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一个聚讼纷纭的案例,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众人去蘅芜苑,从荇叶渚上船。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首先,探讨一下林黛玉引用时的改字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随文立训”式的改动,据文本内容来推,本回故事当发生在八月二十五日。因为巧姐发热,彩明念《玉匣记》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关于此,《红楼梦》中恰有可以接证之文,第六十七回袭人“刚来到如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这个夏末秋初大概是何时,书中并来明言,但亦可推知,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对贾琏说“不过月中就进京的”,后又说“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然后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则应该是八月下旬。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这一改动在她引用之后的语言中也有非常清楚的显示,事实上,这种引用时的随文改动正是古人常有之例,因此,显然可以确定李商隐的原文与曹雪芹的引文有一字之不同,但这却绝非一个校勘学上的“他校”问题。接下来,我们从情节前后的脉络出发,来讨论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理解这一段对话的关键就藏在上引的原文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作者对宝、黛、钗三人关系的设定之中。在这三人的关系中,黛玉一直是最为警惕的那一个,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仔细看一下原文。先是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这时,如果宝钗未接话,黛玉或许也可能赞同宝玉的意见,然而心思细密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宝姐姐这时肯定会有所表现,所以她立刻就接着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按照宝玉与宝钗交往的正常逻辑,他得到宝姐姐的鼓励,一定会尽快吩咐人手来清理残荷。黛玉是否认为这些破荷叶可恨已不得而知,重要的是,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因此她才想到用李商隐的诗句来打动宝玉。因为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摘编自李小龙《林黛玉引义山诗新论》)材料二:后世学者分析“枯荷”“残荷”一字之异时指出:“《红楼梦》的版本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写作阶段,它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着。作者不断加工修改,每个修改本又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刘学锴先生指出“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虽然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参照李商隐诗集的何种版本,但在李商隐诗集的现存版本中,《全唐诗》无疑是最为可能的选择。《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年间,由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之命,组织彭定求、杨中讷等众多翰林共同编纂而成。《全唐诗》中,此句同样写作“留得枯荷听雨声”。除了“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另有学者提出:“其(李商隐)发自心底的感伤、其无法排解的惘怅之‘悲’情,与《红楼梦》之‘惘怅悲情’、全书‘一把辛酸泪’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对看。”可见,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在此情况下,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黛玉引诗缘自宝玉嫌“破荷叶可恨”,要叫人拔去,黛玉却立意要“留着残荷”。短短数十字间,二人性格中的对立因素被表现得淋满尽致。当然,“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摘编自沈伟、王双腾《〈红楼梦〉“残荷”考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者认为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所以仍然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必要。B.材料一通过援引情节,说明黛玉改字和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发生在八月下旬的事件有必然联系。C.《红楼梦》的主流研究者认为,《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与李商隐的“悲”情相互印证。D.《红楼梦》出现异常复杂的版本状况,同它在写作阶段就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有直接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随文立训”指小说中为了人物与情境吻合而对所引诗文进行的有主观性的改动。B.材料一认为宝钗的话是在解释“还不叫人来拔去”的原因,她同意宝玉“破荷叶可恨”的意见。C.黛玉说“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所谓“你们”,看似指大家,实则针对宝钗,和宝玉无关。D.材料二通过考证表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相一致的一项是()A.鲁迅谈及宝玉时说:“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B.小说第四十二回中,黛玉与宝钗二人有了初步的和解姿态,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黛玉则彻底放下戒心。C.《红楼梦》第八回中,黛玉怂恿宝玉喝酒赌气,实在不寻常,这并不代表她鼓励宝玉成为酒徒,只是与宝钗斗法中的特殊状态。D.黛玉改字后,“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与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意相类,或亦曹雪芹改字的来处。4.依据材料二,谈谈作者为了论证“残”字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进行了哪些考辨?5.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具体分析林黛玉改“枯”为“残”的原因。【答案】1.D
