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传记文言文核心考点复习(下)_第1页
上海高考语文传记文言文核心考点复习(下)_第2页
上海高考语文传记文言文核心考点复习(下)_第3页
上海高考语文传记文言文核心考点复习(下)_第4页
上海高考语文传记文言文核心考点复习(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记文言文■下(核心考点精讲精练)

真题感知

传记文言文解析专辑

【2024年上海春考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9题。(18分)

陈东庄先生传彭绍升

①陈先生名黄中,字和叔,吴县诸生也。自少通敏,为学长于史,深究前代治乱往复所由,

以达于当世之务。乾隆初,应博学宏词科,廷试被黜,乃纵游,学益精。

②当是时,上即位数年,锐意度续列圣治绩,绍往古绝业。中外大臣承明德,争延致天下

豪俊,虚己访时政阙失,而先生尤为大学士海宁陈公所知。既先生上书陈公,论用人、理财、

养兵数大事,其言通达治体,凿凿切利病,无少讳。顷之,有诏求骨鳗质朴之士,陈公奇先生,

欲以先生应诏,属先生友招以书,先生辞焉。先生客湖南巡抚幕府,土苗或小警,巡抚欲兴师

剿之,属先生缮奏章,先生日:“此召乱也,抚而辑之,其可。”弗听,先生辞焉,遂行。已而

苗叛,用兵期年乃靖。

③先生初至京师,最善山阴贡士胡天游。天游故奇士,负才气,傲睨当世,士鲜当意者,

顾独为先生屈,所著文必示先生。先生辄为发其墨、别其良以示,天游未尝不相视而笑也。天

游豪宕自喜,不肯循尺度,为势要所排斥,竟穷死。而先生介然有节概,谨去就,严取舍之辨,

然其穷与天游等。

④年四十余,杜门著书,无储石之储,泊如也。以疾终,年五十有九。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虚己切时政阙失()(2)士鲜当意者()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用兵期年乃早()

A.安静B.平定C.妥协D.驱除

(2)谨去就()

A.恭敬B.严防C.严密D.慎重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自少通敏为学长于史深究前代治乱往复所由以达于当世之务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既先生上书陈公,论用人、理财、养兵数大事,其言通达治体,凿凿切利病,无少讳。

5.第②段中陈东庄入湖南巡抚幕府间的言和行,分别体现了他的和特点。(2分)

6.作者为陈东庄立传,为什么又详写胡天游这一人物?请加以分析。(4分)

【答案】1.(1)访:咨询(1分乂2)当:符合。(1分)

2.(1)B(1分)(2)D(1分)

3.自少通敏/为学长于史/深究前代治乱往复所由/以达于当世之务(3分)

4.答案示例:不久先生给陈公上书,论述选用人才、管理财政、训练士兵几件大事,这些内容洞达

治国根本,清楚准确地道出时弊,没有丝毫避忌。(5分)

5.答案示例:见徽知著性格耿直

6.答案示例:胡天游傲气而有才华,却唯独折服于陈东庄,侧面烘托陈东庄富有才华,善于评文,

以及人品正直有操守;胡天游做事不循规蹈矩,被权贵排斥,困顿而终。陈东庄慎重进退洁身自好却同样

困顿,表达了对陈东庄的叹惋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⑴访:咨询(1分),句意:虚心咨询当时政治措施上的失误。

⑵当:符合。(1分)句意:很少有符合他心意的士人。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l)B(l分)。句意:用兵征剿了整整一年才得到平定。

(2)D(1分)句意:谨慎小心地就职或辞职。

3.本题考查断句。

自少通敏/为学长于史/深究前代治乱往复所由/以达于当世之务(3分)

首先通读并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名词、代词、虚词、句子结构、修辞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

等断句,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

的地方。“长于史"与"深究"都有动词,前有“擅长”,后有“深究",因此可以考虑此处断开。

"深究”的宾语部分直到“所由”而止,所以“所由"和"以达"断开。

本题关键是“长于史"与"深究"断开之后句意才通。所以,“自少通敏”与“为学”断开,作为共同陈述主语

“陈先生”的两个句子。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翻译文中的句子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二、注意看有无特殊句式;三、

注意有无通假字、使动、意动用法等。本句关键字词:“既”、“数”“通达治体"''切”“讳”

全句译为:不久先生给陈公上书,论述选用人才、管理财政、训练士兵几件大事,这些内容洞达治国根本,

清楚准确地道出时弊,没有丝毫避忌。(5分)

5.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可从题干提示第②段中“属先生友招以书,先生辞焉。”和“弗听,先生辞焉”两次辞官概括出先生性格耿

直的性格特征。从两次辞官的原因,第一次的辞官原因原文虽未点明,但可以看出先生有自知之明,不图

谋求高官显贵的性格,第二次辞官,原因比较明显,是由于先生认为自己向湖南巡抚提出的建议无法被采

纳导致“用兵期年乃靖”,可以看出先生见微知著,有先见之明。

答案示例:见微知著性格耿直

6.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思路及技巧分析。文本对人物的塑造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为陈东庄立传,又

详写胡天游的原因当然是以侧面描写对比烘托正面描写,使正面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要注意回答出侧面对

正面的烘托和对比是从哪几个方面完成,而不能泛泛而谈。有性格对比:胡天游傲气而有才华但只折服于

陈东庄;胡天游做事不循规蹈矩,被权贵排斥,烘托陈东庄慎重进退洁身自好。

参考译文:

陈先生名黄中,字和叔,是吴县的儒生。从小通达聪慧,做学问擅长史学,深刻探究前代社会治理得

好和不好朝代更迭的原因,来促进对当下社会的治理的重要任务。乾隆初年,他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廷

