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4.模块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4.模块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4.模块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4.模块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4.模块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模块四思辨性文本阅读01课标要求02真题再现目录03中考探究04知识储备05考点详解目录06原创演练

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

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学业质量:阅读简单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

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

(2023·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善读无字之书齐夫①周恩来早年曾题对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

书。”他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要选良友、诤友;读书要

注重实践,会读有字书,也会读无字书。②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字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

慧的结晶;无字书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会读书的人,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

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既善

于读有字书,又善于读无字书。然而,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

不善于读无字书,不能经世致用,容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只会读有

字书而不会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远。因此,

要善读无字之书。③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

闻”,良友既可带来学识见地上的进步,也可使视野胸襟开阔。朋友间相

互促进,切磋琢磨,能得到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如古代的管鲍之交、

高山流水、桃园结义等,都歌颂了友谊的珍贵。现代的鲁迅与瞿秋白,

陈寅恪与王国维,冰心与巴金等,也是惺惺相惜,情同手足,获得了友

谊和事业上的双赢。④善游历,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知读书,不懂开眼看世

界,就是读死书。读死书,不易消化,更难吸收。李白在《嘲鲁儒》诗

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中的

鲁叟就是读死书之人。走遍天下,广接地气,亲自参与实践,做到理论

联系实际,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书就算读活了。王阳明也是

读书人,可他年轻时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势地貌,了解民风民情,后来

屡立战功,所向披靡。⑤多经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王

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

终无长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

了,就会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⑥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也是一部无字大书。读书人只有主动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拥抱生活、认

识社会,才能成为社会的主角而不是看客,顺势而为而不是被其裹挟。

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每到一处,必进行社会调

查,开座谈会,了解各方面情况。这其实是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

字之书,把有字书和无字书融会贯通,以便做出正确决策。⑦如此,读有字书时学到的知识,要通过无字书来实践、检验;读

无字书时遇到的困惑,要通过有字书解惑、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经万般事,驶万年船。人生当如此。(选自2022年第10期《前线》,有删改)15.

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论

证方法及其作用】A.①段引用周恩来的自勉对联,意在引出既要会读有字书,又要会读无

字书的观点。B.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

于读有字书。C.③段列举鲁迅与瞿秋白、冰心与巴金等事例,论证了会交友是读无字

书的一个方面。D.⑥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入社会是读无字书

的一个方面。B【解析】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是为了突出强

调读无字书的重要性;而且B项“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读有字书”的表述也是

错误的,正确的表述是“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读无字书”。故选B。16.

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3分)【论

证思路】不能调换。(1分)④段论证要善游历,开阔眼界,侧重阅历的积

累,⑤段论证要多经事,磨炼意志,侧重精神的锤炼,两者具有层进关

系;(1分)④段“善游历”和⑤段“多经事”与末段中“行万里路,经万般

事”相对应。(1分)17.

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

实践活动。他担心参加活动影响学习,不愿意参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

友,请结合选文内容,劝他参加此次活动。(4分)【知识迁移与运用】示例:小粤,你不必担心。走出校园、参加劳动是在读无字书,也是

重要的求知渠道,既可以认识新朋友,相互切磋,开阔眼界,还可以在劳

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参加活动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让你

从中获益,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你应该参加。(说明“会交友”的益处,2

分;说明其他方面的益处,1分;点明对读有字书的益处,1分)

规律总结1.考查年份:10年间考查5次,分别是2015、2016、2017、2019和2023

年,考查频率相对较高。2.

选文:侧重于选取讲述人生哲理、生活感悟和培养青少年优良品质

的文章;字数均在1000~1200字之间。3.

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规律总结4.

