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21分)
1.(5分)请你运用字词积累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chà(①)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
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尤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
似敦煌壁画中凌空xiáng(②)舞的“飞天”。
(1)(2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①②
(2)(2分)上述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正确写法是。
(3)(1分)“翘首而望”中“翘”的正确读音为()
A.qiáoB.qiào
【答案】(1)刹翔(2)尤犹(3)A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一刹(chà)那:十分短促的时间内。
凌空翔(xiáng)舞:高高地在空中飞舞。
(2)本题考查字形。犹如:好像、如同。
(3)本题考查字音。翘(qiáo)首而望:抬起头来张望。形容渴望某种事情赶快到来。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C.那少年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衣服穿得花里胡哨,和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在一起,给人以鹤立鸡群之
第1页共16页
感。
D.我们在日常说话中,只要重视并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即使是抽象枯燥的内容也能讲得娓娓
动听,牢牢吸引住听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摧枯拉朽:形容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句中形容改革的浪潮对旧司法鉴定制度的冲击,
使用正确;
B.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句中形容中国在舰载战斗机
上舰的研究方面毫无经验,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用正确;
C.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句子中
形容少年的穿着打扮与正常学生的格格不入,使用有误;
D.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句中形容在日常说话中语调变化,富有节奏。使用
正确;
故选C。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一两个月来,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
B.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
C.“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D.强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需要向公众广泛宣传遗产价值,激扬公众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的积极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识。
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为”;
C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可将“尽管”改为“不仅”;
D项,搭配不当,可将“激扬”改为“激发”。
故选B。
4.(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被秋风淘洗过的山野,这是一个被秋雨沐浴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
住在溪边,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
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鸟啼②可观石上流云瀑布③可看水中迷雾朦胧④田园牧歌就近在眼前了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通读文段及分句,由第一处横线前文“住在溪边”可知,溪中有水,所以对应“可看水中迷雾朦
第2页共16页
胧”,故③应为第1句;由第二处横线前文“住在崖下”可知,山崖高处雾气弥漫,仿佛是石上生云的奇观,
所以对应“可观石上流云瀑布”,故②应为第2句;由第三处横线前文“住在林间”可知,林间有虫有鸟,
此间互鸣,所以对应“可听月下虫鸣鸟啼”,故①应为第3句。由第三处横线前文“住在村头”可知,村中
民风质朴有犹如画中的田园风光,所以对应“田园牧歌就近在眼前了”,故④应为第4句,可见本题应依次
填入③②①④;故选B。
5.(2分)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代施闺章的《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消息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故选B。
6.(8分)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
将开展“诚信做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探“诚信”之义】
(1)(2分)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填在下表相应的空
白处。
轻诺必寡信。
名言
①
曾子烹彘
故事
②
【做“诚信”之人】
(2)(3分)昨晚,你的好朋友小明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大概意思是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砸了,
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而你和他正好就在一个考场,且他就坐在你的后面,他希望你在考试时能给他一点“帮
助”。
看完他的信息,请你围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进行回复。
【话“诚信”之事】
(3)(3分)【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受到共享单车的启发,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生开展了“共享雨伞”活动,把印有“诚信”图标的
第3页共16页
黑色长柄雨伞放置在教学楼大厅供同学们自由取用、自觉归还。近日,在该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系列活动”总结表彰会上,“共享雨伞”获评“诚信主题教育年特色项目”。
(选自《中国教育报》)
【答案】(1)示例:①言不信者,行不果。/人无信不立。/人倍信则名不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②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或:一诺千金)/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或:退
避三舍)/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2)小明,一次考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
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3)开展“共享雨伞”活动,获评诚信主题教育特色项目。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写出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即可。
名言如:言必诚信,行必忠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故事如:商鞅立木为信/陈太丘与友期行/韩信报恩。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表达时语气要委婉有礼,围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进行回复即可。
如:小明,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平时的学习情况,一次成绩并不能代表所有,我们用心复习,认真答
题,即使是这次考试不理想,我们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争取下一次考好来,“人无信不立”,
我们要做到言必诚信,行必忠正,才能取信于人呀,你说呢?
