学需要着力开掘的地方。脱贫攻坚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欢天喜地的新气象、新风尚、新人物。因此,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要看到人民群众在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口袋富起来”了,而且“脑袋富起来”了。现在正处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用文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是人民的文学。近年来,乡村叙事比较流行。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热衷于小我情调、沉醉于私人经验、泛滥于欲望消费、自卑于微观叙事、沉沦于历史虚无,近乎失去了标准、体统、深邃和辽阔。一些作家的乡土中国书写沉浸于顾影自怜、无病呻吟,甚至打着非虚构的幌子贩卖营销其虚构的乡土之作。他们或以微观叙事、口述史的名义,编造行政区划根本找不到的村庄或者子虚乌有的人物,夸大农村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或念叨着西方确立的一套所谓的“标准”,把“别人的故事”移花接木为“我的世界”,再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善美。有的作品中弥漫的“乡愁”,聚焦于乡土的破败和迷失,以及人性的弱点和暗处,带着戾气、怨气、娇气、十分矫情。而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奔小康道路上奋斗的身影,他们却选择视而不见。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因此,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应该像费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摘编自丁晓平《从“文字下乡”到“文学下乡”》)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是为解决人和人接触的阻碍,虽然在面对面社会中容易引起误会,但并不多余。B.材料一认为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语言已经不能帮助我们记忆了,所以从语言变到文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C.材料二认为作家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实事求是,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D.中国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已失去了标准、体统、深邃和辽阔,这需要我们特别警惕。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了观点,后面的段落分层谈及新时代乡土中国的书写原则。结构清晰,层层递进,论证有力。B.第二段从村民的流动削弱了传统聚落的凝聚力,农民开始排斥传统束缚来说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变化。C.第三段用革命老区的例子,论证了文学要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家要以文学观照现实,才能讲好乡土中国故事。D.第五段用对比论证,突出了近年来乡土文学出现的诸多问题,批评了一些作家的乡土中国书写没能抓住新乡村发展变化的主轴。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并且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人们也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B.新时代的乡土文学,要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因为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坐标原点,能反映出乡土社会的变化。C.脱贫攻坚使得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新气象、新风尚、新人物,乡土文学应该着力开掘这种历史性巨变。D.要做好“文学下乡”,必须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最重要课题。4.材料二中两次引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分别有何作用?5.“文学下乡”如何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1.C2.C3.D4.①第一处:引用费孝通的话,揭示作者提出文学下乡的时代变化,为下文阐释如何完成乡土中国的书写打下论证基调。②第二处:引用费孝通的话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5.①文学必须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家应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②作家应以文学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③文学要抓住新乡村发展变化的主轴,也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A.“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是为解决人和人接触的阻碍”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注意是“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接触的阻碍”,选项缺少了定语“在空间和时间中”,改变了愿意。“虽然在面对面社会中容易引起误会,但并不多余”说法错误,原文为“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可见原文说的是多余。B.“语言已经不能帮助我们记忆了”说法错误,原文为“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说的是“记忆力不够”,而不是“语言已经不能帮助我们记忆”。D.“已失去了标准、体统、深邃和辽阔”说法错误,原文为“近乎失去了标准、体统、深邃和辽阔”,注意是“近乎失去了”,而不是“已失去了”。