2.C
3.C4.①考辨各版本的《红楼梦》,得出“枯”“残”之异并非《红楼梦》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②考辨各版本的李商隐原诗,得出“枯”“残”之异并非李商隐诗歌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③考辨《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得出曹雪芹不会出现记忆误差的结论。④正值豆蔻年华的黛玉不能理解“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能够更好的塑造林黛玉的小女子形象。5.①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残”字更符合八月下旬“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的真实景致。②为了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如果前面引用为“枯”,后面评述时又改为“残”,会损伤评述的说服力。③黛玉不能忍受宝玉判断总被宝钗左右的现实,故意为之,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④迎合宝玉喜聚不喜散的心理,用充满诗意的景致打动宝玉。⑤和林黛玉的性情及其对生命的体悟有关,“残荷”的况味更适合黛玉此时的年龄和心境。【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文章分析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引用李商隐诗句时的改字现象,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意图。材料一指出黛玉在三人关系中的警惕和防范心态,通过“随文立训”改动诗句,表现其对宝玉的影响力。材料二考察《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与曹雪芹可能的改动意图,指出“残荷”的改动并非草率误记,而是出于符合情境和人物心理的深思熟虑。【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专论都不够深刻”无中生有,材料一只是说对于“枯”“残”问题虽有专论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并没有提及此前专论不够深刻。B.“有必然联系”曲解文意,文中只是借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情节来推断时间大概是八月下旬,以说明当时荷的状态,并非表明黛玉改字与之有必然联系。C.“主流研究者”以偏概全,是“另有学者”提出李商隐的“悲”情与《红楼梦》悲剧色彩等可相互印证,并非主流研究者的普遍看法。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和宝玉无关”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一的分析,黛玉说“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重点是针对宝钗影响宝玉意见这一情况,不想让宝玉听从宝钗,实际上还是和宝玉有关的。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所说内容主要聚焦于宝玉对“无常”的领会,与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诗背后出于和宝钗“较量”、维护自己对宝玉影响力等逻辑不一致。B.说的是黛玉与宝钗和解放下戒心的情况,和材料一阐述的黛玉引诗时为了逆着宝钗、证明自己影响力等逻辑不符。C.正如材料一所说黛玉面对宝钗对宝玉的影响会主动出击、有所防范,这里黛玉怂恿宝玉喝酒赌气也是和宝钗“斗法”的特殊表现,与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诗背后逻辑相符。D.探讨的是诗句诗意的可能来源,与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诗基于三人关系等背后逻辑不一致。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①由“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分析,作者考辨各版本的《红楼梦》,得出“枯”“残”之异并非《红楼梦》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②由“‘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分析,考辨各版本的李商隐原诗,得出“枯”“残”之异并非李商隐诗歌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③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分析,考辨《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得出曹雪芹不会出现记忆误差的结论。④由“‘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分析,正值豆蔻年华的黛玉不能理解“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能够更好的塑造林黛玉的形象。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八月二十五日……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第六十七……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应该是八月下旬”可知,“残”字更符合八月下旬“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的真实景致。