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_第1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_第2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_第3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_第4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TOC\o"1-2"\h\u16159第一章引言 2286411.1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211503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323802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3224412.1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 3178822.2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 493342.3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步骤 4324第三章信息化组织与管理 5257013.1信息化组织架构设计 5256213.1.1明确信息化组织架构的层级关系 5268113.1.2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 548213.1.3落实信息化岗位职责 5253013.2信息化项目管理 6257523.2.1项目策划 6133063.2.2项目立项 625623.2.3项目实施 6135173.2.4项目验收 63783.3信息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6310373.3.1制定培训计划 6270753.3.2培训内容 6320493.3.3培训方式 737373.3.4培训效果评估 7182323.3.5人员激励与晋升 79992第四章技术选型与评估 7148484.1技术选型原则 7152474.2技术选型方法 7211054.3技术评估与决策 86736第五章系统集成与实施 8162735.1系统集成策略 8127695.2系统实施步骤 9273005.3系统上线与运维 912151第六章数据治理与管理 10310056.1数据治理策略 10254666.1.1数据治理目标 10244216.1.2数据治理架构 10183836.1.3数据治理流程 1047346.2数据质量管理 1175126.2.1数据质量标准 1161516.2.2数据质量评估 116276.2.3数据质量改进 11284706.2.4数据质量管理工具 11129346.3数据安全管理 11252776.3.1数据安全策略 11242806.3.2数据安全防护 1147876.3.3数据安全合规 11213226.3.4数据安全培训 11161276.3.5数据安全监控 1128069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11240187.1信息安全策略 11257597.2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12100317.3信息安全风险应对 12965第八章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 13178258.1企业流程优化原则 13276218.2企业流程重构方法 1375498.3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实施 149146第九章信息化绩效评价与改进 14264739.1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 14253049.2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 1589.3信息化改进策略 154404第十章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16766010.1成功案例分析 16198310.1.1案例一:某知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162669310.1.2案例二:某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 161712210.2失败案例分析 173172310.2.1案例一:某传统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173222910.2.2案例二:某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 17656510.3案例总结与启示 17第一章引言1.1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开发、网络架构、信息安全、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其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信息系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设施等;(2)应用系统开发:根据企业需求,开发适用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3)数据资源整合:将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4)业务流程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5)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人力、财务、物资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促进企业创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力、财务、物资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提高决策效率: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决策风险;(5)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的能力;(6)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企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第二章内容: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1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管理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2)增强业务协同:构建统一的业务协同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提升业务流程的连贯性和效率。(3)优化客户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4)创新商业模式:摸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商业模式,拓展企业的商业空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保障信息安全: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损害。2.2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企业需制定以下战略:(1)顶层设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阶段目标。(2)技术选型:选择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信息技术,保证技术的前瞻性和实用性。(3)资源整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4)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专业的信息化团队。(5)风险控制: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3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步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步骤应遵循以下流程:(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明确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形成详细的需求报告。(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架构等。(3)预算编制:根据方案设计,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预算,明确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4)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预算计划,分阶段实施信息化项目,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5)测试评估: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和功能评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运维管理:建立信息化系统的运维管理体系,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7)持续优化: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提升系统的适应性和效能。第三章信息化组织与管理3.1信息化组织架构设计信息化组织架构设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以下为信息化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素:3.1.1明确信息化组织架构的层级关系企业应建立清晰的信息化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关系,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负责制定信息化战略和政策,管理层负责组织实施,执行层负责具体实施和运维。3.1.2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运维和监督。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能:(1)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年度计划;(2)组织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和管理;(3)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维和信息安全;(4)提供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3.1.3落实信息化岗位职责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执行。岗位职责包括:(1)信息化项目管理;(2)信息化系统运维;(3)信息安全防护;(4)信息化培训与推广。3.2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涉及项目策划、立项、实施、验收等阶段。以下为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要点:3.2.1项目策划企业应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项目策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表等要素。