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层层递进”说法不准确,原文是总分结构,第一段提出观点后,后面段落是并列的结构,如第二段谈到新时代是“文学下乡”的问题,第三段“文学,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四段“要用文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因此用层层递进不合适。B.“农民开始排斥传统束缚”说法不准确,原文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农民开始排斥传统束缚”,选项扩大了范围。D.“第五段用对比论证,突出了近年来乡土文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说法错误,原文为“他们或以微观叙事、口述史的名义,编造行政区划根本找不到的村庄或者子虚乌有的人物……或……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善美”,运用的是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要做好‘文学下乡’,必须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最重要课题”说法错误,原文为“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原文说的是“重要课题”而不是“最重要课题”,重要课题是“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而不是“要做好‘文学下乡’,必须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处在第二段“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字下乡’的问题时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结合下文“显然,当下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文字下乡’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从历史的视野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可谓是‘文学下乡’的问题”,引用费孝通的话,揭示作者提出文学下乡的时代变化,为后文阐释如何完成乡土中国的书写打下论证基调。第二处在最后一段“我们不但要在个人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结合前文“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因此,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应该像费先生所说的那样”可知引用费孝通的话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结合第三段“身处伟大的新时代,要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真实呈现新乡村的发展变化,文学,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家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来寻找答案,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可知文学必须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家应以文学观照现实,照亮生活。结合第四段“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用文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可知作家应以文学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结合第五段“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热衷于小我情调、沉醉于私人经验、泛滥于欲望消费、自卑于微观叙事、沉沦于历史虚无,近乎失去了标准、体统、深邃和辽阔……他们或以微观叙事、口述史的名义,编造行政区划根本找不到的村庄或者子虚乌有的人物……或……用显微镜放大乡村存在的非主流东西;或把琐碎、落后的个案典型化,别有用心地遮蔽、忽略乡村的发展进步和整体的真善美”“而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奔小康道路上奋斗的身影,他们却选择视而不见”第六段“当然,对于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正视,就像需要正视阳光下的阴影一样”可知文学要抓住新乡村发展变化的主轴,警惕虚构乡土之作,也要正视新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欠条高晋旭王大林干上工程后,收了许多张欠条。他以前是白梅岭村子旁机械厂的职工,二十多年前,厂子效益不好,买断工龄后,凭着技术和人脉在外面找了这个营生,日积月累,债务往来也多了起来。欠账的人总是哀求:“哥,手头实在紧,再宽限两天。”虽说王大林不是那种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人,但左拖右耗的,眼看十年八载过去了,也不见回头洋。王大林很气恼,想来点横的,可一想到朋友的情分就此破裂,内心十分矛盾。最近,常一个人出去喝酒。这天,他喝得有点高,大半夜才着家。一开家门,就看到老爷子拄着拐杖在客厅的沙发上,孤单的背影像只被遗弃在另一个世界的小鸟。爸,您不用等我。王大林晕乎乎地说。半晌,老爷子才清清嗓儿,开了腔,还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话,人老了,觉也跟着作怪。你说困吧,一挨到枕头就醒。你说觉少吧,一坐到沙发上又犯迷瞪。说完,用拐杖指指沙发,示意王大林也坐。王大林酒还没醒,脚不听使唤,三摇两晃地坐在离老父最近的转角沙发上。酒气熏天的,听到老父亲在耳畔上好一阵咳嗽。王大林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的前心后背抹擦抹擦,可手不听使唤,虎背熊腰的差点连自己也摔到地上去。他听见老爷子说,你实惠儿坐那儿。王大林踉跄着坐回去,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好不容易点着一根烟,云吞雾绕起来,耷拉着铅球似的脑袋。隔着烟雾袅袅,他看见老爷子拿出一只精美的老式木匣,递到他手上。王大林醉眼朦胧说,这匣子真漂亮,这样精致,犄角上还飘着彩云呢。老爷子抹搭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这犊子玩意儿,喝了不老少。王大林很久没听老父亲训了,反倒觉得亲切,抱着自己的脚,嘿嘿嘿地赔笑。