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在《赤壁赋》中,苏轼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是:“,。”(3)《劝学》中,用良马设喻,从反面论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的两句是:“,。”(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一组组对应的概念,请填出表格中空缺的概念。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小家族家庭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俗社会2.选出下列选项中章节排序与《乡土中国》目录一致的一项()A.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 B.差序格局家族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男女有别 C.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差序格局男女有别 D.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3.以下为同一系列的三首小诗,这一系列组诗,最适合作为共同诗题的选项是()椅子,独自坐着/我站在它旁边时间慢慢走过——《椅子和我》沉思芦花/在秋风中/越摇越白——《芦苇》熄了灯。我才开始发亮;因为我想到的每一个字/都成了寒夜里的星星——《我想到的》A.偶然的遭遇 B.凄凉的晚景 C.孤独的时刻 D.虚掷的光阴二、阅读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由图表可得出的结论是:。(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以下说法与选文信息不符的一项是A.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B.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C.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D.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4)北京和上海垃圾的分类不尽相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分类?请简要说明理由。北京: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上海: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5)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1)分析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3段作者说“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画线句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3)纵观2到5段,写景很有特色,请任选一种写作手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4)下面两段文字,你认为哪一段写得好?请任选一处进行比较,说明理由。原文(第三段):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修改: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本诗的题材是。(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的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B.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C.此诗写出了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D.全诗语言绚烂瑰丽,格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3)颈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余嘉其能行古道(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非能水也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麋鹿(3)下列加点词与“不拘于时”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于余B.走数十里,困于雨C.月出于东山之上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翻译文中划线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文章第二段,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批判了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而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2)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______。……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1)第2段横线处适合填写的虚词是A.焉B.哉C.也D.耳(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相者一定是聪明秀出的人,但未必是胆力过人的人。B.为将者一定是胆力过人的人,但未必是聪明秀出的人。C.为将者兼有了为相者的智慧就可以成为英雄。D.为相者只有通过为将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3)根据文意,项羽和刘邦虽同为“英雄”,其结局却不同,是因为项羽;刘邦。(4)本文论辩很有特色,请从结构思路的角度简要评析。三、写作9.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家乡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都承载着每个人丰富的记忆与情感。请以《家乡,我为你自豪》为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在《赤壁赋》中,苏轼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劝学》中,用良马设喻,从反面论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的两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一组组对应的概念,请填出表格中空缺的概念。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小家族家庭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迷花倚石忽已暝(重点字:暝)(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字:鹊)(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重点字:骐、骥)(4)法理社会(重点字:理)2.选出下列选项中章节排序与《乡土中国》目录一致的一项()A.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 B.差序格局家族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男女有别 C.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差序格局男女有别 D.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真读”是基本要求,“真读”中特别要关注对“精彩”与“经典”部分的细读与有意识的记忆,做到了这点,解题基本没有什么障碍。【解答】《乡土中国》目录是:一、乡土本色,二、论文字下乡,三、再论文字下乡,四、差序格局,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六、家族,七、男女有别,八、礼治秩序,九、无讼,十、无为政治,十一、长老统治。故选:A。3.以下为同一系列的三首小诗,这一系列组诗,最适合作为共同诗题的选项是()椅子,独自坐着/我站在它旁边时间慢慢走过——《椅子和我》沉思芦花/在秋风中/越摇越白——《芦苇》熄了灯。我才开始发亮;因为我想到的每一个字/都成了寒夜里的星星——《我想到的》A.偶然的遭遇 B.凄凉的晚景 C.孤独的时刻 D.虚掷的光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蕴的挖掘能力。解答题类题,学生首先要弄懂诗歌的字面意思,然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层把握诗歌旨意。【解答】“椅子,独自坐着;我站在它旁边,时间慢慢走过”,诗中“椅子,独自坐着”,椅子本是客观事物,无情感可言,但是人却说它孤独的坐着,可见,不是椅子孤独,而是站在椅子旁边的人孤独;“芦花,在秋风中,越摇越白”,描绘芦花随秋风飘零的景象,秋风过处,芦苇由沉思而摆动、摇曳,表现为一种失落之意,然而沉思、失落的不是芦花,而是作者;“熄了灯,我才开始发亮”,夜晚熄灯后,作者如发光体开始发亮,让人联想到夜晚长得让人孤独,而孤独又常让人思考。故选:C。二、阅读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由图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不能够深入了解并落到实处。(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以下说法与选文信息不符的一项是DA.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B.