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课件及练习_第1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及练习_第2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及练习_第3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及练习_第4页
《张中丞传》后叙课件及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过吴江有感吴伟业落日松陵道①,堤上欲抱城。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注:①松陵:吴江旧称。赏析:前四句以写景为主,描绘出吴江傍晚的诱人景色。城外长堤远远望去,好似欲将城池拥在自己怀中;落日余晖中,盘空高塔与波光粼粼相映成趣;那八十五孔长桥横卧水面,有如初生的月华。然而,与如此景色相对的却是萧索的人事。第三联采用看似客观的笔触,揭示赋税与兵灾给吴江带来的苦难。尾联写身处此境的诗人,转念自己的身世,不由得感慨万千。或许这里面就包含着诗人对出仕清廷的无奈与悔恨之情。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熟练翻译全文。2.体会张巡、许远等人的爱国情怀和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3.结合作者的生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基础梳理1.题目解说题中的张中丞即张巡。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齐心协力坚守睢阳,最后城破身死。朝廷追封御史中丞,曾随他守睢阳的李翰曾写过一篇《张中丞传》,韩愈此文是对《张中丞传》的阐发和补充,故题为《〈张中丞传〉后叙》。序,一般置于书前或文前,有时也置于其后,放在前面的统称跋,而序和跋性质相同,故统称跋文。序亦作叙,有时也叫引。明代徐师曾说序文:“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文体明辨》)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界限。本文即冶二者于一炉,其炽烈的感情又一以贯之,自然浑然一体。2.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人们也称他韩昌黎。贞元八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阳山令、潮州刺史、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曾两次遭贬谪,但很快被召回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在诗文创作上,他有一整套理论。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捭阖,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的骈俪文风。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推陈出新。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些佶屈聱牙的文句,对后世有一定影响。3.写作背景本文是韩愈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齐心协力坚守睢阳,最后城破身死。当时,有人指责许远怕死,又说张巡、许远不该死守睢阳孤城,致使平民遭殃。韩愈对此深感愤慨,认为这些人是在诬蔑张巡和许远。他读了李翰的《张巡传》之后,便觉意犹未尽,便以更炽热的文笔表彰张巡、许远的功绩和气节。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将张巡和南霁云慷慨激昂、忠勇坚贞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4.基础字词(1)字音识记饿羸(léi)

沮遏(jǔè)

嵩(sōnɡ)帙(zhì)须髯(rán)讼理(sònɡ)蜉蚁(fú)(2)通假字①此失所以志也(“志”通“识”,作标记)②然尚恨有阙者(“阙”通“缺”,遗漏)③嵩常在围中(“常”通“尝”,曾经)(3)古今异义①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古义:成,成就,达成;功,功业。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②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古义:通,完全;知,知晓,明白。今义:把事项告诉人知道)③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古义:数,计算;日:日子,时日。今义:多日)④观者见其数,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古义:从,跟从;而,并且,表递进。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⑤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古义:而,而且,并且,递进;且,将要。今义:表递进关系的连词)⑥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古义:从,跟从;事,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⑦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古义:往往,到处。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5)词类活用①不乐成人之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名)②远之不畏死亦明矣(形容词作动词,清楚)③引绳而绝之(使动用法,使……断)④食其所爱之肉(形容词用作名词,亲爱,所爱的人)⑤将其创残饿羸之余(形容词用作名词,残余士兵)5.特殊句式(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2)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句,应该是“为何久读此”)(3)为所杀(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2.主旨感悟本文借对《张中丞传》的阐发和补充,叙述了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人共同守城、壮烈牺牲的经过,高度评价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牺牲精神,同时给那些对英雄恶语中伤者以有力的回击。3.句段剖析(1)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剖析: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遏制叛军的兵势。作者把保卫睢阳提高到保卫国家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反诘的语气,大义凛然地痛斥群小,进一步抓住无可抵赖的事实,给对方以致命的一击。(2)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剖析:在这里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将南霁云刻画得生动传神。通过“拔刀断指”“抽矢射塔”这两个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南霁云的刚烈与嫉恶如仇的个性。4.写作特点(1)融议论、叙事、抒情、描写于一体,笔法多变。全文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由于许远所受的诬蔑最重,在阐明一层层事理之后,不免有悲慨深长的抒情插笔。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第四、五段同为叙事,第四段情节紧张,气氛浓烈,语言激昂。第五段语言则显得自然而随意,节奏也比较舒缓。(2)细节描写传神。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如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与疾恶如仇的个性。写张巡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草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张巡博闻强识与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征。(3)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和衬托。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居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伺机复仇的心理。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5.探究拓展古代序文中,除了赠序之外,另一类就是书序。书序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一般讲述书籍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内容加以评论。唐宋八大家撰写这类文章时,往往会以书籍本身作为引子,生发出对时政、历史、文学等的看法。因此,书序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有可能超过书籍本身。书序的写作手法,或侧重于议论,或侧重于叙述,形式上较少束缚,作者表达思想获得了相当的自由度。因此有一部分书序可以当作学术或思想评论来读。请结合《〈张中丞传〉后叙》《伶官传序》谈谈你对这段话观点的理解。提示:《张中丞传后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是作者韩愈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同时用了两大段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这样既是对原文不足的补充,也比原文更有针对性。《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不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记叙上,而是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者先从王朝更迭的原因写起,落笔有力,足警世人。可以说这两篇文章的思想和文学价值都超过了书籍本身。一、积累应用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然尚恨有阙者(

)(2)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3)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4)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1)遗憾。(2)果真。(3)最终。(4)陷入绝境。(5)取道。(6)请。(7)记载、作标记。(8)责备。(5)屡道于两府间(

)(6)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7)此矢所以志也(

)(8)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2.解释下列句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