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8:文言文阅读之拓展探究(练习)
南立穹煮过关练,
考点1.启示感悟型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材料二:
延陵季子将西聘普①,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色之。疑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②。从者止之日:“此吴国之宝,非所
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日先君无命分不
憨笑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
1.下列推敲文言词义的方法和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
文言词句方法释义
项
延陵季子将四聘
A课内迁移法:从小丘酉行百二十步向西
晋
B致使于晋,顾反语境推敲法通"返",返回
C不言而其色欲之词语参考法:利欲熏心欲望
D康者不为也查阅字典法:①侧边②棱角,引申为品行方正③廉洁④便宜品行方正
⑤考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书使友人惭,下车引书
B.不言则色欲之望之蔚然画深秀者
C.带宝剑以过徐君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则徐君死于楚骈死于槽杨之间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B.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C.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D.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5.檄“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交友之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说说友人和季子的行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
启示?
【答案】LC2.D3.A4.(1)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5.做人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分析】L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意是: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名词活用为状语,向西。
据此翻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句意,是延陵季子要向西边去访问晋国。解释正确。
B."致使于晋,顾反"句意是季子出使在晋国,回来的时候。反:通"返",返回。解释正确。
C."利欲熏心〃的意思形容被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欲:欲望。"不言而其色欲之”的意思是嘴上没有说
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欲:想要。所以,解释不正确。
D."廉者不为也”句意是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廉:廉洁,即品行方正。解释正确。
故选C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的/代词,指元芳;
B.连词,去叼连词,并且;
C.连词,来/介词,因为;
D.介词,在/介词,在;
故选D。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
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本句句意为: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其中,"继
位的徐国国君说"表明继位的徐国国君的回答行为,"先君无命孤”是推辞的理由,"孤不敢受剑”是表明结果。
故断句为: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故选Ao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
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日中:正午;至:至!J;贝就;信:讲信用;对:面对;礼:礼节。
(2)从者:跟随的人;止:阻止;止匕:这;非:不要;以:用来;赠:赠送。
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材料一:依据"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句意可知,陈元
芳之处父亲友人不讲诚信的行为是错误的。
材料二:依据"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
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于是季子以剑
带徐君墓树而去”句意可知,季子心中许诺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即使遭到新国君的拒绝,也兑现了自己心
中的承诺。所以,两个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做人一定要将讲诚信的道理,做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
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
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
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材料二: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
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
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
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
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
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然而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
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
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
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考点2.议论评价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
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日:"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二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日:“俟他日来取。"去数年,
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②;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6.请把文中加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7.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8.M青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并从何岳的言行来评价此人。
【答案】6.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都可以算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
7.夫畏斋一穷秀才也奉金而还磨犹可勉8.拾金不昧;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
妥,不贪图他人财物。
【解析】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
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拾金(捡到钱)、皆(全,都)、何(为什么)、利(意
动用法,这里是贪图)”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
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的意思是:
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章叙写何岳拾到银子还给失主,并不要酬谢和对当官寄存在家中的箱子,几年后原物交给当官人的侄子
两件事,即文章最后所说的“拾金而还"和"寄金数年,略不动心",从中可以看出何岳是一个品德端正,不贪
图他人财物之人。其选文的故事情节可以用成语"拾金不昧”来概括。
【点睛】参考译文: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200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