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C.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D.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4)北京和上海垃圾的分类不尽相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分类?请简要说明理由。北京: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上海: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5)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根据图示的内容结合题干的文字介绍分析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判断出它们的语境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解答】(1)图表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的调查结果,从“认知”角度看,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的民众占94.6%,对垃圾分类知识不太了解的人将近一半,基本不了解的占6.0%,由此可见,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从“实践”角度看,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民众有一半左右。整体来看,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2)根据材料一“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可知,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这一点来说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根据材料二“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从这一点上说,就不仅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更是破坏了环境。两句话意思并不是相反的,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递进,所以不矛盾。(3)D.“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错误,根据“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可知,居民要做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是针对政府的。故选D。(4)首先表明观点,北京的更合理。北京的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类垃圾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晰,居民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像食物垃圾属于餐厨垃圾,居民很容易就能知道。但是上海垃圾分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交叉的情况,如“湿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干垃圾”与“可回收垃圾”;且既然是垃圾,那回收又有何意义?其他地方大部分城市沿用了北京的做法,而没有采用上海的做法。(5)材料一第二节“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表明民众对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不强,由此提取的方法是,要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材料二“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可知,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可知,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材料二第一节“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表明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这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表明政府的主导,全民要参与。“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能总结出政府还应该最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答案:(1)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不能够深入了解并落到实处。(2)不矛盾。垃圾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这一点来说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是生活垃圾也有污染属性,不按要求投放的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这一点上说,就不仅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更是破坏了环境。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递进,而非否定。(3)D(4)北京的更合理。北京垃圾分类概念内涵和外延界限清晰,上海的“湿垃圾”与“可回收垃圾”概念有交叉,“可回收”与“垃圾”概念的内涵矛盾。(5)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还应该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1)分析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3段作者说“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画线句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3)纵观2到5段,写景很有特色,请任选一种写作手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4)下面两段文字,你认为哪一段写得好?请任选一处进行比较,说明理由。原文(第三段):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修改: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重要语段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从内容和作用两方面作答。首先依据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文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段落的内容,其次回答结构上的作用:统摄全篇线索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照应、伏笔等。(2)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进行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理解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解答】(1)文章第一段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指出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秋天的意韵总是那么浓厚的,尤其在那普普通通的百姓家,更表现得充分。这为下文写牵牛花创设了一种意境,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所以写牵牛花是和秋天的意韵相一致的,评议并不多余。(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以声衬静的手法,文中写到的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通过这些细微的声音来衬托故都秋的“静”。(4)“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动乱的时代,作者保持着一种悠闲的心态。“泡一碗浓茶”浓茶是说作者在品茶味,是一种苦涩中带有清香的味道,符合秋的味道。“你也能听得到”“你也能看得到”表达出作者在这里的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是一种悠闲自得的快意,所以原文更好。答案:(1)总括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引出下文对故都的秋的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2)不多余。蓝色、白色为冷色,与作者闲适而稍显悲凉的心态最相吻合。红色呈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的心态。下一句中,“秋草”用“疏落”修饰,更显枯黄衰败,用它作陪衬,能恰当地表现出秋的悲凉。(3)①“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对比衬托,以声衬静。描写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4)原文更好。“租”“来住着”——写出了作者不被日常生计所迫,不慌不忙的悠闲。“浓”——写出了茶的耐人寻味、涩中有甘,正如眼前秋景秋味。“向院子一坐”——长时间享受、舒服的观赏姿态。“看得到、听的到”——加上“得”,增加了一种得意的感受。