高频考点: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②论据的辨析;③论点;④内容

理解;⑤论证思路(结构);⑥谈观点看法。5.2023年的思辨性文本阅读在考查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较大变化:①

形式上,由之前的2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变为1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②

考查内容上,选择题改变了过去把文体知识和内容理解杂糅在一起考查

的方式,改为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单一文体知识考查;同时增设一道

关于文体知识(论证思路)的简答题。并且在题干的表述上,越来越明

确地指出题目所考查的文体知识。规律总结

另一重大变化体现在最后一道开放性简答题上,此前多为直接设问,如2017年的第14题: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2023年则注重设置情境: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考查学生在真实化的生活情境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落实课标要求,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未来考查的趋势。满分攻略提分策

略1.第一遍浏览全文,要能明确中心论点(各分论点)、论证结

构、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浏览题目时,明确题干的要求,标

注题干中具有关键信息的字、词、句,然后带着问题回读文

章。2.

回读时找出答题范围或对应句,仔细斟酌,答题时要注意

分清层次,语言精简,要点全面。3.

熟练掌握文体知识,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一、阅读技巧宏观看结

构第一步,引论—提出问题。重点关注:①是否提出中心论

点;②怎样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步,本论—分析问题。重点关注:①有几个分论点;②

证明分论点时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③分论点从哪个角度证明中心论点。第三步,结论—总结问题。重点关注:①是否重申中心论

点;②是否发出呼吁、号召。微观看段

落第一步,看观点句(分论点)。第二步,抓准论据。重点关注:①论据的种类;②使用的论

证方法和角度。第三步,抓议论性语言。这是段落最重要的部分,是“论据证

明论点”的体现。重点关注: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分析角度,如

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正反对比分析等。二、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

题。分类中心论

点文章的主要观点,常位于文章标题、开头或结尾。分论点用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不是所有文章

都有分论点),常位于段落首句或尾句。特征一般是非常明确的判断句(包括肯定与否定)或肯定的陈述句。标志词:判断动词“是”“不是”,能愿动词“应该”“愿”“要”,连词

“总之”“因此”,总结性短语“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注】论题和论点的区别:论题是作者要议论的现象、问题、事实,规

定和限制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和重点,没有任何感情倾向。论点是作者的

观点、看法、主张,有明确的感情倾向,即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判。

如《论教养》的论题是“教养”,论点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三、论据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分类事实论

据包括史实、典型(名人)事例、统计数据等。答题模板:真实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道理论

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文献、谚

语、原理、定律等。答题模板: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定义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分类举例论证判断标志:“如”“比如”“例如”等文字,或直接举具体的事例。举例:《敬业与乐业》通过列举唐朝百丈禅师的故事,鲜明生动、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的观点。答题模板:列举……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分类道理论

证(引用

论证)判断标志:“××说”“俗话说”、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古诗文、谚语等文字,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举例:《怀疑与学问》引用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

来提出文章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使论证

更具权威性。答题模板:引用……的名言(古诗文、谚语等),充分

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深入,更具权威

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分类比喻论

证判断标志:“如”“好像”“是”等文字。一般能找到本体和

喻体。举例:《精神的三间小屋》运用比喻论证,把人们精神

活动的空间比作三个房间,增强了论述的形象性,使要

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答题模板: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

论点,化抽象为具体,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分类对比论

证判断标志:“相反”“反之”“但是”等文字;反义词;意思

对立的两方面内容。举例:《无言之美》中,举了《论语》中“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的例子,先从正面说这几句话没完全描

写出孔子的心境,再从反面论述如果写得详细的效果,

正反对比,论证了言不尽意的妙处。答题模板: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

论点,使观点更鲜明,论证更具说服力。五、论证思路含义作者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举例《敬业与乐业》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

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阐

释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答题模

板首先提出了……的观点(本文、某段的论点),接着从……角

度进行分析论证(或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再次

强调(点明/深化)……的观点。六、论证结构横式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从不同的角度

论证文章的论点。(如《精神的三间小屋》)对照式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来烘托

另一种事物,以见其是非美丑。(如《论教养》)总分式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类型:①总—分(如《怀疑

与学问》);②分—总(如《谈创造性思维》);③

总—分—总(如《敬业与乐业》)。纵式层进式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

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

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

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就是

“合”。类型:①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样);②摆现象—析危害—挖根

源—指办法。七、议论文的语言准确

性严密

性特点:①概念明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③判断和

推理准确、严密,逻辑性强。举例:《谈创造性思维》中“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

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一句,“在大多

数情况下”限定范围,说明了特殊情况的存在,强调了获得灵感

的不易。生动

性形象

性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举例:《敬业与乐业》中“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