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
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为感谢他,想给他一些银子,何岳就说:"我拾到银
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开了。
何岳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
两银子。告诉何岳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
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
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春节期间,观看了电影《满江红》后,你们也想排练一部戏剧,为了更好的解读剧本,你和小文、小明对
以下材料进行了探究。
考点3.建议献策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二】
小重山•昨夜寒蛋不住鸣
昨夜寒蛋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
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材料三】
《宋史•岳飞传》(节选)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
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③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
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④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
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日:“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
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绍兴十年,兀术⑤合兵万五千骑逼邮城。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廛战
数十合,贼尸布野。飞语其下目:“直抵黄龙府⑥,与诸君痛饮!”桧⑦知飞志锐不可回,先请张俊、杨沂
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日:“十年之
力,废于一旦。
初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岁
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减)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④统制:武官名。⑤兀术:金朝
名将、开国功臣。⑥黄龙府:金人都城。⑦桧:秦桧。朝廷内的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
策
9.【材料二】词中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以下诗句和岳飞"心事"最相一致的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D.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0.【材料二】词的上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怎样的感情?请你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1L请你给【材料三】的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
初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
12.请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吸问
(2)身.弓为调药
(3)飞道妻问劳其家
(4)东向再拜日
13.请你选择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
A.皆重铠/习之B.立斩以徇
C.善以少击众D.桧亦以飞不死
14.你和同学准备对《满江红》进行谱曲演唱,在选择主奏乐器时候发生了争议。小文选择笛子,小明选
择二胡,你却认为鼓作为主奏乐器最为合适,请尝试说服他们。
15.请你为角色设计舞台说明,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原句人物动作、神情、语气等设计理由
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岳飞将手搭在儿子岳云的肩上,岳飞派儿子率领骑兵直接冲击又敌阵,将手
阵,戒之曰:"不胜,先面容非常严肃、语气郑重,干脆搭在其肩既是严肃的告诫,是作为一个父亲
斩汝!”又坚定。对儿子的关心。
飞语其下曰:"直抵黄龙
府,与诸君痛饮!”①—②—
16.有同学认为以上的排演手册太过单薄,不能充分地表现岳飞的形象,请你结合【材料三】第一段,根
据示例补充资料,使岳飞形象更加全面。
示例: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7.食戏剧的结尾,有同学建议安排【材料二】岳飞的《小重山》朗诵,以表达【材料三】中岳飞说“十年
之力,废于一旦”时的心境。你觉得是否恰当?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9.B10.①手法:寓情于景②感情:寂寞惆怅,内心孤寂、抑郁的心境③分析示例:此
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
夜静更深时分,能听得清楚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衬着诗人如水的愁
绪。在这个特定的场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怅,内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现出来。
1L初/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12.(1)有人(2)亲自(3)
派遣(4)两次13.D14.《满江红》低沉雄壮,气势磅礴,用鼓声作为主导乐器,有利于表达这
一情感与气势,能真正表现作者的胸襟与抱负,也符合沙场征战的情境。所以用鼓作为主奏乐器最为合适。
15.岳飞右手挥拳,神情坚毅,语气高昂、豪迈。岳飞说这番话是给将士振奋士气,豪迈的语
气、坚毅的眼神更能感染士兵。16.(1)爱护士卒(卒有疾,躬为调药;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
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2)有军事谋略(善以少击众;谋定而后战。)(3)礼贤下士,谦虚,
不居功自傲(好贤礼士;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7.①能。②材料三里岳飞
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关爱士卒,又非常有谋略,他一心希望能够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但是最终在秦桧
的阻挠下功成垂败,功亏一簧,只能愤怒惋惜地流泪。③材料二词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表达岳飞收复
山河的志向无人能懂的失意悲伤;"白首为功名〃,头发熬白了,到最后却无所成就,都很好地诠释了材料
三所提的悲凉心境。
【解析】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中"欲将心事付瑶琴"一句,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
他心事重重,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和志向,但知音难觅,情感难以寄托。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和漂泊的愁绪,与岳飞忧国忧民、壮
志未酬的心境并不一致。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诗表达了为国家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名声的抱负。这与岳
飞心事中希望为国家尽忠、实现个人理想的部分高度吻合。
C."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诗描绘的是孤独无依、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虽然带有一定的忧愁,
但更多表达的是个人情感的孤寂,与岳飞的壮志未酬心境并不相同。
D."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句诗表达的是想有所作为却缺乏机会和条件的无奈,虽然也带有一定的忧
愁,但更多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而非岳飞那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心境。
故选Bo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作手法。
诗词大意: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