王大林想拉开匣盖,手却不听差使。他把一只手举到眼前,一个个提溜起来数落,大拇哥、二拇弟、中不老、小淘气、捏捏崽,点着一个又窝回去,然后对着拳头一吹,仿佛手指头又灵活了。“嗐——”王大林拉开了厚实的匣盖。里面布满花花绿绿的粮票、布票、老式人民币、纪念币,王大林拿起一张老式的贰角纸币说,爸,这真是咱家的老古董,一看见这些,就想起了我小时候,你骑车带我去县里买东西,我坐在大梁上,从家属楼的大坡“叮铃铃”飞驰而过。王大林往下翻,底下还有作废的糖票、洗澡票,最底下还有一张斑驳的字条,写着:今欠到白梅岭王家一头猪崽。后面还有落款和红手印。你爷爷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条件好,村里人过年杀一回猪,卖了钱才能给买猪崽的钱,有的给了,有的就没给,一直欠着。王大林问,那有的人有钱了为啥不还咱呢?这也是他遇到的问题。老爷子说,有一年,一个小伙子借了你爷爷两头猪崽,安顿好家里他就出门闯荡去了。三年后,他回来,没等屁股坐热就赶忙来给你爷爷还猪崽钱了,你爷爷问他急啥?他说在外面老想着,一数钱就想起这笔账,还了踏实,心里亮堂。孩子,有时候你容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知道吗?故事太过久远,不知何时王大林已经睡着了。翌日清晨,酒醒后的王大林发现自己睡在沙发上。怀里抱着老父早年临终时交给他的木匣,沉思良久,把自己的那几张欠条也整齐地放了进去,合上匣盖放到柜顶。然后,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烟缕飘然直上,王大林跪在地上磕了个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王大林因为厂子效益不好,出来干工程,收了许多张欠条,既照应了标题,又引出了下文因欠条引发的醉酒事件。B.面对左拖右耗,不肯还欠钱的朋友,王大林很气恼又不想朋友情分破裂,说明王大林此时的内心充满矛盾。C.喝高了回家的王大林,做了一个关于老父亲的梦,翌日从梦境中醒来后就决定撕毁欠条。D.小说结尾王大林对欠条的处理方式以及恭敬地给老父亲上香、磕头,代表他对于老父亲行为的肯定。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一段用“逮住蛤蟆攥出尿”“左拖右耗”等语言,使小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B.全文使用了不少的叠音词,比如“晕乎乎”“烟雾袅袅”“花花绿绿”,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得小说形象更鲜明。C.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如“王大林踉跄着坐回去……耷拉着铅球似的脑袋”,这样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D.全文以“欠条”为线索展开叙述,由收欠条开始到放欠条结束,尽管情节紧凑有序,读者读来却平淡无奇。8.小说中的王大林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小说为什么用大半篇幅描写一个梦境?请结合全文分析。【答案】6.C7.D8.①重情重义:对于欠债人光打欠条,左拖右耗的行为,王大林想来点横的,又碍于情分,心理十分矛盾。②孝亲爱老:喝醉酒后的王大林恍惚间看见老父亲,就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抹擦抹擦;王大林听老父亲训斥,只是觉得亲切,还嘿嘿嘿地赔笑。③传承优良家风:酒醒后的王大林怀抱木匣,沉思良久,把欠条放进木匣,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9.①拓展情节内容:梦境内容是因为欠债人不还欠款,气恼的王大林醉酒回家,看见老父亲坐在沙发上和父亲就这个问题进行的沟通交流,和现实人生中王大林陷入矛盾纠结中的情形照应。②丰富人物形象:塑造了父亲重情重义,体谅他人,与人方便的宽厚形象;也暗示了王大林性格特点的由来,与家教家风熏染有关。③有利于深化主题:赞美和讴歌王大林身上的美好人性人情;呼吁和号召传承优良家风,营造和谐友爱社会氛围。④更富有表达趣味:虚实结合的写法,让叙事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兴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决定撕毁欠条”错。原文是“沉思良久,把自己的那几张欠条也整齐地放了进去,合上匣盖放到柜顶”,并没有撕毁欠条。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读者读来却平淡无奇”错。中间写王大林梦中听父亲讲欠条的故事,结尾交代父亲早就去世,情节离奇,吸引读者。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日积月累,债务往来也多了起来。欠账的人总是哀求:‘哥,手头实在紧,再宽限两天。’虽说王大林不是那种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人,但左拖右耗的,眼看十年八载过去了,也不见回头洋。王大林很气恼,想来点横的,可一想到朋友的情分就此破裂,内心十分矛盾”可知他重情重义:对于欠债人光打欠条,左拖右耗的行为,王大林想来点横的,又碍于情分,心理十分矛盾。结合“酒气熏天的,听到老父亲在耳畔上好一阵咳嗽。王大林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的前心后背抹擦抹擦”“老爷子抹搭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这犊子玩意儿,喝了不老少。王大林很久没听老父亲训了,反倒觉得亲切,抱着自己的脚,嘿嘿嘿地赔笑”,可知他孝亲爱老:喝醉酒后的王大林恍惚间看见老父亲,就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抹擦抹擦;王大林听老父亲训斥,只是觉得亲切,还嘿嘿嘿地赔笑。结合父亲的教诲“孩子,有时候你容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知道吗?”,以及“翌日清晨,酒醒后的王大林发现自己睡在沙发上。怀里抱着老父早年临终时交给他的木匣,沉思良久,把自己的那几张欠条也整齐地放了进去,合上匣盖放到柜顶。然后,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烟缕飘然直上,王大林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可知他传承优良家风:酒醒后的王大林怀抱木匣,沉思良久,把欠条放进木匣,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写王大林因为收不回欠款而发愁,喝多了酒,然后回家就看到了父亲坐在沙发上等他,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欠条的故事,“有一年,一个小伙子借了你爷爷两头猪崽,安顿好家里他就出门闯荡去了。三年后,他回来,没等屁股坐热就赶忙来给你爷爷还猪崽钱了,你爷爷问他急啥?