项目策划应充分考虑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2.2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项目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项目立项时应明确项目责任人、实施部门、预算、时间节点等。3.2.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建立项目管理体系,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项目管理体系包括:(1)项目进度管理;(2)项目成本管理;(3)项目质量管理;(4)项目风险管理。3.2.4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是项目实施的最后一环,企业应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项目总结和经验教训分享。3.3信息化人员培训与管理信息化人员培训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下为信息化人员培训与管理的主要内容:3.3.1制定培训计划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3.3.2培训内容信息化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信息化基础知识;(2)企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3)信息化项目管理;(4)信息化系统运维;(5)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3.3.3培训方式企业可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3.3.4培训效果评估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培训效果评估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培训满意度;(2)培训知识掌握程度;(3)培训后工作表现。3.3.5人员激励与晋升企业应建立信息化人员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同时为信息化人员提供晋升通道,提升其职业发展空间。第四章技术选型与评估4.1技术选型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选型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技术选型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保证所选技术能够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并提供足够的扩展性。(2)可靠性原则:技术选型应注重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成功案例的技术产品。(3)安全性原则:技术选型应充分考虑信息安全因素,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4)经济性原则:技术选型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成本,实现经济合理。(5)兼容性原则:技术选型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便于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4.2技术选型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选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需求分析:通过对企业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明确技术选型的目标和方向。(2)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各类技术产品的功能、价格、服务等情况,为技术选型提供参考。(3)技术比较:对比不同技术产品的优缺点,分析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4)专家咨询:邀请行业专家对技术选型进行评估和指导,提高选型的准确性。(5)测试验证:对候选技术进行实际应用测试,验证其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4.3技术评估与决策企业在技术选型过程中,应进行以下评估与决策:(1)技术成熟度评估:分析候选技术的成熟度,选择具有较高成熟度的技术。(2)功能评估:对比候选技术的功能指标,选择功能优异的技术。(3)安全性评估:评估候选技术的安全性,选择具备良好安全功能的技术。(4)成本评估:分析候选技术的成本效益,选择性价比高的技术。(5)售后服务评估:考察候选技术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能力,选择具有优质售后服务的技术。(6)决策:根据评估结果,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做出技术选型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章系统集成与实施5.1系统集成策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系统集成是的一环。系统集成策略的制定需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技术架构、数据安全等因素。以下为企业系统集成策略的关键要素:(1)明确目标:在制定系统集成策略时,首先需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能够有效支撑企业业务发展。(2)分阶段实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系统集成分为多个阶段,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保证项目整体可控。(3)标准化设计: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采用标准化设计,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一致,便于集成和扩展。(4)模块化构建:将各子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实现模块间的解耦,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集成效率。(5)安全性保障: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因素,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5.2系统实施步骤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系统实施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指标等,为系统实施提供依据。(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网络拓扑、硬件配置等方案,保证系统满足企业需求。(3)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设备采购与安装,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4)软件开发与测试:针对需求分析中的功能模块,进行软件开发与测试,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功能稳定。(5)系统集成: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保证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协同等正常运行。(6)培训与推广: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操作熟练度,同时进行系统推广,保证系统在各业务部门得到广泛应用。5.3系统上线与运维系统上线与运维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系统上线与运维的主要任务:(1)系统上线:在完成系统集成后,进行系统上线,将各子系统投入实际运行。(2)运维管理:建立运维团队,负责企业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设备维护等。(3)功能优化: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估和优化,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运行。(5)安全防护:针对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防护,保证系统安全运行。(6)系统升级与扩展:根据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第六章数据治理与管理6.1数据治理策略6.1.1数据治理目标数据治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保证数据的有效管理、整合和利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支撑企业业务发展及决策需求。6.1.2数据治理架构数据治理架构应包括以下五个层面:(1)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数据治理政策、流程及标准的执行。(2)政策与标准:制定数据治理政策、流程和标准,保证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架构管理等内容。(4)数据技术:运用先进的数据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数据治理提供技术支持。(5)数据文化:培育企业内部的数据文化,提高员工对数据治理的认识和重视。6.1.3数据治理流程数据治理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数据治理规划: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范围和需求。(2)数据治理实施:按照规划,逐步推进数据治理工作。(3)数据治理评估:定期对数据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发觉问题并改进。(4)数据治理优化: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数据治理策略。6.2数据质量管理6.2.1数据质量标准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等指标,以衡量数据质量的高低。6.2.2数据质量评估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数据质量问题,为数据治理提供依据。6.2.3数据质量改进针对数据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校验等,提高数据质量。6.2.4数据质量管理工具运用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如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软件等,辅助数据质量管理工作。6.3数据安全管理6.3.1数据安全策略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加密、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保证数据安全。6.3.2数据安全防护采取技术手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对数据安全进行防护。6.3.3数据安全合规关注数据安全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数据处理的合法性。6.3.4数据安全培训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数据安全防范能力。