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讲义)

目录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2

知识导航•思维引航..................................................2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4

考点一把握人物关系.............................................4

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5

考点三品味生活习俗.............................................6

考点四欣赏诗词曲赋.............................................6

考点五设想人物结局.............................................7

考点六体会小说主题.............................................8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9

真题解悟•命题洞见.................................................11

匐1

考情分析•法考策魄

近年高考《红楼梦》考题统计分析表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分值

2022新高考n卷现代文阅读I的文本是关于《红楼梦》的翻译的三篇学术论文节选19分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

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

2022北京卷10分

(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

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

作为书名的合理性。

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

2022天津卷5分

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匐2

〃一如迫耳图.用始己|脑」

—第1—5回:全书总纲

—第6—35回:春之序曲

全书章回研读-------第35—56回:夏之欢歌

—第57—104回:秋之肃杀

—第105—120回:冬之严寒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主要人物研读—王熙凤、史湘云、秦可卿

—贾探春、贾惜春、贾元春

宝黛初会、宝钗扑蝶、宝玉挨打

共读西厢、海棠结社、潇湘赋诗

主要情节研读元妃省亲、晴雯撕扇、香菱学诗

《红楼梦》阅读凤姐泼醋、紫鹃试玉、湘云醉卧

红楼宴会、黛玉焚稿、黛玉葬花

—《石头记》、《红楼梦》

主要名称研读—《情僧录》、《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引子》

—《枉凝眉》、《聪明累》

主要诗词研读

---菊花诗、海棠诗

—《葬花吟》、《秋窗风雨夕》

—爱情主题说

小说主题探究—家族衰亡说

封建崩溃说

匐3

考点突如专法探策

考点一把握人物关系

1考点越J

《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纷繁。理清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

认识相关的情节,是阅读《红楼梦》重要的一环。

(考法吃J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闲游遇到了冷子兴,二人在聊起贾府时,冷子兴有如下一段话:

“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

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

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

了!”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贾府,熟悉其人物关系,作者在《红楼梦》前6回中,安排了三个不同

的人物带着读者走进贾府,认识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此三人分别是第二回中为贾南村演说荣国

府的冷子兴和紧随其后几回中到贾府(事件)的(人物)以及到贾府

(事件)的(人物)。这三人因性情、遭遇、背景和目的不同,眼中的贾

府自然也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2.下列选项中,对贾府人物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惜春之父是宁国府贾敬,她与贾珍是兄妹关系

B.贾赦与贾政是亲兄弟,他们和贾敬是堂兄弟关系

C.贾宝玉与贾兰一起在家塾读书,他们是兄弟关系

D.贾环很喜欢与贾兰一起玩耍,但他们是叔侄关系

【答案】

1.投靠外祖母的林黛玉;借钱(或:寻求帮助)的刘姥姥

2.C(贾宝玉和贾兰应该是叔侄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属识记范畴。只要阅读过全书,即可轻易答出。

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

/--------------MHHH,

「考点英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性格复杂。如王熙风,她身上也有聪明、能干、诙谐

等优点。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关段落,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考题的重要

设题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原是《三国演义》中许劭评价曹操的话,毛泽东曾借来评价王熙凤,

说她“既为能臣,又是奸雄”,故后来有人把她叫做"女曹操"。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谈

谈对王熙凤的这一评价。

【答案】

“能臣”:是指王熙凤具有理家的才干。“奸雄”是指她具有狠辣的手段。在秦可卿去世之后,

王熙凤接受贾珍之托协理宁国府,她查找问题,分配任务,奖惩得当,将丧事办理得井井有条,可见

其才干。

“奸雄”:在丧事期间,王熙凤受到水月庵老尼的请求,收了三千两银子,玩弄权术,害死两个

年轻人,她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因此说她是“奸雄”。

【解析】王熙凤属于双面人物。一方面精明能干,处事得体,另一方面也心狠毒辣;心如蛇蝎。

分析出其复杂性格即可。

考点三品味生活习俗

1考点英破』

《红楼梦》涉及的生活内容有: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曲艺杂技、酒令笑话、禽畜花木、

园林建造、服饰摆设、医药养生、饮食起居等。这些内容可谓应有尽有,都有极其生动细致的描绘。研读

这些描写日常生活的片段,品味出的文化内涵,是教材对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1考法原究J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四人

听说,忙来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

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

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宝钗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

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堂屋,命他姊妹们

各自暗暗的做了,写出来粘在屏上……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

贾政起身走至屏前,只见第一个是元妃的,写着道: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

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贾政道:“这是爆竹吗?"宝玉答道:“是。”……

节选内容写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该内容对整部小说有何作用?