(3)本题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
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由材料“受到共享单车的启发,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生开展了‘共享雨伞’活动”可得出新闻对
象:“共享雨伞”活动;由“近日,在该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总结表彰会上,‘共
享雨伞’获评‘诚信主题教育年特色项目’”可得出新闻事件:开展的“共享雨伞”活动,获评“诚信主题
教育年特色项目”。综合得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开展“共享雨伞”活动,获评“诚信主题教育特色项目”。
二、阅读。(49分)
(一)(12分)新闻类文本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
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
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
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
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
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
第4页共16页
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
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
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
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3分)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句(两句,
只填序号)。
8.(3分)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
节胜利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9.(4分)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句子: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
锁长江。(分析加点词作用)
10.(2分)“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各是什么?用
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案】7.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是:①②句
8.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四字词语:锐不可当。
9.①“歼灭”“击溃”“占领”“控制”等动词的连用,使语言雄健有力,②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
不可当、所向无敌的气概。
10.①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②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
【解析】7.本题考查新闻的电头和导语。电头是说明消息来源的短语。一般用来说明新闻稿件发出的单位、
地点和时间,放在正文的最前面。因此可从消息最前端找到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新闻的要
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通读消息,可以看出,文章的第①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
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和第②句“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概括了新闻事实,是导语部分。
8.本题考查内容筛选。从文章的第①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可找到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从第⑧句的“……人民解放
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中可找到记录我军节节胜利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锐不可当”,它的意思是:锋
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9.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歼灭:全部消灭(敌人)。
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并占有。
第5页共16页
控制:掌握住,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一定范围。
封锁: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
这些词语使语句的气势雄健有力。一切抵抗的敌人都已被我军歼灭及击溃,占领了广大地区,控制了
要塞,封锁了长江。这些词语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气概。
10.本题考查内容分析。从第⑧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
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和第⑨句“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
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可找到答案。注意本题要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能用原句。
(二)(15分)回忆性散文阅读。
母亲散记
——写在母亲去世三周年之际
洪鸿
①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母亲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来,母亲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眼前浮现。
③今夜,星空凄清,我独坐异乡,隔着窗帘,看着窗外的一弯冷月。疲惫的我,在异乡孤独的日子里,
常常翻阅生命里那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记忆深处,最难舍难忘、最可悲可叹的是母亲坎坷人生的辛酸往
事……
④每当我想起在困顿的生活中挣扎了一辈子的母亲,想起如泉水般明澈照人心灵的母亲,想起夙愿未
偿而过早逝去的母亲,我的眼泪总是禁不住簌簌而落……
⑤母亲出生在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乡的一个小山村。母亲的名字是外公取的,外公年轻时是村里私塾的
教书先生,他给母亲取名方美莲,希望母亲像莲花一样美丽高洁。
⑥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外公去世得早,母亲放弃了进私塾读“人之初”的机会,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
担,她在童年时代就下地干农活,放牛、打猪草、挖野菜、上山砍柴、挑河沙等重活累活她都抢着干。母
亲是长女,那时我的三个姨妈和舅舅都还小,母亲要帮助外婆一起抚养弟弟妹妹。可以说,母亲的童年是
在极度困苦、贫穷的岁月中度过的。
⑦那年月,乡村里贫穷人家的女儿巴不得找个好婆家早一点嫁出去。母亲也不例外,十八岁那年,母
亲便嫁给了父亲。父亲在小县城里生活,看上去要比乡村的家庭富有一些。其实不然。母亲说,她嫁给父
亲时,连一床新被面都没有,更谈不上有新床睡觉了,虽然这样,但是母亲毫无怨言。那时人们都穷怕了,
能求得温饱足矣。母亲之所以那么早就把自己嫁出去,完全是为了减轻外婆的生活负担。那年月,对于乡
村的女孩来说,能嫁到城里是件很幸运的事情。从此,母亲跳出农门,到小县城里当了一名普通的手工业
工人。
⑧母亲的勤劳能干在街坊中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班,母亲几乎是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
到西门河洗一家人的衣服,洗完衣服回家还得照顾我奶奶和我们兄妹起床,然后喂奶、做早餐。她吃完早
餐就得赶紧到工厂上班,迟到了会被扣工钱。那时候他们工厂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为了多挣点儿工资,
母亲每天都是拼死拼活地干。
第6页共16页
⑨那时候,母亲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每逢公休日,便到城外的山上去打柴火,一去就是一整天,
天不亮就起床出发,晚上很晚才回家,她每次打回的柴火都够家里烧一个星期,这样一个星期就不用买柴
火了。省下的钱就给我们买些必需的日常用品,偶尔也会买一点好菜为我们打牙祭。
⑩为了让我们兄妹吃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母亲每次在吃饭时都是等我们兄妹几个吃好,放下碗
筷后,才将剩下的饭菜选择性地吃掉。偶尔有一点好菜,她也要留着送给父亲。记得父亲曾经跟我们说:“我
们这个家,要不是你妈妈撑着,早就散了。”
⑪那一年,我小学升初中,因父亲被关进小黑屋停职反省,我虽然考县城初中成绩都合格,但就是没
被录取。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焦虑不已,便带着我到县城找分管文教的殷干事。母亲流着泪对殷干事说:“是
这样,我伢考初中,成绩都优良,就是因为他爸的问题,不能升学,想求您开恩帮帮忙!”
