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1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2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3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4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

翁羔就理

KAODIANSHUU

考点一、物质的鉴别..................................................................1

考点二、离子共存....................................................................3

考点三、除杂题......................................................................3

考点四、混合物的分离...............................................................4

题型1物质的鉴别...........................................................4

题型2共存问题..............................................................7

题型3除杂问题..............................................................9

题型4混合物的分离.........................................................14

翁羔就理

KAODIANSHUU

考点一、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Ch。

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Ch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0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醐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r:AgNC>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

SO4-:BaCL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

CO3-:稀HC1和石灰水——有CO2to

3

PO4-:AgNCh溶液——有黄色沉淀。

+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2+++2+

Mg-NH4Ag「-cr-Ca

Cu2+-OH-—H+一aCO32---Mg2+

Ba2+/

3+22+

Fe--S04-一Cu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和S(V一时,只能用BaCb溶液不能用AgNCh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

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考点二、离子共存

分析:混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

1、不能共存的离子

C「和Ag+(AgCU)

2+

SO42-和Ba(BaSO4l)

'H+(H20)

Cu2+>Fe3+.Mg2+[Cu(OH)2J、

OH5

Fe(OH)3kMg(OH)2口

+

.NH4(NH3T+H2O)

(H2O+CO2T)

C32+2+

°ica>Ba(CaCO3bBaCO3p

+

HCO3—和H(H2O+CO2t)

2、隐含条件

(l)pH<7或酸性溶液,则溶液一定存在H+,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H+反应的物质(离子)。

常见的描述有:酸性溶液、pH=2(pH<7)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加入活泼

金属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加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能放出气体的溶液等。

(2)pH>7或碱性溶液,则溶液一定存在OH,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OIF反应的物质(离子)。

常见的描述有:碱性溶液、pH=ll(pH>7)的溶液、使无色酚酸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使紫色石

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等。

(3)溶液为无色透明,则溶液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Fe2+>Fe3+、MnOj等。溶液也不能形

成浑浊或沉淀,即所给混合物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

考点三、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

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考点四、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

物。如:粗盐的提纯;BaS04和Na2s。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一

一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0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b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

于水,加入适量Na2cCh溶液,得到BaCCh和NaCl溶液。

BaCh+Na2CO3=BaCO3i+2NaClo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至!jBaCb

溶液,CO2逸出。BaCO3+2HCl=BaCl2+H2O+CO2To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b溶液蒸发,分别

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b固体。

注意事项: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

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

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题型1物质的鉴别

[题型专练1].(2024•金华三模)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用酚酰试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②用氯化钢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③用燃烧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④用水鉴别NH4NO3和CaC03固体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解答】解:①NaCl溶液和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醐试液变色,不能鉴别。

②氯化/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氯化钢溶液和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

③可用燃烧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的是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正常

燃烧的是空气,可以鉴别。

④用水鉴别NH4NO3和CaC03固体,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NH4NO3。

故切实可行的是②③④。

故选:Co

[题型专练2].(2024•杭州二模)A〜G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A的化学式是o

(2)B在反应②中的用途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o

[―4D]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是高镒酸钾,化学式为:KMnO4o

(2)B是二氧化镒,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在反应

②中的用途是作催化剂。

(3)E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F是水,由水分子构成,则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

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题型专练3].(2024•宁波模拟)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彩灯游戏”,游戏规则

如下:在“电源开关”处填入一种化合物,使其与三条支路上的灯笼对应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

三盏彩灯即可同时亮起。

-la不含到兀素--------------甲

器量1b含有氧元素--------------2

”J2含有两种元素------------乙

[Ia

2b含有三种元素-----------丙

B图1

图2

(1)电源开关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填写一种)

(2)图2为灯笼中三种物质的二歧分类检索表,表示CO2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

【解答】解:(1)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铁反应,则电源开关处化合物可以是氢

氧化钠,化学式是:NaOH;

(2)图2为灯笼中三种物质的二歧分类检索表,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02的是乙;

(3)C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3NaOH+FeC13=Fe(OH)3I+3NaCl»

故答案为:

(1)NaOH;

(2)乙;

(3)3NaOH+FeC13=Fe(OH)3\+3NaCl。

[题型专练41(2022秋•新昌县期末)常温下,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

化。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

AcocCO2

BK2CO3CO2CaCO3

CFe2O3FeChFe(OH)3

DMgMgOMgSO4

I乙卜J丙I

【解答】解:A、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碳,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

转化故选项正确。

C、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选项错误。

D、硫酸镁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镁,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题型专练5].(2023秋•庆元县校级月考)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04、Na2c。3、CuSCU、NaOH中

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注:Ba(NO3)3溶液呈中性]