【答案】

节选情节写的是元宵节。这部分的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尤其是细节描写刻画薛宝钗、贾政的性

格特点,从侧面表现了元春的形象特点,借助谜语暗示了她命运的走向。

【解析】从猜灯谜、放爆竹等生活内容看,属元宵节。而灯谜恰恰印证了人物性格与命运。

考点四欣赏诗词曲赋

Z-------------

1考点荚破)

《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词曲赋。阅读这些诗作,既可以欣赏诗歌创作

水平,又可以通过这些诗歌来反映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Z------

「考法慎究J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试题。

咏白海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是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作的一首诗。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用白

海棠来拟写林黛玉的,也有人说是拟写薛宝钗的,根据你所学红学知识,请就此赏析。

[答案]拟写林黛玉的。诗中“捧心西子玉为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容。

“愁千点”与“泪一痕”与林黛玉愁绪满怀的性情也契合。“晓风结愁”,“宿雨添泪”,表面上是在写

海棠,实际却是写黛玉寄人篱下的愁苦心境,以至最终的芳华早逝。

[解析]本题考查融合整本书阅读考查人物形象鉴赏。回答本题,应先结合《红楼梦》相关知识。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西施悲愁形象,与本诗吻合。

考点五设想人物结局

Z------D-D-M-U

考点英破』

许多研究者从思想观念、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角度比较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但各人的

见解不同,结论各异。普遍的看法是续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较前八十回存在不少差异。如果让你设

计八十回以后的故事,你会怎么做?试设想一些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

「考法扁J

“黛玉之死”的结局符合前八十回的设定吗?为什么?

[答案]符合。小说第二十七回中的林黛玉葬花一事,即有暗示。《葬花吟》中的诗句,“试看春

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暗示了林黛玉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结局设想。林黛玉的结局,在小说前八十回中,有多处暗示。最直接暗示是

第三十七回的《葬花吟》一诗。

暗示诗句: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考点六体会小说主题

/1HH

「考点函破J

《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经历了"木石前盟"和"

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从

而对社会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众说绘芸。

考法慎究J

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小题。

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关于这一点,《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

案”中有一处文字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

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处关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在整部作品中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作品主题简要解说。

【答案】这处文字出处是护官符(官场的护身符)。相当于整本书的一个圆心,由此展开四大家

族荣衰的情节。运用夸张手法,语言形象并具有概括性和警示性,结构上为小说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

伏笔。首先介绍四大家族的权势和地位,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彼此之间用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

互相维护。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为下半部衰败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这处文字所指的是护官符(官场的护身符)。《护官符》突出地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惊人的财富和巨大的权势。这在实质上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反动性、寄生性与腐朽性,及其衰亡的

必然性,从而对《红楼梦》的政治主题、社会意义作了基本概括,具有囊括全局、挈领全书的作用。

四大家族在当时社会是以一般封建地方官吏“护官”“符瑞”的面目出现的,这就有力地说明了

它们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它们具有对于一般封建地方官吏生杀予夺的权力;而一般的封建地方官吏,

则是它们的鹰犬。“护官符”一出现,就伴随着“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草菅人命的丑剧,这不是

偶然的。四大家族是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大皇商、大高利贷者相互勾结的封建统治集团。他

们上承皇室,中结州县,下压百姓,其权势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统治网。

他们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成为罪恶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3

从近年新高考卷命题看,《红楼梦》内容一般没有单独出题。将红楼梦内容,融合在考卷各个题型

中出题,是新高考关于红楼梦一书命题的主要形式。体现在中具体命题中,有三种融合考查形式:

i.融合现代文阅读考查(详见《红楼梦》练习版)

2.融合古诗词鉴赏考查

3.融合语言文字运用考查

例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试题。

归辆川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辆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辆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试从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