他说在外面老想着,一数钱就想起这笔账,还了踏实,心里亮堂”,并告诉王大林“孩子,有时候你容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知道吗?”,这些情节与现实困境有关,王大林气恼欠款人不还钱,由碍于情面没法硬要,他很矛盾,这才有了这个梦,有了梦中与父亲就欠条一事进行交流。梦境与现实有了照应,可见这个梦境拓展情节内容。梦中父亲讲述了王大林的爷爷借给人猪崽的事,“你爷爷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条件好,村里人过年杀一回猪,卖了钱才能给买猪崽的钱,有的给了,有的就没给,一直欠着”“老爷子说,有一年,一个小伙子借了你爷爷两头猪崽……你爷爷问他急啥?他说在外面老想着,一数钱就想起这笔账,还了踏实,心里亮堂”,并教育王大林“孩子,有时候你容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知道吗?”,这个情节塑造了王大林父亲重情重义,体谅他人,与人方便的宽厚形象;从王大林爷爷,到他的父亲,到王大林,王家的宽容大度、体谅他人的家风一直在传承,文章开头写王大林“想来点横的,可一想到朋友的情分就此破裂,内心十分矛盾”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这个梦境也暗示了王大林性格特点的由来,与家教家风熏染有关。总之,梦境的出现丰富人物形象。这个梦境其实是王大林内心真实想法的反映,他懂得体谅他人,不愿意为了要钱而撕破脸,破坏了友情,最后将欠条束之高阁。这个梦境赞美和讴歌王大林身上的美好人性人情;另外梦境的出现让我们知道了王大林这些美好品性来自他的家庭传承,他爷爷、父亲都是这样的人品,因此这个梦境也呼吁和号召传承优良家风,营造和谐友爱社会氛围。总之,梦境有利于深化主题。梦是虚写,与现实中王大林的困境相互照应,现实的难题在梦中得到了解决,这样的写法让叙事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兴趣。可见梦境的描写更富有表达趣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采嶷然。初封涪城县公。孝闵帝践阼,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邑万户。初,平蜀之后,太祖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诸子之中,欲有推择。遍问高祖以下,谁能此行。并未及对,而宪先请。太祖曰:“刺史当抚众治民,非尔所及。以年授者,当归尔兄。”宪曰:“才用有殊,不关大小。试而无效,甘受面欺。”太祖大悦,以宪年尚幼,未之遗也。世宗追遵先旨,故有此授。宪时年十六,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蜀人怀之,共立碑颂德。寻进位柱国。保定中,征还京,拜雍州牧。及晋公护东伐,以尉迟迥为先锋,围洛阳。宪与达奚武、王雄等军于邙山。自余诸军,各分守险要。齐兵数万,奄出军后,诸军惬骇,并各退散。唯完与王雄、达奚武率众拒之。而雄为齐人所毙,三军震惧。宪亲自督励,众心乃安。时晋公护执政,雅相亲委,赏罚之际,皆得预焉。及晋公护诛,高祖召宪入,宪免冠拜谢。帝谓之曰:“天下者,太祖之天下,吾嗣守鸿基,常恐失坠。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寻以宪为大冢宰。时高祖既诛宰臣,亲览朝政,方欲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爰及亲亲,亦为刻薄。宪既为护所委任,自天和之后,威势渐隆。护欲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高祖亦悉其心,故得无患。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寔夺其权也。宪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齐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及并州之捷,长驱敌境,刍牧不扰,军无私焉。(节选自《周书·列传·卷二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B.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C.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D.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践阼,也作“践祚”,践即踩踏,阼通祚,即帝位,文中指孝闵帝登上帝位。B.进封,进授官职,加封名号。文中指宇文宪进封为齐国公。C.督励,督指监督、督军,励原指磨刀石,引申为磨砺、钻研,这里指监督磨砺。D.预,一指预先、事先,一指参与,文中指参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炀王宇文宪,生性通达聪敏,有气度雅量,年纪虽小,但神采端庄。B.太祖欲选驻守蜀地之人时,宇文宪先请,被太祖“以年授者,当归尔兄”的理由驳回,宇文宪说了一番话。太祖听后非常高兴,准许了他的奏请。C.晋公宇文护掌权时,对宇文宪很是亲近重用,对将帅士兵的赏罚,都让宇文宪参与商讨。这为后面宇文宪的遭遇埋下了祸根。D.高祖诛杀辅臣后,总揽朝政,整肃纲纪,就是对待亲人也很严苛。宇文宪常常婉转地表达政见,才得以暂时免祸,这说明他有官场智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平蜀之后,太祖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2)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14.结合全文,概括宇文宪得以不断升迁的个人原因。【答案】10.C11.C12.B13.①当初,蜀地被平定之后,太祖因为蜀地形势险要,不希望派有经验的老将驻守那里。②高祖于是诏令宇文宪前往宇文护的府第,收取(缴)兵符和各种簿册文书等。14.①少年有才;②富有政治才能(治政有方);③勇略过人;④治军有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冢宰(宇文护)目无君上,欺凌君上,将图谋不轨,我之所以诛杀了他,是为了安定社稷。你是我的同胞兄弟,和我休戚与共,此事与你无关,何须谢罪。“无君凌上”指目无君上,冒犯君上,句意联系紧密,共同作“冢宰”的谓语,所以不能断开,排除AB;“吾所以诛之”指“我诛杀他的原因是”,此处单独成句有强调意味,后面连接目的连词“以”及安社稷的内容,故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这里指监督磨砺”错误,“督励”的“励”在此处应做劝慰讲,联系上文王雄被齐人杀,三军震惧,下文众心乃安可以看出应是安抚人心,而不是磨砺人心。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准许了他的奏请”错误,由“太祖大悦,以宪年尚幼,未之遣也”可以看出太祖并未准奏。