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_第1页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_第2页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_第3页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_第4页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案TOC\o"1-2"\h\u32395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3100501.1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3191501.2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 321811.3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 34607第二章车载通信技术 4150132.1车载通信系统概述 427262.2车载通信协议与标准 4126032.2.1车内通信协议与标准 4236482.2.2车与车通信(V2V)协议与标准 456832.2.3车与基础设施通信(V2I)协议与标准 4120722.2.4车与行人通信(V2P)协议与标准 4267312.2.5车与网络通信(V2N)协议与标准 4271162.3车载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288012.3.1通信速率的提升 5170652.3.2通信范围的拓展 5176412.3.3安全功能的增强 552962.3.4通信协议的统一 581202.3.5跨行业融合创新 521947第三章车载传感器技术 571163.1车载传感器概述 522983.2车载传感器类型与功能 5236113.2.1车载传感器类型 5182463.2.2车载传感器功能 6307653.3车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6281783.3.1环境感知应用 657703.3.2故障诊断应用 6212113.3.3安全保护应用 616427第四章自动驾驶技术 718294.1自动驾驶技术概述 7257034.2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环节 7228524.2.1环境感知 7110584.2.2决策规划 7247064.2.3执行控制 7187434.3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 759844.3.1技术融合 8280304.3.2网络协同 8238174.3.3安全保障 8239784.3.4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816174第五章车载计算平台与算法 8155785.1车载计算平台概述 8143035.2车载计算平台的硬件与软件 868145.2.1硬件 8100235.2.2软件 847825.3车载计算平台的关键算法 9200715.3.1感知算法 9192655.3.2决策算法 99775.3.3控制算法 920280第六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 9180306.1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9272546.2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策略 9244656.3智能网联汽车隐私保护 108730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 10257667.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概述 10285397.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与工具 11176007.2.1测试方法 11235737.2.2测试工具 11100707.3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 1119912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 12199708.1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概述 1236048.2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12310558.3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国际合作 1311322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市场 1343079.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概述 1365089.2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 1343869.2.1市场现状 1360009.2.2市场趋势 1457319.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1454749.3.1上游产业链竞争格局 14206249.3.2中游产业链竞争格局 14131749.3.3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 1422180第十章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案例与实践 141175810.1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案例概述 151440210.2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151244810.2.1公共交通领域 152704110.2.2物流运输领域 152451010.2.3出行服务领域 151733910.3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建设与生活中的应用 15197710.3.1城市交通管理 152536110.3.2城市安全监控 151369410.3.3生活服务领域 15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采用先进的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网络等技术,实现车辆与外界环境(包括人、车、路、云等)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功能,能够实现安全、高效、舒适、环保驾驶的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1.2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1)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实现对车辆周边环境的感知,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平台层,实现车辆与外界环境的实时信息交换。(3)平台层:对感知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4)应用层: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对车辆的智能控制,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功能。1.3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智能车辆系统,主要关注自动驾驶技术。(2)21世纪初:我国开始关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展相关研究。(3)2010年以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国内外纷纷布局相关产业。(4)2016年至今:我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径。在此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逐渐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从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过渡,从封闭场景向开放场景拓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有望在未来成为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第二章车载通信技术2.1车载通信系统概述车载通信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实现车辆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车载通信系统可分为车内通信、车与车通信(V2V)、车与基础设施通信(V2I)、车与行人通信(V2P)以及车与网络通信(V2N)五大类。这些通信方式相互协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2.2车载通信协议与标准2.2.1车内通信协议与标准车内通信协议主要包括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CAN(ControllerAreaNetwork)和FlexRay等。LIN协议适用于低速通信,主要用于车辆内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的通信;CAN协议具有高通信速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等;FlexRay协议则适用于高速通信,主要用于车辆的安全关键系统。2.2.2车与车通信(V2V)协议与标准V2V通信协议主要包括DSRC(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和CV2X(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两种。DSRC协议基于IEEE802.11p标准,适用于短距离、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车与车通信;CV2X协议则基于3GPP标准,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通信速率。2.2.3车与基础设施通信(V2I)协议与标准V2I通信协议主要包括WiFi、5G、DSRC等。WiFi和5G协议适用于高速道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通信;DSRC协议则适用于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等基础设施的通信。2.2.4车与行人通信(V2P)协议与标准V2P通信协议主要包括WiFi、蓝牙、NFC等。这些协议适用于车辆与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人的出行安全。2.2.5车与网络通信(V2N)协议与标准V2N通信协议主要包括HTTP、TCP/IP、5G等。这些协议为车辆提供与云端、互联网等网络资源的连接,实现车辆的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等功能。2.3车载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2.3.1通信速率的提升5G技术的普及,车载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2.3.2通信范围的拓展通过多技术融合的方式,车载通信系统的通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实现车辆与外界环境的全方位信息交互。2.3.3安全功能的增强加密、认证等技术的应用,车载通信系统的安全功能将得到提高,有效保障车辆与外界环境的信息安全。