⑫结果无论母亲怎样哀求,殷干事就是不答应让我升学。看到母亲很无助的样子,我攥紧自己的小拳
头说:“妈,别求他了,大不了我不上学了,还怕以后讨不到饭吃!”
⑬听了我的话,母亲痛不欲生,说:“不求他可以,但你不能不上学,妈就是讨饭也要供你上学。我
们回去再想别的办法。”
⑭这就是我的母亲啊,为了能让儿子上学,她受尽了委屈和精神上的创伤。每每想起这段往事,我总
感觉我的心被深深的母爱包裹着,整个人都沉浸在母爱的温馨里。我当时默默地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有
出息,以报答母亲的深恩!
⑮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看到母亲为我操劳、为我憔悴,我的心就如刀绞一般,我听说“男儿十五
立父志”,我已经13岁了,怎能再让母亲为我日夜操心呢?我当时萌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挣钱,和母
亲一同扛起家庭的重担!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和被困顿生活折磨得早生的白发,我对母亲说:“妈,我不想
念书了,我要去乡下挣工分养活自己!”
⑯母亲转过身面朝我,双眼满是泪。那泪里包含了伤痛和愧疚,她伤痛的是自己的双肩扛不起家庭的
重负,她愧疚的是未成年的儿子要到乡下去谋生,自己却无能为力。那一刻,我发现母亲一下子苍老了许
多……
⑰二十年后,在一个夕阳无限好的夏日,我背着行李,背着父母的牵挂和嘱咐,第一次登上了北上的
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
⑱刚到北京不久,母亲便将电话打到我工作的报社,流着泪对我说:“伢呀,我和你爸都为你感到骄
傲,你在外好好工作,有时间就回家看看。”
⑲从母亲的话语里,我能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肠挂肚。
⑳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北京工作,跟母亲很少见面了。偶尔也只是在电话中简短地问候一下。父亲去
世后,母亲也曾来北京小住过几次,可她每次都是以住不习惯为借口,住上十天半个月就急着要回去。母
亲说:“人老了,总是觉得在家乡好。只要你们在外面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其实,我知道,母亲是舍
不下父亲。为了心中那份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愫,她想守着葬在家乡的父亲,所以才不愿意远离家乡。
今夜,我坐在窗前追忆长眠在故乡土地上的您,在异乡为您泪湿衣襟。我祈求明月为我照着故乡,
向您长眠的那片土地深情地说一声:“妈妈,我的母亲,三年了,我该回去看看您了!”