所以,林黛玉改“枯”为“残”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②根据材料一“八月二十五日……此时之荷尚未枯”“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可知,如果前面引用为“枯”,后面评述时又改为“残”,会损伤评述的说服力。所以,林黛玉改字为了增强评论的说服力。③根据材料一中“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可知,林黛玉改“枯”为“残”,是因为她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的现实,故意为之,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④根据材料一中“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可知,林黛玉为了迎合宝玉喜聚不喜散的心理,用充满诗意的景致打动宝玉,故她改“枯”为“残”。⑤根据材料二中“‘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可知,林黛玉改“枯”为“残”和她自己的性情以及她对生命的体悟有关,“残荷”的况味更适合黛玉此时的年龄和心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龙袍郑冯骥才世事纷纷难诉陈,知机端不误终身。燕赵故地血刚烈,尽是俗世妙奇人。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绰号“龙袍郑”的郑老汉,来头可是顶了天——皇上。①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清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乾隆下江南时,乘船途经天津,看到河上桅杆林立,岸边货堆成山,开了大眼,皇宫里头虽然金装银裹,却看不到这种冒着人间活气的景象。皇上高兴,要到岸上溜达溜达,怕招眼招事,不敢骑龙驾虎,便在龙袍的外边罩件大氅,只带着两个随从,靠岸下船,边走边看,愈看愈有兴致,也就愈走愈远。看着看着,一个景色把皇上吸引住。不远河上停着一只船,有舱有篷,一个渔翁坐在船头钓鱼。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个画儿。看钓鱼都是等着看人家钓上鱼,老翁一条一条总有鱼上钩,皇上就看得有滋有味,扭头对随从说:“回到宫里,我也去御花园钓钓鱼。”随从说:“皇上钓得比他强,皇上钓的是金鱼。”可是没大一会儿,这渔翁收起竿子,把船几下划到岸边。这渔翁就是郑老汉。皇上走过去问他:“你正上鱼,怎么收竿不钓了?”郑老汉站在船头,手往西一指说:“没见那云彩,要下雨了。”皇上往西边一看,果然一块黑云。云形很怪,前头像刀裁一般齐。乌云前边是晴天,这云就像一块黑色的床单要遮过来。郑老汉说:“这是齐头云,来得可快,雨说下就下。②您这是往哪儿去?还不快跑,迟了可就成落汤鸡了。”皇上说:“哎哟,我是从船上下来玩的,我的船还远。”郑老汉说:“您要不嫌弃就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皇上抬头一看,果然半个天都黑了,风也大起来,而且冷飕飕,往领口袖口里钻。随从赶忙把皇上扶上了船。船不大,舱不小,连皇上带随从都钻进去。皇上头次钻进这渔家的窝里,看哪儿都新鲜。郑老汉拿几个破碗,沏了茶。这茶比树叶多点味罢了,皇上竟说好喝。喝茶间,雨已经来了,雨落船篷,像大把大把撒豆子。这一来,皇上更有兴致,说:“你有吃的么?我有点儿饿了。”郑老汉笑道:“我猜到您会饿,正给您热这锅熬面鱼呢!我郑老汉熬的面鱼,谁吃谁爱。这边打鱼的常提着酒葫芦来吃我的面鱼。”他说话这当儿,鱼味儿已经钻进皇上的鼻子眼儿,勾馋虫子了。郑老汉的面鱼捧上来,皇上吃上两口就大声说好。面鱼又小又没样,从来上不了御膳,所以皇上没吃过。可是,面鱼又鲜又嫩又没刺,皇上头一遭吃,竟然大呼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嘣嘣响。整整一夜,郑老汉也弄不清这事是真是假。当今皇上到自己船上吃鱼喝茶——谁也不信是真的,可金光闪闪的龙袍就在自己手里。一时,他觉得赛做梦,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第二天一早,郑老汉没出船,在船头摆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桌上铺着龙袍,自个儿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就招来许多好奇的人,而且人愈来愈多。当今皇上乾隆爷上过郑老汉的船,吃了他的面鱼夸好,还赐他身上的龙袍,这事眨眼传遍全城。几年前,皇上来天津,赶上妈祖生日看皇会,不过赐了两件黄马褂,民间就闹翻天。龙袍比黄马褂厉害多了,见了龙袍就如同见到皇上,于是有人跑去给龙袍叩头,这一来津城的乡绅、富贾、文人和官员纷纷赶往这里,像是皇上还在这里。官员碰上这种事都争先恐后,听说知府大人很快也要赶到。郑老汉出了大名,从此人们就叫他“龙袍郑”。关于龙袍郑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快热闹起来。可是,大家伙儿都知道,人出了名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一句好话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坏话——恨人有笑人无嘛。有不怀好意地说龙袍郑天天夜里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了,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各位看官没猜错,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了,划船跑了。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渐渐人们不再提龙袍郑,却时不时有人把船泊在原先龙袍郑停船的地方,握竿垂钓,也想碰到一次皇上。话说在估衣街上有个摆摊卖槟榔的小子,人挺精明,做梦都想发财,一直没撞上好机会。这小子也姓郑,兄弟排行老三,人称郑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也姓郑,人家龙袍郑也姓郑,人家是嘛运气,皇上找上门来。不过那老家伙有机会不会使,福报不够,天大好事竟然叫他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郑三听了,灵机一动,眨眨眼说:“我会使。”