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一句,把“没有职业的

懒人”比作“蛀米虫”“盗贼”,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

懒人”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强调“有业”的重要性。【注】议论文的语言一般也具有鲜明性和概括性。鲜明性:文章表达的

观点一清二楚,毫不含糊。概括性:指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

内容;语言高度凝练。

论点典型例

题(统编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认真阅读课文,

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

的。【解题思路】中心论点要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或文中筛

选提取,是表达作者态度和观点的完整的陈述句。《敬业与乐

业》这篇文章,标题是文章的论题,不符合论点的形式。文章

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

法门”。分论点也要从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筛选。文章分别从“有

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证明了

中心论点。多维设

问1.(2024·辽宁·第19题)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2024·黑龙江龙东·第20题)结合文段内容,给第③段横

线处补写分论点,与②段和④段首句结构一致。3.

(2024·四川南充·第5题)下列对文本中心论点的表述最恰

当的一项是()A.我们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B.节水护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C.节水需要刚性约束。D.规则立起来、政策落下去、管理跟上来,必将推动节约用水

取得新成效。答题策

筛选提取分论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论据共同围绕的观点、关键词或高频词文章开开头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文文中中::论述后提出中心论点(驳论文常用)结结尾尾::总结论述,归纳中心论点标题中心论点论题(提示议论范围)见P257“知识储备·论点”的“特征”中心论点分论点——段首或段尾;句式往往一致归纳、提取论点看位置看标志看内容

论据[2019考]典型例题(2019·广东《坚定是生命的黄金》·第13题)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典型例

题【解题思路】把握住题干“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

不相符的一项”的要求,逐项分析所给论据即可。A项屈原的事

例、C项文天祥的事例反映了文中“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

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的观点。B项怀特森老师说的话,

反映了文中“坚定,需要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的观点。A、B、

C三项反映的观点都是“坚定是生命的黄金”的分论点,而分论

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这三项正确。D项王羲之的事例

只能证明“刻苦勤奋方能走向成功”的观点,与“坚定是生命的黄

金”的观点不符。故选D。(完整文题见增值资料01)多维设

问1.(2024·四川眉山·第15题)下列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重庆市沙坪坝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

精准化服务水平。B.几十年来,宁夏依托“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持之以恒地推

进防沙治沙工作。C.青岛市强化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书写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新篇章。D.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筑牢绿色屏障,依托绿水青山,旅游等

生态产业遍地开花。多维设

问2.

(2024·山西·第13题)一组同学说:“要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就要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请给观点“谦逊低调的人,视名

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2023·山东济宁·第15题)有人认为第④段中的论据与第③

段雷同,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为什么?答题策

②分析对比分析题干论点的内涵,与论据体现的内涵进行对比①审清题干能/不能作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将论据放到合适的段落细读论据,抓住内涵,定位对应论点(段落)答题模板:合适段落+理由(段落论点+材料内容总结)能否删除论据——表明观点分析删除后对论点的影响补写论据②紧扣论点和关键词补写①观察本段论据格式、字数选择题简答题论点与论据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023考]典型例

题(2023·广东《善读无字之书》·第15题)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段引用周恩来的自勉对联,意在引出既要会读有字书,又

要会读无字书的观点。B.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突出了前者比

后者更善于读有字书。C.③段列举鲁迅与瞿秋白、冰心与巴金等事例,论证了会交友

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D.⑥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入社会是

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典型例

题【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定位到原文,利用所学知识,先自行判

断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再与选项一一对比印证。根据第②

段内容可知,B项前半句“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

作对比”表述正确;后半句的正确表述是“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

善于读无字书(或:突出了要善读无字书的观点)”。其他选项

说法正确。故选B。多维设

问1.(2024·四川南充·第6题)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同时这些事例也激

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②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用水的一系列重要论断,

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C.第③段用个人、城市、地区用水中的浪费现象证明了水是生

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D.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新技术在科学

用水中的作用。多维设

问2.

