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_第4页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例谈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文章的语言。

为分析方便,我们给它打上段落序号。

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

①长河霜冷,时空阒寂。历史的泽畔总行吟着两种身影:或单枪匹马,损人利己,终唇亡齿寒,难致彼方;或携手同行,团结共生,终得命运共同之花,灼灼盛放。习总书记之语道破了共生团结的真谛。掩卷覃思,恍悟得:唯有团结与共生,方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②人与人共生,是谓心怀善意之水。护康衢烟月,不染风尘。

③“世界的尽头其实是柴米油盐四季三餐,我们的归宿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守望。”深谙此理,黄文秀与乡亲们共生,走进乡村扶贫,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梁的月光;张桂梅与大山的女孩们共生,创办华坪女高,助她们走出大山,化羽成蝶……心怀共生之善,要求我们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可以不舍己为人,却不可损人利己,可以不行义,却不可行不义。点亮别人的灯,铺平别人的路,我们才能更加光明,走得更远!

④国与国共生,是谓筑牢团结之基。得民胞物与,协和万邦。

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退回到一个孤岛”,此言发蒙振聩,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变暖利剑高悬,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双头怪竞相疯长,人工智能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新的挑战……我们,何以破局?唯有团结共生可致!于是,“一带一路"的悠悠驼铃串联起各国心声,“世博会”琳琅满目的商品牵动着各国的脉搏,中国高铁亦走出国门洒向万水千山……唯有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步履铿锵!

⑥世间万物共生,是谓濯多元之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人有个人的风采,各国有各国的风情,这些风采与风情的共生共融,才构成了世界的“百花园”。古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互联互通,而放眼当今,不论是“中国年"在世界各国收获认可,还是异域文化传入中国,都向我们诠释出一个真理:文明因交流而丰富,世界因多元而多彩。心怀共生团结之智,才能迎来“云月相同,溪山各异”的多彩世界。

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背”,此般古老的东方智慧流淌至今,指引着我们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让我们将此铭记于心,共生团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坦途吧!

⑨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心存千般锦绣,手掬河汉万顷!

作文分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考生的语言功底还是不错的,标题就很不错,比喻得体,表意明确,紧扣中心论点。文内“唯有团结与共生,方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这样的话,清晰、明白、畅达,首尾咬合,句间关系也较为严密。这样的句子应该还有不少,如“唯有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步履铿锵!”,“不论是“中国年"在世界各国收获认可,还是异域文化传入中国,都向我们诠释出一个真理:文明因交流而丰富,世界因多元而多彩。”

但是,此文在语言上存在着几个严重的问题,值得我们讨论。

一是故意用生僻古奥的字词,诘屈聱牙,读起来特别不顺。“时空阒寂"掩卷覃思”“恍悟得"康衢烟月”;

二是似是而非的词句,表意不明。“长河霜冷"难致彼方”“不染风尘"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梁的月光”等;

三是太过抒情,可能作者为了显示文采,增强文气。“心存千般锦绣,手掬河汉万顷"等。

第一类所用的字词,有的在现代汉语的交际语境中已经不用至少是不常用,明明有表达这类意义的明白的词语,作者就是不用,以堆砌生僻字词来唬人,客观上给人以炫古以示博学的感觉。你看不懂、读不出,就显示作者水平高、学问深、文章好,这应该是文风的问题了。

第二类“长河霜冷”,是否移用《霜冷长河》的格调和意境?“难致彼方"也颇为费解;尤其是肩膀扛起月光,具象是具象了,诗意也很充沛,只是肩膀哪怕稚嫩,只是扛起月光,请问,月光有重量吗?黄文秀深入基层,扶贫济困,为其崇高的使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担当精神和使命感,其对象物难道仅仅是缥缈虚浮的月光吗?

第三类是作者写议论文(或议论文类文体,比如时评——新闻评论、思想评论等)的文体意识不强。把散文(比如哲理散文、历史散文等等)或散文诗的一套抒情妙法,不适宜地用到本应重视立论明确、概念清晰、表意明晰的议论类文体上。以为只要把句子写得曼妙、抒情、花哨,便是所有好文章写作的不二法门。

遗憾的是,一些人,包括我们语文教学有些同仁,对以上这些语言问题,也存在模糊的认识。

我们先看一则当地网友对此文的评论:

“写文章写的真好,字字珠玑,金句满篇!每一句都是精辟中的精辟!远见卓识中是那样的完美无缺,完美无缺中有是那样的思维敏捷,给予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评价一点儿都不为过…这状元给你合情合理!加油,未来的国之栋梁!!”

这个评价,真是有点让人难以招架了。可能杂糅了太多的地域自豪感,所以,遮蔽了对这篇作文分析和评价的实事求是的立场。

也有阅卷专家说,这样的文章,放在我们浙江,那是2010年代的腔调,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

我觉得这位专家也有点过于乐观了。

从笔者所接触的部分高三学生的作文来看,单单就议论文的语言而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话就是不好好说"、“写得让人看不懂就是有水平”的现象。不是明明白白地说理,努力把道理讲清楚,动脑筋于提高文章的论证力(注意:这里强调的不是说服力),而是热衷于议论的修辞化,搞花拳绣腿,用大量的生僻字词,大量的古人警句——有的似乎更近孔乙己的“半通不通"的所谓格言警句;或采用大量的排比比喻,造势煽情——这是议论文写作的正路,还是邪路?

公允地说,议论类文章中,不是拒绝文采,但是这个文采应该是符合文章体式的文采。即便是所谓警句,或者用特别新奇的修辞营造一种说理的效果,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正如踮着脚尖走路尽管很酷、很优雅、很艺术,但是,日常生活中是不可以一直踮着脚尖走路的,芭蕾舞也只在舞台上。

那么,学生的这些错误认知从哪里来的?

一是语文教学立足点的问题。请问,我们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旧式文人,疏离于时代的酸臭的孔乙己的徒子徒孙,整天念叨“多乎哉?不多也”,还是要培养成为适应于时代发展的面向未来的现代公民?(此点以后择时专文讨论)

二是范文的规范性问题。我们教材中绝大多数文章都非常典范的,包括语言,大多能够成分显示其文体特征,给学生很经典的示范导引。就议论文而论,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作为讲话报告,措辞明确清晰,生动活泼,非常具有现场感;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名篇,语言也非常切合文章体式。但是,笔者觉得,现行教材中像《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样的文章,尽管总体上也很优秀,堪为学生模仿的典范,但是作为时评,语言还是过于雕琢了。

这里还想引用一下程仲文先生在《新闻评论学》(1947)中的话:

“现代评论有一个进步的趋向,就是循民主与科学的路线,不作呐喊式的狂吼,而作事实的分析;‘滔滔雄辩’在辩论中的地位降低了,代之而起的是理智的说明。用资料代替议论,用资料加强论据。主观的成见可以减少,客观的真理更易突出,这是比较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的评论方法,是进步而科学的评论方法。”(《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57页)

我相信,这段话,对大家会有些启发。

三是优秀作文、满分作文的示范效应。市面上和网络上流行一些优秀考场作文大全、满分作文一本通等等范文,其语言可能比较华丽,浸淫其中,习焉不察,对一些师生的认知造成误导。

我很喜欢这样的议论性语言:

你选择了爱一个人,同时你就失去了爱其他更多人的选择余地;如果你狡猾地说,我可以同时爱几个人,那么,对不起,你就失去了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美好情感。《艰难的选择》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