没多少天,他就把自己祖传的北城根的两间瓦房,换到了海河边三间屋,开个面鱼店,自称自己和龙袍郑是同姓同宗同族,龙袍郑熬面鱼那两下子他都擅长,所以他开的面鱼店门口就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做买卖靠旗号。谁不想品品皇上的口味?郑三的熬面鱼便成了天津卫小吃的名品。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日子一久,郑三就叫了龙袍郑。那段故事便成了他店里天天讲的老事了。(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袍郑”的来头不小,郑老汉请皇帝避雨、喝茶、吃面鱼、求赐龙袍,因而名扬天津卫。B.郑老汉不相信自己一个小百姓能见到皇帝并得其赏赐,以致于感觉“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C.得到龙袍的郑老汉惧于各方非议和责难,干脆逃之夭夭,说明他怯弱怕事,慎微本分。D.给人物起诨号、绰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很常见。“龙袍郑”就给人物赋予了传奇色彩。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连用三个“一”,运用了白描手法,写出了郑老汉生活的简单从容,语言简洁凝练。B.②处用借代手法表现了郑老汉的热心快肠,这与后文他邀请陌生人上船的情节相呼应。C.作者故意留白,写郑老汉不知所踪,他极可能放下一切重新过上快乐悠闲的平淡生活。D.小说结尾情节反转,凸显传奇色彩,这样的结局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8.有人说本文所写的“俗世奇人”是郑老汉,也有人说是郑三。你认为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9.天津市井文化发达,民间好说奇人异事。作为天津本土作家的冯骥才尤其擅长叙写天津近代历史故事,“津味”十足,请你结合本文具体分析其叙述特色。【答案】6
A
7.B
8.观点一:郑老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老汉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普通渔夫,面对皇上的赏赐受宠若惊却又接不住泼天的富贵,是天津底层百姓的典型缩影。②手艺奇:郑老汉擅长钓鱼,能吸引皇上观看;郑老汉看云辨天很准;郑老汉擅长做鱼面,附近的渔民和皇上都爱吃。观点二:郑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三是街上卖槟榔的市井小贩,精明灵活,富有江湖气息。②头脑(经历)奇:目标明确,郑三就巧借“龙袍郑”的名号做起面鱼的买卖,最终做成天津名小吃,日进斗金,体现了小人物身上的传奇色彩。9.①叙述语言:文白兼具,雅俗共赏。用词口语化,多地方特色俚语,多叠音。如“自个儿”“溜达溜达”“赛做梦”“傻傻乎乎”“嘛运气”等,展现出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同时,叙事中适当插入整句和成语,如“人在船上,影在水里”“船不大,舱不小”“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文白杂糅,自然流畅,富有文化气息。②叙述技巧:小说擅长用情节反转来凸显传奇色彩,“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③叙述形式:小说汲取中国传奇小说的特点,取材于天津市井百态,多奇人奇事;又辅之天津特色的说书、相声等语言艺术形式,“今天我们要说的”“大家伙儿都知道”“各位看官没猜错”,像听一位说书人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地呈现了普通天津人的平常生活。【解析】【分析】【导语】冯骥才的《龙袍郑》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清代天津卫的一段趣闻,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作品通过郑老汉偶遇乾隆,获得龙袍的传奇经历,以及后来的郑三利用事件发家的经过,反映了“俗世奇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处世哲学。文章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独具特色的津味方言,将人物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人文情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A.“求赐龙袍”错。原文是皇上一高兴,自己把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不是郑老汉主动求赐的。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②处用借代手法”错。②处没有使用借代手法,“落汤鸡”是比喻,形容人被雨淋后的狼狈样子。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郑老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老汉作为普通渔夫,其社会地位处于底层,以打鱼为生,过着简单质朴甚至有些寒微的生活。当面对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存在时,他的反应是诚惶诚恐、双腿发软,完全是一个未见过大世面的小人物形象。平凡普通的出身与经历是“俗”的典型体现,代表了天津卫众多普通劳动者的形象特征。②手艺奇:首先,他钓鱼技术高超,能够一条接一条地上鱼,连皇帝都被吸引驻足观看,这显示出他在钓鱼技艺上有独特之处。其次,他观云识天气的能力令人称奇,仅仅凭借云彩的形状就能准确判断天气变化,并且及时提醒皇帝躲避即将到来的大雨,这种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非一般人所具备。再者,他所做的面鱼更是一绝,不仅味道鲜美,让吃惯御膳的皇帝都大呼美味,还能让附近渔民常来光顾,这独特的烹饪手艺使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了不平凡的亮点,从一个普通渔夫上升为一个有着独特技艺的“奇人”。郑三是俗世奇人①身份俗:郑三只是一个在估衣街摆摊卖槟榔的小商贩,处于社会底层的商业群体中。这类人在市井中常见,为了生计奔波忙碌,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他们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强大的背景,完全凭借自己在市井中的摸爬滚打维持生活,郑三的这种身份背景充分体现了“俗”的特点,是天津卫众多小商贩的一个代表形象。