(2024·福建·第14题D项)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方法,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3.

(2024·黑龙江龙东·第19题)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

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策

定位原文,逐一对应判断①明确题干要求——全文/某段;一种/几种论证方法②判断论证方法,结合答题模板,分析作用③精炼语言,组织答案分析论证方选择题简答题法及其作用

论证思路[2023考]典型例

题(2023·广东《善读无字之书》·第16题)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

否调换?请说明理由。(3分)【解题思路】首先表明观点:不能调换顺序。然后分析④⑤两

段的内容:第④段强调“善游历”,即开阔眼界,积累阅历;第

⑤段强调“多经事”,即磨炼意志,锤炼精神。第④段是“行为层

面”,第⑤段是“精神层面”,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并且通读全

文可知,第③~⑥段是文章的四个分论点(会交友、善游历、

多经事、入社会),它们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据此分析

组织语言即可。答案见P255“真题再现”第16题。多维设

问1.(2024·北京·第26题)阅读文章,写出第②~⑤段的论证过

程。2.

(2024·山东威海·第20题)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用“||”将

文章②~⑤段划分为两个部分。3.

[2023·江苏泰州·第15(2)题]选文③~⑤段的顺序不能调

换,请阐述理由。答题策

④得出结论不能删除或调换③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前后照应、层层深入、符合认知规律分析过程答题模板见P258“知识储备·论证思路”①不能(大部分情况下)②分别概括各段落的分论点及所举事例或阐述的道理①划分层次:段落以句子为单位,文章以段落为单位直接分析类删除调换类梳理论证思路②概述每层的主要内容,明确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③梳理层次间关系(对比、递进等)

一、

(2024·山东滨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10分)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段立国①金秋十月,神舟十七号出征太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

林组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年龄

最小的唐胜杰不到34岁,从坦克兵到空军飞行员再到航天员“三连跳”的

江新林35岁,两度造访中国空间站的汤洪波48岁。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农

村娃”成长为航天员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逐梦

青春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再一次清晰而有力地告

诉我们,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

明,青年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便不乏人生出彩的机会。②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

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青年处在人生发展

的关键时期,影响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综合素

质才是决定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青年的人生道路风景无限,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

神意志、专业素养等“内功”方面的深厚修为,极易憾失机遇、受挫于困

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练好“内功”,是青年更好利用外部条

件干事创业的坚强底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③

。德与才,是青年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两驾“马车”。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挥统帅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青年琢玉成器的内在持守。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这对青年干事创业的德才双修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品德修为,始终应将爱国作为青年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对国家、人民、民族之爱愈深沉,青年愈能将“小我融入大我”,锚定人生发展的正轨而不随波逐流,愈是能够以刚健勇毅的坚强意志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增长真才干,应着力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紧跟时代发展之需,增强驰而不息的青春之力。④练好“内功”志在笃行致远。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

干事创业的行动力。朝气蓬勃是青年人的鲜明精神标识,青年时光是人

一生中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德才业互

促,致力于“改变世界”,如此才是青年练好“内功”的目标所向。广大青

年遍布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若人人能将各自的岗位作为实现报国之志的

奋斗舞台,站稳人民立场,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奉

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

代征程中,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

历史重任。⑤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

国,青春之中国也必为青年提供青春之舞台。唐胜杰在采访中说:“中国

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

望。”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国强则少年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年轻人

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青年人生逢其时更应不负时代,练好“内

功”,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增光添彩。(选自2023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文意理解与辨析】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B.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写起,主要目的是论证本

文的中心论点。C.第②段加点词“内功”指的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

养等。D.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B【解析】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的故事写起主要是为了引出本

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可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B项“主要目的是

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述有误。故选B。2.

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分)【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了“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这一分论点;(1分)接

着进一步分析内在综合素质是决定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然后从反面论

证没有“内功”的后果;(1分)最后使用引用论证,强调了练好“内功”对

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性。(1分)3.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一个

合适的句子。(2分)【论点】

⁠练好“内功”应该修德与增才并重(与其他分论点句式统一1分,体现

段落要点1分)4.

