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突破_第1页
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突破_第2页
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突破_第3页
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突破_第4页
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

【考点解读】

对近几年中考试卷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大。

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

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

体知识。(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

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

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知识等;(2)能够在具体语境

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知识。

【考点点拨】

专题: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1.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

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体诗——楚辞(《离骚》”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是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绝句、律诗。

2.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它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

字以上,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调(59〜90字,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小令(58

字以内)。词有词牌名和题目,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

3.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内容上吸收了在民间传唱已久的故

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元散曲以小令、套数为主。

我们学过的散曲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小令是元散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单支曲,每支小令只有一个曲牌,一韵到底。我们学过小令《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4.歌行体: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由汉魏六朝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

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

行》等)

5.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

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陋室铭》)

6.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马说》《爱莲说》)

7.序:一种文体,一般用以陈述文章的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

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8.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

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出师表》)

9.记:古代的一种散文。这类文章内容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

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也有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

“记”的分类: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我们学过的记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

记》。

io.书: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答(与)F谢

中书书》1

口.小品文:小品,散文的形式之一。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自由,可以说是小品文的主要特点。尺牍、游

记、日记、序、跋、小说等文体都可以是小品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

12.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13.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主要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和人

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乡》)

各时期文学形式:

神话传说(上古时期)一诗歌、散文(先秦时期)一汉乐府、汉赋、五言诗、乐府、古体诗(两汉、魏晋南北朝时

期)一唐诗、唐传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元、明、清时期)

14.新闻: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何时”“何

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被称为新闻,,六要素”。其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

言简明。

15.戏剧:戏剧是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按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

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从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分为悲剧、

喜剧、正剧等。供戏剧演出和影视拍摄用的文字依据就是剧本。

16.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

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皇帝的新装》)

作家作品

一、古代重要作家

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观沧海》)

2.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

3.陶渊明: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其诗文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隐逸生活的情景。[《桃

花源记》《饮酒(其五)》]

4.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答(与)]谢中书书》)

5.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

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

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

6.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

7.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

8.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其诗和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

塞上》)

9.崔颖:唐代诗人,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黄鹤楼》)

10.常建:唐代诗人。(《题破山寺后禅院》)

1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大多飘逸

洒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行路难(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在总体

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马

说》)

I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个为唐朝,后六个

i为宋朝)

15.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著有《白氏

长庆集》。(《钱塘湖春行》《卖炭翁》)

16.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作品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小石潭记》)

18.李贺:字长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雁门太

守行》)

19.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泊秦淮》《赤壁》)

2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其作品构思精密,情致温婉曲折,风格独特。(《无

题》)

21.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记》《渔家

傲•秋思》)

22.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著有《珠玉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

一杯)》]

23.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醉翁亭记》)

24.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谥号“元公”。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

2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

2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被称为“大苏”,苏辙被称为“小苏”,三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

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游山西村》)

2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

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0.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过零丁洋》)

31.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白朴、关汉卿、王实甫合称“元杂剧四大家”。马致远

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32.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山坡羊・潼关怀古》)

33.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

34.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湖心亭看雪》)

35.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36.纪日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以笔记形式所编

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

慨。(《河中石兽》)

37.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

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己亥杂诗(其五)》]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方式:

(1)以地名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祖籍昌

黎,世称“韩昌黎”。

⑵以作者寄寓的情志命名。如《指南录》,作者文天祥,他将逃离元营南归途中所写诗集命名为《指南录》,

喻示他的爱国之心永远忠于南宋朝廷。

⑶以作者的“书斋名”命名。如《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斋名。(4)以作者的“谥号”

命名。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号“文忠”;《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⑷以作者的“谥号”命名。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号文忠;《范正公集》,作者范仲淹,

谥号文正。

⑸以作者的“名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⑹以作者的“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⑺以作者的“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

⑻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二、古代重要作品

1.《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

歌305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手法,隔句用韵。《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

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

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关雎》《兼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

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

圣先师”。

3.《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天降大任于是人也)[《鱼我所欲也》]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被尊称为“亚圣”。

4.《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它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

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6.《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是道家重要典籍。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

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7.《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虽有嘉肴》[语:《教