试时落榜,就尽情游历,学业更加精深。

正在这时,皇上即位几年了,他勇于进取,意志坚决地要延续列代圣君的政治伟绩,继承先贤们的非凡事

业。朝廷内外的大臣们秉承美德,争着邀请天下的英雄豪杰和青年才俊,虚心询问当时的政治措施上的失

误,而陈东庄先生格外被大学士海宁的陈公赏识。不久先生给陈公上书,论述选用人才、管理财政、训练

士兵几件大事,这些内容洞达治国根本,清楚准确地道出时弊,没有丝毫避忌。不久,有皇上下令征求心

无旁念、耿直正派的读书人,陈公认为陈东庄先生很特别,想推荐陈东庄先生去应诏,写信表达想以朋友

身份推荐他去应诏。陈东庄先生不接受这件事。陈东庄先生在湖南巡抚的府署内做幕僚,当地苗民有时有

一些惊恐的行为,巡抚想要起兵围剿他们,托付陈东庄先生缮写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先生说:”这个做

法容易造成叛乱,先安抚他们再使他们安定,这大概可以。"巡抚不听,陈东庄先生辞别他,就离开了。不

久苗民叛乱,用兵征剿了整整一年才平定。

先生刚刚至京城,最喜欢与山阴贡士胡天游交好。天游本来是个天赋出众的人,依仗自己的才气,轻视当

世的读书人,很少有符合他心意的人,却只为陈东庄先生折服,他写的文章一定要给陈东庄先生看。陈先

生就替他找来博学多才、高情远致的文章来给他看,天游对他总是笑而视之。天游生性豪迈,执著追求自

己的理想,不肯按照规矩办事,被有权有势的政要排挤,最后困顿而死。而陈东庄先生耿介有气节,谨慎

小心地就职或辞职,有他自己严格的取舍标准,然而他的困顿跟天游一样。

陈东庄四十多岁时,闭门写书,没有脩石之储,淡泊到这样。因为生病而死,享年五十九岁。

[2023年上海高考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儒贾传

(明)耿定向

世以儒命者,炫智钓奇,有市心焉,儒而贾也。扶义乐善,仁心为质,儒之行也。贾而有是,不亦儒

乎?余慨焉,作《儒贾传》。

①儒贾名豪,字子德,徽之歙人也,姓程氏。父日稷,始入楚,止麻城岐亭贾焉。稷所挟赞微也,而

岐又小市,悬山谷中,贸易寡。亡何,稷卒优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赞贾以故不遑业儒。然伯仲伟干雅女.

识度夷旷,大类儒者。其为贾,诚心平价,人乐趋赴。赞渐起,市亦因以辐辕。

②岐旁村有郭今者,尝游王文成门,谈良知学。子德悦而师之,为巍冠褒衣,趋绳视准。阈阑®少年感

相目笑,子德益自喜。间有从之游者,子德持廛高谈,与相往复,弥日不辍。阖阖少年复相诟日:“贾而

欲赢,而迂言废事,吾见其橐归耳。”子德闻之曰:“燕雀不知鸿鹄,则斥骗之笑大鹏,固也。”

③岁侵,尝糜以哺闾阎之饿,而又梗以瘗道路之殍。出母钱贷人,贫不能偿,辄焚其券。由是子德高

义啧啧满黄②人口矣。麻城令金勿有治声,闻而贤之,榜书“贾中儒味”旌其门。里人因咸称子德为“儒贾”

云。

④子德虽不废贾,然好儒益甚,远近款其门者益众,斥奇赢振施之不厌,而财益阜,不数年,且致千

金。

⑤居常训子姓日:“吾家世什一③,不事儒。自吾一染指,而士庶亲悦,贾且什倍。由是观之,儒何负

于贾哉?尔曹勉矣!”优游乡里,年八十三而卒。

[注释]①阍阑:街市。②黄:明代黄州府。③什一:以十博一,泛指经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弥日不辍()(2)而财益阜()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市亦因以阳移()

A.聚集B.积累C.辐条D.运输

(2)远近期其门者益众()

A.招待B.寻找C.结交D.拜访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稷卒优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费贾以故不遑业儒。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阊阑少年复相诟曰:“贾而欲赢,而迂言废事,吾见其橐归耳。”

5.程子德新店开张,友人赠名“义善坊”,请概括第③段中程子德的事迹,分析友人如此取名的原因。

分)

6.根据小序和第⑤段内容,比较作者与程子德对“儒”“贾”关系认识的异同。(4分)

【答案】

1.(2分)(1)整(2)丰富

2.(2分)(1)A(2)D

3.(3分)稷卒/费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宽贾/以故不遑业儒。

4.(5分)街市上的年轻人又羞辱他说:“经商就是获得利益,然而他言辞迂阔荒废事务,我可以预见他

会垂着空袋子回来的。”(隅阑少年复相诟1分,贾而欲赢1分,吾见其橐归耳1分,迂言废事2分)

5.(3分)程子德在饥荒之年救济灾民,安葬死者;对借钱无力偿还者,烧毁契据,免除债务。这体现出

他行事仗义,乐善好施的品质,因此友人取名“益善坊”。(概括事迹2分,分析原因1分)

6.(4分)同:作者与程子德都肯定“儒”“贾”可以结合。异:作者分别以“扶义乐善,仁心为质”和

“炫智钓奇,有市心焉”作为儒士和商人的特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重儒轻商的偏见,程子德则不存在这

种偏见;程子德认为商人事儒有助于经商,作者则没有这样的看法。(同1分,异1点2分,给满4分为

止)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

(1)句意:一整天也不停止。

(2)句意:这样财产越来越富足。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句意:市场也因此而集中起来。

故选Ao

(2)句意:远近来他门上拜访的人越来越多。

故选Do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父亲去世,家产更加微薄。德与兄长收拾父亲遗留的家产,以贩卖为业,没有工夫从事儒业。