下面哪则材料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论据】材料一:85后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学子。当年高考时,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同学眼中,学生时代的桂海潮

就特别勤奋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材料二: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煜尘,怀揣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

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邓宇

皓,把青春奋斗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

算原型机的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陆亦炜,曾获世

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世界冠军,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材料二。(1分)理由:材料二讲述了王煜尘、邓宇皓、陆亦炜三位

青年人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才华转化为对国家的贡献,符合第④段强调

的“广大青年遍布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若人人能将各自的岗位作为实现报

国之志的奋斗舞台,站稳人民立场,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

动服务奉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观点。(1分)材料一

主要讲述了桂海潮的勤奋刻苦,与第④段的主题关联不够直接,因此不

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1分)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典型例

题(统编教材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本文逻辑严密,

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

题。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

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典型例

题【解题思路】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一般表现为准确严密性和生动

形象性。准确严密性可以通过修饰成分、表达逻辑等看出;生

动形象性可以通过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等看出。“一切”有“所

有”之义,这里限制“学问家”的范围,强调了“怀疑的态度”对每

一个学问家的重要性,说明怀疑精神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

的,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多维设

问1.(2024·甘肃临夏州·第13题)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

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

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

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2.

(2023·四川巴中·第12题D项)第⑤段中加点内容“据英国

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清晰地表明观点来源,体现了议论

文语言的严密性。答题策

运用修辞手法/特殊句式/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结合句子分析表达效果),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设问类型——加点词语能否删去/加点词语能否换成××答题模板——①加点词的意思是……,表示估计、限制等,表明……(结合句意答作用);②删掉/替换后意思就变成了……,过于绝对;③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因此不能删去/替换。品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性生动形象性

文意理解与辨析[2019、2017考]典

题(2019·广东《坚定是生命的黄金》·第12题)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

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解题思路】读选项,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⑤段“这种利益至上的人,

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

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

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

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

然没有什么境界了”。选项中“大多”对应原文中“十有八九”,属于换

了说法,意思并无变化,其他表述都一致,只是语序进行了调换,

所以两者意思相同。故D项正确。(完整文题见增值资料01)多

问1.(2024·北京·第25题)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在引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

战略需求的意义。B.第③段举钱学森、邓稼先的例子,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家国

情怀和责任担当。C.第④段我国自主研发5G技术的例子,证明了继承前人成果对新技

术研究的重要性。D.第⑤段提到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系

列措施之一。多

问2.

(2024·黑龙江绥化·第16题)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引用谭垦的话,既是本文的道理论据,又是中心论点。B.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举富僧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第⑤段用“然而”一词转入思辨,使文章陡然有了深度,也使论证

更加严密。D.本文旨在告诉青年一代,兴趣是行动的前提,行动则是兴趣的桥

梁。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把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趣化为永恒的热

爱。答

【注】“文意理解与辨析”的“常见错误类型”见本书P177实用性文本阅

读考点五

文意理解与辨析“答题策略”。Step1一找•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句子,注意不一定只有一句Step2二比•比对原文与选项是否严格一致,注意概念范围的大与小、事件因果的偏与全等Step3三判断•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选项内容能一眼判断出正误的可采用排除法)

内容理解与分析[2019、2017考]典型例题(2019·广东《坚定是生命的黄金》·第14题)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要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作者把坚定比作生命的黄金,为的是强调坚定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考生从文本中归纳出坚定的重要性。从第②段中,可以提取出“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从第③④段可以归纳出“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从第⑤段可以归纳出“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据此分析概括即可。(完整文题见增值资料01)多维设

问1.(2024·山东威海·第22题)结合文章内容,归纳青年人书写精

彩故事的必备条件。2.

(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第21题)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不

懂装懂”的原因。3.

