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酸与碱酸碱之间的反应
翁羔就理
KAODIANSHUU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2
考点二、物质的酸碱性................................................................2
考点三、酸碱指示剂..................................................................3
考点四、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3
考点五、酸的分类和命名.............................................................3
考点六、酸的性质....................................................................4
2-
考点七、鉴别SO4、c「的方法........................................................5
考点八、常见的碱及其性质...........................................................5
考点九、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6
题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6
题型2酸碱指示剂与PH.............................................................................................................8
题型3硫酸盐酸的物理性质..................................................11
题型4酸的化学性质........................................................13
题型5硫酸根氯离子的检验..................................................15
题型6碱的化学性质........................................................18
题型7常见的碱............................................................20
题型8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23
题型9酸碱反应及其应用....................................................26
翁羔就理
KAODIANSHUU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本质区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
别
间隔可能改变成新的分子
外观特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征成沉淀等
距离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镁条燃烧、硫酸铜晶体脱水等
区分依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据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
联系
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
a.白色硫酸铜粉末(CuSOQ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
(物质中有水的检验)
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就分解成无水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
b.无色透明的硝酸铅(Pb(NC)3)2)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Pbl2
c.黄色氯化铁溶液(Fed?)与硫氧化钾(KSCN)溶液反应生血红色硫氟化铁(Fe(SCN)3检验三价铁离
子)
考点二、物质的酸碱性
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NaOH==Na++O!T。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
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考点三、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
无色酚麟试液。
2、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酬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①pH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
酸、碱性强弱程度。
②pH的范围:0~14。
③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pH值12345678910111213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
性越强
@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
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考点四、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1)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
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镂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
(2)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
碱。
考点五、酸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方法类别命名实例
是否含氧元素含氧酸某酸H2so4
无氧酸氢某酸H2s
一元酸
HNO3>HC1
每个酸分子电离出的H
二元酸H2SO4>H2S
十个数
三元酸H3PO4
考点六、酸的性质
(1)酸的通性
①酸跟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麟试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氧化物的作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HC1+CUO=CUC1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③酸与活泼金属作用:酸与活泼金属作用生成盐和氢气。
Fe+2HCl=FeCl2+H2t;Zn+H2SO4==ZnSO4+H2T
④酸与盐作用:酸与盐作用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2HCl+CaCO3=CaCl2+H2O+CO2T;BaCl2+H2SO4==BaSO4i+2HCl
⑤酸与碱的作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HCl+NaOH=NaCl+H2O;Cu(OH)2+H2SO4==CuS04+2H2O
(2)酸的个性
①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打
开瓶盖,有白雾产生)和腐蚀性。工业盐酸常因含有杂质(FeCb)而呈黄色。如果把浓盐酸长期敞口
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的质量会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②硫酸: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密度较大,约为1.84g/cm3,可与水互溶。常
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是98%。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
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还能直接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水分,而具有吸水性。因此,
浓硫酸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CC>2、CO、H2>。2、S02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点在纸上或火柴梗上,可观察到纸上或火柴
梗因炭化而变黑。
c.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
慢慢地沿玻璃棒或容器壁流入水里,并不时地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不要把水加到浓硫
酸里浓硫酸的稀释。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
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