父亲去世,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在“卒”后断开。“子德与兄”是主语,应该在其前面断开;

“以故”一般放在句首,因此在其前面断开。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翻译文中的句子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二、注意看有无特殊句式;三、

注意有无通假字、使动、意动用法等。本句关键字词:“诟”、“贾”“迂言”“见”

全句译为:街市上的年轻人又羞辱他说:“经商就是获得利益,然而他言辞迂阔荒废事务,我可以预见他

会垂着空袋子回来的。”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内容分析”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以文章具体内容为依据思考、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为

依据,思考、答题。题干提示:请概括第③段中程子德的事迹,对应段落语句有“岁侵,尝糜以哺闾阎之

饿,而又梗以瘗道路之殍。出母钱贷人,贫不能偿,辄焚其券”进行翻译提取如下:收成不好时,曾经做

稀粥来喂乡里饥饿的人,又做棺材来埋葬在路上饿死的贫民。放出本钱来贷给别人,穷得无法偿还的,就

烧掉债券。而这些体现出程子德行事仗义,乐善好施的品质,因而友人赠名“义善坊”,也高度概括了程

子德的事迹。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

题目提示结合序言和第五段,从中找出异同即可。

序言:世以儒命者,炫智钓奇,有市心焉,儒而贾也。扶义乐善,仁心为质,儒之行也。贾而有是,不亦

儒乎?余慨焉,作《儒贾传》。主要观点可从“世以儒命者……有市心焉,儒而贾也”、“贾而有是,不亦

儒乎?”两句进行总结,作者分别对“儒”和“贾”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句意陈述重点在于儒并推崇

儒;而第⑤段内容主要观点从“儒何负于贾哉?尔曹勉矣!”作为重点体现,可以看出程子德主要是从“儒”

对于“贾”的作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据此展开分析比较即可。

参考译文:

世上以儒者名义自称的人,夸耀智慧,猎奇斗艳,其实是有买卖之心,这是名义上是儒者实际却经商

的行为。坚守正义,乐意做好事,并且以仁爱之心为特质,这才是儒者的行为标准。如果一个商人有这样

的行为,不也是儒者吗?我对此有感慨,作了《儒贾传》。

儒贾者名豪,字子德,徽之歙人也,姓程。父亲名稷,最初是进入楚地,停留在麻城岐亭经商。稷所

携带的经商资本不大,而岐亭又是个小集市,处在山谷中,贸易不多。不久,稷去世,家产更加微薄。子

德与兄长继承父亲遗留的家产作生意,所以没有时间从事儒学。然而兄弟俩身材魁梧、神态高雅、见识广

博、气度平和旷达,非常像儒者。他作为商人,心地诚实价格公平,人们乐于赶来与他交易。于是资产逐

渐地多起来了,市场买卖也因此而集中起来。

岐旁村里有个叫郭今的人,曾经游学在王文成门下,谈论良知之学。子德高兴得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

为此还戴上高高的帽子,穿上宽大的衣服,到市上交易时严格按照市场规则与别人交易。市上的少年都相

互目中含笑,子德却更加高兴。有时有人跟着他交往,子德就手拿着拂尘与人高谈阔论,与别人交游、往

来,整日整日也不停止。街市上的年轻人又羞辱他说:“经商就是获得利益,然而他言辞迂阔荒废事务,我

可以预见他会垂着空袋子回来的。”子德听到后就说:“燕雀不知道天鹅(的志向),所以斥鹦嘲笑大鹏,事

情本来就是这个道理。”

当收成不好的年份时,曾经做稀粥来喂乡里饥饿的人,又做棺材来埋葬在路上饿死的贫民。放出本钱

来贷给别人,穷得无法偿还的,就烧掉债券(不再索要)。因此子德的高尚义举在黄州府被人交口称道。麻

城县令金勿治理很有名声,听到他的事迹后认为他有贤德,在他的门上贴上“贾中儒味”的匾额以表彰他。

乡里人因此都称子德为“儒贾

子德虽然未废弃经商,但越来越爱好儒家思想了,远近来他门上拜访的人越来越多,他拿出多余的赢

利来救济施舍而不知满足,但财产却更加富足,不到几年工夫,就获得了千金的资产规模。

他平时常常告诫子孙说:“我们家世世代代经商,从来没有人专门学儒。自从我一开始对儒学有所接触

之后,士人和百姓都亲近喜欢我,从而买卖增加了十倍。由此看来,学儒对从事商业哪里有负担和连累呢?

你们要更加努力呀!”他在乡里悠闲自得,直到八十三岁去世。

【2023・上海・春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董三齐传

(明)辛广恩

①公讳三齐,字表渤,别号膺赐。性纯孝,事父母,未尝疾言遽色,问安视寝,虽严冰潺暑,弗少懈。

岁乙丑,予与公偕试郡中。夜半闻扣户声甚急,卓启视,得母病家报。公仓皇燃火促装。诸同人慰止之,

公泣日:“功名岂重生我者哉?”遇驰归。父病昼夜侍榻前浣重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及殁,公瓣踊®哀痛,

柴毁骨立,几灭性。与弟二人同居,事母无私蓄,事叔父如父,抚族子弟如子弟。

②为人坦易和平,与乡人居,即市井负贩,未尝不折卞礼下之。然介不可夺,少年负才者,喜放言谑

论,当公前则扪舌而退。

③庚辰岁大歉,粥慎饿者。日集数百人,全活甚众。盗起,焚人庐舍,延公庄,无积薪,争率其党超

之,目:“乃公家世忠厚,吾侪安忍火其居哉?”