2.3.4通信协议的统一为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提高通信效率,未来车载通信协议将逐步实现统一,形成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标准体系。2.3.5跨行业融合创新车载通信技术将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跨行业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第三章车载传感器技术3.1车载传感器概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传感器作为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车载传感器主要用于收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车载传感器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具有高度综合性、复杂性和创新性。3.2车载传感器类型与功能3.2.1车载传感器类型车载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主要用于实现车辆周边环境感知。(2)气体传感器:如氧气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检测车辆排放气体。(3)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主要用于监测车辆各部位温度。(4)压力传感器:如气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各部位压力。(5)速度传感器:如轮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测量车辆速度和加速度。3.2.2车载传感器功能车载传感器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感知:通过视觉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实现对车辆周边环境的感知,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2)故障诊断: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车辆各部位状态,诊断潜在故障。(3)安全保护:通过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实现对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保证行车安全。3.3车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3.3.1环境感知应用车载传感器在环境感知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前向碰撞预警:通过前向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实现前方车辆、行人等障碍物的检测和预警。(2)自动紧急刹车:当车辆与前车距离过近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速度,自动实施紧急刹车。(3)车道保持辅助: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车辆行驶轨迹,当车辆偏离车道时,发出预警信号。3.3.2故障诊断应用车载传感器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发动机故障诊断:通过氧气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发动机排放气体,诊断发动机故障。(2)电池状态监测: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电池状态,预防电池故障。3.3.3安全保护应用车载传感器在安全保护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车辆稳定性控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等,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2)疲劳驾驶预警:通过驾驶员疲劳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发出预警信号。车载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四章自动驾驶技术4.1自动驾驶技术概述自动驾驶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车辆自主控制、自主行驶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执行控制三个环节,旨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驾驶者的负担。自动驾驶技术可分为五个等级,从L0级(无自动驾驶功能)到L4级(完全自动驾驶功能)。4.2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环节4.2.1环境感知环境感知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包括车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和识别。环境感知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扫描,获取车辆、行人、道路等目标信息。4.2.2决策规划决策规划环节是根据环境感知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决策规划包括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运动控制等方面。路径规划旨在为车辆规划出一条安全、高效的行驶路径;行为决策则根据周边环境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确定车辆的行为策略;运动控制则是根据决策结果,对车辆的加速度、速度、方向等进行控制。4.2.3执行控制执行控制环节是将决策规划的结果转化为实际的车辆控制指令。执行控制技术包括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通过对这些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车辆的安全、稳定行驶。4.3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4.3.1技术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更多传感器的融合,提高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决策规划环节的智能化水平。4.3.2网络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将与车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道路运输效率,降低交通风险。4.3.3安全保障自动驾驶技术将更加注重安全功能的提升,通过多级安全冗余、故障诊断与处理等技术,保证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4.3.4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将遵循伦理规范,保证技术的公平、公正、透明。第五章车载计算平台与算法5.1车载计算平台概述车载计算平台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车辆各项信息的处理、决策和执行。车载计算平台具有高功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以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运算需求。车载计算平台可分为分布式计算平台和集中式计算平台两种类型,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智能网联汽车场景。5.2车载计算平台的硬件与软件5.2.1硬件车载计算平台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处理器是车载计算平台的核心,其功能直接影响智能网联汽车的计算能力。目前常用的处理器有CPU、GPU、FPGA等。存储器用于存储车载计算平台所需的软件、数据和算法,包括RAM、ROM、闪存等。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互,包括以太网、USB、CAN等。5.2.2软件车载计算平台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等。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常用的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QNX等。中间件负责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应用程序主要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各项功能。5.3车载计算平台的关键算法5.3.1感知算法感知算法主要用于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包括图像识别、雷达探测、激光雷达等。其中,图像识别算法主要包括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用于识别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雷达探测算法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5.3.2决策算法决策算法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路径规划、行为决策等。路径规划算法用于规划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路径,如A算法、Dijkstra算法等。行为决策算法根据车辆周围环境、行驶状态等信息,实现车辆的自主决策,如强化学习、决策树等。5.3.3控制算法控制算法主要用于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制动、转向等控制功能。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PID控制算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模糊控制算法通过模拟人类驾驶员的控制经验,实现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控制。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车辆状态和行驶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实现最优控制效果。第六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6.1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安全性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主要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用户安全。车辆本身的安全涉及车辆的硬件、软件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数据安全涉及车辆收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的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关注的是车辆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安全性;用户安全则涵盖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6.2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策略为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以下策略:(1)加强车辆硬件和软件的安全防护。