6.3.5数据安全监控建立数据安全监控体系,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检查,保证数据安全风险可控。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7.1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策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以下是信息安全策略的几个关键要素:(1)制定信息安全方针: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确立信息安全的目标和原则,为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指导。(2)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负责信息安全的规划、实施、监督和改进工作。(3)制定信息安全制度:企业应制定一系列信息安全制度,包括信息安全责任制度、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信息安全培训制度等,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4)实施信息安全措施: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5)信息安全审计:企业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评估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7.2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基础工作,以下是相关步骤:(1)风险识别:企业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等,保证不遗漏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风险的概率。(3)风险量化: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为企业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4)风险评估:根据风险量化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级,为企业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参考。(5)风险报告:将风险评估结果报告给企业高层,使其了解信息安全风险状况,为决策提供支持。7.3信息安全风险应对企业应对信息安全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风险预防:企业应针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2)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信息安全保险、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3)风险减轻:对无法预防的风险,企业应采取减轻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4)风险接受: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可接受一定程度的残余风险。(5)风险监测与预警:企业应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觉风险变化,调整风险应对策略。(6)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安全风险,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八章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8.1企业流程优化原则企业流程优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企业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企业流程优化应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保证流程优化的方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2)简洁高效原则:在保证业务完整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环节,降低流程冗余,提高流程运行效率。(3)协同原则:企业流程优化应充分考虑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保证流程优化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4)适应性原则:企业流程优化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5)持续改进原则:企业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不断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以实现流程的持续优化。8.2企业流程重构方法企业流程重构是指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以下为企业流程重构的主要方法:(1)业务流程分析: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2)流程建模:运用流程建模工具,构建新的业务流程模型,明确流程的各个环节和责任主体。(3)流程优化:在流程建模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优化,包括简化流程、调整流程结构、整合资源等。(4)流程仿真:通过流程仿真工具,对优化后的流程进行模拟运行,验证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流程实施与监控:将优化后的流程实施到实际业务中,并建立流程监控机制,保证流程的顺利运行。8.3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实施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的实施步骤如下:(1)成立流程优化与重构项目组:组建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组,负责企业流程优化与重构的组织实施。(2)制定流程优化与重构计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等,保证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推进。(3)开展业务流程分析: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4)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流程建模工具设计新的业务流程。(5)流程优化与重构实施:将新的业务流程实施到实际业务中,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6)流程评估与改进:对实施后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7)建立流程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流程管理体系,保证流程优化与重构成果的长期稳定运行。第九章信息化绩效评价与改进9.1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信息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目标: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能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组织结构: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信息化工作的推进。(3)资源配置: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4)技术支持: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先进、适用,是否能够满足业务发展需求。(5)业务流程: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业务流程的优化程度,以及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6)信息共享: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实现了信息共享,提高了企业内部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效率。9.2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评价法: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指标的量化分析,评价信息化建设的绩效。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报率分析等。(2)定性评价法: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进行主观评价。(3)综合评价法: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价。(4)平衡计分卡(BSC):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9.3信息化改进策略针对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结果,企业应采取以下改进策略:(1)明确改进方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找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2)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3)完善组织结构: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4)强化技术支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优化企业信息化技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5)优化业务流程:深入挖掘企业业务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6)加强信息共享:推动企业内部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提高协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7)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的改进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持续优化。第十章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10.1成功案例分析10.1.1案例一:某知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某知名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以生产管理为核心,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项目。以下是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步骤:(1)需求分析:企业首先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2)系统选型:在众多信息化产品中,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