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
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材料二】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体现在通过描写“寒蚕不住鸣”
的秋夜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寒量的鸣叫不断,不仅扰乱了词人的梦境,也暗示着词人内心
的烦躁和不安。而"帘外月胧明”则进一步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和朦胧,这种环境氛围与词人孤独、愁苦的心境
相互映衬,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和生动。直抒胸臆则体现在词人通过“惊回千里梦,已三更"直接表达了
自己的被惊醒后的无奈和失落。这里的"千里梦”暗示着词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惊回”则表明这些梦想被
残酷的现实所打断,使词人深感痛苦和无奈。同时,"起来独自绕阶行”也直接展现了词人孤独无助的处境,
进一步传达出其内心的苦闷和彷徨。上片通过这些表现手法,成功地传达出词人壮志未酬、孤独无助的悲
凉心境以及对知音难觅、心事难诉的深深感慨。词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秋夜的景象之中,使
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最初,岳飞常常对着朋友慨叹,又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责任,不肯依附和议的主张。
句子中的"初”是表示时间的状语,其后应有主要谓语部分。因此,"初"后应断开。接下来的"飞每对客叹息”
中,"飞"是主语,"每对客叹息”是谓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所以应在"叹息"后断开。"又以恢复为
己任"中的"又"表示进一步的行动或态度,与前文"飞每对客叹息"构成递进关系,表示岳飞不仅叹息,还有
进一步的行动或态度。因此,"又"前应断开。"不肯附和议"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表示岳飞因为前述的叹息
和恢复为己任的态度,所以不愿意附和议和。因此,"不肯"前应断开。
所以,正确的断句应为:"初/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有人问。或:有人。
(2)句意为:(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躬:亲自。
(3)句意为:岳飞让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遣:派遣。
(4)句意为:向东拜了两拜,说。再:两次。
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皆以美于徐公"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
A.连词,表示目的,用来;
B.连词,用来连接前后两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来;
C.介词,表示用某种方法或手段,用;
D.动词,认为;
故选D。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满江红》,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
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
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
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解答时,结合诗词主旨和鼓的音色特点作答
即可。
示例一:鼓的节奏感强烈,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满江红》这首词中的激昂情绪。词中"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描绘出的是一种激昂、悲愤的情感,而鼓声的节奏感强烈,能够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此
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样的豪迈壮志,也需要鼓声这种充满力量的乐器来衬托。
示例二:鼓的音色深沉、磅礴,能够很好地展现这首词的磅礴气势和深远意境。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所描绘的广阔天地和人生道路,都需要一种能够表达出这种宏大感的乐器来配合。而鼓的深
沉音色,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这种磅礴的气势。
1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时要先结合上下文内容把握人物说话的背景(意图),然后
再设计动作、神情、语气等,并根据背景分析设计理由。
第二句是在岳云出战取得胜利后,岳飞对部下说的话。“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句话在舞台设计上要表
现出岳飞作为将领面对将士时战胜敌军意志的坚定和杀敌报国、夺回失地的豪迈,所以舞台设计可以通过
人物的手部坚定、豪迈的动作,搭配上表情和语气。这样设计一方面能够振奋将士,同时以将领的表情表
现出坚定和豪迈也能给将士们带去希望,并感染阵前将士。
1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结合示例先概括人物形象,然后再用材料三第
一段的内容进行佐证。根据"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
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可以看出岳飞体恤下属(爱护士卒)。根据"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
后战,故有胜无败""善以少击众”可看出岳飞有军事谋略。根据“好贤礼士”可以看出岳飞礼贤下士。根据“凡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可以看出岳飞不重名利,不居功
自傲。
17.本题考查古诗文情感的对比理解能力。作答时要先理解材料二《小重山》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分析材
料一岳飞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时的心境,看二者是否吻合。《小重山》这首词上阕写词人深夜梦回的压
抑心情;下阕写壮志受阻:首句直伸心志,二、三句以"旧山松竹老”喻故乡中原盼归人老和作者急欲归乡,
收复中原的心情,最后"欲将"三句,以"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比喻,抒写抗金主张曲高和寡的郁闷、忧愤
心情。材料一中岳飞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是因为他作为抗金将领,多年来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并通过
自己的军事谋略在抗金战争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但在秦桧的阻挠下,最终恢复中原的胜利毁于一旦,
只能"愤惋泣下"。所以二者在情感上是吻合的,即材料二中的词能够表达岳飞壮志难酬的失意和功败垂成的
悲愤。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三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
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
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
远方戍守,岳飞让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就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
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私藏。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商议,计策定了然
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
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
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绍兴十年,金兀术集合一万五千骑兵逼近哪城。岳飞派遣儿子岳云率领骑兵直接冲击敌阵,并且告诫他说:
“如果你不能取得胜利,就先处斩了你。"双方激战了几十个回合,敌人的尸体遍布原野。岳飞对部下说:"我
军直接抵达黄龙府(金人都城),我与众弟兄开怀畅饮!"秦桧知道岳飞北伐的心志坚定,不可改变,于是首
先请求张俊、杨沂中等军队撤兵,然后说岳飞已成孤军,不可以长久驻守北方,要求岳飞撤兵,岳飞一天
之内连续接到十二道撤兵的金字令牌。他愤怒惋惜地流下眼泪,向东拜了两拜,说:"北伐十年的成果,一
天就毁废了。”
最初,岳飞常常对着朋友慨叹,又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责任,不肯依附和议的主张。秦桧也认为如果岳
飞不死,始终会阻碍议和,自己一定会招致灾祸,所以极力谋划杀死他。年底,案子也定不了,秦桧亲手
写了一张字条交给审判官,审判官立刻回报岳飞被处死。(岳飞)死时年仅39岁。