④公登崇祯庚午乡试,三上春官②不第。今母老,乃谒选司理大同,奉母往。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更循

旧例以官价进,公正色目:“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已私者乎?”禁官价无复用。平反冤狱以数百计。钦犯数

十案,屡以轻拟驳审,公执议不挠,口:“法如是足矣。若求多焉,是深文®也。”卒如公议。辘帮会首季

文才等欲血谋不轨,公单骑觇贼,廉其状,扑灭之。

【注】①廨踊:捶胸顿足。②春官:礼部的别称。③深文: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趣启视()

(2)公单骑胡贼()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未尝不好节礼下之()

A.屈己下人B.鞠躬致敬C.改变节操D.调和争执

(2)争率其党施之()

A.移居B.搬走C.调动D.流放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父病昼夜侍榻前浣腌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进,公正色曰:"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已私者乎?"

5.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董三齐坚守原则这一

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

【答案】1.疾行侦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趋:疾行。句意:董三齐疾行,打开一看。

(2)觇:侦察。句意:董公一人骑马前去侦察贼人。

【答案】2.A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折节:屈己下人。句意:未曾不屈己下人礼待别人。

故选Ao

(2)徙:搬走。句意:争着率领手下搬走。

故选Bo

【答案】3.父病/昼夜侍榻前/浣胸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父亲生病了,董三齐从白天到晚上侍奉在床榻前,清洗床板,洗涤脏衣,衣不解带地服侍了十多天。

“父病”主谓结构完整,后面断开;

“昼夜侍榻前”省略主语董三齐,“榻前”省略“于"字,是状语后置句,应在状语“榻前”后面断开;

“浣脆拭秽”为并列结构,都是董三齐做的事,“拭秽”后断开;

“衣不解带者”是说衣不解带的情况,做“旬余”的主语,中间不必断开。

【答案】4.董三齐到职,次日有采购事宜,官府中的小吏遵从惯例按照官价采购,董三齐神色庄重地说:

“哪里有掠取市场上的物资来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呢?”

【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抵”,至!J;“市易”,采买;“循”,遵循、按照;“攫取”,掠取:“徇己私”,谋求一己之私利。

5、【答案】坚守原则是董三齐身上尤为珍贵的品质。当得知母亲患病时,他放弃科考,整装归家,选择尽

孝。他禁用官价采购,不徇私利,维护公义。面对钦案,他不屈从朝廷批复,坚持法律的公正性。而他的

坚守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周围的人和事:家族和睦,公正得到维护。人生中,功名与亲情、公与私、权与法

的权衡取舍总是困难的,董三齐始终坚守孝悌、公义、公正等原则,未改变其节操,这一品质值得称颂。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

给人物写短评,需要概括出人物最可贵的品质,结合文章内容稍作分析;最好还要分析出人物的品质有哪

些影响和意义。

选文中董三齐最可贵的品质是坚守原则,表现在诸多地方。如“岁乙丑,予与公偕试郡中。夜半闻扣户声

甚急,趋启视,得母病家报。公仓皇燃火促装。诸同人慰止之,公泣曰:'功名岂重生我者哉?'遗驰归”,

当得知母亲患病时,他放弃科考,整装归家,选择尽孝。再如“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

进,公正色曰:'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已私者乎?’禁官价无复用”,他禁用官价采购,不徇私利,维护公

义。再如“钦犯数十案,屡以轻拟驳审,公执议不挠,曰:'法如是足矣。若求多焉,是深文也。'卒如

公议”,面对钦案,他不屈从朝廷批复,坚持法律的公正性。

再看他的影响,“与弟二人同居,事母无私蓄,事叔父如父,抚族子弟如子弟”,家族和睦;“盗起,焚

人庐舍,延公庄,无积薪,争率其党徙之,曰:'乃公家世忠厚,吾侪安忍火其居哉?'”,连盗贼都不

愿伤害他;“禁官价无复用”“卒如公议”,维护了公平正义。

最后稍作总括:人生中,功名与亲情、公与私、权与法的权衡取舍总是困难的,董三齐始终坚守孝悌、公

义、公正等原则,未改变其节操,这一品质值得称颂。

参考译文:

①董公的名字叫三齐,字表渤,别号膺赐。董三齐非常孝顺,侍奉父母,不曾言语神色粗暴急躁。问

候、侍奉父母的礼节,即使严寒的冬天,潮湿炎热的夏天,也没有稍微的懈怠。乙丑年,我跟董三齐一起

参加郡中的考试,半夜的时候听到敲门声很紧急,董三齐疾行,打开一看,原来是有人送来一封母亲病急

的家信。董三齐仓促之间点燃蜡烛,急忙整理行装,一起的人安慰阻止他,董三齐流着眼泪说:“功名难

道能使我重生吗?”董三齐快速奔驰回家。父亲生病了,董三齐从白天到晚上侍奉在床榻前,清洗床板,洗

涤脏衣,衣不解带地服侍了十多天。等到父亲去世,董公捶胸顿足哀毁痛苦,瘦的形销骨立,几乎死去。

和弟弟两人一同居住,侍奉父母没有自己的积蓄,侍奉叔父如同自己的父亲,抚育同族子弟如同自己的子

弟,

②董公为人平易和蔼,和乡人居住,即使是市井小贩,未曾不屈己下人礼待别人。然而董公耿直介不

能改变,有些年轻人依仗才华,喜欢说一些大话,言谈戏谑,在董公面前则闭着嘴巴退走。

③庚辰年大饥荒,董公施舍稠粥让饥饿的人吃。每天聚集几百人,保全救活了很多人。有盗贼出没,

焚烧人家的房屋,他们到了董公的村庄,没有堆积柴草,反而争着率领手下搬走,说:“这位董公家世代

忠厚,我们怎么忍心烧了他的家呢?”