加入足量的水溶满

完全溶解不变色

样品无色溶液出现气泡出现白色沉淀

(1)该混合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2)图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3)按以上步骤不能验证其组成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改变上述实验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

序,就可以验证其组成,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填写序号)。

【解答】解:样品加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气泡,故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硝酸钢产生白色沉淀,故

一定含有硫酸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1)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2)白色沉淀是硝酸钢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钢;

(3)先加入酚献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钢,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为红色,

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最后向产生的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且产生气泡,

即可验证碳酸钠、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1)CuS04;

(2)BaSO4;

(3)③②①。

题型2共存问题

[题型专练6].(2023秋•杭州期中)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SO42\Cl\Na+

B.0H\K+、NO3-、Ba2+

C.Mg2+、SO42\Ap+、NO3

D.Na+、CO32\Ca2+>Cl

【解答】解:A、因+在溶液中为蓝色,则与无色溶液相矛盾,故选项错误;

B、在pH=2的无色溶液中,H+和OIT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四种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

确;

D、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和CO?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a2+和C03?-能结合生

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题型专练7].(2023秋•杭州期中)能够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

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酰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A.NaOHNaClCuSO4HC1

B.KNO3Na2sCMNaOHKC1

C.KC1Ba(NO3)2HC1CaCh

D.Na2cO3Ba(OH)2KNO3Na2so4

【解答】解:加入无色酚醐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A、CuSO4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

项错误;

B、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氢氧化

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无色粉醐溶液后显红色,故选项正确;

C、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显

酸性,加入无色粉麟溶液后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D、Ba(OH)2和Na2co3、Na2s0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碳酸钢沉淀和硫酸钢沉淀,

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题型专练8].(2023秋•东阳市期中)某pH=13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i?+、Na+、SO/、CO歹、NO1

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检验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并分析:

(1)该溶液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

淀部分溶解。则以上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o

【解答】解:(1)pH=13的溶液呈碱性,而氢氧化铜为沉淀,因此该溶液一定不存在的是:Cu

2+.

故答案为:Cu2+;

(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

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和硫酸/,那么一定存在SO/、CO歹。只有Na+一种阳离子,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存在Na+。

故答案为:Na+、SO/、COg.

[题型专练9].(2023秋•东阳市校级月考)已知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出的污水中各含有较大量

且不同的四种离子,这些离子分别是Na+、Ag+、Ba2+>Fe3+,Cl\NO—OH\SO"若各

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如果混合后,再排放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

的污水呈碱性。由此可以判断,甲车间的污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乙车间的污水中含

有的阳离子是o

【解答】解:乙车间的污水呈现碱性,说明乙车间一定含有OH"从而排除乙车间中一定没有

Ag+、Fe3+;即甲车间中含有Ag+、Fe3+,则甲车间中不可能含有C「,另外银离子不能和硫酸根

离子共存,因此硫酸根离子在乙车间,硫酸根离子和领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钢沉淀,则领离子在

甲车间,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甲车间中含有Ag+、Fe3\Ba2\

NO.,乙车间中含有Na+、Cl\OH\SOr。

故答案为:NO]或硝酸根离子;Na+或钠离子。

题型3除杂问题

[题型专练10].(2023秋•舟山月考)可利用下列实验流程除去粗盐中的CaC12、MgCb>Na2s。4以

溶解过滤BaClzNaOHNazCC^过滤

及泥沙等杂质(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滤液

①②③④⑤⑥

适量盐酸蒸发、结晶、烘干

®@精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②步过滤出的滤渣主要是不溶性杂质

B.第③、④、⑤步添加试剂的顺序还可以是:NaOH、BaC12、Na2cO3

C.第④步中不能用KOH替代NaOH

D.第⑦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2cO3

【解答】解:A、第②步过滤出的滤渣主要是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但是加入

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钢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钢第③、④、⑤步

添加试剂的顺序还可以是NaOH、BaC12、Na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C、第④步中不能用KOH替代NaOH,否则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D、第⑦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题型专练11].(2023秋•杭州期末)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

过量

水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填物质名称)。

(2)滤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有0

(3)经上述提纯后得到的氯化钠比原来样品中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填“增多”、“减少”或

“不变”)。

【解答】解:(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过量的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

(2)过量的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滤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则经上述提纯后得到的氯化钠比原来样品中的

氯化钠的质量是增多。

[题型专练12].(2023秋•慈溪市校级月考)模型建构是将科学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分析、处理形成

模型的过程。建构思维模型能促进深度理解,深化科学思维。小科在学习了化学除杂后建构了

如下“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

(1)碳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物理

方法分离”或“化学方法转化”)。

(2)根据物之间的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原因是能

与稀盐酸反应。

(3)模型中的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是指不增加新的杂质也不减少目标物质,小科想要除去Na