第7页共16页
(有删改)
11.(3分)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出母亲所做的事。
(1)母亲幼时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帮外婆照顾弟弟妹妹;
(2)
(3)母亲勤劳能干兼顾工作和家庭,公休日还会上山打柴火;
(4)
(5)母亲为了能让“我”上学,受尽了委屈和精神上的创伤;
(6)
(7)母亲尽量不给“我”添麻烦,守着葬在家乡的父亲。
12.(4分)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今夜,星空凄清,我独坐异乡,隔着窗帘,看着窗外的一弯冷月。(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
(2)记得父亲曾经跟我们说:“我们这个家,要不是你妈妈撑着,早就散了。”(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13.(4分)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4.(4分)本文与《回忆我的母亲》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1.母亲早早出嫁减轻外婆的负担;母亲吃剩下的饭菜而把好的饭菜给“我们”兄妹和父亲
吃;“我”北漂后,母亲牵挂着“我”的生活和工作;
12.(1)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星空凄清”“一弯冷月”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伤感的心境,
为下文回忆母亲生前的悲苦做了铺垫。(2)示例:这句话是侧面描写,通过父亲的话语,从侧面表现了母
亲为了“我们”这个家操持的辛苦,也表达了父亲对母亲的怜惜和感激之情。
13.内容上,抒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14.示例:①两文都选取了与母亲相关的小事来表现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②两文都运用了夹叙夹议的
写作手法,在回忆母亲生平事迹的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③两文的语言都平实如话,
感情真挚动人,都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题干要求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母亲所做的事。
第①空:根据文章第⑦段“那年月,乡村里贫穷人家的女儿巴不得找个好婆家早一点嫁出去。母亲也
不例外,十八岁那年,母亲便嫁给了父亲……母亲说,她嫁给父亲时,连一床新被面都没有,更谈不上有
新床睡觉了,虽然这样,但是母亲毫无怨言……母亲之所以那么早就把自己嫁出去,完全是为了减轻外婆
的生活负担”可知,母亲和乡下贫苦人家一样,早在十八岁那年便嫁给了父亲,为的就是能够减轻家里的
负担,据此概括为:母亲早早出嫁减轻外婆的负担;
第②空:根据文章第⑩段“为了让我们兄妹吃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母亲每次在吃饭时都是等我
们兄妹几个吃好,放下碗筷后,才将剩下的饭菜选择性地吃掉。偶尔有一点好菜,她也要留着送给父亲”
可知,母亲总是把好的饭菜留给“我们”兄妹和父亲,自己吃剩下的饭菜,据此可概括为:母亲吃剩下的
饭菜而把好的饭菜给“我们”兄妹和父亲吃;
第8页共16页
第③空:根据文章⑱段“刚到北京不久,母亲便将电话打到我工作的报社,流着泪对我说:‘伢呀,我
和你爸都为你感到骄傲,你在外好好工作,有时间就回家看看。’”母亲在“我”北漂后将电话打到“我”
工作的报社,流着泪表达对“我”的牵挂,据此可概括为:“我”北漂后,母亲牵挂着“我”的生活和工作;
12.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1)题干要求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今夜,星空凄清,我独坐异乡,隔着窗帘,
看着窗外的一弯冷月”中“今夜,星空凄清”描绘出夜晚星空的冷清与寂寥,“一弯冷月”则更增添了一份
凄凉之感。这种环境氛围与作者独坐异乡的孤独状态相呼应,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者此时内心的哀愁与
伤感。再结合第③段“在异乡孤独的日子里,常常翻阅生命里那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记忆深处,最难舍难
忘、最可悲可叹的是母亲坎坷人生的辛酸往事”以及第④段“在困顿的生活中挣扎了一辈子的母亲”“夙愿
未偿而过早逝去的母亲”可知,这样的环境描写也为后文作者对母亲的深切回忆营造了一种忧伤的基调,
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更容易陷入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之中,为下文叙述母亲坎坷的人生经
历做好了铺垫。
(2)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根据文章第⑩段划线句“记得父亲曾经跟我们说:‘我们这个
家,要不是你妈妈撑着,早就散了。’”可知,这并非直接对母亲的行为或形象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父
亲的言语来侧面烘托母亲的重要性和她为家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运用了侧面描写。父亲的话让我们能想
象到母亲在背后默默承担着家庭的各种责任,包括操持家务、照顾家人等,这种辛苦可能是孩子们平时难
以完全察觉到的。同时,也体现出父亲对母亲的认可、怜惜以及深深的感激之情,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的伟
大和坚韧。通过这种侧面描写,让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让我们对母亲的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3.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结尾段一般具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照
应题目和开头,内容上有点明主旨,表达某种情感的作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情节更为
曲折,更具艺术表现力。戛然而止,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结尾段中“我坐在窗前追忆”直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我祈求明月为我照着故乡,向您长眠的那片土
地深情地说一声:‘妈妈,我的母亲,三年了,我该回去看看您了!’”则体现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既呼应开
第①段“一晃,母亲去世就三周年了”,又总结全文,强调对母亲的深厚情意,使文章结构完整,情感抒发
更为集中浓烈。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①在本文中,如文章第⑥段“外公去世得早,母亲放弃了进私塾读‘人之初’的机会,主动承担起了
家庭的重担,她在童年时代就下地干农活,放牛、打猪草、挖野菜、上山砍柴、挑河沙等重活累活她都抢
着干”和第⑧段“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班,几乎是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到西门河洗一家人的衣服,洗完
衣服回家还得照顾我奶奶和我们兄妹起床,然后喂奶、做早餐”等细节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而朱德《回忆
我的母亲》中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
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也通过众多日常事例
展现母亲的勤劳,两文都通过这些具体小事来表现母亲勤劳的特点;
②本文中如⑭段“这就是我的母亲啊,为了能让儿子上学,她受尽了委屈和精神上的创伤”是在叙述
第9页共16页
母亲为“我”上学求人时的艰辛,接着“我当时默默地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有出息,以报答母亲的深
恩!”则是议论,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边叙边议抒发对母亲的情感;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最
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