④董公考中崇祯庚午的乡试,名字多次登上礼部的名单却没有考中。如今母亲年老,于是谒选司理得

到大同,侍奉母亲前往。董三齐到职,次日有采购事宜,官府中的小吏遵从惯例按照官价采购,董三齐神

色庄重地说:“哪里有掠取市场上的物资来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呢?”禁止官价不再使用。平反冤案几百件。

有几十个钦犯案件,朝廷多次因为判罚太轻驳回重审,董公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曾改变,说:“按照法律像

这样就足够了,如果求多判,这是援用法律条文太苛细严峻。”最终案件依从董公的判法。辘帮会首李文

才等献血为盟图谋不轨,董公一人骑马前去侦察贼人,察知他们的情况,消灭了他们。

【2022・上海・春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傅良弼传

(唐)李翱

傅良弼,字安道。清河人也。以善弓矢罩。仕于成德军。流辈称其朴厚。博野、乐寿,本隶瀛州,诏

以与成德军。其后以公选为将,而镇于乐寿。公善抚士卒,与之同苦乐,得士卒死力。

长庆初,幽州继乱,成德杀其帅宏正,将庭凑因盗有地。公奋日:“吾岂可以为贼乎!”遂誓众喻以

逆顺,闭城拒贼,潜疏以闻。诏以乐寿为神策行营.命公以为都知兵马使,与深州将牛元翼、博野李寰耨

角相应。贼屡攻之。卒不能克。

拜郑州刺史。公本用武力进,未尝治人,于是痛自刻凛,清已率下。凡从公将卒本与公同立于乐寿者,

皆竺惧,不敢越条令以侵物。故郑州称攀。虽他时文吏,罕能过者。

闵帝初,以公为银、夏、绥、宥等州节度使。居河阳,濡民不耕织,党项千余落,以畜牛羊马代田业。

先时将帅多贪,至有盗其善马者,蕃落咸怨走,以出他境。及公之至,蕃人来见,或献马者,公拒而不受。

蕃人喜,传以相告,未愈月,而部落相劝皆归,蕃人之有罪者,惧而来奔,故事皆使蕃人出马以赎,公目:

“吾将于此,职当禁其逃亡,有罪何俟于赎。”皆执之以付其蕃落,蕃人益喜。

太和二年九月,以公为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俾治齐州,图沧景之冠。红兵翥威生L全将之当

必且有成矣旌旗及于陕而得疾疾愈即路。十月咦薨于玦石驿。春秋五十有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善弓矢显(2)十月限

2.实词选择。

(1)皆步惧()

A.整齐B.谨慎C.教导D.斥责

(2)故郑州称理()

A.治理B.有理C.安定D.法纪

3.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誓众,喻以逆顺,闭城拒贼,潜疏以闻。

4.断句:知兵者咸以为命将之当必且有成矣旌旗及于陕而得疾疾愈即路。

5.傅良弼善于管理属下的将卒,请结合①-③段,加以分析。

6.第④段中番人先“喜”,后“益喜”,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原因。

【答案】L(1)出名,显扬(2)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2.BC3.傅良弼于是激励将士,

用叛逆与忠顺的道理使将士明白,关闭城门抵抗叛贼,并暗中上疏来让皇帝了解情况。4.知兵者咸以

为命将之当/必且有成矣/旌旗及于陕而得疾/疾愈即路。5.第①段写傅良弼与士卒们同甘共苦;第②

段写傅良弼以顺逆之理晓喻士卒,可见其治下重"明理";第③段写他清廉律己,可见其治下重"表率";第

③段写将士不敢触犯条例侵害掠夺,可见其治下重"严纪"。6.以往将帅多贪,蕃人深受其苦,而傅良

弼上任拒受献马,营造廉洁风气,减轻蕃人负担,因而蕃人"喜";以往罪犯可以马赎罪,蕃人深苦其乱,傅

良弼抓获罪犯并交付蕃落处理,体现对蕃人的尊重,稳定社会秩序,因而蕃人"益喜"。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显,出名、显扬。句意:凭借擅于使用弓箭而出名。

(2)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句意:农历十月的最后一天。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饬,谨慎。句意:都谨慎害怕。

故选Bo

(2)理,安定。句意:所以郑州堪称安定。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誓",激励;"喻",使……明白、了解;"逆顺",形容词用作名词,叛逆与忠顺的道理;"潜",暗中;"疏",

上奏折;"闻",使……知晓、了解。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掌管军队的人都认为应当任命他担任将帅,一定会有成就,旌旗刚到陕,傅良弼就生了病,疾病刚

痊愈就上路。

“知兵者咸以为命将之当","知兵者"主语,"以为”认为,作谓语,"命将之当"是"以为"的内容,作宾语,本

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

“必且有成矣"一定会有成就,"矣"作为句末语气词,断句的标志,之后应该断开;

"旌旗及于陕而得疾","旌旗"指傅良弼所带的军队,作主语;"及""得"谓语,连动;"陕""疾"为宾语,本句

独立成句;

"疾愈即路","疾"主语,其前应断开。

5.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

第①段"公善抚士卒,与之同苦乐,得士卒死力"可见傅良弼山安抚士卒,能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士卒们誓

死为他效力;

第②段“遂誓众喻以逆顺,闭城拒贼"写傅良弼以顺逆之理晓喻士卒,可见他治下重"明理";第③段"于是痛

自刻凛,清已率下"他痛下决心改变自己,可见他清廉律己,治下重"表率";

第③段"凡从公将卒本与公同立于乐寿者,皆饬惧,不敢越条令以侵物”写将士不敢触犯条例侵害掠夺,可

见他治下重"严纪"。

6.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

依据原文"先时将帅多贪,至有盗其善马者,蕃落咸怨走,以出他境"可知以往将帅大多贪婪,导致有偷盗良

马的人,蕃人都深受其苦,而傅良弼上任“蕃人来见,或献马者,公拒而不受"可知他拒受献马,营造廉洁风

气,减轻蕃人负担,因而蕃人"喜";