(2024·四川凉山州·第19题)第⑥段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不断

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答题策

问题指向——原因、意义、怎么做定位范围——全文/第×段归纳整合,分条作答,要点全面在答题范围内筛选提取关键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审题干选信息组答案

知识迁移与运用[2023考]典型例

题(2023·广东《善读无字之书》·第17题)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

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担心参加

活动影响学习,不愿意参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请结合选

文内容,劝他参加此次活动。(4分)【解题思路】作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

活动正是文章所说的“无字书”;然后围绕文中论述的读“无字

书”带给人的益处作答,即它在“会交友”“善游历”“多经事”“入典型例

题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答案要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①实践活

动是“与某中学联合开展”的,有助于“交友”;②实践活动是在

外地举办的,有助于“游历”;③实践活动要“走进田间”,身体

力行,有助于“经事”;④此外,从有字书学到的知识需要用无

字书来实践、检验,实践活动还可以促进有字书的吸收、应

用。最后,注意语言组织应该符合题干规定的劝说语境。据此

分析组织答案即可。答案见P255“真题再现”第17题。多维设

问1.(2024·福建·第16题)班级举办“劳动的价值”主题班会,课前

要准备发言稿。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好发言稿的开头。(要

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积极的思考。)2.

(2024·贵州·第15题)某同学说:“我想变得更优秀,但周

围的同学都很平凡,不能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请运用选文观

点,给该同学提两条建议。3.

(2024·内蒙古通辽·第24题)伴随着网络热词“躺平”“懒人

经济”的出现,有人认为“勤奋”已经过时,对此,请你谈谈看

法。答题策

表明看法,结合文章事例和生活实例阐述理由启示应结合生活实例说明收获运用文章观点;口吻、语体符合情境;语言得体提炼材料观点+比较与原文观点的异同+结论知识迁移与运用看法启示类链接材料类情境应用类

二、

(2024·甘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12分)像狐狸一样学习得到①当今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

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②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不管是一

个数学方程的解法,还是相对论到底在讲什么,所有问题都很明确,而

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著作里,你

只要去学就可以了。③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

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④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一个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

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

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好比你是

一名数码工程师,业余爱好是下围棋。可围棋下得再好,对你的职场竞

争力有什么帮助呢?搞不好,还落得个玩物丧志的骂名。⑤但是今天,传统的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

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

都无法消化,哪怕只是一个门类的知识;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

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明天可能就不是了。越来越

多的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

越来越少。因此,“考试式学习”就难以为继。⑥那怎么办?美国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

提出了一个办法:你要当一只知道很多事的狐狸,而且一知半解就好。

除了专长,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

统,不用深入。这也许是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⑦庞德斯通洞察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变化:知识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变了。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知识的关系,像人和财富的关

系,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知识多到你根本占有

不过来。⑧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容器

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

往自己身体里装水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⑨知识不是用来占有的,占有一知半解的、不确切的知识干吗?不

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

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虽不是答

案,却是帮你找到答案的线索。⑩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下围棋只是他的业

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可能就是他研发的。在这个时代,有知识的“盲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知识的“盲维”。

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正因为它们分散、碎片

化、不成系统,所以在知识的网络效应里,它们极有可能在机缘巧合

下,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让你的一个认知“盲维”突然透进

一丝亮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时,他马上判断出华生

是一名刚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

度,且还有军人气概。左臂动作僵硬,说明他刚刚受过伤。那么当时什么

地方刚刚打完仗,并有可能让一名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

来了。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

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

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比如,你想创业,你想知

道自己的创业计划靠不靠谱,上哪儿去找答案?你每次遇到的都是不同

的案情。在未知的海洋里,任何一根小树枝都是救命稻草,你有一些微

茫的小线索,哪怕不精确,也没关系,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线索和线

索之间的交叉关系,并不难找到答案。《知识大迁移》里有一个关于收入的调查结论很有意思:在专业能

力相当的情况下,谁知道的乱七八糟的杂事越多,谁的收入就越高。像

地理知识、历史常识、冷门的体育术语,知道的人比不知道的人年收入

要高出几万美元。凭什么?这就是因为人家手里通往陌生领域的钥匙更多嘛。(选自2024年第3期《读者》,有删改)1.