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以”,因为;“宿将”,有经验的老将;“居”,驻守。②“诏”,诏令;“第”,府第;“收”,收取,收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采嶷然”可概括出,少年有才;结合“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可概括出,治政有方,富有政治才能;结合“宪素善谋,多算略……齐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可概括出,勇略过人;结合“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可概括出,治军有方。参考译文: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是太祖的第五个儿子,生性通达聪敏,有气度,年纪虽小,但神采端庄。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孝闵帝登基后,授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宗登基后,宇文宪被授予大将军。武成初年,任命他为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为齐国公,食邑万户。当初,蜀地被平定之后,太祖因为蜀地形势险要,不希望派有经验的老将驻守那里。想在众多儿子中挑选一位,并逐一询问高祖以下之人,谁能担当重任去蜀地。别人都还没有回答,而宇文宪率先请命。太祖说:“刺史应当安抚部下治理百姓,这不是你能做的事。按照年龄来任命,应当属于你的哥哥。”宇文宪说:“才能有不同,与年龄大小无关。如果试用了而没有成效,甘愿承担当面欺君之罪。”太祖非常高兴,但因为宇文宪年纪还太小,没有派他前去。世宗登基后,遵照太祖从前的意思,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宇文宪当时只有十六岁,善于安抚人心,注意为政的方法,众多的诉讼聚集到他那里,他都毫无疲倦地审理。蜀地的百姓怀念他,共同立碑颂扬他的仁德。不久他被升为柱国。保定年间,宇文宪被召回京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到晋公宇文护率兵征讨北齐时,让尉迟迥担任先锋,围攻洛阳。宇文宪和达奚武、王雄等在邙山安营扎寨。其余各路军队各自分守险要之处。齐军几万士兵突然出现在大军背后,周军各路军队非常慌乱,纷纷败逃。只有宇文宪与王雄、达奚武率军抵抗敌军。而王雄被齐军杀害,三军震惊恐惧。字文宪亲自督军劝慰,众人才安定下来。当时晋公宇文护掌权,对宇文宪很是亲近重用,在确定对各位将领赏罚时,都让宇文宪参与商讨。到晋公宇文护被高祖诛杀,高祖召宇文宪入朝,宇文宪摘下帽子叩拜谢罪。高祖对他说:“天下是太祖的,我承继宏伟的基业,经常担心国家败亡。冢宰(宇文护)目无君上,欺凌君上,将图谋不轨,我之所以诛杀了他,是为了安定社稷。你是我的同胞兄弟,和我休戚与共,此事与你无关,何须谢罪。”高祖然后诏令宇文宪前往宇文护的府第,收取(缴)兵符和各种簿册文书等。不久,任命宇文宪为大冢宰。此时高祖已经诛杀辅臣,亲自总揽朝政,正想以政事为先导,以刑法来整治朝政,涉及自己的亲属,也很严苛。宇文宪先前为宇文护所委以重任,所以自天和年间以来,威望和权势逐渐隆厚。宇文护想有奏请之事,大多让宇文宪代替自己上奏。其中有些事不妥,宇文宪恐怕受到皇上猜忌,常常婉转地表达。高祖也洞悉他的良苦用心,所以他才能没有祸患。然而还是因为宇文宪威名过重,高祖内心终难平静,虽然表面提升宇文宪为冢宰,实际上却是削夺了他的权力。宇文宪一向擅长谋划,精于算略,特别擅长安抚统率士兵,善于用人。作战能做到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部下受他感化也对他心悦诚服,都愿意为他效力。齐人很早就听说他的威名,没有不忌惮他的勇猛和才略的。等到并州大捷时,他率军长驱直入敌国境内,不惊扰樵夫牧童,军中没有私自抢夺百姓财物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禁于长安时所作。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首联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也与颔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B.杜诗与高诗中的“寒”字都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杜诗表现出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切;高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寂。C.《月夜》一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笔法婉曲。《夜作》用语质朴浅近,精炼含蓄,寓情深微悠远。D.杜诗和高诗都表达出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四海安定。16.杜甫《月夜》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对写法”,即诗人从对方落笔,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高诗在这一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赏析两首诗。【答案】15.D16.①《月夜》中,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和儿女,却从对方着笔,想象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思念困守长安的丈夫。颈联进一步写妻子“忆长安”,在蒙蒙雾气中,在冷冷月光下,妻子久久伫立遥望长安,通过对写法,更加表达出对妻子儿女的深切的思念。
②《除夜作》中,诗人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从对方落笔,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虚实结合,更加突出了客居在外的诗人此时对家人的思念。