语句中,带着一种悠闲、玩赏的意趣,字里行间,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有我之境。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本诗的题材是田园诗。(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的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B.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C.此诗写出了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D.全诗语言绚烂瑰丽,格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3)颈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题材的掌握能力。可以根据作者,以及诗歌中的意象来判断诗歌的题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解答】(1)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诗歌中写到了“原野”“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田”“农月”“南亩”等意象,根据这些可判断是田园诗。(2)D.“语言绚烂瑰丽”错。这首诗描绘了在初夏雨后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全诗语言秀丽、清新。故选D。(3)题干问的是颈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首先要明确哪一个字最精炼传神,可选形容词“白”或者“碧”;也可选动词“明”或者“出”。“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白”指白色,“碧”指绿色,一“白”一“碧”写出了溪水的清亮,山峰的翠绿。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近处的山脊背后,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答案:(1)田园诗(2)D(3)选字准确:上句:白/明;下句:碧/出。上句的“明”或“白”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平时显得明亮夺目;下句的“碧”或“出”字,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字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译文: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赏析:“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平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近处的山脊背后,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怎么②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夸奖(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非能水也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麋鹿(3)下列加点词与“不拘于时”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学于余B.走数十里,困于雨C.月出于东山之上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翻译文中划线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文章第二段,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批判了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而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①庸:哪里,怎么。句意:哪里知道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②嘉:赞许、夸奖。句意:我赞许他能遵循古代流传下来的正道。(2)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意动用法,以……为耻。A.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东:名词作状语,向东。B.并不善于游泳。水:名词作动词,游水。C.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舞:使动用法,使……跳舞。D.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故选:D。(3)例句中,于:介词,“被”的意思。A.于:介词,向;B.于:介词,被;C.于:介词,从;D.于:介词,比。故选:B。(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之:提宾标志;或:有的人;师:动词,从师学习;不:通“否”;明:明智。句子翻译为: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不能解决疑惑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5)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答案:(1)①哪里、怎么;②赞许、夸奖。(2)D(3)B(4)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不能解决疑惑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5)分别从当今众人不愿从师,即便从师也是“小学而大遗”,当时“士大夫之族”因门第观念轻视师道这三个方面,揭示并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2)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______。……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1)第2段横线处适合填写的虚词是CA.焉B.哉C.也D.耳(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为相者一定是聪明秀出的人,但未必是胆力过人的人。B.为将者一定是胆力过人的人,但未必是聪明秀出的人。C.为将者兼有了为相者的智慧就可以成为英雄。D.为相者只有通过为将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3)根据文意,项羽和刘邦虽同为“英雄”,其结局却不同,是因为项羽英分少;刘邦英分多。(4)本文论辩很有特色,请从结构思路的角度简要评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明确作者在文段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写作主旨,进而在此基础上理清文段的写作思路进而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最后结合题干要求作出正确答案。【解答】(1)A.“焉”字通常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B.“哉”字通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C.“也”字为句末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D.“耳”字是兼词,“而已”的合音,“罢了”。“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的意思是“这样以来就能互取所长”,该句所要表述的是陈述语气,故此处应该用“也”才能符合语境。故选C。(2)D.“为相者只有通过为将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错,依据文段2)中的句子“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可知,如果一个人身上兼有英雄的话,就可以名垂千古。所以不是“只有通过为将者”才能实现理想。故选D。(3)依据依据文段2)中的句子“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可知,英分少的话聪明的人就离开你了,这就是之所以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但却不能倾听和采纳不一样的意见,有一个范增却不用,所以最后都死了。高祖刘邦英分多,因此大将们都顺服他,有才华的人也归服他,两方面的人才都得到了,所以能灭掉秦朝,消灭西楚霸王,得到天下。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明刘邦和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项羽“英分少”,刘邦“英分多”。(4)首先借“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解释什么叫“英”和“雄”。然后论证了“英”“雄”的重要性平分秋色,相辅相成的关系。接着借刘邦和项羽的例子,通过“英分多”与“英分少”的对比,突出对成大事者而言,英分多更为重要的观点。采用“项羽和刘邦”失天下和得天下的实例,正反说理,例证典型,对比鲜明,严谨而有条理,既具思辨性又能重点突出,透彻有力。答案:(1)C(2)D(3)英分少;英分多(4)论证的结构:层层推进论证,严谨而有条理,既具思辨性又能重点突出。①首先解释什么叫“英”和“雄”。②接下来论证了“英”“雄”相辅相成的关系。③最后通过“英分多”与“英分少”的对比,突出对成大事者而言,英分更为重要的观点。参考译文:1)一般来讲把山草中精秀的称为英,兽类中的头领称为雄。所以人们文武公略的名字是不同的,这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