②头脑(经历)奇:郑三具有极其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果敢的行动力。在听闻龙袍郑的故事后,他能够迅速洞察其中蕴含的商机,并且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他通过换房等一系列操作,将自己与龙袍郑建立起联系,然后大胆地打出“龙袍郑”的招牌开面鱼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对皇家的尊崇心理,成功地将自己的面鱼店打造成天津卫的名小吃店,实现了从一个普通小贩到日进斗金的成功商人的转变。这种在平凡身份基础上创造出的非凡商业成就,使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天津卫市井中一个独特的“奇人”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十分精妙。大量口语化词汇和俚语的使用,是为了贴近天津百姓的日常生活语言,让当地读者感到亲切熟悉,外地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整句和成语的适当运用,则提升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化内涵。比如“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通过对比,不仅使表述更生动形象,也暗示了宫廷与民间生活的差异,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使整个叙述语言在通俗与高雅之间达到了平衡,雅俗共赏。②情节反转是本文的一大亮点。“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这一反转结局,从故事逻辑来看,郑老汉本是普通渔夫,因意外得龙袍而陷入舆论风波,他的胆小本分使他选择逃离,这符合他的人物性格。而郑三精明善于投机,利用龙袍郑的名声谋利,在当时逐利的社会环境下也有其合理性。这种反转打破了读者对故事发展的常规预期,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吸引读者深入探究。同时,通过这种反差极大的人物命运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狡黠、社会中名利对人的影响等现实问题,使故事的主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奇人奇事叙述,而是上升到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层面。③中国传奇小说往往以奇闻轶事为素材,本文继承了这一传统,从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中挖掘出龙袍郑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借鉴说书、相声的语言艺术形式,则是为了适应天津的地域文化氛围。这些表述方式让故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讲述感,仿佛作者就在读者面前讲述一个真实发生在天津街头巷尾的故事。它使故事跳出了单纯的书面文学叙述框架,带有口头文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天津卫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使整个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①不仕于齐,犹段干木②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注]①狂谲、华士:此兄弟二人是齐国初建时隐居于东海的贤人,因拒不出仕,为姜太公所杀。②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人,孔子再传弟子。他以清高隐居著称,终身不仕。材料二:昔徐偃王①以仁义朝天下。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庄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王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注]①徐偃王:西周时期徐国国君。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以德自立”与《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用法相同。B.操,意为“操持、拿着”,与《鸿门宴》“大王来何操?”中的“操”词义相同。C.“义不苟仕”中的“义”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用法相同。D.是,意为“认为正确”,与《答司马谏议书》“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的“是”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要培养德操以示敬重贤人,要培植武力以表明能够用兵打仗,二者对治理国家缺一不可。B.材料一认为清高廉洁是人的天性,姜太公诛杀二人无益于教化百姓,白白杀死了无罪的人。C.材料二中楚庄王认为讨伐徐偃王这样好行仁义的有道之君不合情理,起初并不同意这件事。D.材料二中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却招致灭亡削残,原因是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2)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14.两则材料都涉及徐偃王被讨伐之事,但论证的观点却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0.BEG
11.B12.D