③两首诗都运用对写法,表达情感委婉含蓄,真切动人,耐人寻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四海安定”错,高诗是一首思乡诗作,通过除夜表达乡思之苦。没有表达选项所说的主题。故选D。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对写法”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就是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着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地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意思是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联系注解我们知道,此时诗人被叛军囚禁在长安,生死未卜。诗人从妻子的角度着笔,写妻子在月夜为自己担忧,从侧面衬托出诗人的身处险境生死未卜的处境。诗人采用“对写法”,明明是自己在月夜思念着远方的妻子,却想象妻子在月夜遥望,牵挂着自己。明明是自己记挂着孩子妻子,在夜深不寐的时候,伤心落泪,却想象妻子在深夜伫立,鬓发被雾气打湿,玉臂生寒。这样的写法,新颖而独特,使得我们更能感知到他们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孤身在。外,对独居妻子的怜爱之情。高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首句营造了一个凄冷孤寂的意境,次句转入自身直白凄然的内心世界。这是实写诗人自身的境况,除夕之夜,远离家人,身居客舍,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后两句却撇开自己,想象故乡的亲人,“故乡今夜思千里”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添新的白发。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感人至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语文教材中处处渗透着美育。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周公瑾形象是“羽扇纶巾,谈笑间,①________”,这是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的潇洒之美;荀子在《劝学》中针对“性恶论”,论证了君子若要“知明而行无过矣”,必须“②________”,这是自我反省、自我觉悟之美;韩愈在《师说》中论证了求师的标准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求学者的谦虚之美;苏轼在《赤壁赋》中,对水与月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索中,悟到了“④_________”的道理,这是“不以己悲”的恒常心之美;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周公广纳人才的典故写到“⑤_________”,这是能容人才的宽广大度之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⑥_______________”,这是蔑视权贵的独立人格之美。【答案】①.樯橹灰飞烟灭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道之所存④.师之所存也⑤.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⑥.周公吐哺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樯橹”“省”“己”“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模拟驾驶“复兴号”动车组,体验操纵直升机训练模拟器,聆听“中国天眼”捕捉的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近期,“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引发参观热潮。透过一个个实物模型、一幅幅图片图表、一段段精彩视频,使观众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化了民族自信。从悬于崖壁的藤梯,到直入云霄的钢梯,再到易地搬迁后宽敞整洁新楼房的楼梯,三张照片记录了大凉山悬崖村的变迁,描摹出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从荒漠沙地到万亩林海,塞罕坝主题墙还原塞罕坝生态环境半个多世纪的跨越,见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_________的展陈,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以可知可感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着参观者内心的自豪感,坚定着人们奋进新征程的自信心。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件件展品,是奋斗的缩影,也是汗水的见证。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的照片拼组成的一张巨幅肖像,见证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木吉他、葡萄酒、苗绣等特色产品,讲述着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______的成就背后,是_______的奋斗,是埋头苦干的拼搏,是________的努力。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我们必须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在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中成就我们的梦想。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包罗万象举世瞩目胼手胝足艰苦卓绝B.无所不包举世瞩目摩顶放踵坚苦卓绝C.包罗万象举世闻名胼手胝足坚苦卓绝D.无所不包举世闻名摩顶放踵艰苦卓绝19.下列选项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B.“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C.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D.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19.A20.透过一个个实物模型、一幅幅图片图表、一段段精彩视频,观众增进了民族自信,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此处是说陈列的东西种类齐全丰富,应用“包罗万象”。第二空,“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此处是说取得的成就备受关注,应用“举世瞩目”。第三空,“胼手胝足”:手脚生茧,形容劳动十分辛勤。“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此处是说辛勤劳作,艰苦奋斗,应用“胼手胝足”。