依据原文"故事皆使蕃人出马以赎"可知以往罪犯可以马赎罪,蕃人深苦其乱,傅良弼"职当禁其逃亡,有罪

何俟于赎""皆执之以付其蕃落"可知他抓获罪犯并交付蕃落处理,体现对蕃人的尊重,稳定社会秩序,因而

蕃人"益喜"。

参考译文:

傅良弼,字安道。清河人。凭借擅长使用弓箭而出名。在成德军部下做官。同僚们都称赞他朴实憨厚。

博野、乐寿,本来就隶属瀛州,下诏把它们交给成德军管理。后来傅良弼被推选为大将,就镇守在乐寿。

傅良弼善于安抚士兵,跟他们同甘共苦,赢得士兵们愿为他拼死效力。

长庆初年,幽州发生叛乱,成德军内部杀了他们的主帅宏正,大将王庭凑趁机盗取了管辖的领地。他

愤然慷慨地说:“我怎么可以做叛贼!”傅良弼于是在军众面前宣誓告知叛逆与忠顺的道理,关闭城门抵

抗叛贼,并暗中上疏来让皇帝了解情况。皇上下诏把乐寿作为神策行营,任命他担任都知兵马使,与深州

牛元翼、博野李寰形成特角之势相互照应。叛军多次进攻。最终还是不能攻克。

任郑州刺史。他本来是凭借军功做官,没有管理百姓的经验,于是他痛下决心改变自己,清廉律己来

作下属表率。凡是跟随傅良弼的将士原本就是和他一同在乐寿的将士,都谨慎害怕,不敢逾越条例侵害掠

夺财物。所以郑州以安定著称。即使那时候的文官,也很少有人能超过他的。

闵帝初年,任命傅良弼为银、夏、绥、宥等州节度使。在黄河北岸,百姓不懂耕种纺织,党项族有千

余户,都以养牛羊马为业来代替农业生产。以前的将师大多贪婪,以至出现偷他人好马的人,蕃人部落都

抱怨恨逃离,出走到其他部落境内。等到傅良弼到来治理,蕃人前来拜见他,有人进献马,傅良弼坚决拒

不接受。蕃人高兴,奔走相互传告,没有超过一个月,各部落的人相继劝说着都回归了,蕃人有犯罪的,

因为惧怕抓捕来投奔,按以前惯例都是让蕃人拿出马来赎罪。傅良弼说:“我在这里为将领,职责应当禁

止他们逃跑,有罪来投奔为什么还要等他们来赎。”都将他们交付给他们所在的蕃人部落处理,蕃人就更

加高兴。

太和二年九月,任命傅良弼为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让他治理齐州,来谋划抵御沧州景州的首

要敌人。掌管军队的人都认为应当任命他担任将师,一定会有所成就。然而旌旗刚到陕地,傅良弼就生了

病,疾病刚痊愈就赶路。农历十月的最后一天,在碳石驿谢世。享年五十六岁。

【2021•上海•高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仅传

[北宋]郑獐

①吴仅,字庶几,鄱阳人。天圣五年进士擢第。

②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蟠幡有芒角。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蜀人

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人获

利焉。韩丞相嘉之。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君佐宋

公为治,竺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

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④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②诉某事,君日:“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

耶?”捶其吏,道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

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鳌牙常不合,而卒亦用此取困。

⑤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得休息。前为守者,率置民

事,专治宾客。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者,虽炬赫巨官,饷之壶酒盘殖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

以结恩意。往来者皆申苇,遂得毁言。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

⑥朝廷复欲携挚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韩丞相为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还,

至汜水县,得疾卒,享年六十二。

【注释】①廉悍:指方正严厉。②公移:公文。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球奸搜蠹()

(2)率置民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捶其吏,道之贵家游观()

A.派遣B.谴责C.发配D.驱逐

(2)往来者皆索黑)

A.无所事事B.寂寞消沉C.失意寥落D.空乏穷尽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4.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5.第④段中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6.吴仅的仕途经历与他“廉悍”的特点紧密相关,请联系第②段和第⑤段对此进行分析。

1.【答案】(1)揭露(2)搁置,放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披:揭露。句意:搜查揭露奸邪的祸害国民的人和事。

(2)置:搁置,放下。句意:民事一概搁置放下。

2.【答案】(1)D(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遣:驱逐。句意:就杖打那小吏,打发他回到中贵人家游走示众。

故选D。

(2)索莫:失意寥落。句意:来来往往的人都感到失意寥落

故选C。

3.【答案】蜀地之人申诉,虽然盐井泉水干涸,官府仍拘捕关押盐民征收盐税,以至于盐民毁败家产或者

在狱中被捶打至死,也不能免除赋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诉",申诉;"捕系",拘捕关押;"责赋",征收盐税;"坏产",毁败家产;"榜死狱中",在狱中被捶打至死;

"不得免",不能免除赋税。

4.【答案】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的官员们都安于怠惰、废弃不举的现状,上下官员互相包庇隐瞒,所有事情粗疏

不讲究、不询问,只做表面上的事。

“安于废堕"与"上下盖覆”是群司的两种情况,分句中间要断开;

"一切阔略不问”主语承前省略"群司",其前断开;

"以为大体"主语承前省略"群司”,其前断开。

最后的断句是: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5.【答案】第一次应答,吴仅在承认中贵人身份贵重后,用"然"字转折语气,又以反问指出私事不应用公文

传达,用义正辞严的方式断然拒绝,有威慑力。第二次应答,吴仅以牛远在家乡为托词,又以“奈何"缓和语

气,以调侃、幽默的方式委婉拒绝,表面无奈,暗含锋芒。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语言特点和作用。