③硝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在实验中,浓硝酸应盛
放在棕色瓶子内。
④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
性气味的来源,浓度为3%-5%o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后为无色晶
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能力它是一种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
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考点七、鉴别so;-、的方法
(1)硫酸根遇硝酸钢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硫酸根离
子)。反应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i+2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NC)3)2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
2-
的稀HNC>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S04
(2)盐酸根遇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氯离
子)。反应方程式:HCl+AgNO3==AgCU+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NC>3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稀HNO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
考点八、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碱的含义: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0H的化合物。
1、碱的通性
(1)具有通性的原因
由于碱溶于水生成(解离、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碱的通性
①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麟试液变红色。
②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CO2+2NaOH——Na2co3+H2O;Ca(OH)2+CO2=CaCO3i+H2O
③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NaOH+HCl=NaCl+H2O
④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例:Ca(0H)2+Na2c。3——CaCO3;+2NaOH
2、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的比较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0H)2]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白色块状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易溶,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微溶
腐蚀性强腐蚀性较强腐蚀性
用途重要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如漂
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生活中可用来除白粉,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油污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用途、制取的比较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2+
电离方程式NaOH=Na+OH~Ca(OH)2=Ca+2OH-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麟试液变红色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2NaOH=Na2CO3+H2OCa(OH)2+CO2=CaCO31+H2O
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Ca(OH)2+2HNO3=Ca(NO3)2+2H2O
与盐反应2NaOH+CuSO4=Cu(OH)2i+Na2SO4Ca(OH)2+Na2c03=CaCO3;+2NaOH
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建筑业,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
织,印染等工业壤,配置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工业
上制取NaOH,漂白粉
制取Na2CO3+Ca(OH)2=CaCO31+2NaOHCaO+H2O=Ca(OH)2
注意: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固体表面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
解.因此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实验室也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潮解是一
个物理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九、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定义:酸跟碱起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实质:酸中H+离子和碱中离子的作用生成HzO的过程。
3、应用:①治疗胃酸过多;②改良酸性土壤;③中和工业废液。
।叫型精单
TiXingOingDan■
题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题型专练1].(2023秋•西湖区校级期中)物质发生“变色”是物质变化的重要证据,下列哪一种“变
色”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A.秋天树叶变黄色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解答】解:A、秋天树叶变黄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红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o
[题型专练2].(2023秋•钱塘区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解答】解:A、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
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
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小苏打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题型专练3].(2023秋•海曙区期中)三氧化二铁为一种低级颜料,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
等的着色,在涂料工业中用作防锈颜料。还可作为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
作炼铁原料。三氧化二铁有关描述:①可进行炼铁;②呈现红褐色;③熔点为1565℃;④难
溶于水;⑤不与水反应。上述有关描述中属于三氧化二铁物理性质的(填序号,下同);
属于三氧化二铁化学性质的是。
【解答】解:②呈现红褐色;③熔点为1565Q;④难溶于水;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①可进行炼铁;⑤不与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
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⑤。
[题型专练4].(2024春•婺城区校级期中)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在通常情况下,二氧
化氯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二氧化氯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
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其水溶液却十分安全,含有2%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无
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
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任答出一点)。