13.(1)姜太公杀了二人,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2)大国对付小国,强国对付弱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14.①材料一为了论证治国之道需德力兼备,不可偏废的观点。(或: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不能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来证明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②材料二为了论证施行仁政要符合时势。(或:施行仁义儒墨一定合乎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徐偃王等人施行仁义而遭祸,来证明施行仁政也要看时机。)【解析】【导语】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治国之道与权力运用的问题。材料一强调德与力的平衡,认为德不能独自治国,而力也不能仅仅用于御敌,主张德力兼备。材料二则指出,徐偃王因为只坚持仁义而被灭,暗示仅依赖仁义不及时应变,难以长久维持国家。两者都以徐偃王之事为例,揭示了治国策略中单一依靠某一方面的危险性,最终传达出治国需权衡时势与策略的复杂局面。【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徐偃王修习和实行仁义,各地来朝见的有三十二个国家,强大的楚国听说这件事,就发兵灭掉了它。“修行仁义”是动宾短语,“仁义”是“修行”的宾语,语意完整,故在B处断句;“陆地”是“朝者”的定语,中间不断开;“三十二国”是“朝者”的宾语,语意完整,故在E处断句;“强”是“楚”的定语,故中间不断开,“闻之”是“强楚”的谓语和宾语,结构完整,故在G处断句。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用,凭借”的意思。句意:外部要用德操来树立自己。/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B.错误。词义不同。操守,品德,德行/操持,拿着。句意: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C.正确。都是名词作动词,“义”,坚持主张/“师”,学习。句意: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我学习的是道啊!D.正确。句意:韩非认为是对的。/认定做得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原因就在于他们未安民心,遭到百姓暴动”错误。根据原文“遭时之务异也”“非其世而用之”可知,这四位君主不知道世道已经变化,他们在不适用的世道施行仁义,从而招致灭亡。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类”,这样的人;“见诛”,被杀;“清”,使……清白,保持清白。(2)“大”“小”“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解释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啖”,吃;“豚”,小猪。【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中开头即提出“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的观点,即治国之道需要德力兼备。用徐偃王被讨伐的例子,强调“有德守,无力备者”“德不可独任以治国”的道理,强调只有德行,没有武力不足以治天下;作者又认为徐偃王和韩子的做法“各有不足”,从而推测“韩子必有无德之患”,认为只重武力不重德行,也会有灾祸,从而得出“治国不仅要注重德行,还要重视武力”。(或: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不能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来证明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②材料二着重强调“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以及“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文中讲述“昔徐偃王以仁义朝天下……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徐偃王凭借仁义让天下诸侯朝拜,可面对楚国的强大,他没有考虑到当时强弱实力对比以及世事变化,依旧单纯施行仁义,最终被灭国。而且后面还列举了燕王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等事例,这些君主都是因为施行仁义儒墨等理念却不符合当时的时务,所以遭遇灭亡、削弱等灾祸,通过这些例子共同论证了施行仁政要符合时势这一观点。(或:施行仁义儒墨一定合乎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徐偃王等人施行仁义而遭祸,来证明施行仁政也要看时机。)参考译文:材料一:治理国家的办法,所积蓄的东西有两个:一叫培养德操,二叫培植武力。培养德操,就是供养名望极高的人,以表示能敬重贤人:培植武力,就是供养力大的人,以表明能用兵打仗。这就是所说的文武都采用,德操武力都具备,战事或者可以用高尚德操来感化,或者可以用强大武力来征服。外部要用德操来树立自己,内部要用武力来装备自己:仰慕高尚德操的人可以不战而折服,诋毁德操的人由于害怕强大的军队而退却。徐偃王修习和实行仁义,各地来朝见的有三十二个国家,强大的楚国听说这件事,就发兵灭掉了它。这是有德行,而没有武力准备的人。可见,德行不可能单独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武力也不可能单独完成抵抗敌人的任务。韩非的政治主张不能培养德操,徐偃王的德行不能完备武力。他们二人都片面,各有不足。从徐偃王忽视武力而遭祸,就能知道韩非一定会因忽视德操而受害。凡是人都禀受天性,清高、污浊、贪婪、廉洁,各有各的操行,就像草木各有各的本质,不能再改变一样。狂谲、华士不肯在齐国做官,就像段干木不肯在魏国做官一样。他们天生品行清高廉洁,不贪图富贵,并非是当时痛恨社会,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肯随便做官,即使不杀这些人,这些人的品行也是不可能效法的。姜太公杀了他俩,韩非认为是对的,这是认为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品行,草木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姜太公杀了他俩,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假使没有他俩这样的人,虽然供养他们,他们的品行终究不会感化别人。因为清高廉洁的品行,是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的。人通过努力不能做到清高廉洁,那么即使供养他们让他们努力去做,也不可能使他们得到鼓励而做到;如果人通过努力能够做到清高廉洁,用杀人的办法来禁止他们,是不可能使人们停止这种努力的。既然这样,那么姜太公杀他俩,对于教化百姓没有好处,白白地杀死了没有罪的人。赞赏没有功绩的人,杀死没有罪过的人,这是韩非不对。姜太公杀无辜,韩非表示赞同,这样说来,是用韩非的政治主张杀死无罪的人了。材料二:从前徐偃王凭借仁义使天下朝见。王孙厉对楚庄王说:“君王(如果)不讨伐徐国,我们反过来就要去朝拜他了。”庄王说:“徐偃王是位有道之君,他喜欢施行仁义,我们不好讨伐他。”