OH中的Na2c03,决定采用化学方法转化的方法,原理是Na2cO3+CaC12=CaCO3J+2NaCl,从

反应的生成物有NaCl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不符合除杂中的—(填“不增”或

“不减”)原则。

【解答】解:(1)碳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该方法属于

上述模型中的物理方法分离。

(2)氧化铜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

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3)模型中的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是指不增加新的杂质也不减少目标物质,除去NaOH中的

Na2c03,小科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Na2cO3+CaC12=CaCO3I+2NaCl。从反应的生成物

有NaCl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生成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中的不增原则。

故答案为:

(1)物理方法分离;

(2)氧化铜;

(3)不增。

[题型专练13].(2024•浙江模拟)”九区黄河山东入海,水润齐鲁千里风情”,海水“晒盐”和海水

“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

(一)如图1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

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图1图2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

(二)请根据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图2)回答问题:

(2)如图2中,海水“制碱”的产物可用作氮肥的是o

(3)步骤I除杂中,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一加过量试剂①一加过量试剂②一过滤一加适

量盐酸,以下试剂①②组合选用合理的是—o

A.®Ca(OH)2②Na2c03

B.①Na2c03②Ca(OH)2

C.®KOH②Na2c03

D.@NaOH②Na2c03

(4)写出步骤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解答】解:(i)“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

称之为蒸发结晶。

(二)(2)氯化镂中含有氮元素,因此海水“制碱”的产物可用作氮肥的是氯化镂(或NH4C1);

(3)A、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先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可

以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原有

的和新引入的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

禺子,正确;

B、先加入过量的Na2c0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会引入

新杂质钙离子,错误;

C、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先加入过量的KOH溶液除去镁离子,

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

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但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钾离子,错误;

D、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

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碳酸钠、氢氧化钠,得到溶质为氯化钠的溶液,正确;

故选:AD;

(4)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II中,反应物是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生成物为碳酸氢钠

和氯化镀,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I+NH4CI0

故答案为:(1)蒸发结晶;

(2)NH4C1;

(3)AD;

(4)NH3+CO2+NaCl+H2O=NaHCOsI+NH4CI0

[题型专练141(2024•江北区一模)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

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04

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3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定质量的等浓度的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鼠@②③

NaOH溶液质量/g10.020.030.0

Mg(OH)2质量/g0.1740.4640.580

(1)实验—(填实验编号)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2)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该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

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标注必要的数值。

fMg(OH):质量/g

0NaOH溶淹的质量g

【解答】解:(1)由实验②可知每消耗lO.O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464g-0.174g=0.29

0g,第③次在增加lO.OgNaOH溶液沉淀增加的质量为0.580g-0.464g=0.116g,说明此时硫酸镁

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已过量,故填:③;

(2)设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x。

2NaOH+MgSO4=Na2SO4+Mg(OH)2I

12058

x0.580g

120_x

58—0.580g

x=L2g

答: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L2g。

(3)设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2NaOH+MgSO4=Na2so4+Mg(OH)2I

8058

lO.Ogy0.290g

80lO.Ogy

58-0.290g

y=4.0%

答: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4)由于每消耗lO.O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29g,第①次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

液质量为x0.174g=6.0g,即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6.0g=4.0g,与

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为言^x0.580g=20g,所以加入NaOH溶液质量0-30.0g

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为

题型4混合物的分离

[题型专练15].(2023秋•江北区期末)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FeS0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Cu粉Fe粉用磁铁吸出

DCO2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解答】解:A、FeS04溶液和CuS04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

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

项方法正确。

C、Fe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

法正确。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

原则,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Ao

[题型专练16].(2024•嘉善县一模)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KCL还有少量MgSCU、Ca

C12及不溶性杂质,从该矿物中提取KC1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BaSO4和Mg(OH)2

B.加入过量X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

C.滤液C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最终所得KC1的质量与原矿物中所含KC1的质量相等

【解答】解:A.结合分析可知,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BaSO4和Mg(OH)2,故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加入过量X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故正确;

C.滤液C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液体蒸干,故正确;

D.最终所得KC1的质量与原矿物中所含KC1的质量不相等,因为在除杂的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钾,

故错误;

故选:Do

[题型专练17].(2023秋•黄岩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

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操作方法

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蒸发

B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各成分的密度差异蒸储

C从食盐溶液分离食盐各成分的熔点不同加热

D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各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采用溶解、过滤、

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故选项错误。

B、酒精易溶于水,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采用蒸储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C、食盐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食盐溶液分离食盐,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

法,故选项错误。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

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

先结晶出来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题型专练18].(2023秋•诸暨市校级月考)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

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

型(如图)。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