(2)根据题中信息,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o
【解答】»:(1)二氧化氯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2)由于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十分安全,所以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喷洒大量的水。
故答案为:(1)具有强氧化性;
(2)喷洒水。
题型2酸碱指示剂与PH
[题型专练5].(2023秋•椒江区校级期中)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
确的是()
体液尿液胃液血浆胰液
PH4.7〜8.40.9〜1.57.35〜7.457.5〜8.0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
B.人体的胃液含有H+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解答】解: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错误。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含有H+,故选项正确。
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因此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错
误。
D、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题型专练6].(2023秋•玉环市校级期中)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对应的pH,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0123456I891011121314
IIIIIIIIIIIIIII
甲乙丙丁
A.甲的pH=lB.甲比乙的酸性强
C.丙可能是可乐D.丁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的pH=l,故正确;
B.甲、乙的pH都小于7,甲的pH小于乙,所以甲比乙的酸性强,故正确;
C.可乐显酸性,丙的pH=7,呈中性,丙不可能是可乐,故错误;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7,因此丁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故正确。
故选:Co
[题型专练7].(202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不同品牌
的洗手液的pH如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洗手满a蒸僧水洗手液d
012345678^91011121314
洗手满b洗手洒c
A.洗手液c的碱性比d弱
B.洗手液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洗手液d和b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D.洗手液c用蒸镭水稀后pH变大
【解答】解:A、洗手液c和d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d的pH大
于c的pH,因此洗手液c的碱性比d弱,说法正确;
B、洗手液b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法正确;
C、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洗手液b的pH小于7,显酸性,因此洗手液d和b混合液
的pH可能等于7,说法正确;
D、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用蒸储水稀释后碱性减弱,pH变小,说法错误。
故选:D。
[题型专练8].(2022秋•乐清市校级期中)“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
到科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科学兴趣小组决定对碳酸钠和碳酸氢
钠溶液的酸碱度及性质进行探究。
(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pH为9,碳酸钠溶液pH为11。请写出pH试纸的正
确使用方法:»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醐试液,观察到试液变成一色。
(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pH变化与时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O
【解答】解:(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
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o
故答案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
照,即可得溶液的pH。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醐变红色,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酷试液,观察到试
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红。
(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
化碳,c点溶液显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
题型3硫酸盐酸的物理性质
[题型专练9].(2023秋•诸暨市期中)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
【解答】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
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Ao
[题型专练10].(2022秋•瑞安市校级期中)将浓盐酸、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共同的
变化是()
A.瓶口出现白雾B.溶剂质量变大
C.溶液质量变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出现白雾,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雾,A错
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使溶剂质量变大,浓盐酸中溶剂质量不变,B错误;
C、浓盐酸挥发出溶质会使溶液质量减小,而浓硫酸吸水会使溶液质量变大,C错误;
D、浓盐酸挥发出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吸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正确;
故选:D。
[题型专练11].(2022秋•临海市校级期中)小科观看的科学视频《神奇的
酸》后对几种常见的酸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但这
两种溶液中溶剂一开始不能是零,故A错;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故
B错;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
质质量减少,溶剂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
故选:Co
[题型专练12].(2023秋•浙江期中)某小组同学发现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
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试液变红,加热石蕊试液至沸腾,溶液没有恢复紫色。该小组同学认为
石蕊试液能否变回紫色可能和盐酸的浓度有关。于是他们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重
复以上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盐酸质量分数/%3620161412108
加热沸腾后石蕊试液颜色红色红色红色红色浅紫色浅紫色浅紫色
请你根据上述现象与所学知识,试解释不同浓度的盐酸和石灰石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
现象不一样的原因。
【解答】解:当盐酸的浓度较大时,短时间内会挥发出较多的HC1气体,这些气体会进入石蕊
溶液,溶于水形成盐酸,加热煮沸后残留的氯化氢气体多,因此石蕊溶液还呈红色;而稀盐酸
的浓度较小时,短时间内挥发出的HC1气体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加热后碳酸分解,石蕊能溶液
恢复到紫色。
故答案为:当盐酸的浓度较大时,短时间内会挥发出较多的HC1气体,这些气体会进入石蕊溶
液,溶于水形成盐酸,加热煮沸后残留的氯化氢气体多,因此石蕊溶液还呈红色;而稀盐酸的
浓度较小时,短时间内挥发出的HC1气体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加热后碳酸分解,石蕊能溶液恢
复到紫色。
题型4酸的化学性质
[题型专练13].(2023秋•浙江期中)思维导图有利于系统地归纳整理知识。如图为硫酸相关知识的