南峪,真题赛战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棒
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油右臂支船,
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
茶声然。
(节选魏学部《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
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
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两膝相¥匕者
(2)如有所谓_______________
(3)两股战战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启窗地观俄,阿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维类弥勒彳群响毕绡
C.中轩敞者为舱中1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IWJ可二泰许珠可历历数也
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说明顺序;【乙】文第一
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5.拗【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
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1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L靠近说话大腿2.C3.(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4.空间侧面
(间接)5.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
【分析】甲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海年代:明
乙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年代:清
甲文译文: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
用磐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
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
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
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
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
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
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
弥勒菩萨,袒露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
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一一念珠简直可以
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
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
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
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乙文译文: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
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
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
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许许的
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
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
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
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
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
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
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
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比:靠近。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
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
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是"。其他各项的
意思分别为:A:表修饰/一会。B:极、非常/消失。D:大约/可以。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
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容:神情。寂:平静。若:好像。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
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
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
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
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采用空间顺序,乙文运用侧面描写烘托
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5.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
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
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
畅,有感染力。可以提出建议: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牧竖①
蒲松龄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
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
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有删改)
【注释】①牧竖:牧童。②跑:兽用足刨地。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跑号如前状狼不敢朝
B.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C.章甚仓皇京暇甚
D.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敢令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穴/有小狼二B.大狼/闻声仰视
C.乃舍/此趋彼D.既而/奄奄僵卧
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9.文中的大狼身上体现了什么感情?
10.自《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童和狼的较量,你如何评价屠户、牧童对狼所采取的行动?
请说明理由。
【答案】6.C7.C8.(1)另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令小狼叫得急。
(2)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了。9.文中的大狼身上体现了深切的爱子之情。
10.示例:我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杀狼是正当的;我不赞同乙文
中牧童的行为,因为牧童"杀狼”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展现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解析】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先刖、以刖/上刖、刖进;
B.距离/离开;
C.意思都是"神情";
D.故意/原来;
故选Co
7.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
C.句意:于是舍弃这边奔向那边。
"乃"为连词,引出"舍此趋彼”的动作;
所以正确的划分应为:乃/舍此趋彼。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其,其中;竖,牧童;致,使,令。
(2)视,看;之,代指大狼;绝,断绝。
