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过关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过关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过关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过关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过关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K岳阳楼记》(过关训练)(解析版)

a

知识卡片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口【考查方式】

i.翻译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

3.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

5.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

6.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口【解题技巧]

1: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

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

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

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

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3: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

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

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

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

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

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

(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

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

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

|W)O

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一一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

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第二类解题方法一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

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该如何改正或抵制。

________a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遹守(zhe)但远山(xiW八)浩浩汤汤(饭八g)

8.潸形(消八)日星隐耀(yao)横倾楫摧

C.皓月(hao)淫雨霏霏(街)岸芷盯兰(tMg)

P.哮夫(曾)宠辱僧忘(X。展予作文以记之(s版)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zkZ)何远山(xi石八)浩浩汤汤(tdng)

8.浮雨(g丽)巴陵郡(jun)薄暮基冥(.Mg)

c.c月(幼。)喜洋洋(ya)宠辱僧忘(j%)

D.横倾(q.ng)有长江(ten)虎哂猿啼(X/0。)

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

8.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

C《离骚》为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作。“骚人”原指屈原或《楚辞》作者,后泛指文人。

D.《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忠。这一谥号,是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他

的评价。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B.此则岳阳楼石大观也

C.属予作文以记本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S.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春可景明B.北通巫峡/指述豫南

C.浊浪排空/长烟一定P.南极潇湘/此乐何极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沙鸥翔集B.至若春和量明

C.宠辱僧忘D.微斯人,吾谁与归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下列选项中,对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

洞庭湖一阴一晴的景象埋下伏笔。

8"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和气势,把“远山”"长江”和洞庭

湖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U"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

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伤感之情。

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至若春和景明

13.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而吸长烟一空嚷异二者之为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W.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

被批评指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了极点。

8.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U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高兴,不因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迎着

风,喜气洋洋。

二、填空题

1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谥

号,北宋的政治家、o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三、句子默写

12.用课文原句填空。

(1)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

(3)水与月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古诗文优美的意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

“,”描绘了月下水波和水中月影,澄澈幽静。

C4)“,"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现在常被人

们用来赞美那些不为物役、忘怀得失的人。

(5)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树立

“,"的远大理想。

13.范仲淹《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中写岳阳楼重修后发生的变化的句子是

(3)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

(4)《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5)《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对待“得”“失”态度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四、翻译

14.词类活用

(2)百度具兴

活用情况:释义:

(2)先天下之忧而忧

活用情况:释义:

(3)后天下之乐而乐

活用情况:释义:

(4)然则北通巫峡,用极潇湘

①活用情况:释义:

②活用情况:释义:

1S.一词多义

(1)观

①予现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那也________________

(2)或

①而更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

②吸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__

(3)一

①一萼万顷________________

②而或长烟1空________________

(4)通

①初极狭,才厚人(《桃花源记》)

②政叫人和________________

③鸣之而不能尊其意(《马说》)

(5)旷

①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16.古今异义

(1)增其旧制

古义:今义:

(2)属予件》以记之

古义:今义:

(3)春和景明

古义:今义:

(4)此则岳阳楼之大理也

古义:今义:

(5)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今义:

(6)微斯人

古义:今义:

17.古今异义

(1)微斯人古义:—一今义:微小

(2)此则岳阳楼之大理也古义:________;今义:看

(3)帙无际涯古义:—____;今义:与“竖"相对

(4)予观本巴陵胜状古义::________;今义:丈夫,夫人

18.重点字词

(1)滕子京调奇巴陵郡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明年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御远山,吞长江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朝呼夕阴,气象万千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前人之述备矣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山岳潜形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薄暮冥冥薄:

(W)郁郁青青郁郁:

(1工)渔歌互答答:.