思维导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变色
指示剂
活泼金属
里——►盐+水
盐+氢气<-------
硫
酸
,金属氧化物莫止匕土卜
盐±+水k<----------呆=皿,新盐+新酸
A.若金属为Mg和Cu,分别加入稀硫酸中,金属表面都能产生气泡
B.若金属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与Fe2O3反应制取FeSO4
C.若碱为NaOH,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酬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若盐为Na2co3,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
B、金属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与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会生成硫酸亚铁,故B
错误;
C、酚醐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与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若碱为NaOH,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滴加酚歌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故C正确;
D、若盐为Na2co3,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中有气泡生成,故D
错误。
故选:Co
[题型专练14].(2023秋•竦州市期中)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
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
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
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KNO3、BaChB.Na2co3、NaOH
C.Zn、Ba(NO3)2D.KNO3、Na2cO3
【解答】解:A、硝酸钾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关闭止水夹,
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硫酸压入乙试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
和水,溶液不会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关闭止水夹,生成的氢气使甲中
的压强增大,将稀硫酸、硫酸锌溶液压入乙试管,硫酸、硫酸锌溶液与Ba(NO3)2反应生成的
硫酸领是不溶于水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D、硝酸钾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题型专练15].(2023秋•诸暨市校级期中)盐酸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图有
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Z
碱
金属氧化物
土卜
X<----------------HC1Ml
W
A.X可能是H2O
B.Y可能是硝酸领
C.若W呈无色,指示剂可能是酚猷
D.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
【解答】解: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X可能是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和硝酸钢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水和气体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Y不可能是硝酸钢,
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W呈无色,指示剂可能是酚醐,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醐溶液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反应,也能与氢氧化
铝等难溶性碱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题型专练16].(2022秋•慈溪市校级期中)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小科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
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
(1)若用紫色石蕊试液实现①,会得到—色溶液。
(2)若要实现④,可选用(填化学式)和稀硫酸反应。
【解答】解:(1)稀硫酸显酸性,若用紫色石蕊试液实现①,会得到红色溶液。
(2)若要实现④,可选用氧化铁,氧化铁(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生成的硫
酸铁溶液显黄色。
故答案为:
(1)红;
(2)Fe2O3(合理即可)。
题型5硫酸根氯离子的检验
[题型专练17].(2023秋•义乌市期中)小金对某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取样后进行检验,方法及结论
正确的是()
A.加入无色酚酸溶液,溶液不变色,则该溶液是酸溶液
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则该溶液是酸溶液
【解答】解:A、酚醐加入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是否为酸溶液,选项A
错误;
B、氯化领可与硫酸盐或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领或氯化银,再加入盐酸,沉淀都不会消失,因此
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硫酸根,选项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出存在银离子的可能,加入足量氯化/,此时产生不溶于盐
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沉淀为硫酸钢,因此证明含有硫酸根,选项C正确;
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选项D错误;
故选:Co
[题型专练18].(2023秋•杭州期中)对于某纯净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色,该溶液是碱溶液
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加稀硝酸不溶,一定有SO4
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
【解答】解: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但是不一定为碱溶液,选项A
错误;
B、加入氯化/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盐酸,则该沉淀可以为氯化银或硫酸/,因此无法确定
是否含有硫酸根,选项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银离子影响,加入氯化领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且不不溶于
稀硝酸,说明沉淀为硫酸银,证明含有硫酸根,选项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可以是碳酸钙、碳酸/,加入盐酸都可以溶解,因此
无法确定含有钢离子,选项D错误;
故选:Co
[题型专练19].(2022秋•衢州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C「和SO/,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
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r存在。
(2)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存在。
【解答】解:(1)检验是否含有SO:;可用酸化的硝酸钢溶液,一般用硝酸钢溶液和稀硝酸,
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钢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硫酸钢沉淀,则证明有sog-
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氯化银沉淀,则证明有C「
存在。
故答案为:
(1)硝酸领;
(2)硝酸银。
[题型专练20].(2023秋•滨江区校级期中)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
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石蕊试液丁*,“+NaCl溶液丁*,“+稀HC1,.