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从“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一句可以看出,大狼回到洞穴发现小狼不见后,神情非常惊慌,这体现了
它对小狼安危的担忧。当它听到小狼的嗥叫,“怒奔树下,号且爬抓",表现出它急于救子的急切心情。之后
在两棵树之间来回奔波,"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哪怕"奔渐迟,声渐弱”也不放弃,直至"既而
奄奄僵卧,久之不动",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狼对小狼深厚的爱,为了救子不惜一切。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狼》和《牧竖》,理解屠户和牧童与狼较量的具体情节。对于屠户的行动:分析屠户在面对狼时
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如"屠惧,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等,观察他从害怕到勇敢抵抗的过程。
考虑屠户采取的行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判断他的反击是否是为
了自卫和保护生命安全。评价屠户行动的效果和影响,思考他的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意义。
对于牧童的行动:考虑牧童戏弄大狼的具体方式,如"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
鸣急”等,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探讨牧童行动的性质,判断这是一种聪明机智还是残忍无情的表现。思考
牧童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如大狼最终"气已绝矣",评估这种结果的道德和伦理层面的影响。本题为开放性试
题,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全面、客观地评价屠户和牧童对狼所采取的行动,并给出合理充分的
理由,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赞赏甲文中屠户的行动,屠户起初对狼抱有退让之心,“投以骨"试图避免冲突,但狼贪得无厌,步
步紧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的反击是在生命受到威胁时
的勇敢反抗,合情合理;
我反对乙文中牧童的做法,牧童利用小狼令大狼来回奔波,直至大狼力竭而死,他们并非出于自卫,而是
故意捉弄取乐,手段残忍,"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等行为体现了他们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
【点睛】参考译文: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来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着分别捉住它们。(于是)各自爬上
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
树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故意让它嚎叫;大狼听到声音仰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用爪子
抓树。另一个牧童又在那棵树上让小狼急促地嚎叫;大狼停止嚎叫四面张望,才看到这边的小狼,于是舍
弃这边奔向那边,奔跑嚎叫像刚才那样。先前那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向它。大狼嘴里不停地
嚎叫,脚下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次,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减弱;不久就气息微弱地躺在地上,
很久都不动了。牧童从树上下来看它,大狼已经断气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
罗者日:“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便以远雷利食而屋毒,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
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慧力而有危亡之败国也。”
(选自《孔子家语》,有改动)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
于"却"。④熟:鲁莽。⑤败:灾,祸灾。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黄口丛大雀则不得
(2)孔子顾谓弟子曰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慧,而有危亡之败也。
14.会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15.拗如何评价孔子于小事教育学生这一行为?
【答案】1L跟随回头看12.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13.(1)大雀容易警觉,所以不
易捕到,小雀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依靠长者的谋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凭借,跟从年少者的
鲁莽,就会有危急死亡的祸患。14.示例:一是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
要有忧患意识;四是不效仿年轻人的鲁莽。15.示例:孔子善于从生活小事中得出生活哲理,并以此
引导教育学生,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其生活哲理值得我们领悟。
【解析】1L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雏鸟跟从大鸟就捕捉不到。从,跟随;
(2)句意:孔子回头对弟子说。顾,回头看。
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善于警觉从而远离祸害,贪图食物而忘记祸患。
"善惊以远害"表达了一种行为及其带来的结果;"利食而忘患"同样是一种行为和相应的后果表述。
故断为: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情况。重点词有:
(1)善,善于,擅长;惊,警觉;得,捕获,得到。
(2)故,因此,所以;慎,慎重,谨慎;虑,谋虑,思考;阶,凭借,依靠;慧,鲁莽。
1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雏鸟因为贪图食物而容易被捕获,这启示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在
的危险。"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意思是君子要慎重选择跟随的对象,凭借长者的
谋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方法。这表明长者的经验和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危险,走向成功。"善惊以
远害利食而忘患",大鸟善于警觉从而能远离祸害,这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警惕性,提前预见到可能的危
险并做好防范。"随小者之慧,而有危亡之败也",跟从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危急死亡的祸患,告诫我们不能
像年轻人那样鲁莽行事,否则可能会遭遇灾祸。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是要善于自我保护;二是要懂得取舍,不可因贪小利而陷入困境;三是要慎重选择跟随的对象;
四是要根据环境做出明智抉择。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孔子通过对雀鸟不同特点和行为导致的不同
结果的观察与思考,领悟到了关于警惕、贪食、跟从等方面的哲理。孔子不仅仅是自己领悟到这些道理,
还将其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如“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慧,而有危亡之
败也"。他以这件小事为契机,教导学生在生活中要谨慎选择跟从的对象,要有长远的考虑,不能贪图眼前
的利益,要有忧患意识,不能鲁莽行事。这种从生活中的细微之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和处世之
道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孔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教育的特点。他的教育思想不拘泥于书本和理
论,而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
可。
示例:孔子能以捕鸟这样的日常小事为切入点教育学生,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其寓
教于微的方式令人称赞,所传哲理发人深省。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见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雏鸟。孔子问他说:"大鸟却捕不到,为什么呢?"