(42)宠辱僧忘偕:一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q.通假字

(i)百废具兴

同,释义: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释义:

2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越明年越:

(2)后予作文以记之属:

(3)此则岳阳楼之大那也观

C4)前人之述爸矣备:

(5)厚暮冥冥薄: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集

2.1.翻译句子

(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词类活用

(1)百廖具兴

(2)生天下之忧而忧

(3)后天下之乐而乐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忧凝畏讥

(6)刻唐货今人诗赋于其上

23.一词多义

(1)观

予现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那也()

(2)极

南极潇湘()

此乐何秘()

感强而悲者矣()

(3)空

浊浪排空()

长烟一空()

(4)通

政鸿人和()

北遇巫峡()

五、课内阅读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学,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相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胆酒临风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8.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

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

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

点明了全篇主旨。

27.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

中考真题

一、课内阅读

(一)(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卑,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幸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加点词语。

(1)沙鸥翔集

(2)吸异二者之为

2.翻译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已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信条,贬官在外的范仲淹本可以

独善其身,可他却仍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和朋友。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范

仲淹的政治情怀的,谈谈你的看法。

二、对比阅读

(一)(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①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②,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

兼济天下也,孜孜政政®,死而后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④不得黔⑤。彼二圣一贤⑥者,

岂不知自安佚⑦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

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闻人穷也恶得以自暇

逸乎哉?

(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②)

【注释】④闵:同“悯",忧虑。②乂(必):治理。③孜孜(zD改改(ku):勤谨不已的样子。④

突:烟囱。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贤:指墨翟。⑦佚:安乐,安逸。⑧阳子:即阳城,任

谏官五年。⑨《争臣论》:争,读后作“帝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

阳子进行讽喻。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工)予尝枣古仁人之心()(2)吸异二者之为()

(3)死而后弓()(4)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S.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速乎哉

7.乙文中说“自古圣人、贤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甲文中哪两句话阐述了同

样的思想?(用文中原句回答)

8.甲文中范仲淹认为“古仁人”与课文中的“迁客骚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乙文中韩愈为什么认为阳子

不贤?

(二)(2023•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

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

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潭水深碧,

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②,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

(节逸自《徐霞客游记》,有改动)

【注释】①稽雪:这里是积置,②磊落:众多而错杂的样子。

久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茅中涧边号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为松谷庵旧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循溪东西勺山勺六七里(《醉翁亭记》)

D.至奉始芳斯星陋室(《陋室铭》)

W.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

(2)抵青龙潭,潭水深碧,更会两溪

工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梅亭亭正发

22.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用”衔远山,吞长江”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用“A____,J3____"极写水波壮阔。【乙】文

用"和笛_______”写出青龙潭水势特点。(ABCD请用原文回答)

(三)(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

小题

【材料一】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宋仁宗康定元年(工。4。),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最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

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材料二】

岳阳楼记[注](节选)

范仲淹

①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是进亦忧,退亦忧。④然则何时而乐耶?⑤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注】庆历三年(2043),范仲淹以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提出了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

不容,遂外放,先后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岳阳楼记》作于他任邓州知州时。

【材料三】

邠州建学记(节选)

范仲淹

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①,亲奉圣谋,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②岁贡群士,一由此出。

明年春,予得为邵城守。暑事③之三日,谒夫子庙,通守太常王哪土稷告予日:“奉诏建学,其材出于

诸生备矣。今夫子庙除甚,群士无所安。”国议改卜©于府之东南隅。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

明年夏,厥功⑥告毕

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长廊四回,室从而周,总一百四

十橙,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且曰:“吾党居后稷、公刘之区,被二帝三王之风,其

吾君之大赐,吾道之盛节欤!敢不拳拳服膺⑥,以树其德业。”

【注】①贰国政:指范种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②俾;使。③署事;到而门上任。④改卜:另行

选择、⑤厥功:指建学堂工程。⑥服膺:牢记在心中

43.“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孤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延州傍晚时分的

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14.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字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查阅词典法:①返回②归还③归附,归属④结局,______________(填序

(1)吾谁与月

归宿号)

(2)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

课内迁移法: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3)今夫子庙嶙甚联想词语法:心胸狭曜

(4)广厦高轩,处之年明

结合语境法:前文有“地为高明,遂以建学”—

1S.如果将材料二划分为两个层次,下列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6.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广其学宫,优生员也。

17.宋代沈作吉吉评价范仲淹"文正公真一世英杰”。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内容,概括范仲淹被赞为“一世英杰”

的原因。

(四)(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

召拜枢密副使②。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

淹目:“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④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⑥参知政事。

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目:"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守令皆得不诛。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下文“元昊”,为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②枢密副使:官职名。

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同句“举正”亦指此人。④固:坚持,执意。⑤除:拜官授职。

18.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工)予尝枣古仁人之心求:(2)微斯人微:

(3)遂改参知政事遂:(4)命为陕西宣抚使命: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21.请简要概括【乙】文写了范仲淹的哪些事?