在硬件方面,提高车辆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采用抗干扰、防篡改的技术措施;在软件方面,加强安全编程,提高代码质量,防范潜在的安全漏洞。(2)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车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权限,保证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3)强化网络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漏洞修复等技术手段,提高车辆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安全性。(4)加强用户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智能网联汽车。6.3智能网联汽车隐私保护智能网联汽车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以下措施有助于保护智能网联汽车用户的隐私:(1)采用匿名化技术。对车辆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保证数据无法与特定用户关联。(2)限制数据访问权限。仅允许经过授权的第三方访问车辆数据,避免数据被滥用。(3)加密数据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对车辆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4)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5)加强用户隐私教育。提高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引导用户正确设置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隐私保护功能。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7.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概述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测试工作对于保证车辆的安全、可靠和功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旨在评估车辆在真实环境下的运行功能,包括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环节。测试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如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等。本章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详细阐述。7.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与工具7.2.1测试方法(1)实车测试:实车测试是在实际道路环境中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在各种路况、气象条件下的功能和安全性。实车测试可分为封闭场地测试和公开道路测试。(2)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是在计算机环境中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仿真,以评估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和安全性。模拟测试具有成本较低、周期较短、安全性高等优点。(3)虚拟测试:虚拟测试是通过构建虚拟环境,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虚拟测试可以模拟各种复杂场景,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在线测试:在线测试是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其在实际工况下的功能和安全性。7.2.2测试工具(1)测试车辆:测试车辆是进行实车测试的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网联功能,以满足测试需求。(2)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用于收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3)测试系统:测试系统是指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4)测试平台:测试平台是指用于集成测试车辆、测试设备和测试系统的平台,可提供统一的测试环境。7.3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是衡量车辆功能和安全性的一系列指标。以下从几个方面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评价体系:(1)感知功能评价:包括感知范围、感知精度、感知速度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2)决策功能评价:包括决策响应时间、决策准确性、决策合理性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3)执行功能评价:包括执行速度、执行精度、执行稳定性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执行决策的能力。(4)安全性评价:包括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5)舒适性评价:包括驾驶平顺性、乘坐舒适度、噪音水平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的舒适性。(6)可靠性评价:包括故障率、故障恢复时间、维修成本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的可靠性。(7)经济性评价:包括能耗、续航里程、成本效益等指标,用于评估车辆的经济性。(8)环境适应性评价:包括在不同气象条件、道路状况下的功能表现,用于评估车辆的环境适应性。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8.1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概述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测试示范和商业化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策层面,我国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部门还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安全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法规层面,我国正在加快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标准,保证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8.2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是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产品与技术标准、测试评价标准、服务与运营标准等四个方面。基础通用标准主要包括术语与定义、分类与编码、数据交换与接口等技术规范,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产品与技术标准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如感知、决策、执行等,以及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等。测试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性、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评价方法。服务与运营标准则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的相关服务规范和运营管理模式。8.3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国际合作日益紧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在国际政策层面,我国与国际知名汽车强国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在国际标准层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相关工作,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还与世界各国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不断完善,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市场9.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概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指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回收等环节中,涉及到的各类企业、产业及关联行业的整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整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以及车联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3)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服务、维修、回收等环节。9.2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9.2.1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多种车型。(2)技术不断升级:自动驾驶、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加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9.2.2市场趋势(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政策扶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加深,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3)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关键技术在不断取得突破,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快速发展。(4)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9.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竞争格局9.3.1上游产业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