捕鸟的人说:"大鸟容易受惊难以捕捉到,雏鸟贪吃容易捕捉到。雏鸟跟从大鸟就捕捉不到,大鸟跟从雏鸟
也能捕捉到。"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受惊就能远离祸害,贪图食物就会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内心,而因跟从的
对象不同决定是祸是福。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跟从的对象,凭借长者的考虑,就有保全自身的方法,跟从
年轻人的鲁莽,就会有危亡灾祸。"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
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①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日:
“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②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
日:“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日:“翁
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
狸奴③力耶?姑先质资④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
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6.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1)【食】翁每饭必管以腥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已】借贷无门,典质弓尽然志犹未弓(《隆中对》)
(3)【故】明告其故而归之广政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从】翁不得已,姑丛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丛(《狼》)
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19.含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答案】16.(1)喂养,给......吃食物(2)已经停止(3)原因故意
(4)听从,顺从跟随,跟从17.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
不择食也18.有一只饥饿的猫倒在地上快要死了,老翁看到它心生同情,就去照料这只猫。
19.【示例1】老翁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宝珠是老翁所收养的猫衔来的报恩之物,而且当初他家生活
艰难,他只是暂时将宝珠抵押来换钱度日,后来又遍访失主不得,最后才卖了宝珠。【示例2】老翁的做法
不妥。因为老翁救助饥猫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如果卖了宝珠就玷污了他的品行;猫衔来的宝珠毕竟属于他
人,且价值贵重,卖了有可能冤及别人;尽管暂时找不到失主,还可以继续寻找。
【解析】1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前句意为:老翁每顿饭都喂它荤腥。食:喂。后句意:准备酒菜做好饭食。食:
饭。(2)前句意为:无处去借,可以典当的东西也都典当完了。己:已经。后句意: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
停止。已:停止。(3)前句意为:说明原因告诉他原因归还给他。故:原因。后句意:吴广故意多次说想
逃跑。故:故意。(4)前句意为:老翁不得已,就听从了他们的意思。从:听从。后句意:一只狼得到骨
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在后面跟从。从:跟从。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本句句意
为:但是市井中的李树,难道是没有主人的?有节操的人尚且去摘取来吃,这正是人们所说的饥不择食。
所以节奏应划分为: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
18.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的重点词有:
睹,看。恻然,悲伤的样子。伺,照料。
19.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果肯
定老翁的行为,可抓住"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一句来阐述理由;如果认为老翁这么做
不对,则可从"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一句来阐述理由。
【点睛】参考译文:有个老翁,救死扶伤,可怜受难的人和物,很受人们的敬仰。但是命运多难,家道中
落。有一只饿猫倒下就会死去,这老翁看到了,心里十分的难过,就尽力的救助它,照顾它。从此以后这
只猫也就不去他处,对老翁无比的依恋。老翁每顿饭都喂它荤腥,即使他外出,也一定会叮嘱家人全心全
意的照顾小猫。
这年秋天洪涝之灾,庄稼颗粒无收。老翁家没有了吃的,又无处去借,可以典当的东西也都典当完了。猫
更是没有吃的,在旁边叫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管理观念篇》课件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课件
- 2024年农业局振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5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 某省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诗词赏析》课件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
- 体育用品销售代表工作总结
- 建筑行业增强施工现场卫生保障
- 《电动力学》课件
- 医院感染监测清单
- Q∕SY 05592-2019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 《1.我又长大了一岁》教学课件∣泰山版
- JIS G3141-2021 冷轧钢板及钢带标准
- qes三体系审核培训ppt课件
- 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 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共51页)
- 遗传群体文献解读集
- 工艺装备环保性与安全性的设计要点
- [玻璃幕墙施工方案]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