王孙厉就接着说:“大国对付小国,强国对付弱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实施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却又不能使用武力,那么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听了这席话)文王说:“好。”就发兵攻打徐国,很快将徐国消灭了。这样,徐偃王就成为一个只知实施仁义却不知世道已变的人了。徐偃王因为施仁义而被灭亡,燕王哙因为行仁义而被削弱,鲁哀公因为好儒学而被削弱,代国君因为奉行墨学而遭害。这灭、亡、削、残一般说来都是由于暴虐才会招致,而这四位君主却因施行仁义儒墨而招致灭亡,原因就在于他们遭逢的时势不同。并不是讲仁义儒墨不好,只是说世道已经变化再去实施推行,就会因此受害。(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中①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注]①春中: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探测、察看。④御:饮、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B.颔联“持”“伐”“荷”“觇”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忙于农事的场景。C.颈联中旧屋主人翻看新年的日历,让诗人产生时光飞逝之痛,年华老去之悲。D.尾联中诗人想到远行客无缘享受这美好的田园春光,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16.同为意象,本诗“归燕识故巢”的“燕”和《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的“鸟”,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5.C
16.①春天归来的燕子,依然认得去年的巢穴,诗人借写“归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②笼子里的鸟儿怀念旧时生活的树林,诗人用“羁鸟”比喻“自己”,认为自己被官场所约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让诗人产生时光飞逝之痛,年华老去之悲”分析有误。归燕、新历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屋中的旧主人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可见这里表现的是对未来的期许。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意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诗“归燕识故巢”一句的意思是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而这里诗人所展望的明天,显然是回归田园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就是“远行客”无缘享受的生活。由此可见,诗人在这里借写“归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羁鸟恋旧林”一句意思是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这里其实是运用比喻,把在官场的人比作被关在笼子里,失去自由的鸟儿,比喻生动形象,能化具体为生动。诗人抓住“鸟”的特点,借助鸟来寄托深意,表达情感,这些诗中的归鸟,都是作者的艺术化身,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意蕴相似。由此可见,这里诗人是用“羁鸟”比喻“自己”,认为自己被官场所约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也“_______”。(2)李白在《行路难》(其三)中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行路难》(其一)中描写的他的举止却是与此观点相左:“_______,_______”。(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_______,_______”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答案】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停杯投箸不能食
④.拔剑四顾心茫然
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⑥.朝如青丝暮成雪(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臾、博、箸、茫、暮。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常有人问,(①
)?苏轼给出回答:“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中的世界
,有让你开阔眼界的美景。南宋诗人尤袤在谈到读书时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书,(
②
),能助你化解孤独与寂寞,战胜内心的苦闷与忧愁。作家王人博说:“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阅读,能帮你积蓄资本、不断超越自我。季羡林先生在形容人不读书时,曾称其为“鼠目寸光”。意在说,你不读书,能够获得的信息就会很少,专业知识就会不足,如果你的知识累积,赶不上社会进度,那就很容易被抛掷在后面,追赶不上他人。由此带来的,就是心境的不安。一点风吹雨打,就会把你打趴下。面对着困难,读书,就是战胜绝望的法宝。读书的过程,就是让人的生活变得充实且精神上获得丰盈;缺少读书的过程,如果身处热闹之中,也会时常感到空虚。当你把闲暇时间用来读书,书中壮阔瑰丽的风景,便足以抵御内心的匮乏。18.下列诗句所使用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出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2.季羡林称不读书的人为“鼠目寸光”,照理他们应很难获得成功,可现实中却也不乏某些不读书或没文化的成功者。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8.B