学相长》、苏:《礼记(一则)》]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

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8.《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它记述了从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圣”。

9.《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的

书籍。共三十三卷,分为十二策,是国别体史书代表作。(《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乐府原是汉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

府采集的诗歌也叫作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

璧”。(《木兰诗》《十五从军征》)

11.《儒林外史》: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共五十六回,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

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范进中举》)

三、近现当代重要作家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近代维新派领袖。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

合集》。

2.秋瑾:字塔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满江红(小住京华)》]

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被誉为“民族魂”。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

文》等。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写的《狂人日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

夕拾》,《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

4.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

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天上的街市》)

5.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

i《沁园春•雪》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i

i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下阕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

i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6.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苏

州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也是人I

i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7.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

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

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8.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春》《背影》)

9.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

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济南的冬天》)

10.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

《寄小读者》《樱花赞》等。主张爱的哲学,歌颂大自然,歌颂童真,歌颂母爱,是冰心创作的永恒主

题。

11.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12.汪曾祺: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13.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台湾诗人、散文家。(《乡愁》)

14.安徒生:丹麦作家。他创作的童话有160余篇,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等。(《皇帝的新装》)

15.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最后一课》)

16.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与契诃夫、欧・亨利并

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我的叔叔于勒》)

17.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园丁集》和长篇小说《沉船》等。

18.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和剧

本《小市民》。

19.雨果:法国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诗

歌《惩罚集》《沉思集》,剧本《克伦威尔》等。【《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语、苏:

《给巴特勒的信》)]

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氏传》。我们学过的有《曹刿论战》。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我们学过的有《陈涉世家》。

3.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我们学过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

4.语录体

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

篇章结构等。如《论语》《孟子》。

5.通史与断代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与之相对的是断代史,往往记录某一朝代的历史,如《宋

史》。我们学过的文章分别有《陈涉世家》《赵普》。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专有名词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婿、神农”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前四史;《宗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为后四史。

“四库”:经、史、子、集。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anxU)、帝善(ku),唐尧、虞舜。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稻、黍、稷、麦、菽)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五声”:五个音级,也成“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汉字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六畜”:六种家畜,即马、牛、羊、猪、狗、鸡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另“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八

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岁寒三友”:松、竹、梅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

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

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敲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

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一3点,五更3一5点。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

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

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只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语,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古代别称

桑梓:家乡巾帼:妇女须眉:男子

寒窗、鸡窗:学校社稷:国家汗青:史册

三尺:法律庙堂:朝廷丝竹:音乐

桃李:学生南冠:囚犯烽烟:战争

婵娟、嫦娥:月亮手足:兄弟伉俪:夫妻

同窗:同学白丁、布衣:百姓但偻、黄发:老人

提携、垂髯:小孩桑麻:农事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专题:文化常识

古代常用代称

一、年龄称谓

1.襁褓(qiMgb苴o):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二至三岁的儿童。

3.垂髯: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泛指幼年。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髯”。

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5.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6.及笄:女子十五岁。

7.束发:男子十五岁,泛指青少年。

8.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

二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既加冠”的“加冠”。

9.而立:三十岁。如《论语》中的“三十而立”。

10.不惑:四十岁。如《论语》中的“四十而不惑”。

11.知命:五十岁。如《论语》中的“五十而知天命”。

12.花甲、耳顺:六十岁。如《论语》中的“六十而耳顺”。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mAodid):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15.期颐(qlyi):一百岁。

二、常用代称

称谓指代举例

旧说是长寿的象征。如《桃花源记》中“葺岑垂

黄发老人

髯”

垂髻小孩垂下的头发。如《桃花源记》中“黄发事

匹夫平民百姓如《论语》中“巴末不可夺志也”

布衣平民百姓如《出师表》中“臣本布冬”

白丁没有功名的人如《陋室铭》中“往来无自]”

鸿儒博学的人如《陋室铭》中“谈笑有漫隼”

蛾眉女子如《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苦将侬强派作承营”

庙堂朝廷如《岳阳楼记》中“居四学之高则忧其民”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如《春望》中“年木连三

烽火战事

月”

干戈战争如《过零丁洋》中“于乡寥落四周星”