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这是对母
亲热爱劳动这一事迹的叙述,接着“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
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
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则是通过议论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敬意,这
种夹叙夹议很好地展现了对母亲的情感。
③本文的语言,如第⑯段“母亲转过身面朝我,双眼满是泪”等平实简单,写出了母亲为不能供我上
学,内心饱含了对我的愧疚和伤痛,因而泪流满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这些语言质朴真挚,如日常口语般自然流畅地表达着
对母亲的情感和描述。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三)(13分)文言文阅读。
【甲】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此石经始禹凿,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
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①魄。其水尚奔浪万寻②,悬流千丈,鼓③若山腾,浚④波颓
垒,迄⑤于下口。方知慎子⑥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
注:①[悸]惊动。②[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③[鼓]鼓荡。④[浚(jùn)波]大的波浪。⑤[迄]到,至。⑥[慎
子]慎到,战国时期,法家创始人之一。
15.(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素气云浮
B.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C.其水尚奔浪万寻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D.古之人有言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第10页共16页
16.(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17.(3分)在【乙】文中找出与【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作手法相同的一句抄写下来,并分析
其作用。
18.(4分)【甲】【乙】两文都引用了歌谣,请说说引用歌谣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15.C
16.(1)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水虽然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
中。
17.示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侧面描写,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示例
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侧面描写,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18.甲文: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秋天凄清的氛围。乙文:写黄河与孟门山搏击
的壮美奇特景象,这壮美既快人心意,又鼓舞精神。
【解析】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形容词,白色/形容词,白色;
B.动词,消失/动词,消失;
C.动词,奔腾/动词活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D.助词,的/助词,的;
故选C。
1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峻,高峻;茂,茂盛;良,很。
(2)非,不是;而,却。
17.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题目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者不直接写山的高大,而是通过只有在正午和半夜时分才能见
到太阳和月亮这一现象,侧面烘托出三峡两岸山峰的高大险峻、连绵不断,让人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山
的雄伟壮观;
乙文中“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通过描写远处观看的人的感受,即常常像雾露沾湿
了人,往深处看让人惊心动魄,来侧面烘托出水流急,水雾大的特点,不直接描写水流的湍急和水雾的浓
重,而是借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此处水流的气势和环境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
表现力;
乙文中“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龙门水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而是通过说即使是驷马之车也追不上,从侧面突出了龙门水流极其湍急迅疾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龙门水流的迅猛之势。
第11页共16页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三峡》中引用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内容上,通过强调巫峡之长,进一
步凸显了三峡整体山高水长的地理特征。而“猿鸣三声泪沾裳”则借助猿猴的哀啼,渲染出秋天三峡凄凉、
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忧伤和哀愁;
乙文中引用的歌谣“水非石凿,而能入石”描绘了黄河水与孟门山相互搏击的壮观、奇特之景。这种
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想象出那雄浑壮美的画面,令人心情畅快,同时也展现出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振奋。
【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
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
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
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
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
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传说这块大石头是大禹所开凿。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
进入石头中。”确实是这样!龙门这里水浪互相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浮在空中,来来往往远远观看
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气露水沾湿了一样,如果向深处窥视就会惊心动魄。那河水还在奔流激荡着,
波浪翻腾有万仞之高,瀑布从千丈高处直泻而下,汹涌的波浪像山一样翻腾,巨浪冲激而形成的漩涡层层
堆叠,一直到龙门的下游。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那速度)。
(四)(4分)古诗鉴赏。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2分)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还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B.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第12页共16页
C.王湾诗首句中的“青山”即题目中“北固山”,“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