19.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20.①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读书)②能帮你抵抗饥饿与寒冷21.读书的过程,就是让人的生活变得充实且精神上获得丰盈的过程;缺少读书的过程,即使身处热闹之中,也会时常感到空虚。22.首先,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没文化却获得成功的少数案例,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是源于时代的机遇和自身的努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其次,读书确实能开拓自己的眼界格局,赋予我们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选择,更有助于获得长远和巨大的成功。但这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毕竟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诸如机遇、实干、坚持等。最后,不管将来能否成功,多读书,读好书,都是我们获得精神成长和幸福人生的不二选择。【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本体是“读书”,喻体是“法宝”。A.“丝竹”与“案牍”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分别借代“嘈杂的音乐”与“繁忙的公务”。B.“尘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黑暗的官场。C.“道是无晴却有晴”使用了双关修辞手法,“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D.“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前文“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可知,空处语境指书中的世界内容丰富,什么都有。故可填“包罗万象”或“无奇不有”。包罗万象:形容包容一切,内容丰富。无奇不有:指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文“经常有人问”和后文“苏轼给出回答:‘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中的世界……”可知,此处是说读书的意义,故可填: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读书)。第二空,结合前文“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和后文“能助你化解孤独与寂寞,战胜内心的苦闷与忧愁”可知,此处是对应前文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故可填:能帮你抵抗饥饿与寒冷。【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残缺,“读书的过程,就是……”后面缺宾语,可以在“丰盈”后加上宾语“的过程”;第二处,搭配不当,把“如果……也……”改为“即使……也……”。【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比如部分人可能受教育程度不高,从传统意义上看读书不多、文化水平有限,但他们凭借着身处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机遇,通过自身吃苦耐劳、善于钻研、敢于拼搏等努力,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业务方向,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正如文中苏轼提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说明书籍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极大地开阔自己的眼界,打破认知局限,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问题,格局也就随之提升。同时,读书积累的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且在面对人生诸多选择时,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路和方向去权衡利弊,做出更优选择,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成功并非只取决于读书这一个因素。有时候即便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但如果缺乏机遇,没有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全面质量管理ol》课件
- 《沙盘游戏治疗》课件
- 第5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
- 某砖混结构住宅楼招标文件
-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课件
- 明确财务数据分析目标的路径计划
- 公园保安工作职责概述
- 2023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必考】
- 教师暑假培训心得体会800字(九篇)
- 2024-2030年中国清洁供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版
- 2025届上海市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物理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放飞心灵 激扬青春-中职生心理健康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专题讲座
- 不良反应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2024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 DB6101-T 3196-2024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站内救助服务规范
- 货物采购供货方案(技术方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2.1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