兜整士兵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名拳”

金经佛经如《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拿掌”

3蚤人文人如《岳阳楼记》中“迁客攀勺”

风骚文学才华如《沁园春・雪》中“稍逊见事”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中“城阙辅二秦”

三秦关中地区

岱宗泰山如《望岳》中“合字夫如何”

婵娟月亮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千里共呼朗”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

桑梓家乡

指代家乡。如《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拿林”

鸿雁信使如《次北固山下》中尸.洛阳边”

青鸟信使如《无题》中“寺?殷勤为探看”

征蓬远行之人如《使至塞上》中“彳4堇出汉塞”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汗青史册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如《过

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小亨”

三、字、号、称谓

一般情况:“姓氏+名”。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还有字、号等,有“称己用名,称人以字”的说法。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兼怀子由”中“子由”就是苏辙的字。

号有以下几种:①别号: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称“青莲居士”,

杜甫称“少陵野老”,苏轼称“东坡居士”等。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表明使用者鄙视功名利

禄的志趣。也有人以号明志,如周敦颐号“濂溪先生”。②尊号:死后由门人、后人称呼,如陶渊明被称

“靖节先生”。③谥号:死后由皇帝颁发的荣称,如“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

称籍贯:出生地。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称官名:如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官地: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

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四、尊称、谦称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论语》中的“手目”。

2.君子:指有才德的人。如《论语》中的“不亦苕于乎”,《爱莲说》中的“花之苫于者也”。

3.世先生、世兄弟:对有世交的平辈的敬称。如《范进中举》中的“坐生牛同在桑梓”。

4.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

5.陛下:对君主的尊称。如《出师表》中的“欲报之于哆下也。”

6.在下:对自己的谦称。如《范进中举》中的“李下倒有一个主意”。

7.晚生: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如《范进中举》中的“哆牛久仰老先生”。

8.愚:我,谦称。如《出师表》中的“电以为营中之事”。

谦称:

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敬称:

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太子、王公: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者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闹(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

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

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

(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五、其他特定称谓

1.斋公:指长年吃斋的人。如《范进中举》中的“我听得手合们说”。

2.郎中:对医生或治病兼卖药的人的称呼。如《范进中举》中的“借庙门口一个外科呼中‘跳驼子'板凳

上坐着”。

3.司业、博士:古代学官名。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有可小、愣当为之师”。

4.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寿镜吾介绍:“因为他是渊博的宿修。”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难磨难时结交的朋友。

信尾问“安”十种:

给父母及长辈的信称:金安、钧安、崇安、颐安。

给夫妇的信称:双安。

给女亲戚的信称:坤安、壶安。

给病人的信称:痊安。

给旅人的信称:旅安。

给士人的信称:道安、文安、善安、撰安。

给教师的信称:铎安。

给商人的信称:筹安、财安。

给朋友的信称:(随时令变化)春安、夏安、秋安、暑安、大安、时安、迁安、台安、炉安。

官场问信彼此称:升安、勋安、觐安、轮安。

十四种“言”:

名人说过的话--名言;含有教益的话--格言;告诫规劝的话--箴言;预见未来的话--预言;临走留下

的话--留言;诚恳劝告的话--忠言;应允别人的话--诺言;开玩笑的话--戏言;抱怨别人的话--怨言;

虚假不实的话--谎言;无中生有的话--谣言;动听骗人的话-一甜言;鲁莽粗野的话--粗言;挑拨离间

的话一-谗言。

告''别”有十五种:分手辞行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挥手告辞曰:“挥

别”;叩拜辞行曰:“拜别”;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前往送行

日:“送别”;离别留言曰:“留别”;丢开离去曰:“抛别”;不愿分别曰:“惜别”;长久分别曰:“阔别”

六、古代纪年/纪月/纪日法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

花岭记》“顺治二年"、《〈</span>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

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

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

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

宗赵音(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

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

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

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

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

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

诗九首》“仲春遣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

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

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骰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骰。'“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

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

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月出(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初三叫月出,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

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

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跌(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

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现化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

点19-21点21-23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想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

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

“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

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

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想雪夜入蔡

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

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

黄昏一更一鼓甲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