D.王维诗中的“孤姻”指烽烟,“候骑”指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指前线统帅。
20.(2分)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9.A20.《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指北归的大雁,作者借鸿雁传书传达思乡之情;《使至塞
上》中“归雁”是诗人自比,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A.《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
浑圆。这两句诗写景,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选项中“言事”“人生的
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无中生有。《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
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这句在描写景物中蕴含
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但是并没有言事;故选A。
20.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
《使至塞上》中“归雁入胡天”写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像
蓬草和归雁一样,只身慰问边疆,这个比喻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
孤寂之情;
《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希望北归大雁,送乡书到洛阳之边。写诗人放舟于绿水之
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
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希望书信能够到达家乡洛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归雁”表面是指传书的大雁,借指自己的书信。
(五)(5分)名著阅读。
21.阅读名著选文,回答问题。
泸定桥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
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谁会想
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
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
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
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
(1)(3分)选文选自《》,作者是美国记者,选文记述了红军在闻名中外
的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
(2)(2分)作者借四川军队之口说“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表现了作者对红军怎样的认识?
【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长征
(2)示例1:红军也是普通人,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似乎不可理解,他们创造了奇迹,简直是神一样
第13页共16页
的人物。示例2:红军是为了理想,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
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
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结合“泸定桥用铁索修成”“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
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可知,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中的《大渡河英雄》,第五篇讲
述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
地、翻越藏民聚集区等情节!《大渡河英雄》主要讲述了红军如何强渡大渡河的简要过程。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题干“表现了作者对红军怎样的认识”可知,应当从作者的角度分析对
红军的认识,既然作者借四川军队之口说“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那就应当从这三个称呼上去分析。
首先,红军“是人”,也就是突出红军普通的一面。如,红军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
爱好。比如原文中说“杨秀山发现身上挎着的挎包又被子弹打了个洞,里面的两本书也被打穿了,这两本
书是他最喜欢的,一本是《苏联红军步兵战斗条令》,另一本是《列宁主义概论》。前一本是一九三六年一
月牺牲在湖南便水战斗中的师参谋长金承忠留下的遗物,后一本是已经身负重伤的师政委方理明送给他的
新年礼物”可知,杨秀山也和普通人一样,喜欢看书,喜欢别人送的礼物;
其次,红军“是疯子”,突出的是他们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超出常人想象处。如文段中“在他们面前到
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
这样做的……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可知,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奋不顾身,不论是没有桥板的铁索
桥,还是枪林弹雨,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红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超乎常人的想象;
最后,红军“更是神”则重在突出他们的精神伟大,无人能及,结合文段“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
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可知,红军的舍身忘我的精神;也说明红军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
成功飞夺泸定桥史无前例,甚至难以置信却是事实,让人钦佩。
因此“红军是人,是疯子,更是神”这句话充分肯定及赞扬了红军虽然是普通人,但却拥有艰苦卓绝、
勇敢无畏的伟大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学课件-清华大学
- 2024年全新装修设计合作协议2篇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消防讲座课件张琳敏课件
- 房屋担保租赁合同(2篇)
- 2024年互联网租赁平台自行车退租退款及押金返还协议3篇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州货运从业资格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克拉玛依b2考货运资格证要多久
- 2025年塔城货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
- 5.2《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弃土综合利用协议
- 案例2-5 节能效果对比讲解
- 荆楚民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SH/T 306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急弯弯管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穿脱隔离衣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GB/T 43878-2024旋挖钻机截齿
-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下载)
- 拼多多营销总结报告
- 手术室护士交接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