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

【答案】

林黛玉因寄人篱下而自卑孤独;又因追求清高隐逸而孤芳自赏。王维此诗中也借“稀”和“独”字表

达了内心的惆怅孤寂,同时从古寺钟声和悠然远山处也含蓄表达了隐居出世的愿望。林黛玉欣赏王维诗歌

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心境相似,都有种孤独,不拘世俗的情怀。

【解析】题干要求从人物形象角度出发,将林黛玉与王维性格的相似性比较出来。

例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文气氤氢的大观园是《红楼梦》人物生活及赋诗作画之地。红楼儿女们在此结社吟诗、弹琴下棋、描

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既给大观园抹上了一层诗的色彩,又给她们的性格涂上了一层诗的气质。这

种气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如(甲)在平时似乎是个病快快、行动恼人、小心眼

的姑娘,可是在大观园里作诗时,却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不仅宽厚从容、豁达开朗,而且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

好时,“又叫好.又跺足”.①。当大家都在②时.她或弄梧桐.或和人说笑.然后“提笔③.掷与

众人”,她是那样的俊迈、潇洒,一派才子的风采!黛玉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她摆脱了“谁家秋院无风入,何

处秋窗无雨声”的现实世界,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她才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

只有沉浸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难怪刘姥姥进(乙),见

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要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②③

【答案】①神采飞扬②苦思冥想③一挥而就

【解析】第①处,结合前文“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好时,’又叫好,又跺足’”,此处是描绘林黛玉兴奋

异常的表现,可以用“神采飞扬”。神采飞扬:形容神态焕发有神。第②处,结合语境,此处是形容大家认真

思索的样子,可以用“苦思冥想"。苦思冥想:深沉地思索。第③处,结合语境,此处是表现林黛玉非常聪慧,

才思敏捷,可以用“一挥而就”。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

2.文中括号甲处的人物是,文中括号乙处的环境是0

【答案】林黛玉;潇湘馆

【解析】由“病快快、行动恼人、小心眼的姑娘”可知,此人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林黛玉居住在潇

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为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她必须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

她才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她只有沉浸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

【解析】首先,要提取原句的主干“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然后,再结

合内容表达将其他定语部分单独成句,进行排序即可。

⑷5

1.(2022天津卷)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指出

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①宝黛共读:宝玉自进入大观园后更恶读八股,于是僮儿焙茗给宝玉弄来禁书《西厢记》,宝玉欣喜

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避之处偷读《西厢记》,并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喜欢的理由:

场景唯美,宝黛两人从此更加心意相通。

②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想找黛玉玩,看到宝玉先进去了,为避嫌就往回走。看到两只玉蝴蝶非常

可爱,就追上去想捉住玩耍,于是拿着团扇蹑手蹑脚地追逐蝴蝶。喜欢的理由:薛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

春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宝钗活泼的性格。

③刘姥姥初入荣国府:刘姥姥因家计艰难,带着外孙板儿来贾府攀亲。来到贾府门前,刘姥姥蹭到角

门前,称呼守门人为"太爷",极力讨好,最后一位老者善意地告诉她周瑞的住所。喜欢的理由:写出了封

建社会等级差别巨大以及刘姥姥的世故和精明。

【解析】考生答题时,可以从三幅图的内容或艺术形式(邮票、剪纸、连环画)等角度展开思考,从

中选择一幅作品,指出涉及人物,概括相关情节,并阐述理由。

2.(2022北京高考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

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目《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目《风

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目《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

容有何关联。

【答案】

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石头记》《情僧录》《风

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些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

《石头记》:这部小说在前几个章回里详细叙述了此书由来,有一块被女婿补天弃而未用的石头,搁置

在青填峰下。它因修炼之后已有灵性,能口吐人言,后又遇见一僧一道,求他们带它去红尘中经历了一番。

红尘梦尽,这块石头回到青填峰,石身记满它下凡经历后的种种事情。空空道人将这石头上记述的故事抄

了下来,因此才有了这部小说。可见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情僧录》:红楼梦开篇空空道人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如色,自色入空”,遂易名为《情僧

录》。贾宝玉本是最多情、博情之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以及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他看透了世

间种种,最后出家做了和尚。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面镜子,出自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再看看这风月宝鉴的出处,据红楼梦第十二回:“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

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

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跛足道人这前半句话告诉了我们风月宝鉴的出处、制作

者、功效,而后半句告诉我们他带风月宝鉴下凡的意义和禁忌,其实这段话另有深意。风月宝鉴的“正面”

指男女情爱,“背面”告诫我们不要太过痴迷。可见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

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

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