22.请结合【甲】【乙】两文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的内涵。

(五)(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

灌⑥,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咒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日"快

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无所不快;

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

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

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

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

2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百废易兴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进亦忧,退亦忧

(3)以览观江流之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张君不以调为患

2夕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

8.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

D.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

2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27.【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古人

的人生态度。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乙】文之“乐”

是0

中考模拟

一、课内阅读

(一)(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

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工)予观夫巴陵胜状

(2)橘倾楫摧

2.下面对《岳阳楼记》的赏析不亚项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骈散交替,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

8.选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有诗一般的意境。

U选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情景交融,议论精辟。

D.本文倡导“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风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3.一切景语皆情语。选文的③④段所写之景折射出怎样的心境?有何用意?

(二)(2023・重庆江津•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后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后

13.去国怀乡/国破山河在

C.至若春和量明/四时之量不同

D.星进亦忧,退亦忧/星金陵人,客此

S.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大观。"衔”“吞"气势磅礴,生动传神。

8.本文用词极工,"潇湘”"隐曜“"万千”“静影"等双声叠韵词的大量使用,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

的效果。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先"对"后“,"忧"对“乐”,在对比衬托中表达了作者“先

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D.文章在立意和构思上呈现出“详写楼,略写湖,重在写景,概写言志抒胃'的特点。

7.本文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与下面链接材料里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有

何相似之处?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

定风波(苏轼)

英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③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④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吟啸:高声吟唱②芒鞋:草鞋③蓑:即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④萧瑟:风吹雨打的声音

二、对比阅读

(一)(2023•山东荷泽•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目:"何如斯可以

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土得己④焉。达不离道,

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厚暮冥冥

(2)去国怀乡

(3)吾滑子游

(4)人州之,亦嚣嚣

q.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根目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基民穷则独善基身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达则兼善天下D.其喜洋洋者多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装

1(9.翻译下列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①段通过描绘“",表现出远谪的

悲苦、郁闷之情;第②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之情。

(二)(2023•吉林四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哮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日:“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

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

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喈,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

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

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

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内容有删减)

12-.对选文内容的表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作者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

8.在中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方法为年号纪年和天干地支纪年。本文开篇以年号纪年。庆历,为宋仁宗

赵祯的年号。

C.记,古代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

点。

P.文中的“骚人”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离骚》,人们将屈原称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13.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百废县兴()沙鸥翔集()

14.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甲文中的画线语句。

16.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范仲淹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乙文中哪些情节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18.范仲淹谥号“文正”,司马光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

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范仲淹被赐予“文正”这一谥号的原因。

(三)(2023•山西晋中•统考模拟预测)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

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辨其音•走进文本:与“吾谁与归?"中“与”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生死与共13.与人方便&与会

20.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帝不以臣卑鄙

21.悟其理•丰富思想:请摘抄下面诗中不合常理,却表现出作者“仁人之心”的诗句,并将对这句的批注在

相应位置。

卖炭翁白居易诗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批注: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

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

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

牛头充炭直。

22.取其精•学以致用:《岳阳楼记》《出师表》中的两段选文中均有久为传诵的佳句,请选择其中一句,

说说其被人传诵的原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支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日:“有。人不得,贝“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③者,非④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②非:抱怨,埋怨;③上:国君;④非:不对,错误。

23.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24.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请你结合短文中孟子的“忧乐观”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2023•河南三门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目:“何如

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④,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土得己焉;达

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节选《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勾践:人名。②游:游说。③嚣嚣:安然自乐、安详自得的样子。④义:仁义。

2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郁理同的一项是()

A.阴风怒苫故自甘曰醉翁也发号■施令

8.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大势已去

C.把酒顺风执策而脸之居高畸下

D.方不失义复前行,欲与其林有困潦倒

26.把甲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7.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作者“移步换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寥寥几

笔就描绘出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8.甲文段中的最后一段用“嗟夫”开头,转入议论和抒情;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作结,语重

情深,读来令人感慨。

C甲文段大量使用同义词,如衔一吞、际一涯、通一极、隐一潜等,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使表意更

加精细准确。

D.乙文段用孟子和宋勾践对话的方式把叙事和议论巧妙结合,表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的观点。

2g.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态度

有什么异同?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五)(2023•广西南宁•校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