第四空,“艰苦卓绝”: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坚苦卓绝”: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此处是说勇于克服困难,超乎寻常的努力奋斗,应用“艰苦卓绝”。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表示列举的省略。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声音的延续。D.表示语音延长。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语病有:成分残缺,“透过……使”导致主语残缺,可以去掉“透过”或“使”;搭配不当,应把“激化……自信”改为“激发……自信”或“增进……自信”等;语序不当,“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增进了民族自信”,应该先“增进了民族自信”再“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动画不仅内容取材和思想内核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____①____。早在1936年,万氏兄弟之一、《铁扇公主》创作者万古蟾便断言:“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1961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相如生的小蝌蚪形象,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这一时期,中国动画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___②___,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帮助中国动画赢得当代受众青睐。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都从这一风格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写意山水风格,《大鱼海裳》的福建土楼原型建筑,《白蛇:缘起》的烟雨江南风景等,这些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影片增色不少。中国动画要想持续赢得当代受众的喜爱,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___③____,形成符合当下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时代化表达。事实上,这些年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国产动画片,都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给人以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想象。《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形象,赋予这一传统故事新的内涵,与当代受众形成更大的精神共鸣,最终取得超过50亿元的高票房。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字。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答案】21.①而且形式上也借鉴民族传统艺术技法②对民族动画风格的探寻③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22.运用排比,把三部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组成排比,构成了句子内部的成分排比,内容集中,增强了气势。【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前文的“不仅内容……”可知,此处应为“而且形式……”;再由后文“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小蝌蚪找妈妈》,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相如生的小蝌蚪形象,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民族传统技法在中国动画中的作用,故此处应填“而且形式上也借鉴民族传统艺术技法”。第②处,由后文“中国动画要想持续赢得当代受众的喜爱,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可知,前文强调的是中国动画一直秉承中国民族风格的探寻,故此处应填“对民族动画风格的探寻”。第③处,由前文“中国动画要想持续赢得当代受众的喜爱,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可知,此处应为“更(还)要……”;再结合后文“这些年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国产动画片,都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给人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居间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企业债务重组与不良资产清收代理协议3篇
- 2025农村养殖土地租赁合同
- 2024年锌锭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采购合同3篇
- 2024版免息借款合同标准文本一
- 2025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范本新3篇
- 2024年股东股权转让协议书(含投资保障)
- 2024年资质认证合作条款2篇
- 2025年度消防报警系统设计与安装合同5篇
- 2024版二手车过户业务担保合同
- 食堂日常考核评分表(后勤)
- 高频淬火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闸阀的操作力矩参考表
- 浙江省市政工程安全台账完整
- 环氧树脂参考配方大全
- 花木绿化养护考核评分表
- #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
- 110KV变电站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 检验批划分大全16页
- 教材中医方剂学
- 2022年2022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