第一次应答,"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意思是,中贵人确实身份尊贵,但是他所谋

求的是私人的事,难道还要动用公文去办事?可见,吴仅在承认中贵人身份贵重后,用"然"字转折语气,又

以反问指出私事不应用公文传达,用义正辞严的方式断然拒绝,有威慑力。

第二次应答,"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意思是,我家在鄱阳是有牛的,但路途遥远不能运来,

怎么办?可见,吴仅以牛远在家乡为托词,又以“奈何"缓和语气,以调侃、幽默的方式委婉拒绝,表面无奈,

暗含锋芒。

6.【答案】吴仅在彰明县时,因为方正严厉,得到韩丞相赏识而被委以重任;他请求更改不合理的盐法,

使蜀地盐民获益,受到褒奖。他在楚州时,也因为方正严厉,不攀附迎合,从而遭到诋毁;又与人争论是

非,得罪同僚,导致仕途受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结合②段"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可知,吴仅在彰明县时,因为方正严厉,

得到韩丞相赏识而被委以重任;

结合②段"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

闭其井。人获利焉。韩丞相嘉之"可知,他请求更改不合理的盐法,使蜀地盐民获益,受到褒奖。

结合⑤段"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往来者皆索莫,遂得毁言”可知,他在楚州时,也因为方正

严厉,不攀附迎合,从而遭到诋毁;

结合⑤段"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可知,又与人争论是非,得罪同僚,导致仕途受挫。

参考译文:

吴仅,字庶几,是都阳人。天圣五年考取的进士。

吴君方正严厉,做事没有什么顾忌和回避的,强劲又有锋芒。掌管着彰明县,韩丞相巡视蜀地时,了

解吴君的才华,郡县有诉讼案件大多有吴君处理。蜀地的人申诉,虽然盐井泉水干涸,官府仍拘捕关押盐

民征收盐税,以至于盐民毁败家产或者在狱中被捶打至死,也不能免除赋税。吴君请求更改法规,盐井泉

水干涸出不了盐,就由官府关闭那盐井(免除赋税)。老百姓就获得了好处。韩丞相称赞他。

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推荐吴君做他的下属官员。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的官员们都安于怠惰、废

弃不举的现状,上下官员互相包庇隐瞒,所有事情粗疏不讲究、不询问,只做表面上的事。吴君辅助宋公

进行治理,搜查揭露奸邪的祸害国民的人和事,穷究那些人事的根本,收什一切(包罗万象),大小没有一

点遗漏(缺少)。主要的官员惊恐了,才知道办公事要循章法。老人们到现在还有人在说宋公时的人事,只

有吴君在辅助宋公啊。

后来吴君被选拔掌管开封县。中贵人常常派遣小吏拿着公文谋取私事,吴君日:“中贵人确实身份尊

贵,但是他所谋求的是私人的事,难道还要动用公文去办事?”就杖打那小吏,打发他回到中贵人家游走

示众。经常有向县里的百姓借牛的事,有向吴君借牛的人,吴君回答说:“我家在鄱阳是有牛的,但路途

遥远不能运来,怎么办?"他竟然不借给他。于是再也没有能够挠乱开封县的人。吴君平时所作所为都是

像这样的,跟他人争论是非曲直也常常因此而陷入困境。

等到担任楚州太守时,越发严厉苛刻和自信,不肯随从大众。楚是东南方要冲,乘船坐车一天就能到

边境,走访听取民意不能休息。前面做太守的人,民事一概搁置放下,专们做迎接宾客的事。吴君就推辞

掉迎接宾客的事,一个人坐着听取百姓们的事,宾客至到了,即使是声势显赫的大官,给他一壶酒、一盘

食物吃就罢了,从不留连在唱歌喝酒巴结上司逢迎之事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感到失意寥落,于是就被人进

谗毁谤。他又跟他人为争是非曲直而相互批评抨击,因此他就被贬谪。

朝廷想要重新提携任用他,让他出使江南,督查责罚有功劳,恢复他的职位。韩丞相担任山陵使,又任用

他修建下宫。等到他返回到汜水县,得了疾病去世了,享年62岁。

【2021•上海•春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9分)

夏忠靖公传

①公讳原吉,字维吉吉。十三丧父,贫甚,教里塾以资养。以诗领乡荐,升国子生,例入禁

尻书诰勒。太祖幸书所,见公字格方正,特赐绯衣一袭。复遣人察诸生所为,独公端坐正书,

竟日色不惰。上以原吉端厚,特实授户部主事。

②太宗登基,以公旧臣负重望,迁左侍郎,公辞疾,不许。寻进尚书。凡贡赋役法悉命详

定。公酌古今,为经久计,其所议多从厚,曰:“不可使后难继,困吾民也”。

③永乐初两浙大水,国用告乏,命公往治。至则奏罢蠹民妨政数十事,取访耆宿,相度地

势,疏河导渠,修筑堤堰,俾水归于海。又奏发縻粟三十余万石,所活不可胜计。乃分给牛种,

督之耕种,民忘其饥。有干泽者奏水退田淤,宜召民佃耕以足国用。公得报,数日:“民疲极

矣,可重役乎?”亟奏云:“水不胜庠①,知已后时,劳且无益。”事始寝。吴人至今怀之。

④永乐七年,兼掌刑部,有二指挥冒支官粮,上欲斩之。公曰:“罪自有律,若真盗者,

何以加诸?”乃止。尝从皇太孙周行乡落,取民间醯黍以进,曰:“愿知此味。”召见乡老令陈

风俗赐老给孤表著节义民皆感叹。

⑤公弟原启至京,上召见,赐酒馔。濒归。遣人送之,见舟中惟米二石,问公曰:“卿弟

贫,毒少赠之?”公对曰:“臣所遗俸费已寄之,无以为赠。”