A.水7不变红色T不变红色—红色
▼X+石蕊试液”,“+适量NaOH溶液,“、、口上
B.稀HC1一变红色—红色褪去
+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①稀HQ-变红色;稀H2sO4一变红色
(②NaQ溶液t不变红色;Na2sO4溶液一不变红色
]①稀HC1+石T蕊试液变一红,八色;稀3H2s。4+石T蕊试变液红j色
')+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一*,“
(②出0T不变红色;NaNC)3溶液T不变红色
【解答】解:A、由于水中含有水分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这两种物质都不能使石蕊试
液变红,说明水分子和氯离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说明稀盐酸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
粒子是氢离子,故设计合理;
B、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粒子发生了改变,水分子和氯
离子都没有变化,氢离子没有了,溶液由红色变成了紫色,说明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氢离子有关,
故设计合理;
C、通过第一组实验可以看出,盐酸和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和水分子,而变红,说明可能与氢离
子或者水分子有关,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结果。而氯化钠和盐酸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两者都
含有水分子和氯离子,所以盐酸使石蕊变红,而氯化钠溶液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与水分子和
氯离子无关。所以可以得出氢离子使石蕊变红。硫酸钠和硫酸的对比,说明变红一定与水分子
和硫酸根离子无关,本实验可以不做,做了使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故设计合理;
D、由于该实验分别设计了水、硝酸钠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水分子和钠离子不能使石
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说明了氢离子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由
于盐酸中不含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做硝酸钠的对比实验是不必要的,故D设计不合理。
故选:D。
题型6碱的化学性质
[题型专练21].(2023秋•浙江期中)氢氧化葩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A.CsOH溶液能与Fe2O3反应
B.CsOH在水中能电离出Cs+、OH
C.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
【解答】解:A、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CsOH溶液不能与Fe2O3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CsOH在水中的电离出葩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CsOH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CsOH中氢氧根显-1价,钝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
S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题型专练22].(2023秋•鹿城区校级期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静置后可观察
到的现象是()
三一无色溶液日一无色溶液
A.W一蓝色沉淀B.工红褐色沉淀
三一黄色溶液卷一无色溶液
C.坂一白色沉淀D.旧一白色沉淀
【解答】解: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
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
显无色。
故选:Bo
[题型专练23].(2023秋•洞头区期中)小明围绕“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展开如下实验,某气体X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
后打开止水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
B.从性质看,气体X可能会与Ca(OH)2反应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D.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X
【解答】解: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装置内气压减小。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故A正确;
B、从性质看,气体X可能会与Ca(OH)2反应,会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故B正确;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气体X,故D错误。
故选:D。
[题型专练24].(2023秋•绍兴期中)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挤压图甲中A、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2)为了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盐反应,可选择的物质是—(可多选)。
A.碳酸钙B.氯化铁C.硝酸领D.硫酸铜
(3)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用如图乙所示的A,B,C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
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溶液),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这两个原因引起的锥形瓶内
气压变化肯定大于一个原因引起的,那么A中气球的体积肯定大于B中气体的体积;同时挤压
图甲中、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中气球大于B中
气球;故答案为: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
(2)AC、碳酸钙、硝酸钢与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故A、C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B符合题意;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3)方案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可以区分二者,故A方案正确;
方案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故方案B
不可行;
方案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滴入酚醐试液都变成红色,无法区分,故方案C不可行;
故选:Ao
题型7常见的碱
[题型专练25].(2021秋•越城区期中)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
a.稀盐酸b.氢氧化钠c.熟石灰d.碳酸氢钠e.氯化钾
(1)用于去除铁锈的是—;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一;
(3)用于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是—;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一。
【解答】解:(1)可用于去除铁锈的是稀酸,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答案为:
a;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
(3)营养元素钾元素可用于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故答案为:e;
(4)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c。
[题型专练26].(2023秋•慈溪市校级期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酸雨主要是由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
(1)pH<5.6的降水成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____可改良土壤酸性;
(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可以用碱溶液来吸收,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o
【解答】解:(1)pH<5.6的降水成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熟石灰可改良土壤酸性。
故答案为:熟石灰。
(2)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
故答案为:2NaOH+SO2=Na2SO3+H2O。
[题型专练27].(2022秋•慈溪市校级期中)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
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
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
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CaO、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实验验证】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试管外壁—,试管样品中一定含
外壁。底部有白色固体有CaO
实验2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滤液变浑浊样品中一定含
中,向其中通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领域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分析
- 2025年薄皮核桃树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UV局部上光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转子机盖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热合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提升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减少安全事故风险
- 科技驱动的家庭教育新模式探索
- 2025年高速全自动瓶盖滴塑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代企业的团队创新激励方案研究
- 现代教育中的宝马形象及其影响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2024年广东金融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DB31∕731-2020 船舶修正总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 王阳明心学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及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细胞与神经支配的相互作用
-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主题升华积累讲义及高级句型积累
-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 西方法律思想史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