怎样的学习方法就是“像狐狸一样学习”?(2分)【内容理解与

分析】

⁠除了专长,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

统,不用深入。(2分)2.

文中两次提到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有什么作用?(4分)

【内容理解与分析】

⁠第一次列举他的例子证明了传统社会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一生只做

好一件事就够了。(1分)第二次提到,强调了在当今时代需要像狐狸一

样广泛涉猎、掌握碎片化知识的必要性,(1分)论证了与前文相反的观

点,进一步证明“像狐狸一样学习”的必要性。(1分)同时也让读者更加

直观地感受到时代变化对学习方式的巨大影响。(1分)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3分)【文意理

解与辨析】A.作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考试式学习”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运用“破

案式学习”。B.作者认为,“像狐狸一样学习”是未来社会最好的学习方法。C.知识就像财富,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占有得越多越好。D.文中引用《知识大迁移》中关于收入的调查结论,证明“像狐狸一样学

习”是有效的。D【解析】根据第⑤段“传统的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考试式

学习’就难以为继”可知,A项“‘考试式学习’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运用

‘破案式学习’”于文无据且说法过于绝对。根据第⑥段“你要当一只知道

很多事的狐狸……这也许是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可知,B项“‘像狐狸一

样学习’是未来社会最好的学习方法”说法过于绝对。根据第⑦段“过去的

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知识的关系,像人和财富的关系,是占有关

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知识多到你根本占有不过来”可知,

C项“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占有得越多越好”说法有误。故选D。4.

你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像狐狸一样学习”吗?为什么?(3

分)【知识迁移与运用】

⁠示例一:我认为需要。因为当今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知识的

确定性正在丧失,“考试式学习”难以为继。初中阶段是为未来学习和生

活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像狐狸一样学习”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

的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有利于初中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和

潜力,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发展方向提供更多可能性。(观点1分,理由

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不需要。因为初中阶段的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并以

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课本里,需要初中生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

习。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未来更高层次

的学习做好准备。如果过于追求“像狐狸一样学习”,可能会导致精力分

散,无法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影响后续学习。(观点1分,理由2分。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三:我认为既要“考试式学习”,又要“像狐狸一样学习”。因为初

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门类固定,问题清晰,知识相对确定,这需要“考试式

学习”。但社会在迅速发展,初中生又需要通过“像狐狸一样学习”广泛涉

猎各类知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

会的各种挑战和变化。(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原创内容,侵权必究】交友之道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10分)何必怕“近墨”易加炎①孔夫子有句名言“毋友不如己者”,即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

友。②但仔细想想,真要实行这信条,却并不容易。不如自己的人便不

与为友,那自然得找比自己强的人去做朋友了,但在对方的眼里,你岂

不也是一个“不如己者”?人家又何尝愿意与你为友呢?于是能够成为朋

友的,便只剩下一种人——与自己半斤八两的,那样,交友的范围岂不

是太狭窄了一点?朋友相处,恐怕也不免会感到有点单调吧!③而且,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试看运动场上,不但去年的落伍者今

年可以成为冠军,而且在一场比赛中起跑时落在后面的人,到终点时也

许能冲到最前面。如果按照“毋友不如己者”的信条行事,他今天不如

你,你拒绝和他为友;明天他有了进步,胜过了你,你便要和他相交,

苍黄反复,岂不是有点势利?④其实,人虽有比较先进和比较后进之分,却也并不是绝对的。有

的人在学业上不如自己,而在思想品德上却可能比自己好。或者情况正

好相反。即使各方面都比较差的人也可能有某些闪光点,为自己所不

及。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可以拜不如自己的

人为老师,怎么就不能同“不如己者”做朋友呢?对优点比较多的朋友,

学习他,“见贤思齐焉”,固然可以得益;对缺点比较多的朋友,能注意

取其一方面的长处,或者以他的缺点作为自己的鉴戒,“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又何尝不有助于自己的进步?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有一定道理。人总不免会受到自己朋

友的影响,在交友时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