⑥宣德五年,卒。谥忠靖。

注:①耳:汲水工具,此指向淤田灌水。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至则奏罢蠹民妨政数十事()(2)盍少赠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相度地势()A.辅助B.治理C.互相D.观察

(2)坐奏云()A.突然B.立即C.仓促D.不久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公酌古今,为经久计,其所议多从厚,曰:“不可使后难继,困吾民也”。

4.为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召见乡老令陈风俗赐老给孤表著节义民皆感叹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夏公反对“召民佃耕〃的理由。(3分)

6.小明在旅游时发现一处夏原吉故居,房屋楹柱上悬挂一副对联,辞日:

独端坐正书,诸生无此_____;

必_____定罪,皇帝从其循规。

其中有四个字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了,请你根据本文第①段和第④段的相关内容加以补足。(4

分)

1.【答案】(2分)(1)伤害危害(翻译成形容词不给分)(2)何不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

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

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蠹:伤害、危害。句意为“夏公到了就上奏罢除数十件危害人民妨碍政治的事”。

盍:何不。句意为“为什么赠给他那么少”。

2.【答案】(2分)(1)D(2)B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

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

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

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

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度:观察。相度为宋朝公文用语,意为考虑、分析,观察估量,一般要求分析某事后提出解决办法

或建议。句意为“查看度量地势”。

亟:立即。句意为“立即上奏说”

3.【答案】夏忠靖公参酌古今,做长远的打算,他拟定的贡赋役法多取宽大仁厚,说:“不能使将来难以

延续,使我们百姓困苦。”

【分析】本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

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注意以下词语:酌:参酌;经久:长久;困:使动用法,使……困苦。

4.【答案】(3分)召见乡老/令陈风俗/赐老给孤/表著节义/民皆感叹

【分析】本题考查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本题评分标准:对4处3分,3处2分,2处1分

本题句意为“召见乡里长老,命令他们陈述风俗习惯,给予孤老恩赐,表扬有节义的人,百姓都

感动赞叹”动词“召”“令”“赐”“表”,句式一致,之前断开;最后一句“民”是主语,之前断开。故断

句为:召见乡老/令陈风俗/赐老给孤/表著节义/民皆感叹。

5.【答案】(3分)答案示例:百姓疲惫不堪,不能另加劳役;向田里灌水灌不过来,难有效果;况且已经

错过耕种的季节,使百姓劳苦且无益处。

【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古诗文的主要内容。本题评分标准:采点得分,照抄原文最多2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

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根据“民疲极矣,可重役乎?”“水不胜库,却已后时,劳且无益”,意思是“百姓已经极度疲惫

了,还能加重徭役吗?”“水禁不起向淤田灌水,况且已经失时了,劳苦且没有好处”。即百姓疲惫不堪,不

能另加劳役;向田里灌水灌不过来,难有效果;况且已经错过耕种的季节,使百姓劳苦且无益处。

6.【答案】(勤勉;依律

【分析】本题考查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本题评分标准:内容2分,意思接近即可;形式2分,结构、词性相对。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

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根据文章,”勤勉〃、〃依律〃是其特点,对联应该是“独端坐正书,诸生无此勤勉;必依律定罪,皇

帝从其循规

参考译文:

夏公名讳原吉,字维皓。十三岁丧父,家里非常贫穷,依靠在乡里举办的私塾教书来滋补家用。凭借

诗才受到乡野的举荐,升为国子监门生,按惯例进入朝廷大内,书写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太祖来夏公书

写的地方,见夏公字体方正,特赏赐绯衣一套,后派人暗中观察各门生每天的行为举止,唯独夏公端坐坚

持认认真真地写字,连续终日神色毫无倦惰的气色。皇上于是认为原吉端庄温厚,特别正式授予夏公户部

主事的职位。

太宗登基后,认为夏公是旧臣,深负重望,升为左侍郎,夏公称病推却不受,(太宗)不允许。不久升

任尚书。凡是进贡、赋税、徭役的法律法规(皇帝)都命令他详细制加以审定。夏忠靖公参酌古今,做长远

的打算,他拟定的贡赋役法多取宽大仁厚,说:“不能使后人难以延续,使我们的百姓受到困苦。”

永乐初年,两浙发大水,国家资用告急匮乏,命夏公前往治理。夏公到任后立即上奏罢免数十件危害人民

妨碍政治的事,询问年老资深德高望重的人,察看度量地势,疏导河渠,修筑堤坝,使水流归放到大海里去。又

奏请拿出粮仓里的三十多万石粮食,被救活的人不可胜数。接着分配给予灾民牛和种子,督促他们耕种,百姓

们废寝忘食地耕种。有想求官做的人上奏说大水退去农田淤堵,应该召集百姓佃农来服劳役耕种来弥补国家

用度。夏公得到奏报,指责道:“百姓已经极度疲惫了,还要再加重徭役吗?”急忙上奏说:''水禁不起向淤田

灌水,况且已经失时了,劳民伤财也没有好处。”事情才得到平息。吴地百姓至今还在怀念他。

永乐七年,兼任掌管刑部事务,有两个指挥使假借名义支取官粮,皇上想要斩了他们。夏公说:“定

罪自有法度,他们的行为与盗窃相似,何必施加更严厉的惩罚呢?"(皇帝)才停止(杀他们)。(夏公)曾经跟

随皇太孙周游各地巡视村落,拿来民间的碎黍子来进献(给皇太孙),说:“希望(您)知道这种味道。”召见

乡里长老,让他们宣扬优良风俗,给予孤老补助救济,表彰有节守义的人,百姓都感动赞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